万历默默的站在炼油作坊了看了两个多时辰,第一锅油总算是炼完了。

  几个匠户那都轮流拿着铁皮桶接沥青,开始往外挑了。

  他默默的估算了一番,随即问道:“国丈,现在避暑山庄那边一天能造多少修建炼油作坊的材料?”

  这里面东西看起来不多,加工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永年伯王伟估摸道:“如果不算油桶的话,一天大概能加工十套出来,这油桶微臣着实不知道多少够,因为装满油运出去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完送回来。”

  这一锅油大致就需要用十五个油桶装啊,一天四百锅油就是六千个油桶,而且这些油运到各大城池售卖都需要几天时间,多少天卖完再运回来,那真没人清楚。

  也就是说,他哪怕就建两百个炼油作坊一天出产一万个油桶都不够用。

  不过,他们出的油大多是装火油罐的汽油和柴油,如果把火油罐拿这边来装,那就能省掉六成多的油桶,一锅油也就耗五个油桶而已,四百锅就是两千个油桶。

  这么算起来,他还可以再建四百个炼油作坊。

  五百个炼油作坊一天炼两千锅那就是三万六千两,一个月就是上百万两。

  这个产量倒是勉勉强强够了,毕竟,他们将油销售开来也需要时间。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把火油罐拿过来装,我们直接在河边建个装火油罐的作坊,装好之后拉到河岸码头直接分发给水师将士就行了,一人先来上两箱,剩下的就存储在码头那边的库房里。”

  这样就能省很多铁桶了。

  那装火油罐简直不要太简单,扶着漏斗往里倒就行了,这边一锅没炼完,那边肯定装完一锅的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万岁爷英明。”

  这还只是小事。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指着那滚烫的沥青道:“国丈,你不能让他们这么挑,溅身上恐怕皮都会烫掉。

  你得做一批像手工收割机一样的平板推车,这种推车不用装镰刀也不用装边框,不过必须全部用铁件做。

  如果有了这种推车,他们不但不用担心被烫伤,搬运油桶也方便多了,油满了直接拉走,换个推车拉个空桶过来就行了。”

  对啊,用推车又快又方便又省力气。

  永年伯王伟闻言,又不由得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等下就命快船传讯回去,让他们赶紧做。”

  这作坊里暂时是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沥青的处理了。

  说实话,这东西处理起来挺麻烦的。

  因为这东西滚烫的时候是液态的,一旦冷却下来就变得跟木头一样硬了。

  如果是装铁桶里,冷却之后那是砸都砸不出来,只能加热烧化了才能倒出来。

  而且还倒不彻底,一旦一个铁桶装了沥青,那这个铁桶就不能再装其它东西了,只能装沥青。

  他想到的办法是直接用掉。

  也就是趁着沥青还是滚烫的时候用车拉到通往油塘的路上,去修路。

  这时候通往油塘的路两边的碎石子那都已经堆积如山了,而且还不是一座是很多座。

  碎石山旁边也已经围了很多匠户了,他们都是几个人一组,围着块大约三尺方圆的薄铁皮。

  这种薄铁皮其实就是做油桶的铁皮,只是没卷起来而已。

  铁皮上还都堆着石子。

  万历和永年伯王伟一行赶到离炼油作坊最近的碎石山旁的时候,那滚烫的沥青都已经用马车拉过来了,一车就是十多二十桶。

  那碎石山旁边也已经堆了二十堆的石子。

  大家好像还都在等着他们发令呢。

  还好,他已经下了口谕了,干活的时候看见他不用行礼,要不然这会儿怕是要趴一地了。

  万历见状,不由哭笑不得道:“快点让他们搅拌一下铺路上啊,等沥青冷了那可就搅不动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立马挥手下令道:“快点把沥青倒碎石子堆上,赶紧搅拌均匀铺路上。”

  这个其实很简单,这年头虽然没有水泥,但是石灰搅拌砂子什么的还是很多人干过的。

  那滚烫的沥青往石子堆上一倒,两边的匠户便麻利的拿着铲子搅拌起来。

  不一会儿,十几堆石子上便粘上了沥青,而沥青也开始便得黏黏糊糊的,有点搅不动了。

  万历见状,干脆亲自下令道:“行了,赶紧铺路上去。”

  那些匠户闻言,立马铲起沥青就往旁边的路上倒,不一会儿,一片十余丈方圆的路面上便铺满了粘上沥青的碎石子。

  不过,这会儿还是高低不平的,一点路面感都没有。

  接下来就是用大铁辊子反复碾压了。

  铁辊子倒是早就准备好了,每个石山旁边都有一个丈许长,腰粗的铁辊子,铁辊子两边还装了带圆环的铁链子,只要拉着走,铁辊子就会慢慢把路撵平。

  这种铁辊子也试过了,用马拉着撵黄土路,撵过去就跟镜面一样平。

  问题就是,这会儿还不能直接撵,因为碎石子两边没有挡板,这么撵过去,碎石子会被撵得散到路旁来。

  万历见状,一拍脑门道:“快点,让他们取点尺许宽的木板来,档碎石子两边,再用铁辊子撵。”

  木板他们倒是有的是。

  永年伯王伟一挥手,很快就有匠户抬来一堆的木板,把碎石子两边档得整整齐齐。

  紧接着就是马拉着铁辊子上去撵了。

  还好,这会儿沥青还没有凝固,铁辊子反复碾压之下,沥青路面就被撵平了。

  不过,那拉马的匠户鞋子上和马蹄子上都沾了好多的沥青,黏糊糊的,脏兮兮的。

  万历见状,挥手道:“快点,继续,趁沥青冷之前都拌好石子铺路上,鞋子脏了的免费换新的,马蹄子弄完之后用柴油好好刷刷。”

  这一通忙活,七八百斤的沥青足足拉了十来趟,半个多时辰才搞完。

  还好,沥青没有出完之前炉子里的火就不会熄,要不然,沥青怕是早就冷却凝固在锅炉里了。

  这会儿刚开始铺的第一块路面的沥青就已经开始凝固了。

  万历亲自上去走了走,路面还相当的紧实,感觉跟踩木板上差不多,脚印是没有,就是鞋子被弄脏了。

  这个倒是没有关系,他有得是新鞋子。

  而且,路面完全凝固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他看着里许长,十余丈宽的平整路面,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这年头并没有什么太重的马车,这种沥青路已经完全够用了。

  其实,西北这边还不是最需要这种路的。

  因为这边很少下雨,特别是这小冰河时期,那经常是连年大旱,赤地千里,路面都能干得裂开,根本不可能泥泞不堪。

  那些经常下雨的地方才特别需要这种路,那家伙,一下雨,泥土路上那就到处是泥坑,别说人走过去了,打马跑过去那都能溅一身泥。

  这个他也体验过,京城那边冰雪融化的时候那泥土路上根本就不能走,一走就是满脚的泥。

  如果经常下雨的地方能铺上这种路,那老百姓出行就方便了,商业也会因此越来越发达。

  他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就这么一条条的铺过去,不要把路全挡住了,这一条等凝固两天再过马车。”

  这进出油塘的路是很宽的,足有里许宽,铺十条过去都没问题。

  问题就是,这条路才两三里长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一百个炼油作坊今天全开工吗?”

  那当然,朕还等着卖油赚钱呢。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全部开工。”

  那沥青用不完啊。

  永年伯王伟干脆估算道:“这一锅沥青大概能铺十余丈宽里许长的路,三锅差不多就能把这一条铺到油塘了,这条路也就里许宽,三十锅就差不多能铺满了。

  万岁爷,剩下的沥青拿什么装啊,我们可没有这么多的铁桶,一锅沥青就要一百五六十个铁桶装啊,一百锅沥青就得一万多个铁桶装。

  我们这次运过来的铁桶总共就几万个啊,几百锅都装不下,而以我们炼油的速度,日夜不停的话,一天就是四百锅啊。”

  沥青肯定不能用油桶装,那样太浪费油桶了。

  那么,怎么办呢?

  万历看了看路面旁的挡板,灵机一动道:“国丈,砖头怎么做出来的你应该看得多吧,就是个木框子,把黏土砸里面,刮一下就行了。

  我们可以做一些带格子的木框子,大致就跟地上的薄铁板一样大,里面的格子就跟砖头差不多大,摆炼油作坊外面,沥青出锅就往上倒。

  两三个时辰之后应该就差不多跟黏土砖差不多硬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取掉木框,把沥青砖摆一边冷却凝固,这样反复往上倒就行了。”

  沥青砖?

  永年伯王伟闻言,愣愣的道:“万岁爷,这沥青砖干什么用的,能用来盖房子吗?”

  你开玩笑呢,沥青砖盖的房子那不满是怪味,怎么住人?

  而且,一旦天气太热,晒着晒着沥青砖就软化了,房子都会倒掉。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沥青砖不能用来盖房子,我们还是用来铺路。

  现在我们这么铺路那是因为这条路离炼油作坊近,把沥青拉过来还不会冷,如果离个几十上百里,那沥青拉过去都冷成块了,倒都倒不出来。

  所以,以后铺路我们还得用沥青砖,还得专门做那种搅拌沥青和石子用的大铁桶,铁桶还得带门洞那种,边烧边搅拌,搅拌好了,直接打开门洞把黏满沥青的石子倒路面上。”

  这需要做的东西还真多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缓缓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