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文荐乞骸骨归。
原外放总督礼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国祚随即上位。
这家伙,那是出了名的狠。
他上任没几天就把佥都御史和副都御史给裁撤的差不多了!
紧接着,他便派出几十个御史到处巡按。
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衙门他都派人巡按了一个遍。
他可不跟人玩假的,他玩的是真的。
巡按御史所到之处那都要把在任官员处理过的所有案件卷宗又或者事务公文全翻出来细细核查一遍。
然后便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百姓家里乃至牢房里,到处看,到处问。
但凡被查出问题的官员那就完了,革职查办那都算是轻的了,罢官削籍乃至流放斩首都有可能!
这家伙那是把朝堂上下都搞得鸡飞狗跳,所有官员那都是看到都察院巡按御史就心里直发毛啊。
都察院这么搞谁受得了?
谁能保证自己一点错误都没犯过?
朱国祚这么搞那就是纯得罪人。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上奏弹劾这家伙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内阁首辅沈鲤便捧着一大迭奏折跑御书房来了。
他一看御书房里的场景,那都不由得一愣。
小朱常洵竟然不在万历怀里了,这小家伙正坐在一旁认真的跟着新科状元郎的弟弟宋应星抄书呢。
万历那也手捧着一本书在那里看。
他愣了一下,这才连连躬身行礼。
万历见他捧着这么多的奏折,不由得好奇道:“怎么了,仲化,今天怎么这么多的奏折啊?”
清流难道还敢不老实?
沈鲤躬身将奏折呈上,随即微微叹息道:“万岁爷,兆隆派出巡按御史到处查啊。
他派出的还都是些新科进士,这帮家伙那是不管不顾,什么都查啊,查得很多官员都受不了了。”
这有什么。
都察院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万历翻开那些弹劾奏折大致看了看,不由微微笑道:“兆隆做得很不错啊,这些新科进士也不错,都察院那就是什么都要查。”
这话是这么说,但事不能这么做啊。
沈鲤还是忍不住叹息道:“万岁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他们这么查那会搞得所有官员人人自危啊。”
人人自危?
万历不解道:“所有官员为什么人人自危,难道他们都犯事了?”
这个怎么说呢?
沈鲤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您是不知道啊,兆隆派出去的几十个巡按御史那几乎天天都会上奏弹劾啊。
他们是不管大事小事,查到了就是一通弹劾,微臣这些天头都有些大了。”
哦,这帮家伙天天都上奏弹劾啊。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这也是好事啊,这就证明他们是真在巡按,不是跟以前一样走过场。
你为什么头大呢,有什么问题按律例处理不就行了吗?”
这个可没这么简单。
沈鲤摇头叹息一声,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很多事他们都没查到什么真凭实据啊,他们就是道听途说,听下面百姓乃至监牢里的犯人说的他们都上奏弹劾。
微臣不能因为他们道听途说就惩治官员啊,他们一天道听途说的事还多得很,微臣也不可能让刑部一一去审查啊。”
哦,事太多是吧?
万历琢磨道:“这个你看着办就行了,没有真凭实据你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啊,他们也查不到真凭实据,那就暂且算了。”
这么处理吗?
那倒是不用头疼了。
沈鲤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待拱手躬身告退。
万历却是扬了扬手中的书,随即问道:“仲化,现在所有官员还在考成吗?”
原来您在看《考成法》啊。
沈鲤闻言,颇有些为难道:“万岁爷,这《考成法》看似很好,其实麻烦得很。
如果真按《考成法》来,所有官员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那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都会忙得不可开交。
所有官员那也会疲于应付,大家都会累得受不了。
元辅大人在日大家就已经受不了了,元辅大人一去,《考成法》就渐渐流于形式了。
现在的考成差不多就是按以往的模版来填写公文,没人真正事无巨细都去考成。”
元辅张居正这《考成法》实行起来着实麻烦。
每月一小考那着实能考死个人。
不说别的,光是考成的公文每个月就要填写上万份啊。
每个官员每个月坐的事情都多了去了,如果真事无巨细什么事都去考成,上万官员的考成公文每个月那最少是几千万字乃至上亿字。
也就是说,如果真按张居正制定的《考成法》来,那光是每年的考成公文就有几亿字乃至上十亿字。
这年头写字可没后世那么快,这个工作量那可是相当的吓人。
嘉靖朝抄录《永乐大典》就是明证。
《永乐大典》总共是一万多册,三亿多字,嘉靖帝命人抄录了两份。
结果,上百擅书之人不停的抄,足足抄了五年才抄完!
如果按这个效率来算,那光是每年考成法的公文就最少得五六百人不停抄写。
这还只是抄公文,不是事无巨细都去考成,真要事无巨细都去考成,那花费的时间不知道要比抄公文多出多少倍来。
元辅张居正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真能按《考成法》来考成官员,那所有官员都得忠于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贪赃枉法。
但是,这巨大的工作量着实吓死个人。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元辅定的《考成法》实行起来着实有点麻烦。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麻烦就流于形式,现在这么搞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还起不到一点督促官员的效果。
朕还是那句话,大明律例里有不合时宜我们就要及时修改,有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人手不够我们就添人。
比如,这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着实太过频繁了,朕觉得一个季度一小考一年一大考就够了,你觉得呢?”
这么一改工作量的确小多了,大致也就剩原来的三成左右了。
沈鲤闻言,细细一想,随即缓缓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么一改的话,《考成法》应该勉强能实行了。”
这勉强的意思就是实行起来还是有点难。
你还是觉得工作量有点大是吧?
万历又琢磨道:“其实,我们也没必要所有官员都考成。
我们只需考那些负责主事的官员就行了,至于他们下面的官员,出了问题那也是他们的问题。
这个我们也可以写在《考成法》里面,但凡负责主事的官员属下出了问题那也是考成不合格。
他们如果不想考成不合格,那就会主动管好自己属下的官员。”
这么一改,工作量又小多了,负责的主事的官员才多少?
地方上州府县包括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的主事的官员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
两京各衙门负责的主事的官员那都不到一千。
也就是说,这么一改,需要考成的官员都不到原来的三成了。
沈鲤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样一来,实施《考成法》就没一点问题了,人手也完全足够了,根本不用添人了。”
那就全面实施,不要流于形式。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那行,你把《考成法》好好修改一下,然后打印成册,发下去,下个季度就开始全面实施。
这下我们可不能再流于形式了,考成不合格的该降职就降职,该革职查办就革职查办,考成优异的我们就提拔。”
沈鲤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看了看跟前的弹劾奏折,又琢磨道:“都察院的巡按御史这么巡查着实有点耽误别人的事。
这样吧,你去跟兆隆说一声,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官员巡按御史就不要逮着细查了。
他们主要负责巡查下面做事的官员就行了,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就用《考成法》来严格考核,我们双管齐下。”
这法子好,下面做事的官员也有人管了。
沈鲤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原外放总督礼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国祚随即上位。
这家伙,那是出了名的狠。
他上任没几天就把佥都御史和副都御史给裁撤的差不多了!
紧接着,他便派出几十个御史到处巡按。
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衙门他都派人巡按了一个遍。
他可不跟人玩假的,他玩的是真的。
巡按御史所到之处那都要把在任官员处理过的所有案件卷宗又或者事务公文全翻出来细细核查一遍。
然后便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百姓家里乃至牢房里,到处看,到处问。
但凡被查出问题的官员那就完了,革职查办那都算是轻的了,罢官削籍乃至流放斩首都有可能!
这家伙那是把朝堂上下都搞得鸡飞狗跳,所有官员那都是看到都察院巡按御史就心里直发毛啊。
都察院这么搞谁受得了?
谁能保证自己一点错误都没犯过?
朱国祚这么搞那就是纯得罪人。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上奏弹劾这家伙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内阁首辅沈鲤便捧着一大迭奏折跑御书房来了。
他一看御书房里的场景,那都不由得一愣。
小朱常洵竟然不在万历怀里了,这小家伙正坐在一旁认真的跟着新科状元郎的弟弟宋应星抄书呢。
万历那也手捧着一本书在那里看。
他愣了一下,这才连连躬身行礼。
万历见他捧着这么多的奏折,不由得好奇道:“怎么了,仲化,今天怎么这么多的奏折啊?”
清流难道还敢不老实?
沈鲤躬身将奏折呈上,随即微微叹息道:“万岁爷,兆隆派出巡按御史到处查啊。
他派出的还都是些新科进士,这帮家伙那是不管不顾,什么都查啊,查得很多官员都受不了了。”
这有什么。
都察院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万历翻开那些弹劾奏折大致看了看,不由微微笑道:“兆隆做得很不错啊,这些新科进士也不错,都察院那就是什么都要查。”
这话是这么说,但事不能这么做啊。
沈鲤还是忍不住叹息道:“万岁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他们这么查那会搞得所有官员人人自危啊。”
人人自危?
万历不解道:“所有官员为什么人人自危,难道他们都犯事了?”
这个怎么说呢?
沈鲤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您是不知道啊,兆隆派出去的几十个巡按御史那几乎天天都会上奏弹劾啊。
他们是不管大事小事,查到了就是一通弹劾,微臣这些天头都有些大了。”
哦,这帮家伙天天都上奏弹劾啊。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这也是好事啊,这就证明他们是真在巡按,不是跟以前一样走过场。
你为什么头大呢,有什么问题按律例处理不就行了吗?”
这个可没这么简单。
沈鲤摇头叹息一声,随即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很多事他们都没查到什么真凭实据啊,他们就是道听途说,听下面百姓乃至监牢里的犯人说的他们都上奏弹劾。
微臣不能因为他们道听途说就惩治官员啊,他们一天道听途说的事还多得很,微臣也不可能让刑部一一去审查啊。”
哦,事太多是吧?
万历琢磨道:“这个你看着办就行了,没有真凭实据你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啊,他们也查不到真凭实据,那就暂且算了。”
这么处理吗?
那倒是不用头疼了。
沈鲤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待拱手躬身告退。
万历却是扬了扬手中的书,随即问道:“仲化,现在所有官员还在考成吗?”
原来您在看《考成法》啊。
沈鲤闻言,颇有些为难道:“万岁爷,这《考成法》看似很好,其实麻烦得很。
如果真按《考成法》来,所有官员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那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都会忙得不可开交。
所有官员那也会疲于应付,大家都会累得受不了。
元辅大人在日大家就已经受不了了,元辅大人一去,《考成法》就渐渐流于形式了。
现在的考成差不多就是按以往的模版来填写公文,没人真正事无巨细都去考成。”
元辅张居正这《考成法》实行起来着实麻烦。
每月一小考那着实能考死个人。
不说别的,光是考成的公文每个月就要填写上万份啊。
每个官员每个月坐的事情都多了去了,如果真事无巨细什么事都去考成,上万官员的考成公文每个月那最少是几千万字乃至上亿字。
也就是说,如果真按张居正制定的《考成法》来,那光是每年的考成公文就有几亿字乃至上十亿字。
这年头写字可没后世那么快,这个工作量那可是相当的吓人。
嘉靖朝抄录《永乐大典》就是明证。
《永乐大典》总共是一万多册,三亿多字,嘉靖帝命人抄录了两份。
结果,上百擅书之人不停的抄,足足抄了五年才抄完!
如果按这个效率来算,那光是每年考成法的公文就最少得五六百人不停抄写。
这还只是抄公文,不是事无巨细都去考成,真要事无巨细都去考成,那花费的时间不知道要比抄公文多出多少倍来。
元辅张居正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真能按《考成法》来考成官员,那所有官员都得忠于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贪赃枉法。
但是,这巨大的工作量着实吓死个人。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元辅定的《考成法》实行起来着实有点麻烦。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麻烦就流于形式,现在这么搞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还起不到一点督促官员的效果。
朕还是那句话,大明律例里有不合时宜我们就要及时修改,有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人手不够我们就添人。
比如,这每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着实太过频繁了,朕觉得一个季度一小考一年一大考就够了,你觉得呢?”
这么一改工作量的确小多了,大致也就剩原来的三成左右了。
沈鲤闻言,细细一想,随即缓缓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么一改的话,《考成法》应该勉强能实行了。”
这勉强的意思就是实行起来还是有点难。
你还是觉得工作量有点大是吧?
万历又琢磨道:“其实,我们也没必要所有官员都考成。
我们只需考那些负责主事的官员就行了,至于他们下面的官员,出了问题那也是他们的问题。
这个我们也可以写在《考成法》里面,但凡负责主事的官员属下出了问题那也是考成不合格。
他们如果不想考成不合格,那就会主动管好自己属下的官员。”
这么一改,工作量又小多了,负责的主事的官员才多少?
地方上州府县包括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的主事的官员也就一千多不到两千。
两京各衙门负责的主事的官员那都不到一千。
也就是说,这么一改,需要考成的官员都不到原来的三成了。
沈鲤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样一来,实施《考成法》就没一点问题了,人手也完全足够了,根本不用添人了。”
那就全面实施,不要流于形式。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那行,你把《考成法》好好修改一下,然后打印成册,发下去,下个季度就开始全面实施。
这下我们可不能再流于形式了,考成不合格的该降职就降职,该革职查办就革职查办,考成优异的我们就提拔。”
沈鲤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看了看跟前的弹劾奏折,又琢磨道:“都察院的巡按御史这么巡查着实有点耽误别人的事。
这样吧,你去跟兆隆说一声,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官员巡按御史就不要逮着细查了。
他们主要负责巡查下面做事的官员就行了,那些负责的主事的就用《考成法》来严格考核,我们双管齐下。”
这法子好,下面做事的官员也有人管了。
沈鲤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