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十月,秋意渐凉。
皇宫改建却是如火如荼。
永年伯王伟带着上千匠户忙活了将近一个月,那皇极殿的门窗都快被他们给换完了,金吾卫的值房也已经露出了雏形。
万历和小朱常洵那也是每天下午必来看一看改建的进度,万历那是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小朱常洵那纯粹就是觉着新奇。
这天下午未时许,暖阳当空,万历又带着小朱常洵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廊道里。
小家伙那都不要他抱了,因为这会儿廊道里正有一排的老木匠在那里雕琢各种东西呢。
如果是一般人家,门窗乃至桌椅板凳什么的用木材拼凑起来再上点漆那就算是完事了。
皇宫里面的门窗和桌椅板凳什么的却是不一样,那都是要雕花的。
这雕花还不光是雕花朵,还有雕龙、雕凤、雕琢各种瑞兽祥云等等,花样简直不要太多。
小朱常洵还就喜欢看老木匠雕这些,如果没什么事,他能站那里看一下午。
万历却是在考虑,天寒地冻了怎么办。
永年伯王伟迎上来之后,他便忍不住问道:“国丈,这下雪结冰之后他们也继续干活吗?”
这个当然,要不然哪能准时完工啊。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下雪结冰之后他们也得赶工。”
那岂不冷死个人?
万历看了看正在四处忙活的匠户,琢磨道:“国丈,金吾卫值房里都要装暖气的吧?”
这个自然得装,这些都是公侯勋贵子弟啊,哪能让他们挨冻。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我们还得在影壁旁建锅炉房。
不过,这会儿影壁都还在外面加工,最少还得个把月才能加工好运过来。”
那时候怕就要下雪了,暖气恐怕装到年节都装不好。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国丈,现在就开始建锅炉房,准备装暖气,下雪之前一定要把暖气给装好。
还有,金吾卫值房必须在下雪之前封顶,门窗也要在下雪之前装上。
到时候他们就能在装了暖气的房间里精雕细琢了,如果还如同现在一般坐外面雕琢,那估计手都会冻坏。”
这个还是万岁爷考虑的周道。
永年伯王伟看了看四周忙碌的匠户,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如果要赶在下雪之前让金吾卫的值房变成暖房,那只能让干其他活的匠户停一停,又或者多招点匠户过来帮忙。”
其他匠户不用停啊。
万历不假思索道:“朕不是说过了吗,需要多少匠户就征调多少匠户,你只管添人手,这个不用问朕。”
呃,您不是说明年四月之前完工吗?
我这是按工期招的人手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估摸道:“万岁爷,如果再征调匠户过来帮忙,那恐怕明年三月初就能完工了。”
这是好事啊。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早点完工也好,人手你只管招。”
那行吧,多招点人手也就是多出点工钱的问题而已。
您好像就不在乎工钱,那就招。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他们正商议着呢,成国公世子朱鼎臣突然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报,万岁爷,户部尚书李化龙李大人求见。”
李化龙?
这是自己人啊。
你们拦着他干什么?
这是在外面,又不是在御书房又或者乾清宫里面。
万历闻言,不由得一愣。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拦着比不拦好。
现在他有李玄成和单思南随行护卫,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一两个人近身。
以后小朱常洵乃至他的子孙就得靠这些身手并不是很高的金吾卫护卫了,还是不要轻易让人近身的好。
他愣了一下,这才微微点头道:“宣。”
很快,李化龙就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怎么了,于野,有什么事?”
这个算是好事吧。
李化龙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户部上个月入库的税银就超过一千万两了。
这个月我们还有各大边镇和辽东都司大量税银要入库,恐怕会两千万两都不止。
问题,户部银库现在都有点装不下了,万岁爷,您看,是不是尽快调入内库啊?”
呃,户部钱多的都装不下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万历却是清楚得很,户部银库那地方就那么大,的确装不下太多的真金白银。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户部银库装满能装多少真金白银?”
这个不好说啊。
李化龙估摸道:“如果是一半黄金一半白银,那估计能装八九千万两,问题民间黄金不多,我们收上来的税赋大多都是白银。
现在户部银库的黄金论重量也就白银的一成左右,这种情况下,户部银库最多也就能装下价值三千万两的真金白银。”
哦,你那边存的主要是白银啊。
朕这边存的刚好相反。
万历闻言,琢磨道:“现在内库存的九成以上都是黄金,正好可以和户部存银兑换一下。
这样吧,以后户部存不下的白银你就命人运送到内库来兑换黄金,户部存储的真金白银超过八千万两你再往内库调拨吧。”
啊?
这么搞,我怕会觉都睡不着啊。
李化龙小心道:“万岁爷,户部存的真金白银太多,微臣这心里不踏实啊,总怕出事。”
哦,你担心这个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耐心教导道:“于野,这钱太多了我们就要考虑怎么花掉。
真金白银不管是躺户部银库还是躺内库那都不会生崽,于国于民也没多大意义。
朕的意思是钱多到装不下的时候,存那里没什么意义,若是缺钱,真金白银自然还是存点好。
这是存还是花那得示情况而定,现在我们已经不缺钱了。
你那边税赋是越收越多,朕这边海外运送来的黄金也越来越多,这么多钱留着干什么呢?
朕都在考虑继续征召人马了,你也得考虑国库的钱怎么花了。”
啊?
您让我考虑怎么花钱!
这个是一个当臣子的该考虑的吗?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还是小心道:“万岁爷恕罪,微臣不怎么会花钱。”
不,你会。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提点道:“你忘了吗,你开发云贵川行都司的时候就很会花钱。
那时候你还跟朕要快船呢,那造船和疏通水道不都需要很多的钱吗,只是那时候钱在朕这里而已。
现在钱在你手里你就不会花了吗,你可以考虑像发展云贵川行都司一样发展整个大明啊。
比如,修桥铺路,你有了钱就可以大量征召劳力,把沥青路铺遍整个大明,把所有江河上都建上桥梁。
这跟疏通云贵川都司的水道是一个道理,路好了,平民百姓来往就方便了,而且修桥铺路的时候他们还能赚到点钱。
接下来你就该考虑如同云贵川行都司那边一样搞开发了,你应该很清楚,那边是靠砍树伐木、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发展起来的。
其他地方适合种植什么又或者有什么土特产,这个你可以跟地方官员商议,实在没有什么特产的你也可以跟万盛堂商议,去开作坊,利用便宜的劳力赚钱。
平民百姓有钱了那就会买东西,这样经商赚钱的就会越来越多,商赋收入也会随之越来越多,朝廷也会越来越有钱。
朝廷钱多了又可以继续修桥铺路,把路修得四通八达,甚至还可以借钱给地方购置马车快船乃至建作坊等等。
盛世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这样不断循环,大明就会渐渐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你明白了吗?”
哦,原来是如同开发云贵川行都司一般开发整个大明啊。
这个我倒是在行。
李化龙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小心的问道:“万岁爷,那几百万大军的粮饷呢,微臣原本以为朝廷收这么多税赋是为了重新负担几百万大军的粮饷呢。”
这个问题就不用你操心了。
万历耐心解释道:“朕征召几百万大军去开疆扩土那可不是白打的,我们打下的疆域开发起来那就会有庞大的利益。
比如,奴儿干都司的地,东洋都司的鱼获,北美西都司的金矿等等。
现在光是北美西都司的金矿收益就足以支撑几百万大军的饷银和军功奖励了,户部只需给大军供应口粮和饷粮就行了。”
哦,原来北美西都司金矿的收益就足够支撑几百万大军的饷银和军功奖励了啊。
户部光供给口粮和饷粮简直不要太简单啊。
李化龙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会尽量就近征收田赋粮食,给大军供应口粮和粮饷。”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随即琢磨道:“我们还要继续扩军,内库还有万盛堂各大商号的收益,我们再征召几百万大军都没有问题。
到时候田赋估计大部分都要缴粮以供应大军的口粮和粮饷,这个你也得考虑一下,你得在产粮区多建港口码头,方便水师快船去转运粮食。”
我的天,您还想再征召几百万大军!
那大明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这下大明真要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了。
历朝历代但凡强盛无匹的时候必将步入盛世。
李化龙闻言,那都不由得激动不已。
皇宫改建却是如火如荼。
永年伯王伟带着上千匠户忙活了将近一个月,那皇极殿的门窗都快被他们给换完了,金吾卫的值房也已经露出了雏形。
万历和小朱常洵那也是每天下午必来看一看改建的进度,万历那是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小朱常洵那纯粹就是觉着新奇。
这天下午未时许,暖阳当空,万历又带着小朱常洵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廊道里。
小家伙那都不要他抱了,因为这会儿廊道里正有一排的老木匠在那里雕琢各种东西呢。
如果是一般人家,门窗乃至桌椅板凳什么的用木材拼凑起来再上点漆那就算是完事了。
皇宫里面的门窗和桌椅板凳什么的却是不一样,那都是要雕花的。
这雕花还不光是雕花朵,还有雕龙、雕凤、雕琢各种瑞兽祥云等等,花样简直不要太多。
小朱常洵还就喜欢看老木匠雕这些,如果没什么事,他能站那里看一下午。
万历却是在考虑,天寒地冻了怎么办。
永年伯王伟迎上来之后,他便忍不住问道:“国丈,这下雪结冰之后他们也继续干活吗?”
这个当然,要不然哪能准时完工啊。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下雪结冰之后他们也得赶工。”
那岂不冷死个人?
万历看了看正在四处忙活的匠户,琢磨道:“国丈,金吾卫值房里都要装暖气的吧?”
这个自然得装,这些都是公侯勋贵子弟啊,哪能让他们挨冻。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我们还得在影壁旁建锅炉房。
不过,这会儿影壁都还在外面加工,最少还得个把月才能加工好运过来。”
那时候怕就要下雪了,暖气恐怕装到年节都装不好。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国丈,现在就开始建锅炉房,准备装暖气,下雪之前一定要把暖气给装好。
还有,金吾卫值房必须在下雪之前封顶,门窗也要在下雪之前装上。
到时候他们就能在装了暖气的房间里精雕细琢了,如果还如同现在一般坐外面雕琢,那估计手都会冻坏。”
这个还是万岁爷考虑的周道。
永年伯王伟看了看四周忙碌的匠户,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如果要赶在下雪之前让金吾卫的值房变成暖房,那只能让干其他活的匠户停一停,又或者多招点匠户过来帮忙。”
其他匠户不用停啊。
万历不假思索道:“朕不是说过了吗,需要多少匠户就征调多少匠户,你只管添人手,这个不用问朕。”
呃,您不是说明年四月之前完工吗?
我这是按工期招的人手啊。
永年伯王伟闻言,估摸道:“万岁爷,如果再征调匠户过来帮忙,那恐怕明年三月初就能完工了。”
这是好事啊。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早点完工也好,人手你只管招。”
那行吧,多招点人手也就是多出点工钱的问题而已。
您好像就不在乎工钱,那就招。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他们正商议着呢,成国公世子朱鼎臣突然疾步走过来,拱手躬身道:“报,万岁爷,户部尚书李化龙李大人求见。”
李化龙?
这是自己人啊。
你们拦着他干什么?
这是在外面,又不是在御书房又或者乾清宫里面。
万历闻言,不由得一愣。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拦着比不拦好。
现在他有李玄成和单思南随行护卫,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一两个人近身。
以后小朱常洵乃至他的子孙就得靠这些身手并不是很高的金吾卫护卫了,还是不要轻易让人近身的好。
他愣了一下,这才微微点头道:“宣。”
很快,李化龙就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怎么了,于野,有什么事?”
这个算是好事吧。
李化龙细细解释道:“万岁爷,户部上个月入库的税银就超过一千万两了。
这个月我们还有各大边镇和辽东都司大量税银要入库,恐怕会两千万两都不止。
问题,户部银库现在都有点装不下了,万岁爷,您看,是不是尽快调入内库啊?”
呃,户部钱多的都装不下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万历却是清楚得很,户部银库那地方就那么大,的确装不下太多的真金白银。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户部银库装满能装多少真金白银?”
这个不好说啊。
李化龙估摸道:“如果是一半黄金一半白银,那估计能装八九千万两,问题民间黄金不多,我们收上来的税赋大多都是白银。
现在户部银库的黄金论重量也就白银的一成左右,这种情况下,户部银库最多也就能装下价值三千万两的真金白银。”
哦,你那边存的主要是白银啊。
朕这边存的刚好相反。
万历闻言,琢磨道:“现在内库存的九成以上都是黄金,正好可以和户部存银兑换一下。
这样吧,以后户部存不下的白银你就命人运送到内库来兑换黄金,户部存储的真金白银超过八千万两你再往内库调拨吧。”
啊?
这么搞,我怕会觉都睡不着啊。
李化龙小心道:“万岁爷,户部存的真金白银太多,微臣这心里不踏实啊,总怕出事。”
哦,你担心这个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耐心教导道:“于野,这钱太多了我们就要考虑怎么花掉。
真金白银不管是躺户部银库还是躺内库那都不会生崽,于国于民也没多大意义。
朕的意思是钱多到装不下的时候,存那里没什么意义,若是缺钱,真金白银自然还是存点好。
这是存还是花那得示情况而定,现在我们已经不缺钱了。
你那边税赋是越收越多,朕这边海外运送来的黄金也越来越多,这么多钱留着干什么呢?
朕都在考虑继续征召人马了,你也得考虑国库的钱怎么花了。”
啊?
您让我考虑怎么花钱!
这个是一个当臣子的该考虑的吗?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还是小心道:“万岁爷恕罪,微臣不怎么会花钱。”
不,你会。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提点道:“你忘了吗,你开发云贵川行都司的时候就很会花钱。
那时候你还跟朕要快船呢,那造船和疏通水道不都需要很多的钱吗,只是那时候钱在朕这里而已。
现在钱在你手里你就不会花了吗,你可以考虑像发展云贵川行都司一样发展整个大明啊。
比如,修桥铺路,你有了钱就可以大量征召劳力,把沥青路铺遍整个大明,把所有江河上都建上桥梁。
这跟疏通云贵川都司的水道是一个道理,路好了,平民百姓来往就方便了,而且修桥铺路的时候他们还能赚到点钱。
接下来你就该考虑如同云贵川行都司那边一样搞开发了,你应该很清楚,那边是靠砍树伐木、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发展起来的。
其他地方适合种植什么又或者有什么土特产,这个你可以跟地方官员商议,实在没有什么特产的你也可以跟万盛堂商议,去开作坊,利用便宜的劳力赚钱。
平民百姓有钱了那就会买东西,这样经商赚钱的就会越来越多,商赋收入也会随之越来越多,朝廷也会越来越有钱。
朝廷钱多了又可以继续修桥铺路,把路修得四通八达,甚至还可以借钱给地方购置马车快船乃至建作坊等等。
盛世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这样不断循环,大明就会渐渐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你明白了吗?”
哦,原来是如同开发云贵川行都司一般开发整个大明啊。
这个我倒是在行。
李化龙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小心的问道:“万岁爷,那几百万大军的粮饷呢,微臣原本以为朝廷收这么多税赋是为了重新负担几百万大军的粮饷呢。”
这个问题就不用你操心了。
万历耐心解释道:“朕征召几百万大军去开疆扩土那可不是白打的,我们打下的疆域开发起来那就会有庞大的利益。
比如,奴儿干都司的地,东洋都司的鱼获,北美西都司的金矿等等。
现在光是北美西都司的金矿收益就足以支撑几百万大军的饷银和军功奖励了,户部只需给大军供应口粮和饷粮就行了。”
哦,原来北美西都司金矿的收益就足够支撑几百万大军的饷银和军功奖励了啊。
户部光供给口粮和饷粮简直不要太简单啊。
李化龙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会尽量就近征收田赋粮食,给大军供应口粮和粮饷。”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随即琢磨道:“我们还要继续扩军,内库还有万盛堂各大商号的收益,我们再征召几百万大军都没有问题。
到时候田赋估计大部分都要缴粮以供应大军的口粮和粮饷,这个你也得考虑一下,你得在产粮区多建港口码头,方便水师快船去转运粮食。”
我的天,您还想再征召几百万大军!
那大明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这下大明真要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了。
历朝历代但凡强盛无匹的时候必将步入盛世。
李化龙闻言,那都不由得激动不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