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办事的确麻利。
朝中东林他审了一天就审完了。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拿着供词来御书房求见来了。
万历细细看了看他审问的供词,那都不由得点头赞许道:“嗯,不错,就这么审,就要让他们觉得怎么洗都洗不清了。”
还就这么审?
袁可立闻言,小心问道:“万岁爷,您的意思还要继续审?”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这可是谋反案,你不能审一遍就算了。
你得不停的审,隔三差五就把他们拎出来审问一番,审到他们受不了,审到他们绝望。
还有,你还可以引诱他们招供他们忽悠的清流,那些被他们忽悠上奏劝谏的乃至到处造谣的,你都引诱他们招供出来。
然后,你再逮着那些清流也一通审。
这么审才像是在审谋反案,你随便审审就算了那就有点假了。”
呃,这话倒是有道理。
问题,这么搞牵连,您到底想牵连多少清流?
袁可立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问道:“万岁爷,那些清流也要全部罢官削籍吗?”
这不是罢官削籍的问题。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礼卿,这次我们的目的是让清流土崩瓦解,朕要让朝中自此无人再敢自称清流。
朕早就让孟养浩发动手底下人去劝说那些清流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清流还是死硬死硬的。
这次正好,东林都招供了,清流不但仗着人多示众胡乱上奏劝谏,妄图欺君,还故意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
我们可以逮着这机会彻底瓦解朝中清流,对于那些死硬死硬的清流,你就把欺君罔上、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乃至密谋造反的帽子往他们头上扣。
到时候我们不但要将这帮家伙罢官削籍,还要流放戎边,让他们再也回不了大明。
至于其他清流,你看情况吧,老老实实求饶的你就按律打个二十大板以示惩戒。
那些犹犹豫豫不肯就范的,你就逮着多打几顿,打到他们不敢自称清流为止。
这种还要革职查办,将他们逐出朝堂。
总之,朕希望,这次之后朝中再无清流。”
这个已经说的够明白的了。
万岁爷的意思不是要牵连多少清流,而是要让清流彻底消失!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南直隶那边安排好没?”
我可没这么大的权力。
袁可立小心道:“万岁爷,南直隶的事还得内阁批准才行,微臣已经按您的旨意行文内阁了。”
他们正说话间,内阁首辅沈鲤还正好跑来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仲化,东林书院之事你有没有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办?”
我就是来问您的啊。
沈鲤小心道:“万岁爷,捣毁书院恐惹天下读书人之怒啊。”
读书人还敢怒吗?
万历回想了一下,随即郑重道:“仲化,元辅当初怎么说的你忘了吗?
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
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谭?
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丌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
东林书院还不只是聚党空谈而已,他们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你只管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把东林书院拆了,谁敢叽叽歪歪,那就当反贼论处。”
唉,您不说元辅大人还好。
元辅大人那就是因为捣毁书院而惹怒了天下读书人啊。
算了,您既然执意要捣毁东林书院,我劝也无用。
沈鲤闻言,暗自叹息一声,随即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礼卿,东林招供出来的清流不急着抓。
仲化担心惹怒天下读书人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这次拆了东林书院,读书人肯定会怒火中烧。
不过,一般读书人还是不敢立马就闹事的,大多数读书人那都会等人带头再闹。
朝中还自称清流的那肯定会带头闹。
到时候他们一开闹我们就抓人,给他们当头一棒。”
这叫杀鸡儆猴,清流这些鸡先留着用以吓唬读书人那些猴。
袁可立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下应该差不多了。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这才挥了挥手。
沈鲤和袁可立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忍不住问道:“父皇,书院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这个有点复杂。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耐心解释道:“书院跟私塾有点像。
不过,书院比私塾大得多,而且,教的也不是童生之类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书院教的那一般都是想要金榜题名的举人,有的书院教的甚至是已经金榜题名的进士。
这种书院已经不是在教书育人了,而是在结党营私,他们一般都假借针砭时弊之名聚党。
东林书院就是这种书院的典范,他们就不是在教书育人,他们就是想结党掌控朝堂大权。
这个以后你一定要注意,真正教书育人的书院那不是不能办,但这种打着针砭时弊的幌子结党营私的书院你发现一个就要捣毁一个。”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长庚,你家就是开私塾的吧?”
哎呀,怎么扯到我家了?
宋应星连忙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家父就是以开私塾为生计的,微臣家里的私塾已经开了二三十年了。”
万历其实是在想怎么才能压制书院。
他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上过县学吗?”
这怎么又说到县学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上过几个月县学。”
万历继续问道:“县学是包吃包住的吧?”
宋应星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去县学读书的时候是包吃包住的。”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奉新有多少秀才,县学里面又收了多少秀才?”
这个嘛。
宋应星回想了一番,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我们奉新的秀才算是多的,大抵有四五十个之多。
不过,我们县学总计也就收十多个秀才,其他县学也差不多,因为朝廷给每个县拨付的伙食就够供养十多个秀才。”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十万秀才一个月撑死耗费十多二十万两供养。
关键就是举人,南北国子监最多也就能供几百举人就读,这就使得九成以上的举人只能去私人开办的书院学习了。
看样子得考虑在大明十三省都开办国子监,而且扩建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免费来供举人就读,这样才能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
万历还在想着怎么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呢,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读书人却因为东林书院的事炸开锅了。
东林密谋造反,一开始是没什么人信的。
但是,李三才和韩爌被爆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之后这事就开始传得沸沸扬扬了。
紧接着,刑部就开始拿人了,朝中所有东林那都被打入刑部大牢了。
这还没完呢。
没过几天,南直隶刑部也开始拿人了,顾宪成、顾允成和钱一本等没在官场的东林都被抓了。
紧接着,南直隶刑部竟然直接把东林书院给拆了!
这一下,天下读书人瞬间炸开了锅,但凡有书院的地方,那都是骂声一片。
朝中清流那更是怒不可遏,一个个就跟吃了火药一般。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沈鲤又抱着一堆奏折跑御书房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忧心忡忡道:“万岁爷,好多清流上疏,说我们不该捣毁书院。”
你怕什么。
朕就等他们上疏呢。
万历接过奏折大致翻了翻,随即便冷冷的道:“他们眼里书院比大明还重要吗,既然他们眼里没有大明只有书院,那就不要待在大明了。
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去刑部,命袁可立开始抓人,但凡上奏的,都给朕抓起来,好好审!”
唉,万岁爷眼里为什么就容不得清流呢?
沈鲤见状,那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
朝中东林他审了一天就审完了。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拿着供词来御书房求见来了。
万历细细看了看他审问的供词,那都不由得点头赞许道:“嗯,不错,就这么审,就要让他们觉得怎么洗都洗不清了。”
还就这么审?
袁可立闻言,小心问道:“万岁爷,您的意思还要继续审?”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这可是谋反案,你不能审一遍就算了。
你得不停的审,隔三差五就把他们拎出来审问一番,审到他们受不了,审到他们绝望。
还有,你还可以引诱他们招供他们忽悠的清流,那些被他们忽悠上奏劝谏的乃至到处造谣的,你都引诱他们招供出来。
然后,你再逮着那些清流也一通审。
这么审才像是在审谋反案,你随便审审就算了那就有点假了。”
呃,这话倒是有道理。
问题,这么搞牵连,您到底想牵连多少清流?
袁可立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问道:“万岁爷,那些清流也要全部罢官削籍吗?”
这不是罢官削籍的问题。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礼卿,这次我们的目的是让清流土崩瓦解,朕要让朝中自此无人再敢自称清流。
朕早就让孟养浩发动手底下人去劝说那些清流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清流还是死硬死硬的。
这次正好,东林都招供了,清流不但仗着人多示众胡乱上奏劝谏,妄图欺君,还故意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
我们可以逮着这机会彻底瓦解朝中清流,对于那些死硬死硬的清流,你就把欺君罔上、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乃至密谋造反的帽子往他们头上扣。
到时候我们不但要将这帮家伙罢官削籍,还要流放戎边,让他们再也回不了大明。
至于其他清流,你看情况吧,老老实实求饶的你就按律打个二十大板以示惩戒。
那些犹犹豫豫不肯就范的,你就逮着多打几顿,打到他们不敢自称清流为止。
这种还要革职查办,将他们逐出朝堂。
总之,朕希望,这次之后朝中再无清流。”
这个已经说的够明白的了。
万岁爷的意思不是要牵连多少清流,而是要让清流彻底消失!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南直隶那边安排好没?”
我可没这么大的权力。
袁可立小心道:“万岁爷,南直隶的事还得内阁批准才行,微臣已经按您的旨意行文内阁了。”
他们正说话间,内阁首辅沈鲤还正好跑来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仲化,东林书院之事你有没有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办?”
我就是来问您的啊。
沈鲤小心道:“万岁爷,捣毁书院恐惹天下读书人之怒啊。”
读书人还敢怒吗?
万历回想了一下,随即郑重道:“仲化,元辅当初怎么说的你忘了吗?
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
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谭?
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丌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
东林书院还不只是聚党空谈而已,他们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你只管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把东林书院拆了,谁敢叽叽歪歪,那就当反贼论处。”
唉,您不说元辅大人还好。
元辅大人那就是因为捣毁书院而惹怒了天下读书人啊。
算了,您既然执意要捣毁东林书院,我劝也无用。
沈鲤闻言,暗自叹息一声,随即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礼卿,东林招供出来的清流不急着抓。
仲化担心惹怒天下读书人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这次拆了东林书院,读书人肯定会怒火中烧。
不过,一般读书人还是不敢立马就闹事的,大多数读书人那都会等人带头再闹。
朝中还自称清流的那肯定会带头闹。
到时候他们一开闹我们就抓人,给他们当头一棒。”
这叫杀鸡儆猴,清流这些鸡先留着用以吓唬读书人那些猴。
袁可立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下应该差不多了。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这才挥了挥手。
沈鲤和袁可立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忍不住问道:“父皇,书院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这个有点复杂。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耐心解释道:“书院跟私塾有点像。
不过,书院比私塾大得多,而且,教的也不是童生之类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书院教的那一般都是想要金榜题名的举人,有的书院教的甚至是已经金榜题名的进士。
这种书院已经不是在教书育人了,而是在结党营私,他们一般都假借针砭时弊之名聚党。
东林书院就是这种书院的典范,他们就不是在教书育人,他们就是想结党掌控朝堂大权。
这个以后你一定要注意,真正教书育人的书院那不是不能办,但这种打着针砭时弊的幌子结党营私的书院你发现一个就要捣毁一个。”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长庚,你家就是开私塾的吧?”
哎呀,怎么扯到我家了?
宋应星连忙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家父就是以开私塾为生计的,微臣家里的私塾已经开了二三十年了。”
万历其实是在想怎么才能压制书院。
他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上过县学吗?”
这怎么又说到县学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上过几个月县学。”
万历继续问道:“县学是包吃包住的吧?”
宋应星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去县学读书的时候是包吃包住的。”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奉新有多少秀才,县学里面又收了多少秀才?”
这个嘛。
宋应星回想了一番,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我们奉新的秀才算是多的,大抵有四五十个之多。
不过,我们县学总计也就收十多个秀才,其他县学也差不多,因为朝廷给每个县拨付的伙食就够供养十多个秀才。”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十万秀才一个月撑死耗费十多二十万两供养。
关键就是举人,南北国子监最多也就能供几百举人就读,这就使得九成以上的举人只能去私人开办的书院学习了。
看样子得考虑在大明十三省都开办国子监,而且扩建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免费来供举人就读,这样才能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
万历还在想着怎么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呢,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读书人却因为东林书院的事炸开锅了。
东林密谋造反,一开始是没什么人信的。
但是,李三才和韩爌被爆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之后这事就开始传得沸沸扬扬了。
紧接着,刑部就开始拿人了,朝中所有东林那都被打入刑部大牢了。
这还没完呢。
没过几天,南直隶刑部也开始拿人了,顾宪成、顾允成和钱一本等没在官场的东林都被抓了。
紧接着,南直隶刑部竟然直接把东林书院给拆了!
这一下,天下读书人瞬间炸开了锅,但凡有书院的地方,那都是骂声一片。
朝中清流那更是怒不可遏,一个个就跟吃了火药一般。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沈鲤又抱着一堆奏折跑御书房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忧心忡忡道:“万岁爷,好多清流上疏,说我们不该捣毁书院。”
你怕什么。
朕就等他们上疏呢。
万历接过奏折大致翻了翻,随即便冷冷的道:“他们眼里书院比大明还重要吗,既然他们眼里没有大明只有书院,那就不要待在大明了。
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去刑部,命袁可立开始抓人,但凡上奏的,都给朕抓起来,好好审!”
唉,万岁爷眼里为什么就容不得清流呢?
沈鲤见状,那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