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回答道:“正是!

  听说这本书是一本百科全书,只要读懂了这本书,便看透了这人世间。”

  “嗯,也有你这么一说,”朱允熥顿了顿,从文案的抽屉里取出两卷,“这本书目前本王正在写,还没有写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本王可以把第一卷和第二卷拿给你看。”

  “如此甚好!”纪纲把两卷书接在手中。

  赵思礼府上。

  赵思礼为了替朱允熥求情,给朱允炆磕头,直把自己的脑袋磕得头破血流。

  医官把赵思礼的额头消了炎,又缠上了纱布,然后,嘱咐了一番,离去了。

  这时,赵思礼摸着自己的脑袋,不住地摇头叹息。

  此时,赵宁儿从外面走了进来,关心地问道:“爹,你额头上的伤好了点吗?”

  “哦,医官刚才说了,没什么大碍。”

  “你也真是的,给陛下磕头,用得着这样拼命吗?人家都走了,你还在那里磕。

  你是想把自己给磕死呀!”

  赵思礼听了之后,苦笑了一声:“我们赵家世代忠良,对于陛下,我们只能苦苦地哀求。”

  赵灵儿听了,眼神愤恨:“爹,依我看,这朱允炆乃无道的昏君,还不如让朱棣把京城给打下来,把他赶下台呢。”

  “胡说,这种话以后休要再提,要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那可是掉头之罪!”

  赵宁儿听了,面泛愁容:“爹,你说允熥现在被囚禁在府上,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就连一只鸟都飞不出来,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呀?”

  赵思礼心里也很着急。

  他听到这里,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走动,缓缓道:“如今的局势确实不太好办。

  倘若先帝和马皇后没有去世,或者常玉春与蓝玉还健在的话,他们都能庇护允熥,

  再或者朱雄英活着的话,他们兄弟俩,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朱雄英和朱允熥小的时候,兄弟俩的感情就很好。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了,所以,他只能靠他自己了。”

  “老朱也真是的,为什么要把蓝玉给杀了?

  蓝玉是允熥的舅祖父,如果蓝玉在世的话,肯定会保护他的呀。

  而且,朱棣也不敢兴兵来犯,谅那朱棣怎么能是蓝玉的对手?”

  “蓝玉之死的原因有很多。

  当年,蓝玉是出了名的悍将,性格也很骄横。

  据说,他的干儿子有上千人之多。

  他手下的将士唯他唯命是从。

  就算先帝颁发旨意,都不当一回事儿。

  先帝在世之时,十分忌惮外戚的势力。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死了之后,吕后当权,重用吕氏家族的人,差点颠覆了刘姓江山。

  等到后来,王政君提拔王氏家族的人,后来,导致王莽篡汉。

  这些都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所以,先帝十分重视打压外戚力量。

  这也是先帝之所以立朱允炆为继承人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因为朱允熥的身后有蓝氏家族和常氏家族的支持,先帝担心朱允熥将来驾驭不了他们啊。

  而朱允炆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赵宁儿双手抱在胸前,低头想了想,道:“老朱不是在《皇明祖训》上面说,要立嫡立长吗?

  按理说,朱雄英死了,朱允熥就是嫡长子。

  而朱允炆为吕氏所生,乃庶子,怎么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呢?”

  “吕氏作为侧妃,后来不是被扶正了吗?”

  “即便如此,那也不行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吕氏春秋》上曾经记载,殷寿、微子和微仲乃一母所生,可是,当微子和微仲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并不是王后,

  直到帝辛出生时,他们的母亲才被立为王后,所以,帝辛是嫡子。

  微子和微仲只能算是庶子,这个身份是没法改变的。

  所以,后来,帝辛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商纣王。

  如果按照《吕氏春秋》来算的话,朱允炆在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吕氏乃侧妃,那么,也就是说,朱允炆只是庶子,这个身份怎么能改变呢?

  即使他的母亲后来被扶正了,那也不行。”赵宁儿引经据典,说得有理有据。

  赵思礼沉默了片刻:“按理说,应该是这么回事儿,但是,先帝在世之时,他偏偏就这样做了,又有谁能够阻挡得了呢?”

  “老朱自己立下的规矩,却说话不算数,那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赵宁儿的一席话,把赵思礼问得哑口无言。

  “所以说,老朱说话也不靠谱,如果马皇后在世的话,肯定要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说允熥不够英明神武吗?

  凭什么立庶不立嫡?”

  赵思礼叹息了一声:“现在说那些都没有用了,朱允炆已经做了皇帝,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如今,朝廷内外形势很复杂:

  朱棣驻守北平,虎视眈眈。

  虽然他这一次退兵了,但是,我想这只是暂时的。

  他终究还是要杀过来的。

  朱棣的三个儿子也很了不起,尤其是他的次子朱高煦,力大如牛,善于骑射,有项羽之勇,带兵打仗,那是一员虎将。

  陛下宠幸齐泰和黄子澄,这二人强烈建议陛下削藩。

  齐泰主张直接削燕王的藩,黄子澄却主张先削五王的藩,尤其是周王朱橚。

  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占据中原,实力雄厚。

  所以,黄子澄说削周王的藩,就等于断去燕王的左膀右臂。

  说起来,朱橚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他读了很多书,同时,先帝在世之时,对他十分器重,格外加以培养,曾经把他留在凤阳,进行军事训练三年。

  先帝曾多次当众称赞他是诸王的楷模。

  所以,此人也不容小觑,也正因为他在中间挑头,所以,陛下才被迫将朱允熥关入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闻言,赵宁儿双眉挑动:“虽然朱橚文武双全,但是,他骄横跋扈,太过张扬,做了许多不法之事,像这样的人没什么好可怕的。

  倒是那个朱高煦,听说他十分厉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最新章节,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