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听信那些人所说的话,他们那些人都是为自己的乌纱帽着想。

  能有几个人对你是真心的呀?”

  朱允炆听了马氏所说的话也感到很心烦:“朕今天来,不是和你讨论这些事情的,

  朕打算封你为皇后,封文奎为太子,你可愿意?”

  谁知马氏闻听此言,“扑通”一声跪下了:“陛下,臣妾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德行,难堪皇后大任,

  陛下可从其他妃嫔之中另选他人做皇后。”

  “什么?你不愿意当皇后?”朱允炆感到很意外,他原本以为自己对马氏这么一说,马氏肯定感激涕零,没想到马氏还不乐意。

  “并非臣妾不愿意,实在是臣妾没有那个德行与才能,管理不了这庞大的后宫,

  何况咱们的儿子文奎还小,啥也不懂,他如何能做得太子?”

  马氏熟读经史,深知这皇后和太子不好当。

  想当年,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费尽了心机,但是,后来怎么样呢?

  刘盈做了几年皇帝就死了。

  吕后为了大汉的江山也操碎了心,到最后,吕氏家族被灭族,你说这图的是啥?

  再说汉景帝时期的栗姬和太子刘荣母子,刘荣是皇长子,也是太子,

  可是,后来,刘荣平白无故被废了,被逼死在狱中,栗姬也因此抑郁而终;

  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母子的结局也很悲惨,

  从表面上看,卫子夫从一名歌女成为皇后,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自己的儿子刘据也做了太子,可谓富贵至极,

  但是,没多久爆发了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兵败,自杀而亡,卫子夫悲愤交加,也上吊死了;

  再说长孙皇后和李承乾母子,李承乾是嫡长子,也被立为太子。

  长孙皇后也算是富贵之极。

  可是,后来怎么样呢?

  长孙皇后因为操劳过度,三十多岁便死去了。

  李承乾被废了,流放到黔州,不久便死了。

  由此可见,母亲为皇后,儿子为太子,结局往往都很悲惨,

  所以,马氏不愿意做皇后,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朱允炆叹息了一声:“这事儿日后再议吧。”

  马氏给朱允炆倒了一杯热茶,接着说:“听说你削藩,不但削了吴王的藩,还削了周王的藩。”

  “是的。”

  “可是,周王不是等闲之辈呀,他是燕王的弟弟,这么一来,燕王能不提高警惕吗?

  虽然燕王已经疯了,可是燕王还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这三个儿子在京城之时,就表现得非常英明果决,朱高炽城府极深,大智若愚,朱高煦锋芒外露,勇猛无比,力能扛鼎,有当年的项羽之勇,万一他们要造反的话,谁能抵挡得了?

  既然你打算削燕王的藩,为什么要把他三个儿子释放回摆平呢?

  把他们扣押在京师之中,难道不是很好吗?”马氏的一双美眸看向朱允炆。

  其实,对于这件事,朱允炆的心里已经有些后悔,但是,自己毕竟是皇帝,就算后悔了,也不能表现出来。

  否则,岂不是威信扫地?

  朱永炆低头不语。

  “你把朱允熥软禁在吴王府上,又把徐辉祖送到马厩里去喂马,羞辱他,

  他们将来还能对朝廷忠心吗?”

  朱允炆端起茶碗,浅尝了一口:“徐辉祖的姐姐徐妙云嫁给了朱棣,

  他们有了这种姻亲的关系,你觉得徐辉祖还会忠于朝廷吗?”

  “不,陛下,臣妾不这么看,臣妾觉得徐辉祖是一个忠臣。

  他心中有大义,公与私他分得很清楚,他是徐达的长子,魏国公、太子太傅,因此,他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朝廷,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向你建议,把朱高煦给扣押下来。

  徐增寿和他截然不同,从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二人的区别,徐辉祖大公无私,而徐增寿徇私枉法。”

  “或许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朕已经不敢再涉险了。

  倘若朕把军权交给他的话,一旦他倒向朱棣的怀抱,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马氏还想接着劝说。

  朱允炆把手一挥,打断了马氏的话:“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朕有些乏累了,朕打算回宫休息了。”

  马氏听他这么一说,问道:“你不在这里休息吗?

  臣妾服侍你。”

  “不必了。”朱允炆说着便离开了马氏的寝宫。

  朱允炆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怔怔地出神。

  他没有想到马氏会拒绝当皇后。

  据他观察,马氏是真的不愿意做皇后呀。

  那么,他还要不要立马氏做皇后,立朱文奎做太子呢?

  他感到很心烦。

  就在这时,门口有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有一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乐呵呵地看着他。

  朱允炆定睛观看,瞳孔逐渐缩小,这不是自己的皇爷爷,却又是谁?

  他的头皮一阵发麻,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他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哎呦,疼!”

  他可以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你是?”

  “小子,朕是你爷爷!”

  对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和皇爷爷一般无二。

  朱允炆赶紧跪伏于地:“皇爷爷,真的是你吗?”

  “爷爷与你分开也没多久,难道你就不认识了吗?”

  朱允炆一看果然是皇爷爷,一下子抱住了老朱的双腿,痛哭失声。

  “小子,你这是怎么了?”老朱表现得十分慈祥。

  “皇爷爷,我不要做什么皇帝了,还是你来当吧,”朱允炆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孙儿太累了。”

  老朱把朱允炆扶了起来:“傻孩子,你净说傻话,朕已经把皇位传给了你,怎么能再收回来呢?

  江山社稷岂是儿戏?”

  朱允炆用袍袖擦了擦自己的眼泪,看着老朱,问道:“皇爷爷,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又活过来了?”

  “这——,”老朱的眼睛转了转,随即哈哈一笑,坐在了桌子边上,“皇爷爷本来就没有死,还想多陪你们几年。”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眉头舒展:“皇爷爷,你这玩笑开大了,孙儿这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

  朱允炆说着为老朱倒了一碗热茶,然后,把房门关上,两个人在房间里密谈。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说说吧,你这段时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朱允炆长叹了一声,便把自己最近所做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向老朱做了汇报。

  老朱眯缝着眼睛听着,不住地摇头:“皇爷爷,你说孙儿哪件事情做错了?”

  “你呀,都错了!”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也是懵了。

  “孙儿几乎每次在做决断之前,都会和齐泰、黄子澄商量,怎么就错了呢?”朱允炆很不服气。

  “黄子澄谗言佞语,你要远离他呀。

  虽然他曾经中了进士,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没有文人的那种骨气。”

  “皇爷爷,那么,孙儿该听谁的话?”

  “朱允熥是你的兄弟,你要多亲多近,另外,还有徐辉组,那个人十分忠贞,文武双全,你应该要把这两个人加以重用呀。”老朱语重心长。

  朱允炆听了之后,就是一皱眉:“皇爷爷,难道你不知道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吗?

  在你病重之时,曾经嘱咐孙儿,为确保大局稳定,不准藩王前来吊丧,可是,燕王借着攻打北元的借口,率兵十万来到了京师城下,差点儿把京城给夺了去,其心昭然若揭。

  而徐辉祖和他之间有姻亲关系,孙儿若是把兵权交给徐辉祖,万一有什么变化,怎么办呢?”

  “据皇爷爷观察,徐辉祖不是那样的人。

  朕不是把四十万军队交给了驸马梅殷吗?

  梅殷对朝廷忠心耿耿,有梅殷、徐辉祖和铁弦在,谁敢作乱,咱也不怕呀。”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一番话,心里就是一动。

  他心想,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皇爷爷,那么,下一步孙儿该怎么做呢?”

  老朱端起桌子上的茶碗,轻轻地呷了一口:“皇爷爷和你说,问题你要拎得清轻重缓急。

  咱们和北元、西域之间的矛盾属于外部矛盾,

  而和诸藩王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

  你要深刻理解皇爷爷的良苦用心,当初为什么要如此布局,

  有燕王在北边,他可以替咱们朝廷抵挡北元的势力。

  如今,北元的势力仍然相当雄厚呀,有几十万的兵马,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除了燕王谁能对付得了啊?

  还有西域诸国,也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这是外患。

  盗贼经常聚众作乱,这一块也要引起你的重视,比如巨匪方国珍、陈祖义,梁道明,无不拥兵数万,甚至数十万,十分猖獗,任用谁去镇压那些盗贼?

  所以,你要全盘考虑,对于那些藩王要恩威并用,如果你把藩王都废了,朝中有大臣作乱,你又怎么办呢?

  用谁来对付那些乱臣贼子?

  在历史上的权臣作乱例子还少吗?

  王莽是怎么串汉的?

  董卓又是怎样祸乱京城的。

  如果有各路藩王在外面镇着,是不是要好很多?”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话,似有所悟:“皇爷爷,你能不能回来?孙儿要把皇位还给你啊,

  孙儿只想做一个逍遥王爷,这帝王的担子太重了,孙儿挑不起来呀。”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再说这种孩子气的话了。

  皇爷爷今天到你这里来,属于机密,你千万不可对外宣扬。”

  “孙儿明白,那你好自珍重,皇爷爷走了,有空还会来看你的。”

  朱允炆跪伏在地上:“恭送皇爷爷。”

  老朱迈大步离开了朱允炆的寝宫,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炆头戴金冠,身穿盘领窄袖黄袍,腰束金带,端坐在龙椅之上,

  文武百官跪伏于地,口里说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站起身来之后,分列两旁。

  太监王钺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落,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爱卿,你有何事?”

  “陛下,徐辉祖乃徐达长子,袭封魏国公,太子太傅,只因陛下派他去追朱高煦,而朱高煦盗取了徐辉祖的宝马千里一盏灯,

  因此,徐辉祖无法将其追回,此事惹得陛下大怒,将其关押在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后来,又把他放出来到南军马厩之中去喂马。

  微臣以为此事极为不妥。

  徐辉祖一门忠烈。

  其父徐达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徐辉祖身居高位,却受此大辱,

  恳请陛下将其召回,官复原职。”

  朱允炆一听这话,脑袋都疼。

  因为这段时间,刘三吾、马氏都在他的面前提到了徐辉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皇爷爷也这么说。

  他们都说自己错了,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黄子澄奏道:“陛下,齐大人所说差矣。

  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而且,此人行为怪异,所作所为不符合常理,

  他竟然向陛下奏请将朱高煦扣留下来,朱高煦乃他的外甥,他是朱高煦的亲舅舅,试问一个连自己的外甥都不顾的人,将来能是一个忠臣吗?

  微臣以为,陛下仁慈!

  陛下把他从锦衣卫的大牢之中释放出来,让他去喂马,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而有些人却奏请陛下让徐辉祖官复原职,微臣在想,莫非他与徐辉祖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齐泰一听更是恼火,他心想这个黄子澄真是可恶,不懂军国大事,却在瞎指挥,更可气的是,朱允炆还就喜欢听他的话。

  齐泰的一双眼睛瞪着黄子澄:“你在说谁呢?”

  朱允炆一看二人要争吵起来,赶紧在中间打哈哈:“二位爱卿,不要再争了,你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

  此时,朱允炆看着侍立在一旁的徐增寿,问道:“徐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最新章节,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