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行!”
这是女皇陛下吩咐的,所以黑齿常之还真没什么顾忌。
更何况,在北征突厥之时,与吴宁有过一段接触,老将黑齿常之一直把吴宁当成小辈,印象也是颇善。
至于老太太为什么和吴宁顶牛,在黑齿常之看来,就是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得打屁股。
就这么简单。
而且,吴宁是李氏皇子,老太太还能如此上心,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个悬而未决的皇储之位,原来是给这小子留着呢!
其实,黑齿常之做为一个百济人,说不好听的就是番将,对于是李家坐皇帝,还是武家坐皇帝,本无所谓。
但是,老将军一想,吴老九要是当皇帝,那好像也不错,省着李武两家为了一个皇位争来斗去的了。
至于魏元忠,想法和黑齿常之差不多。
而且,做为李唐旧臣,魏元忠反而更希望吴宁能上位,还大唐国号。
其实,武则天派他们两个人来,而不是和吴宁没什么交集的李多祚,不就是出于这种考量吗?
武老太太只想打吴宁的屁股,却是没想下杀手。
在这种心态之下,黑齿常之和魏元忠在河州坐镇,等吴宁不听话的时候,再出兵把他拿回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所以,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当吴宁领万人之众到来的时候,两人不但不拦着,还出城去迎接了。
做为长辈,黑齿常之还教训了吴宁两句。
“你这娃娃,好不知进退!陛下隆宠怎就不知珍惜?还非要与社稷添乱。”
对此,吴宁拿黑齿老爷子也没什么办法,点头应着便是。
而吴宁接下来做的事儿,让老将黑齿也没法淡定了。
足够三十万大军一月之用的粮草、五万匹战马,还有千套制式战甲
哦操!黑齿常之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要干啥?真要造反是怎地!?
魏元忠也是纳闷儿了,吴老九这是要去救沙州啊?还是在积攒造反的家底儿呢?
“怎么办?”魏元忠没了底,“要不,现在就把他扣下吧?”
这已经不是“孩子不听话打屁股”的事情了。
真让吴老九带着这么多军资出关,再造了反,那不成大患,也得是个祸害。
到时真打起来,消耗的,还不是大周的国力?
对于魏元忠想把人直接扣下的意见,黑齿常之还真有点动心了。
沉吟了很久,最后想到武则天的嘱咐“放他出去!”终还是没下得去手。
“放行!老夫还不信了,一万乌合之众,他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
于是,黑齿常之与魏元忠眼看着吴宁带着一万人马,巨量军用,大摇大摆地出了河州,直奔关外而去。
“来人!”
刚出河州城,吴宁就嚷嚷开了,“把大旗给我立起来!”
呼啦!
早就准备好的三杆帅旗,登时飘扬在河州城外。
城头上的黑齿常之和魏元忠一看,“哇呀呀!~!!!”
黑齿老将登时气的胡子都立了起来,“尔敢!?”
只见城外,他黑齿常之的帅旗飘扬风中,包括魏元忠和李多祚的帅旗,亦在其中,浩浩荡荡地向西挺进。
“尔敢!尔敢啊!”
黑齿常之气的直跳脚,指着城外大旗,瞪着魏元忠。
“他他居然扯上了咱们的旗号!?”
魏元忠一阵苦笑,“你朝我嚷嚷有何用,谁让你不拦着来的!?”
现在魏元忠算是明白了,他就说吴老九只有一万人怎么在吐蕃十万大军手中救人,原来是扯大旗作虎皮,打着征西大军的旗号去吓唬人啊!
魏元忠看着渐渐走远的吴老九,暗竖大拇指,“真有你的!”
————————
现在一切都明了了,吴宁之所以舍近求远,不走凉州近路,而要绕行河州,就是为了做出征西大军出关驰援的假象,来吓唬吐蕃人。
而这一招,显然是见到了成效。
最起码,吴宁顺利地到达了阳关之下,也顺利地吓跑了吐蕃人。
此时,阳关之内,当苦战一个月,终于得援的林羽堂和李瓘,听完了长宁郡王此来的来龙去脉,无不面面相觑,惊诧莫名。
好好看了看眼前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长宁郡王穆子究,李瓘简直无语,“这这也行!?”
早知道只要一万人就能把吐蕃人吓路,那他当初还来守什么关啊?像吴老九似的马尾巴绑树枝,到关外跑一圈不就全解决了?
可是,再一想,不对啊?
“我说,子究!哦,郡王殿下!”李瓘满眼迷惑,“吐蕃人不是那么好骗的吧?”
暂时退去,和彻底解围,还是有区别的吧?
吴宁演的是挺像,可是吐蕃人又不是什么二愣子,回过神来,肯定要刺探追查。
让他们得知只有一万人来援,那不就全露馅儿了?必然会气急败坏地继续攻城。
到时候,虽然城中又多了一万人,可是,吐蕃还是十万大军攻城围困,战事也依旧不容乐观了。
在李瓘看来,吴宁的到来,可谓治标不治本,并没有彻底解开阳关之困。
对此,吴宁只是淡淡一笑,“李将军放心,他们查不出来!”
李瓘愣在那里:“什什么意思?”
————————
正如李瓘所言,吐蕃王赤德祖赞当然不服气。
十万人打了一个月,一个阳关都没有打下来,他能服气吗?
回过神来,也一定要继续刺探,看看到底是不是河州的三十万大军到了。
结果,探马撒出去一整天,回来一报,赤德祖赞心都凉了。
“启禀王上!向南百里,皆有周军痕迹,当是河州驰援无疑。”
“启禀王上!大雪山小径一线,发现周军骑兵足迹,粗算,不下于六万骑兵。”
“不下六万?”连大相噶尔.赞婆这回都觉得,那应该就是河州的三十万周军了。
“启禀王上!营外十里,有周军探马活动,且数量不少,至少千骑。”
“”
听到这里,噶尔赞婆二话不说,“撤兵!”
这光探马就有千骑之数,那还猜个屁,必是河州的征西大营倾巢而出。
跑吧,赶紧跑!
他们区区十万人马,哪里是人家三十万大军的对手,再不跑可就来不及了。
于是,一夜之间,吐蕃大军彻夜急撤,沿着大雪山的来路,准备撤回吐蕃境内。
李瓘、林羽堂静立在阳关城头,看着远处的十万吐蕃兵卒撤退之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心中,嗯,无数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老帅林羽堂自认为熟读兵书,深习战阵,兵法奇谋信手捻来。
凭他八百老卒守阳关八天,就足见其领兵之才。
李瓘也不差,能主政大周的西大门,独掌阳关、玉门关两关军务于一身,也是个用兵如神的良将之选。
可是,跟这个吴老九一比,没了,直接比没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哈!
这家伙来了之后只用一天,就把吐蕃人吓跑了,这让二人的老脸往哪儿搁?
“唉!”
李瓘长叹一声,想找回点面子,故意大声地对林羽堂道:“可惜了!”
林羽堂不知其何意,“可惜什么?”
李瓘道:“可惜月前,老帅奇袭敌营之时,未有援军在此。否则,哪还能让吐蕃人来了又去!?”
李瓘说的还真是实话,那个晚上,火烧敌营,阳关若有兵马,只需趁火冲营,吐蕃必败,也没后面这么多事儿了。
此时,李瓘瓢了一眼吴宁,把声调拔得更高:“老帅只用十名老卒,便烧了敌营,此等奇功,千古难觅啊!”
李瓘那意思就是:
你穆子究这点骗术都不算什么,和老帅十人袭营能比吗?
“”
对此,吴宁当然知道李瓘在吃味,不过,也不与他争辩。
看着吐蕃人撤退的方向,说了一句:“李将军放心,来了,就不可能让他回去。”
“嗯?”
李瓘与林羽堂皆是一愣,“什,什么意思?”
只见吴宁回过身,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我说,既然有胆犯我中原,那就要做好有来无回的准备!”
“吐蕃这十万人马,回不去了!”
“什么!?”
二人皆是错愕,不知道吴宁这是哪来的自信。
————————
另一边,吐蕃大军趁夜退去,又恐大周兵马涎尾追来,只能连夜奔袭百里。一直到眼看就要进入大雪山险径,这才放缓行军,长出了口气。
赤德祖赞与噶尔赞婆惊魂未定,他们实在没想到,大周这回动了真火,竟让河州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却是有些过分了吧?
“大相!”赤德祖赞气愤难平,“周廷这次,怎么如此大动肝火?我们是不是依原计划进逼河州?”
“”噶尔赞婆想了想,“还是不要了吧!?”
原本是打算声东击西,周军要是驰援阳关,他们就去打河州。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周廷没真动怒的情况下。
现在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万一他们追着他们的屁股打,那还打个屁的河州,能不能跑都是个问题。
再说了,中原人用兵一向诡诈,万一河州还有兵马呢?那不就撞到了铁板上?
“算了!”
噶尔.赞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奔波数月,大军早已经疲惫,不如回师王都,休整再战。”
“再说,就算是攻打河州,我军粮草也已不足。若久攻不下,却如何是好?”
“所以,不如退兵!”
“好吧,就依大相!”
赤德祖赞也不想冒险,既然大相都这么说了,那他自然是就坡下驴,不如早点回家,搂着王妃造小人去来的自在。
可是,他们想走,吴老九却偏偏不让他们走。
二人刚刚定下撤军之策,就有探马报:“报!雪山之下,发现周军行踪。”
“什么!?”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差点没蹦起来。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中原人结果动了真格的,怎么雪山之下还有周军?
赤德祖赞吓的面无人色,恨不得现在就跑。
而噶尔.赞婆还算好的,慌乱之于,“全军戒备,再探!再报!!”
一个时辰之后,探马再入王帐,“报!”
“好像好像不是周军主力,而像是”
“像是什么!?”
“像是辎重辅兵。”
“啊!?”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全愣了。
“原来是辅兵啊?”
赤德祖赞暗自擦汗,奶奶的,吓死个人!
没好气地吩咐下去:“派人摸上去瞧瞧,若真是辎重后援,人杀光,东西留下!”
“得令!!”
又过了一个时辰,领命而去的那个吐蕃大将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王上,当真是辎重后援!”
赤德祖赞一皱眉,“是就是呗,你嚷什么?”
“王上!发达了啊!!”
“什么发达了?”
那吐蕃大将满眼都是小钱钱,“这股周兵全无战力,一触即溃,咱们还没冲到近前,人就跑光了。”
“可是,王上你猜,他们押送了多少东西?”
赤德祖赞一愣,“多少?”
“足够十万大军三个月之用的粮草!”
“什么!?”
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惊的全都站了起来。
吐蕃王茫然若痴,“怎么会这么多?”
而噶尔.赞婆心思飞转!“是了,一定是了!”
满眼激动地看着赤德祖赞,“王上!十万大军三月之用,那不正好就是三十万大军一月之用的粮草!?”
“看来,驰援阳关的,必是河洲三十万周兵无疑。”
“哈哈哈哈!!”
赤德祖赞哈哈大笑,“好啊!好!!”
“没想到,临走还有这等好事,也不枉这数月的奔波啊!”
说着话,赶紧吩咐大军:“即刻开拔,以防周军得知粮草被劫,追击而来。”
“不!”
没想到,噶尔.赞婆一言打断了吐蕃王的命令,“王上,有了这么粮草,咱们就不着急回去了啊!”
“嗯?”赤德祖赞一愣,“什么意思?”
“王上,你想啊,周军失了这批粮草,可就寸步难行了啊!除了在阳关等待补给,哪还有能力追击我们?”
赤德祖赞一想,好像对哈!
“说下去!”
只闻噶尔.赞婆继续道:“可是,我们得了这么一大批补给,可就不一样了。”
“加上我们原来的补给,至少四个月之内,大军不用操心粮草之事。”
“如此一来”
噶尔.赞婆露出一个阴森的笑意:“大周的三十万主力在阳关不得动弹,而我们却无后顾之忧。”
“若此时,我们改道兵力空虚的河州”
“!!!”
赤德祖赞一个激灵,终于明白了大相在说什么。
现在改道河州,那还不
还把大周打穿了!?
。
这是女皇陛下吩咐的,所以黑齿常之还真没什么顾忌。
更何况,在北征突厥之时,与吴宁有过一段接触,老将黑齿常之一直把吴宁当成小辈,印象也是颇善。
至于老太太为什么和吴宁顶牛,在黑齿常之看来,就是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得打屁股。
就这么简单。
而且,吴宁是李氏皇子,老太太还能如此上心,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个悬而未决的皇储之位,原来是给这小子留着呢!
其实,黑齿常之做为一个百济人,说不好听的就是番将,对于是李家坐皇帝,还是武家坐皇帝,本无所谓。
但是,老将军一想,吴老九要是当皇帝,那好像也不错,省着李武两家为了一个皇位争来斗去的了。
至于魏元忠,想法和黑齿常之差不多。
而且,做为李唐旧臣,魏元忠反而更希望吴宁能上位,还大唐国号。
其实,武则天派他们两个人来,而不是和吴宁没什么交集的李多祚,不就是出于这种考量吗?
武老太太只想打吴宁的屁股,却是没想下杀手。
在这种心态之下,黑齿常之和魏元忠在河州坐镇,等吴宁不听话的时候,再出兵把他拿回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所以,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当吴宁领万人之众到来的时候,两人不但不拦着,还出城去迎接了。
做为长辈,黑齿常之还教训了吴宁两句。
“你这娃娃,好不知进退!陛下隆宠怎就不知珍惜?还非要与社稷添乱。”
对此,吴宁拿黑齿老爷子也没什么办法,点头应着便是。
而吴宁接下来做的事儿,让老将黑齿也没法淡定了。
足够三十万大军一月之用的粮草、五万匹战马,还有千套制式战甲
哦操!黑齿常之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要干啥?真要造反是怎地!?
魏元忠也是纳闷儿了,吴老九这是要去救沙州啊?还是在积攒造反的家底儿呢?
“怎么办?”魏元忠没了底,“要不,现在就把他扣下吧?”
这已经不是“孩子不听话打屁股”的事情了。
真让吴老九带着这么多军资出关,再造了反,那不成大患,也得是个祸害。
到时真打起来,消耗的,还不是大周的国力?
对于魏元忠想把人直接扣下的意见,黑齿常之还真有点动心了。
沉吟了很久,最后想到武则天的嘱咐“放他出去!”终还是没下得去手。
“放行!老夫还不信了,一万乌合之众,他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
于是,黑齿常之与魏元忠眼看着吴宁带着一万人马,巨量军用,大摇大摆地出了河州,直奔关外而去。
“来人!”
刚出河州城,吴宁就嚷嚷开了,“把大旗给我立起来!”
呼啦!
早就准备好的三杆帅旗,登时飘扬在河州城外。
城头上的黑齿常之和魏元忠一看,“哇呀呀!~!!!”
黑齿老将登时气的胡子都立了起来,“尔敢!?”
只见城外,他黑齿常之的帅旗飘扬风中,包括魏元忠和李多祚的帅旗,亦在其中,浩浩荡荡地向西挺进。
“尔敢!尔敢啊!”
黑齿常之气的直跳脚,指着城外大旗,瞪着魏元忠。
“他他居然扯上了咱们的旗号!?”
魏元忠一阵苦笑,“你朝我嚷嚷有何用,谁让你不拦着来的!?”
现在魏元忠算是明白了,他就说吴老九只有一万人怎么在吐蕃十万大军手中救人,原来是扯大旗作虎皮,打着征西大军的旗号去吓唬人啊!
魏元忠看着渐渐走远的吴老九,暗竖大拇指,“真有你的!”
————————
现在一切都明了了,吴宁之所以舍近求远,不走凉州近路,而要绕行河州,就是为了做出征西大军出关驰援的假象,来吓唬吐蕃人。
而这一招,显然是见到了成效。
最起码,吴宁顺利地到达了阳关之下,也顺利地吓跑了吐蕃人。
此时,阳关之内,当苦战一个月,终于得援的林羽堂和李瓘,听完了长宁郡王此来的来龙去脉,无不面面相觑,惊诧莫名。
好好看了看眼前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长宁郡王穆子究,李瓘简直无语,“这这也行!?”
早知道只要一万人就能把吐蕃人吓路,那他当初还来守什么关啊?像吴老九似的马尾巴绑树枝,到关外跑一圈不就全解决了?
可是,再一想,不对啊?
“我说,子究!哦,郡王殿下!”李瓘满眼迷惑,“吐蕃人不是那么好骗的吧?”
暂时退去,和彻底解围,还是有区别的吧?
吴宁演的是挺像,可是吐蕃人又不是什么二愣子,回过神来,肯定要刺探追查。
让他们得知只有一万人来援,那不就全露馅儿了?必然会气急败坏地继续攻城。
到时候,虽然城中又多了一万人,可是,吐蕃还是十万大军攻城围困,战事也依旧不容乐观了。
在李瓘看来,吴宁的到来,可谓治标不治本,并没有彻底解开阳关之困。
对此,吴宁只是淡淡一笑,“李将军放心,他们查不出来!”
李瓘愣在那里:“什什么意思?”
————————
正如李瓘所言,吐蕃王赤德祖赞当然不服气。
十万人打了一个月,一个阳关都没有打下来,他能服气吗?
回过神来,也一定要继续刺探,看看到底是不是河州的三十万大军到了。
结果,探马撒出去一整天,回来一报,赤德祖赞心都凉了。
“启禀王上!向南百里,皆有周军痕迹,当是河州驰援无疑。”
“启禀王上!大雪山小径一线,发现周军骑兵足迹,粗算,不下于六万骑兵。”
“不下六万?”连大相噶尔.赞婆这回都觉得,那应该就是河州的三十万周军了。
“启禀王上!营外十里,有周军探马活动,且数量不少,至少千骑。”
“”
听到这里,噶尔赞婆二话不说,“撤兵!”
这光探马就有千骑之数,那还猜个屁,必是河州的征西大营倾巢而出。
跑吧,赶紧跑!
他们区区十万人马,哪里是人家三十万大军的对手,再不跑可就来不及了。
于是,一夜之间,吐蕃大军彻夜急撤,沿着大雪山的来路,准备撤回吐蕃境内。
李瓘、林羽堂静立在阳关城头,看着远处的十万吐蕃兵卒撤退之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心中,嗯,无数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老帅林羽堂自认为熟读兵书,深习战阵,兵法奇谋信手捻来。
凭他八百老卒守阳关八天,就足见其领兵之才。
李瓘也不差,能主政大周的西大门,独掌阳关、玉门关两关军务于一身,也是个用兵如神的良将之选。
可是,跟这个吴老九一比,没了,直接比没了。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哈!
这家伙来了之后只用一天,就把吐蕃人吓跑了,这让二人的老脸往哪儿搁?
“唉!”
李瓘长叹一声,想找回点面子,故意大声地对林羽堂道:“可惜了!”
林羽堂不知其何意,“可惜什么?”
李瓘道:“可惜月前,老帅奇袭敌营之时,未有援军在此。否则,哪还能让吐蕃人来了又去!?”
李瓘说的还真是实话,那个晚上,火烧敌营,阳关若有兵马,只需趁火冲营,吐蕃必败,也没后面这么多事儿了。
此时,李瓘瓢了一眼吴宁,把声调拔得更高:“老帅只用十名老卒,便烧了敌营,此等奇功,千古难觅啊!”
李瓘那意思就是:
你穆子究这点骗术都不算什么,和老帅十人袭营能比吗?
“”
对此,吴宁当然知道李瓘在吃味,不过,也不与他争辩。
看着吐蕃人撤退的方向,说了一句:“李将军放心,来了,就不可能让他回去。”
“嗯?”
李瓘与林羽堂皆是一愣,“什,什么意思?”
只见吴宁回过身,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我说,既然有胆犯我中原,那就要做好有来无回的准备!”
“吐蕃这十万人马,回不去了!”
“什么!?”
二人皆是错愕,不知道吴宁这是哪来的自信。
————————
另一边,吐蕃大军趁夜退去,又恐大周兵马涎尾追来,只能连夜奔袭百里。一直到眼看就要进入大雪山险径,这才放缓行军,长出了口气。
赤德祖赞与噶尔赞婆惊魂未定,他们实在没想到,大周这回动了真火,竟让河州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却是有些过分了吧?
“大相!”赤德祖赞气愤难平,“周廷这次,怎么如此大动肝火?我们是不是依原计划进逼河州?”
“”噶尔赞婆想了想,“还是不要了吧!?”
原本是打算声东击西,周军要是驰援阳关,他们就去打河州。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周廷没真动怒的情况下。
现在三十万大军倾巢而出,万一他们追着他们的屁股打,那还打个屁的河州,能不能跑都是个问题。
再说了,中原人用兵一向诡诈,万一河州还有兵马呢?那不就撞到了铁板上?
“算了!”
噶尔.赞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奔波数月,大军早已经疲惫,不如回师王都,休整再战。”
“再说,就算是攻打河州,我军粮草也已不足。若久攻不下,却如何是好?”
“所以,不如退兵!”
“好吧,就依大相!”
赤德祖赞也不想冒险,既然大相都这么说了,那他自然是就坡下驴,不如早点回家,搂着王妃造小人去来的自在。
可是,他们想走,吴老九却偏偏不让他们走。
二人刚刚定下撤军之策,就有探马报:“报!雪山之下,发现周军行踪。”
“什么!?”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差点没蹦起来。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中原人结果动了真格的,怎么雪山之下还有周军?
赤德祖赞吓的面无人色,恨不得现在就跑。
而噶尔.赞婆还算好的,慌乱之于,“全军戒备,再探!再报!!”
一个时辰之后,探马再入王帐,“报!”
“好像好像不是周军主力,而像是”
“像是什么!?”
“像是辎重辅兵。”
“啊!?”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全愣了。
“原来是辅兵啊?”
赤德祖赞暗自擦汗,奶奶的,吓死个人!
没好气地吩咐下去:“派人摸上去瞧瞧,若真是辎重后援,人杀光,东西留下!”
“得令!!”
又过了一个时辰,领命而去的那个吐蕃大将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王上,当真是辎重后援!”
赤德祖赞一皱眉,“是就是呗,你嚷什么?”
“王上!发达了啊!!”
“什么发达了?”
那吐蕃大将满眼都是小钱钱,“这股周兵全无战力,一触即溃,咱们还没冲到近前,人就跑光了。”
“可是,王上你猜,他们押送了多少东西?”
赤德祖赞一愣,“多少?”
“足够十万大军三个月之用的粮草!”
“什么!?”
赤德祖赞和噶尔.赞婆惊的全都站了起来。
吐蕃王茫然若痴,“怎么会这么多?”
而噶尔.赞婆心思飞转!“是了,一定是了!”
满眼激动地看着赤德祖赞,“王上!十万大军三月之用,那不正好就是三十万大军一月之用的粮草!?”
“看来,驰援阳关的,必是河洲三十万周兵无疑。”
“哈哈哈哈!!”
赤德祖赞哈哈大笑,“好啊!好!!”
“没想到,临走还有这等好事,也不枉这数月的奔波啊!”
说着话,赶紧吩咐大军:“即刻开拔,以防周军得知粮草被劫,追击而来。”
“不!”
没想到,噶尔.赞婆一言打断了吐蕃王的命令,“王上,有了这么粮草,咱们就不着急回去了啊!”
“嗯?”赤德祖赞一愣,“什么意思?”
“王上,你想啊,周军失了这批粮草,可就寸步难行了啊!除了在阳关等待补给,哪还有能力追击我们?”
赤德祖赞一想,好像对哈!
“说下去!”
只闻噶尔.赞婆继续道:“可是,我们得了这么一大批补给,可就不一样了。”
“加上我们原来的补给,至少四个月之内,大军不用操心粮草之事。”
“如此一来”
噶尔.赞婆露出一个阴森的笑意:“大周的三十万主力在阳关不得动弹,而我们却无后顾之忧。”
“若此时,我们改道兵力空虚的河州”
“!!!”
赤德祖赞一个激灵,终于明白了大相在说什么。
现在改道河州,那还不
还把大周打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