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瓛!"

  望着朱允炆渐行渐远的背影,洪武大帝铿锵有力的呼喝声再度于幽静的宫殿中响起。

  "臣,参见陛下.."

  几乎是话音刚落,一名身材魁梧,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冰冷气息的武将便在诸多宫娥内侍惊骇的眼神中缓缓迈进乾清宫,并跪倒在大殿中央。

  如若有懂行的人在此,瞧其身上所穿的斗牛服,以及腰间佩戴的绣春刀,便能判断出此人便是令洪武朝文武百官尽皆敬而远之的锦衣卫指挥使。

  "即刻自锦衣卫挑选干吏,火速前往西安和太原,给咱将老二和老三的王府上上下下梳理一遍。"

  "凡是有来历不明者,或是与京师来往频繁者,直接杀了!"

  "此事,由你亲自操办!"

  尽管朱元璋的语气算不上激昂,但在场众人皆是能够听出其强压的惊怒。

  "臣,遵旨!"前些时日刚刚成为新任指挥使的蒋瓛深知自己"天子鹰犬"的身份,波澜不惊的脸上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话语而露出太多吃惊之色。

  不过作为陪同朱元璋自诏狱归来的"当事人",凉国公蓝玉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些许狡黠。

  他知晓,这位出身乱世,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心神已经开始动摇了。

  至少,不再像之前那般近乎于孤注一掷的属意皇长孙朱允炆。

  "蓝玉,你也歇着去吧。"

  "允熥那边,你得空亲自去瞧瞧。"

  或许是不忍破坏心底的最后一丝幻想,一生都在渴望亲情的朱元璋终究没将"家事"交予锦衣卫负责,而是令作为外戚的蓝玉负责。

  "臣遵旨!"

  闻言,蓝玉赶忙躬身应是,并且疾步朝着外间而去,神情颇为释然。

  近些年,朝中有关于弹劾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的声音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称他蓝玉蓄意谋反,但他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

  毕竟,无论是此时端坐于皇位之上的洪武大帝,亦或者前些时日撒手人寰的太子朱标心中皆是心知肚明,他蓝玉作为朝中人尽皆知的"太子党",既没有谋反的能力,也没有谋反的动机。

  但奈何天妒英才,随着太子朱标撒手人寰,他蓝玉的处境也瞬间岌岌可危起来。

  生死皆系于洪武大帝朱元璋的一念之间,而这个能决定他生死的关键因素,便是大明下任储君的人选。

  若是朱元璋有意扶持长孙允炆即位,以朱元璋的心性,必然会寻个莫须有的由头,将其赐死,继而为在军中并无太多根基的新帝扫平障碍;但若是眼下尚在诏狱中的燕王即位,他蓝玉便有了一丝活路。

  即便他此前和燕王朱棣私下里颇有矛盾,但凭借着他此前取得的赫赫战功,顶不济也能留得一条命,富贵一生。

  想到这里,蓝玉便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心中对朱允熥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悲愤和怜悯,逐渐变成了期待..

  他那位身份尊贵的外甥孙,可千万要如那曹爽所说,在东宫"如履薄冰",境遇不堪呐。

  ...

  ...

  近乎于同一时间,皇长孙朱允炆在回到东宫之后,并未按照朱元璋的吩咐,第一时间前往灵堂,为他的父亲朱标守孝,而是脚步沉重的行至偏殿。

  在这里,几名同样身穿孝服的文官正并肩而坐,一丝不苟的处理着公文政务。

  闻听耳畔旁脚步声响起,相对年轻的齐泰最先反应了过来,赶忙撩起袖袍跪倒:"见过殿下.."

  稍一错愕过后,偏殿内的其余几名文官也是纷纷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呼喝道:"见过殿下.."

  或许是心不在焉,或许是内心十分享受被人吹捧的感觉,及至几名文官的叩首声响起,朱允炆方才后知后觉的摆手道:"几位先生,快快免礼。"

  作为东宫太子朱标的长子,洪武皇帝的长孙,他虽是不能直接插手政务,但平日里多多少少也与朝中官员产生了些许交际。

  这一点,无论是他的父亲,亦或者祖父朱元璋,均是予以了默认。

  而其中官职最为显赫的,便是刚刚说话的齐泰,如今已是官至兵部主事,仕途一片光明,就连自己的皇祖父,也对其青睐有加。

  "殿下,事情如何?"待到起身之后,见偏殿四下无人,便有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文官,急不可耐的低声询问道:"刘学士,可是进宫觐见陛下了.."

  此人名为黄子澄,现任翰林院编修,平日里与东宫太子朱标,尤其是眼前的皇长孙朱允炆来往密切。

  "让诸位先生失望了.."在几名文官有些不解的眼神中,朱允炆缓缓摇了摇头,随即便将刚刚在乾清宫内外发生的一切,告知给了眼前的几名"恩师"。

  这几人,不但是对他传道受业的老师,更是他敢于觊觎那至尊之位的底气所在。

  "刘学士未能进宫?"

  "陛下震怒,还令殿下您回东宫,为太子守灵?"

  "凉国公随侍在侧?"

  "陛下出宫了?"

  只片刻的功夫,各式各样的惊诧声便在偏殿中响起,使得朱允炆的脸色阴晴不定。

  这些人不愧是他的"恩师",三言两语间便是令他茅塞顿开。

  或许今日他遭受冷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一向对他不冷不热的凉国公蓝玉,而是来自于宫外的某些因素。

  自己的皇爷爷一定是在宫外发生了什么事,随后才波及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他只需知晓自己皇爷爷在宫外遭遇的一切,便可想出破解之法。

  "殿下勿慌。"正当朱允炆自作聪明,准备派人前往宫外打探消息的时候,耳畔旁便是响起了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

  放眼望去,一名瞧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的中年人缓缓起身,脸上瞧不出半点慌乱之色。

  不知是何等原因,此人并非像刚刚说话的齐泰和黄子澄一样身着象征着地位的官袍,而是普通读书人的打扮。

  "方先生有何教我?"

  见此人说话,朱允炆也赶忙强行压住心中的思绪,态度颇为恭敬。

  这方孝孺可是早在十年前,便因博学多才,被人举荐入朝辅政,并得到了自己皇爷爷的赏识。

  只奈何彼时的方孝孺过于年轻,这才没有在朝中任职,直至几个月前方才重回京师。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乃是人伦纲常,殿下不必急于一时。"

  "陛下今日或许是心情不佳,这才波及到了殿下。"

  "如今殿下只需准备好一篇策论,随时应对陛下的检查,便可稳坐大明的储君之位!"

  一番激昂慷慨的话语过后,本是有些嘈杂的偏殿瞬间安静下来,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的眉眼间均是难掩兴奋之色。

  他们之所以冒着杀头的风险,私下里与眼前的皇长孙结交,图的不就是日后的从龙之功吗!

  "还请方先生教我!"

  面对着心心念念的储君之位,饶是朱允炆终日训练自己的喜怒哀乐,此时也难以保持足够的镇定,放大的瞳孔中满是渴望。

  "策略很简单,无外乎八个字而已,"微微摆了摆手,方孝孺脸上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而其接下来的话语更是令众人颔首不止。

  "厚待诸王,削其兵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最新章节,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