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师长和参谋长两人听着歌声,脑海中浮现出歌中的场景。
那山,那土,那人,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再一次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
虽然唱歌的人声音不太好听,比不上国军电台里那些女歌手的声音婉转悠扬,可这破锣嗓子般的声音,不正是东北汉子的声音吗?
电台播放的节目结束了,然而歌声并未停歇。
《家在东北》这首歌很容易学唱,军营里的战士们仅仅跟着哼唱几句就能学会。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四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而这首《家在东北》却唱出了他们对家乡的向往。
他们想念那一片黑土地。
他们想念那些傻狍子。
他们想念土房里的父母。
……
“我想回家!”
一名东北军战士低声说道。
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要是在往常,说这句话是要被训斥的,可今天,班长、排长、连长,甚至团长都没有训斥。
他们默默掏出香烟。
“干,老子也想回家!”
“团长,咱们走吧,回去吧,李云龙将军都已经打到松原了,我家就在松原!”
“对啊,我家在白城!”
“我家在通辽!”
“我家是四平的。”
“我家在王爷庙!”
“……”
听着手下战士们说出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团长抽着香烟的手微微颤抖。
回家啊,他已经多久没听到这句话了。他记得最后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十二年前,那时自己还是个小兵,探亲结束后,父母在家门口和自己挥手告别。
“儿啊,在军中注意安全,爹娘等你回家。”
这时,一名战士看向团长说:“团长,我记得你家是长春的吧,李云龙将军的部队已经在攻打长春了。”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这名团长的决心。
“走,弟兄们,我带你们回家!”
团长咬着牙起身,带头向军营外面走去。
此时,在军营门口,师长已经站在那里,看着走过来的战士,沉默不语。
“师长,我们想回家。”
师长扫视了一眼这些跟着自己十多年的战士,很多人都已不在人世,东北军在外漂泊了十几年,分散在各个战场,很多人临终时,都朝着东北的方向张望。
“不带武器,不带补给,路上出意外怎么办?把东西带好!”
师长拍了拍团长的肩膀,缓缓说道。
“谢谢师长!”
“注意安全!”
师长离开后,战士们返回营房,默默拿起武器和补给,离开了军营。他们先一路往东,前往晋省,那里是八路军的地盘,他们打算去那里打听如何加入李云龙将军的部队。
“师长,咱们一个师的人都走光了,你成光杆司令了,怎么跟上面交代?”
师参谋长看了看空荡荡的军营,低声问道。
“该怎么交代就怎么交代,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放走的人,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师长,那您怎么不走?”
师长听到这句话,看了一眼东北方向,陷入沉思,接着缓缓摇了摇头说:“我啊?没脸回去了。当初多少老少爷们跟着我入关,如今就剩这点人了,我哪还有脸去见父老乡亲啊!”
师长说完,看了看参谋长:“你也一起去吧,你以前和八路军打过交道,你带着他们,我放心些。”
师参谋长听后,看了看师长,师长摆了摆手说:“去吧,我都成光杆司令了,马上就要成为阶下囚了,你留下来干嘛?咱俩难道还能兵分两路收复沈阳和长春?”
师长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师参谋长听后,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转身收拾东西,跟着部队一起往东去了。
同样的事情,在华夏大地各处不断上演。
潘沐阳演唱的一首《家在东北》,勾起了无数从关外逃到关内之人的思乡之情。
当天晚上,这首歌还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可到了第二天中午,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哼唱这首歌。
无数背井离乡的东北人,一边唱着歌,一边收拾好行李,哪怕身处滇省、川渝等地区,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东北军,也掀起了一股返乡的浪潮。
一个团接着一个团的战士们离开了自己的驻地,然后朝着东北方向汇聚。
虽然山城方面下令不准擅自离开驻地,还命令部队严查。
但根本管不住。陕省的刑场之上,师长被五花大绑押到城墙之下,他努力调整自己的方向,面朝东北,一言不发。
一声枪响,这名师长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名师长的事被山城通报到各个部队,想以此杀鸡儆猴,可根本没什么效果,反而让一些犹豫不决的人坚定了回家的决心。
他们在外就像无根的浮萍。
哪怕山城把被他们监禁起来的 败家子”请出来,依旧没能稳住局势。
松原指挥部中。
李云龙还不清楚自己这首歌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正焦急地等待着空军方面的电报。
此时距离轰炸机出动已经过去十个小时了,按照航程差不多也该快返航了。
可依旧没有任何消息,这让李云龙心中不禁紧张起来。
姜首等人也都没有消息,都在等候空军指挥部的消息。
而此时,在空军机场跑道旁。
刘司令已经在这儿站了十个小时了,自从那批轰炸佐世保的飞机起飞之后。
刘司令就一直守在跑道旁。
有任何电报往来,都在这儿处理完,然后望向东边的天空,等待着飞机返航。
“报告,司令员,塔台收到了无线电通讯,我们的飞机回来了!”
就在刘司令焦急等待之时,一名通讯兵开着车匆匆赶来,兴奋地喊道。
“回来了?”
“对,回来了,已经进入和塔台的通讯范围,二十分钟就能返回机场!”
“好!好!好!”
刘司令连说了三个 “好” 字。
他之所以一直守在这儿等待,是因为这一次轰炸意义非凡。
只要这一次轰炸成功,那就意味着,战火不再仅仅在华夏大地燃烧,小鬼子本土也要燃起熊熊烈火!
那山,那土,那人,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再一次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
虽然唱歌的人声音不太好听,比不上国军电台里那些女歌手的声音婉转悠扬,可这破锣嗓子般的声音,不正是东北汉子的声音吗?
电台播放的节目结束了,然而歌声并未停歇。
《家在东北》这首歌很容易学唱,军营里的战士们仅仅跟着哼唱几句就能学会。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四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而这首《家在东北》却唱出了他们对家乡的向往。
他们想念那一片黑土地。
他们想念那些傻狍子。
他们想念土房里的父母。
……
“我想回家!”
一名东北军战士低声说道。
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要是在往常,说这句话是要被训斥的,可今天,班长、排长、连长,甚至团长都没有训斥。
他们默默掏出香烟。
“干,老子也想回家!”
“团长,咱们走吧,回去吧,李云龙将军都已经打到松原了,我家就在松原!”
“对啊,我家在白城!”
“我家在通辽!”
“我家是四平的。”
“我家在王爷庙!”
“……”
听着手下战士们说出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团长抽着香烟的手微微颤抖。
回家啊,他已经多久没听到这句话了。他记得最后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十二年前,那时自己还是个小兵,探亲结束后,父母在家门口和自己挥手告别。
“儿啊,在军中注意安全,爹娘等你回家。”
这时,一名战士看向团长说:“团长,我记得你家是长春的吧,李云龙将军的部队已经在攻打长春了。”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这名团长的决心。
“走,弟兄们,我带你们回家!”
团长咬着牙起身,带头向军营外面走去。
此时,在军营门口,师长已经站在那里,看着走过来的战士,沉默不语。
“师长,我们想回家。”
师长扫视了一眼这些跟着自己十多年的战士,很多人都已不在人世,东北军在外漂泊了十几年,分散在各个战场,很多人临终时,都朝着东北的方向张望。
“不带武器,不带补给,路上出意外怎么办?把东西带好!”
师长拍了拍团长的肩膀,缓缓说道。
“谢谢师长!”
“注意安全!”
师长离开后,战士们返回营房,默默拿起武器和补给,离开了军营。他们先一路往东,前往晋省,那里是八路军的地盘,他们打算去那里打听如何加入李云龙将军的部队。
“师长,咱们一个师的人都走光了,你成光杆司令了,怎么跟上面交代?”
师参谋长看了看空荡荡的军营,低声问道。
“该怎么交代就怎么交代,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放走的人,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师长,那您怎么不走?”
师长听到这句话,看了一眼东北方向,陷入沉思,接着缓缓摇了摇头说:“我啊?没脸回去了。当初多少老少爷们跟着我入关,如今就剩这点人了,我哪还有脸去见父老乡亲啊!”
师长说完,看了看参谋长:“你也一起去吧,你以前和八路军打过交道,你带着他们,我放心些。”
师参谋长听后,看了看师长,师长摆了摆手说:“去吧,我都成光杆司令了,马上就要成为阶下囚了,你留下来干嘛?咱俩难道还能兵分两路收复沈阳和长春?”
师长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师参谋长听后,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转身收拾东西,跟着部队一起往东去了。
同样的事情,在华夏大地各处不断上演。
潘沐阳演唱的一首《家在东北》,勾起了无数从关外逃到关内之人的思乡之情。
当天晚上,这首歌还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可到了第二天中午,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有人哼唱这首歌。
无数背井离乡的东北人,一边唱着歌,一边收拾好行李,哪怕身处滇省、川渝等地区,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东北军,也掀起了一股返乡的浪潮。
一个团接着一个团的战士们离开了自己的驻地,然后朝着东北方向汇聚。
虽然山城方面下令不准擅自离开驻地,还命令部队严查。
但根本管不住。陕省的刑场之上,师长被五花大绑押到城墙之下,他努力调整自己的方向,面朝东北,一言不发。
一声枪响,这名师长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名师长的事被山城通报到各个部队,想以此杀鸡儆猴,可根本没什么效果,反而让一些犹豫不决的人坚定了回家的决心。
他们在外就像无根的浮萍。
哪怕山城把被他们监禁起来的 败家子”请出来,依旧没能稳住局势。
松原指挥部中。
李云龙还不清楚自己这首歌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正焦急地等待着空军方面的电报。
此时距离轰炸机出动已经过去十个小时了,按照航程差不多也该快返航了。
可依旧没有任何消息,这让李云龙心中不禁紧张起来。
姜首等人也都没有消息,都在等候空军指挥部的消息。
而此时,在空军机场跑道旁。
刘司令已经在这儿站了十个小时了,自从那批轰炸佐世保的飞机起飞之后。
刘司令就一直守在跑道旁。
有任何电报往来,都在这儿处理完,然后望向东边的天空,等待着飞机返航。
“报告,司令员,塔台收到了无线电通讯,我们的飞机回来了!”
就在刘司令焦急等待之时,一名通讯兵开着车匆匆赶来,兴奋地喊道。
“回来了?”
“对,回来了,已经进入和塔台的通讯范围,二十分钟就能返回机场!”
“好!好!好!”
刘司令连说了三个 “好” 字。
他之所以一直守在这儿等待,是因为这一次轰炸意义非凡。
只要这一次轰炸成功,那就意味着,战火不再仅仅在华夏大地燃烧,小鬼子本土也要燃起熊熊烈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最新章节,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最新章节,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