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并未因这些腐儒的言语而生气,相反他笑了,他不怕杨家报复,就怕不知杨家如何报复。
说起来,当真有些小瞧了杨家的水平,毕竟是传承了这么多年的世家,聪明人还是有的,他本以为杨家会安排杀手,偷偷摸摸将自己解决掉,可实际上杨家采取了另一种更歹毒,也更诛心的法子。
有一件不得不承认的事,那就是在古代民间舆论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这些读书人手里。
在几乎所有朝代,读书人总是更为人尊敬的。
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总觉得读书人识文断字,自是更为明理,下意识便会相信读书人所说的话,无形之中就能左右民间舆论的方向。
你说创建报纸之类的东西,争夺舆论控制权……这其实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便是你能改良造纸术,改良印刷术,将报纸的成本降低到最低,但普通老百姓该不买还是不会买,就算是白送也没太大用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
民间舆论的风向终究还是读书人在引导。
这一手,非常毒辣。
对倭寇给沿海百姓造成的苦难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只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却着重讲述宋言残杀,火烧倭寇的事情,上来就给宋言塑造成残暴不仁的屠夫形象。
然后便是什么之乎者也,仁义道德之类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或许都听不懂,却会感觉很厉害。
然而前面这些全都是铺垫,最后才是真正的杀招。
万一倭寇,聚集十万大军进犯松州,当如何?
附近民众许是听不懂别的话,但这句绝对听得懂。这些松州百姓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毕竟,倭寇向来凶残,一旦倭寇攻破松州,整个松州府怕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再加上之前那一番话作为铺垫,潜意识里便会觉得这等灾难,都是宋言火烧倭寇引起的,是宋言带来的灾难。
他们只会顺着这些读书人的话去思考,完全不会琢磨一下倭寇能不能凑齐十万大军,莫说十万,便是之前那一股五千规模的倭寇,已经是极为少见的了,这个年代的倭寇大多零散,都是小股小股。
说不得,若是宁平之外的其他地方遭遇倭寇袭击,这罪名也会扣在宋言头上。
如此一来,宋言的形象便从保家卫国抵御倭寇的英雄,变成引来灾祸的瘟神。
至于将宋言绑了,送给倭寇平息倭寇怒火,这般事情也就读书人能干的出来了。不过宁和帝大抵是不会同意的,毕竟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赵构和朱祁镇。
宋言敢肯定,这个令狐书生只是其中之一,莫说是这城外便是松州府内只怕也有不知多少读书人在不同的地方,宣扬同样的说辞。
许是看到听众越来越多,那令狐书生便更加得意,声音也是比之前更大了,说到激动处便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言语间宋言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凶狠残暴的屠夫,更是成了枉顾松州府数万民众性命,只为自己官运亨通的奸佞小人。
嘴巴里说的话也是越来越不堪,到最后干脆变成了直球辱骂,诸如堂堂男子居然上门入赘,简直男人之耻;同小姨子拜堂成亲,罔顾人伦,便是连洛玉衡也不免遭受编排,什么身为女子居然抛头露面,不守妇道之类。
读书人的温文尔雅,那是半点都不剩。
偏生还真有一些人觉得令狐书生的话很有道理,大概也是因为他们是松州城的居民,便是倭寇劫掠多半也劫掠不到他们头上。
宋言本不甚在意,可有人实在是受不了了。
嗡的一声,那令狐书生只觉眼前光影一闪,下一瞬有什么凉冰冰的东西便已经贴在了脸上,原本正气凛然的声音瞬间戛然而止,当看到那锋利的剑刃的瞬间,身子便激灵灵的哆嗦了一下,细密的鸡皮疙瘩,顺着脖子迅速漫上脸颊。
便是旁边其他同窗亦是瞬间闭上嘴巴,不敢再言。
咕咚!
令狐书生悄默默的吞了一口口水,那动作堪称小心翼翼,似是生怕吞咽的动作稍微大一点,便割破了脖子:“这,这位姑娘,你这是做什么?”
这女子,不是洛天衣又是谁?
一双明亮的眸子宛若冰晶般冷漠,不带半点温度,手指似是在微微战栗,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一剑划落。
大抵,这便是侠以武犯禁了吧。
于这些实力强大的武者来说,国家制定的律法,向来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不过小姨子这么护着他,宋言心里还是蛮感动的。
“天衣,不至于此,放下吧。”
却在这时,几根手指在洛天衣肩膀上轻轻拍了拍,洛天衣抿了抿唇,哼了一声终究是收回了长剑,又凶巴巴的瞪了那令狐书生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在洛天衣离开之后,那几个书生全都重重吐了口气。
“这位兄台,请了。”宋言笑呵呵的抱了抱拳。
那令狐书生忙回了一礼:“请了,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在下令狐睿,还不知公子名讳。”
视线随意扫了一下四周,却见这边的动静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不仅仅只是出城踏青的游客,还有一些难民,更有一些人视线诡异四处打量着,他们似乎不是来踏青的,更像是在寻找目标。
当看到哪些人身上的衣服,穿戴的首饰更加昂贵,眼睛便明亮了起来。
自然而然的,一些人的视线便落在这些书生身上,毕竟这年头能读书的多半有些身家,更何况看令狐睿这些人的穿着也不像是寒门子弟。
这里虽是伊洛河畔,可毕竟不是松州府。
踏青,郊游,大抵是没人会在府城之内的。
宋言想到了什么,不过他只是笑了笑:“在下,便是你口中贱之的赘婿,屠夫,宋言。”
此言一出,那些书生脸上的表情顿时变的有些古怪,说人坏话被人当场抓包那感觉当真尴尬。
不少百姓眉头也皱了起来,看向宋言的视线有些不善,似是在埋怨宋言杀掉了太多倭寇,可能会引来倭寇的报复。
便是那些四下张望的眼睛,也全都落在了宋言身上,视线变的有些警惕,毕竟这可是能抵御上万倭寇,火烧数千倭寇的猛人啊。
那令狐睿面色更是白了一下,只觉得喉咙发紧,喉头蠕动个不停,虽说赘婿,贱之,可只要想一想几千人在烈火中被活活烧死都是眼前这人的杰作,令狐睿便毛骨悚然:“宋兄,那个……”
宋言冲着令狐睿笑了一下,旋即面上的表情逐渐变的严肃。
那令狐睿还不知宋言究竟要做什么,便在此时,宋言稍显低沉压抑的声音,缓缓在每个人耳畔响起:
“太祖元年六月,趁宁国初立,二十四海盗团联手,共计倭寇八万,自东川,虎岗,红坡,宝石,宁平,玉带,下林等十七处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三十六个村镇被屠,东川,宁平两座县城被屠,松州府被攻破,三日不封刀,屠城,十万居民,活下来的唯有七人。”
令狐睿的面色忽地变了,他张开嘴巴,似是想要说什么,但宋言更加沉重的声音,却是让他完全没有插嘴的机会。
“太宗七年夏,九千倭寇自玉塘登陆,它们并未袭击县城,州府,然周边二十八个村镇付之一炬,被屠男子一万三千有余,被劫女子三千余……”
“高宗六年,倭船三百余艘入侵高玉港,屠城,鲜血将海水染红,尸体将海面吞没。”
“天授十三年,三千倭寇再次进犯东川,所过之处,村市荡为邱废,庐室为之一空,倭寇残暴,以折磨幼童为乐,单一口老井中便发现被幼童头颅六十三,一处火堆,有被烧焦尸骨一百零七……十八日后,数艘倭寇船只靠岸,抛下女子头颅千余。”
“永历二年……”
“元景十一年……”
“宁和六年……”
说起来,当真有些小瞧了杨家的水平,毕竟是传承了这么多年的世家,聪明人还是有的,他本以为杨家会安排杀手,偷偷摸摸将自己解决掉,可实际上杨家采取了另一种更歹毒,也更诛心的法子。
有一件不得不承认的事,那就是在古代民间舆论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这些读书人手里。
在几乎所有朝代,读书人总是更为人尊敬的。
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总觉得读书人识文断字,自是更为明理,下意识便会相信读书人所说的话,无形之中就能左右民间舆论的方向。
你说创建报纸之类的东西,争夺舆论控制权……这其实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便是你能改良造纸术,改良印刷术,将报纸的成本降低到最低,但普通老百姓该不买还是不会买,就算是白送也没太大用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
民间舆论的风向终究还是读书人在引导。
这一手,非常毒辣。
对倭寇给沿海百姓造成的苦难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只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却着重讲述宋言残杀,火烧倭寇的事情,上来就给宋言塑造成残暴不仁的屠夫形象。
然后便是什么之乎者也,仁义道德之类的东西,普通老百姓或许都听不懂,却会感觉很厉害。
然而前面这些全都是铺垫,最后才是真正的杀招。
万一倭寇,聚集十万大军进犯松州,当如何?
附近民众许是听不懂别的话,但这句绝对听得懂。这些松州百姓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
毕竟,倭寇向来凶残,一旦倭寇攻破松州,整个松州府怕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再加上之前那一番话作为铺垫,潜意识里便会觉得这等灾难,都是宋言火烧倭寇引起的,是宋言带来的灾难。
他们只会顺着这些读书人的话去思考,完全不会琢磨一下倭寇能不能凑齐十万大军,莫说十万,便是之前那一股五千规模的倭寇,已经是极为少见的了,这个年代的倭寇大多零散,都是小股小股。
说不得,若是宁平之外的其他地方遭遇倭寇袭击,这罪名也会扣在宋言头上。
如此一来,宋言的形象便从保家卫国抵御倭寇的英雄,变成引来灾祸的瘟神。
至于将宋言绑了,送给倭寇平息倭寇怒火,这般事情也就读书人能干的出来了。不过宁和帝大抵是不会同意的,毕竟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赵构和朱祁镇。
宋言敢肯定,这个令狐书生只是其中之一,莫说是这城外便是松州府内只怕也有不知多少读书人在不同的地方,宣扬同样的说辞。
许是看到听众越来越多,那令狐书生便更加得意,声音也是比之前更大了,说到激动处便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言语间宋言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凶狠残暴的屠夫,更是成了枉顾松州府数万民众性命,只为自己官运亨通的奸佞小人。
嘴巴里说的话也是越来越不堪,到最后干脆变成了直球辱骂,诸如堂堂男子居然上门入赘,简直男人之耻;同小姨子拜堂成亲,罔顾人伦,便是连洛玉衡也不免遭受编排,什么身为女子居然抛头露面,不守妇道之类。
读书人的温文尔雅,那是半点都不剩。
偏生还真有一些人觉得令狐书生的话很有道理,大概也是因为他们是松州城的居民,便是倭寇劫掠多半也劫掠不到他们头上。
宋言本不甚在意,可有人实在是受不了了。
嗡的一声,那令狐书生只觉眼前光影一闪,下一瞬有什么凉冰冰的东西便已经贴在了脸上,原本正气凛然的声音瞬间戛然而止,当看到那锋利的剑刃的瞬间,身子便激灵灵的哆嗦了一下,细密的鸡皮疙瘩,顺着脖子迅速漫上脸颊。
便是旁边其他同窗亦是瞬间闭上嘴巴,不敢再言。
咕咚!
令狐书生悄默默的吞了一口口水,那动作堪称小心翼翼,似是生怕吞咽的动作稍微大一点,便割破了脖子:“这,这位姑娘,你这是做什么?”
这女子,不是洛天衣又是谁?
一双明亮的眸子宛若冰晶般冷漠,不带半点温度,手指似是在微微战栗,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一剑划落。
大抵,这便是侠以武犯禁了吧。
于这些实力强大的武者来说,国家制定的律法,向来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不过小姨子这么护着他,宋言心里还是蛮感动的。
“天衣,不至于此,放下吧。”
却在这时,几根手指在洛天衣肩膀上轻轻拍了拍,洛天衣抿了抿唇,哼了一声终究是收回了长剑,又凶巴巴的瞪了那令狐书生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在洛天衣离开之后,那几个书生全都重重吐了口气。
“这位兄台,请了。”宋言笑呵呵的抱了抱拳。
那令狐书生忙回了一礼:“请了,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在下令狐睿,还不知公子名讳。”
视线随意扫了一下四周,却见这边的动静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不仅仅只是出城踏青的游客,还有一些难民,更有一些人视线诡异四处打量着,他们似乎不是来踏青的,更像是在寻找目标。
当看到哪些人身上的衣服,穿戴的首饰更加昂贵,眼睛便明亮了起来。
自然而然的,一些人的视线便落在这些书生身上,毕竟这年头能读书的多半有些身家,更何况看令狐睿这些人的穿着也不像是寒门子弟。
这里虽是伊洛河畔,可毕竟不是松州府。
踏青,郊游,大抵是没人会在府城之内的。
宋言想到了什么,不过他只是笑了笑:“在下,便是你口中贱之的赘婿,屠夫,宋言。”
此言一出,那些书生脸上的表情顿时变的有些古怪,说人坏话被人当场抓包那感觉当真尴尬。
不少百姓眉头也皱了起来,看向宋言的视线有些不善,似是在埋怨宋言杀掉了太多倭寇,可能会引来倭寇的报复。
便是那些四下张望的眼睛,也全都落在了宋言身上,视线变的有些警惕,毕竟这可是能抵御上万倭寇,火烧数千倭寇的猛人啊。
那令狐睿面色更是白了一下,只觉得喉咙发紧,喉头蠕动个不停,虽说赘婿,贱之,可只要想一想几千人在烈火中被活活烧死都是眼前这人的杰作,令狐睿便毛骨悚然:“宋兄,那个……”
宋言冲着令狐睿笑了一下,旋即面上的表情逐渐变的严肃。
那令狐睿还不知宋言究竟要做什么,便在此时,宋言稍显低沉压抑的声音,缓缓在每个人耳畔响起:
“太祖元年六月,趁宁国初立,二十四海盗团联手,共计倭寇八万,自东川,虎岗,红坡,宝石,宁平,玉带,下林等十七处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三十六个村镇被屠,东川,宁平两座县城被屠,松州府被攻破,三日不封刀,屠城,十万居民,活下来的唯有七人。”
令狐睿的面色忽地变了,他张开嘴巴,似是想要说什么,但宋言更加沉重的声音,却是让他完全没有插嘴的机会。
“太宗七年夏,九千倭寇自玉塘登陆,它们并未袭击县城,州府,然周边二十八个村镇付之一炬,被屠男子一万三千有余,被劫女子三千余……”
“高宗六年,倭船三百余艘入侵高玉港,屠城,鲜血将海水染红,尸体将海面吞没。”
“天授十三年,三千倭寇再次进犯东川,所过之处,村市荡为邱废,庐室为之一空,倭寇残暴,以折磨幼童为乐,单一口老井中便发现被幼童头颅六十三,一处火堆,有被烧焦尸骨一百零七……十八日后,数艘倭寇船只靠岸,抛下女子头颅千余。”
“永历二年……”
“元景十一年……”
“宁和六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