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都有些佩服林邑国那位狗屁国主的勇气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小国,哪来的这么大胆子,敢跟咱杨某人硬刚?

  就连裴行俨,听杨安如此说,也顿时就眼神火热了起来。

  但东宫太监总管黄德听到这,却迟疑了下,然后才对着杨安再次问:“郎君,真打呀?”

  当然他如此问,也并非他就是想维护那林邑国。

  黄德可是杨广的贴身太监,从杨广还做晋王时,就跟着杨广了。

  这样的关系,他所能维护的,也只有大隋皇室的利益罢了。

  可也正因为这,他才想再确定一下。

  毕竟杨安这边,可还在准备和高句丽交战呢?

  如此情况下,黄德自然是有些担心的。

  “你说呢?那林邑国主都敢公然违抗朝廷旨意了,这若是还不打,以后那些附属臣国有样学样,还能了得?”

  “再说了,即便打,也有很多种方法打,不一定就要真刀真枪的打。”

  杨安也这才瞥了黄德一眼,随后又一次催促道:“快点去,别磨蹭,念在你也是咱老杨家忠仆,这次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若是再有下次,这宫里,你就别待了。”

  杨安说的是宦官干政这件事,这一点黄德肯定也明白。

  故此听杨安这么说,也顿时脸色一变告罪:“是是是,郎君恕罪,还请郎君恕罪,老奴这就去让人传令,这就去。”

  黄德说完这话,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跑着跑着居然还摔了个狗啃,看的杨安也摇头哂笑,这才目光落在了裴行俨身上,沉吟问:“裴行俨,若是我让你领兵灭掉林邑国,你觉得多少兵马可以?”

  杨安这是想看看裴行俨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人敌,如今成长到何种地步了?

  毕竟这家伙,虽然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就连小说《隋唐演义》里的裴元庆,都得以他为原型。

  可说到底,这些也都是以后的成就,如今他也还名声不显呢,杨安肯定得确定一下。

  “回禀郎君,多少兵马这事,末将觉得,那得看郎君想以何种方式灭掉林邑国了?”

  “郎君若是想铁血杀伐,七万兵马应该够了。”

  “可若是围而不杀,先让他们自己乱起来,如此之下,五万兵马足矣。”

  裴行俨这才思索了一下说道,说的杨安也眉毛一挑,然后陡然大笑道:“哈哈哈,裴行俨啊裴行俨,我还真没有看错你。”

  “你果真有名将之姿,也确实够聪明。”

  “话说你是怎么看出来,我有围而不杀之想法的?”

  杨安对裴行俨的回答很满意,因为他其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派遣大军先把那林邑国给围起来,让他们人心惶惶,产生内乱。

  待内乱发展到一定地步,朝廷的大军再动手灭之。

  虽然说这样的法子,好像有些丢面子,不够霸气。

  可战阵之事,又岂能只为了面子?

  那些参战士卒之伤亡生死,这才是杨安最在意的。

  而若是这样的话,那他现在这个先乱后杀的法子,就是最好的,也是最符合利益的。

  反正只要最后把林邑国灭了就行,灭了他们,这国威也就打出去了,谁还敢说朝廷弱不成?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灭了林邑国以后,杨安就可以利用该国作为军事要塞,剑指南方海域了。

  这才是杨安一定要灭了林邑国的根本原因,谁让咱杨某人,缺少一个向南出击的港口呢?

  既然缺,那咱就抢一个。

  “回禀郎君,末将其实也未曾猜到郎君所想,末将只是根据兵法常识来安排而已。”

  裴行俨也这才迟疑了下,然后对着杨安回道。

  不过他这话,肯定就不是真话了。

  他其实就是猜到了,但这事不能说呀。

  做臣子的,若是猜到了君王心思,还向君王挑明?

  那可就离死不远了。

  裴行俨虽然只是武将,但这些为人臣子的本分,他还是懂的。

  “呵呵,猜到也好,没猜到也罢,总之此战就这么打。”

  “稍后等那些内阁大臣们来了,我会向他们提议,由你来统领大军,你可愿意?”

  杨安肯定也明白,裴行俨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故此,他也没有太过为难裴行俨,只是笑了笑,随后便再次询问。

  “能得郎君赏识,乃末将之荣幸,末将又岂能不愿?”

  “还请郎君放心,末将定然荡平那林邑国,让他们的早禾,成为咱的自有之物。”

  裴行俨立刻就抱拳行礼,杨安也这才满意笑笑,又和他闲聊了两句,便一起等着杨雄,房玄龄他们那些内阁大臣前来了。

  不过也没等多久,大概一个时辰后,杨安就看见杨雄,房玄龄等一众人,风风火火的过来了。

  刚过来,杨雄他们就对着杨安行礼:“臣等见过郎君。”

  “嗯,免礼。”

  杨安嗯了声,然后才看向杨雄问:“伯父,那林邑国有能让百姓增产之早禾,可他们却不愿给,此事该当如何?”

  杨安这也就是随口一问罢了,毕竟和人谈事,他也得找个话题不是?

  “能让百姓增产之早禾?林邑国还有这好东西?”

  但杨雄却愣了愣,随后立刻就对着杨安说:“既然他们不愿意给,那伯父就亲自带兵去打,打到他们愿意为止。”

  “安儿你让我们来,就是要说这事?”

  杨雄此时,也大概明白杨安的用意了。

  就连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也都看向了杨安。

  “对,就是为了此事。”

  “林邑国那早禾,据我所知,在我们的南方各郡县,一年可以两熟。”

  “岭南那块,一年都能三熟。”

  “这可是好东西呀,能活不少百姓性命的好东西。”

  杨安颔首。

  话刚说完,杨雄就眼睛瞪的老大问:“安儿所言可为真?那林邑国的早禾,当真能在我们的南方郡县,两熟或者三熟?”

  “就是啊郎君,这事是真的?”

  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也都兴奋的不行。

  他们虽然不是那种喜欢动不动就派兵攻伐的人,但却也得分情况。

  就比如现在杨安说的这事。

  这若是真的,那别说派兵攻打林邑国了,即便把那林邑国亡国灭种,国土划入大隋,这都没问题。

  不但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甚至都想亲自去征讨了。

  谁让你们的东西太诱人呢?

  能一年好几熟的早禾,这若是给大隋弄回来了,那简直就是百姓心中的万家生佛。

  “那肯定是真的,不然我费尽心机,让裴行俨去林邑国要那早禾干甚?”

  “还不都是为了咱们的百姓,能多一口吃食吗?”

  “只可惜啊,那林邑国主不给面子。”

  杨安也这才叹息一声说道。

  “哈哈哈,他不给面子怕甚?”

  “他不给咱面子,咱就打到他求着给咱面子,这能有多难?”

  “安儿,此战就交给伯父吧?伯父也想带兵出征。”

  但观王杨雄却大笑一声,随后立刻就主动请命了。

  “郎君,我们也可以带兵。”

  房玄龄,杜如晦,裴矩,裴蕴这些人,也都跟着要求。

  大家都想去把一年多熟的早禾,给抢回来。

  哦不对,不是抢,是带,带回来。

  可杨安却只是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就笑道:“伯父你和各位内阁大臣就别想了,你们都是国之柱石,回头我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朝政还需你们帮着我二哥处理呢?”

  “你们跑去打仗了,这朝政谁来处理?难道还真的指着我二哥吗?”

  “此事我打算让裴行俨去,他毕竟已经去过一次了,对林邑国也熟悉些。”

  “各位以为呢?”

  杨安肯定不会让杨雄他们去打仗,因为他二哥主持朝政,着实让他不太放心。

  “裴行俨?就他一个人吗?”

  “是不是再给他安排一名老将带带?他总归还是年轻了些。”

  杨雄他们,也这才看了裴行俨一下,然后对着杨安建议。

  “带带也行,可是派谁和他一起呢?”

  “礼部尚书裴仁基吗?让他们父子俩一起去?”

  杨安愣了愣思索,他其实不太想给裴行俨配老将。

  因为攻打那小小林邑国,完全没有必要。

  但杨雄他们说的,也算在理。

  毕竟裴行俨的战阵经验,确实是少了些。

  “我看行,礼部尚书裴仁基能文能武,年轻时也曾南征北战。”

  “如此,就让他和裴行俨一起去吧。”

  “人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咱这次虽然不打虎,但给那林邑国来一个父子齐上阵,也问题不大。”

  裴矩听杨安如此说,也顿时就笑道。

  “啊对对,臣也觉得让裴仁基跟着一起去,比较合适。”

  裴蕴也跟着颔首,看的杨雄他们都一脸嫌弃,就差问一句,你们老裴家的人,怎么都如此不要脸?

  一有好事就知道往自家人身上划拉?也不怕御史参你们?

  但即便嫌弃,他们却也明白,礼部尚书裴仁基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故此也只能应声说:“臣等也觉得裴仁基合适。”

  “好,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下了。”

  杨安也这才笑了笑,然后陡然严肃道:“令,礼部尚书裴仁基为南海道行军大总管,其子裴行俨为先锋,统兵五万。”

  “即刻起整军备战,发兵林邑,剑指南海。”

  “为朝廷,为百姓取回能一年多熟之早禾,诸位以为妥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最新章节,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