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琪:“很难不让我心动,原本日子就这么惨,好不容易能赚钱我应该会贪。”
“其他人应该也会从里正手上拿钱吧!”
叶枫:“当然了,里正,低级军官这些人的生活质量跟剥削底下的普通军户很有关系。”
“里正有两种赚钱方法,第一种威胁出过当兵的军户家庭再安排一个人去当兵。”
“你说我家有人去当兵了,里正说你有证据吗?花名册没有你家人的名字。”
“你叫那个当兵的人回来让我看看。”
“普通军户没有办法反抗里正,他们拿出大诰,里正也可以拿出大诰看看谁更加有理。”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家庭只能花钱贿赂里正,里正收到钱之后在花名册上写了名字。”
“贿赂的钱并不是大钱,普通军户负担得起,既然能花钱解决矛盾他们往往愿意花钱。”
“第二种就是吃空饷。”
“里正更想要的是具体的名字,花名册上面的每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份长期的工资。”
“国家按照报上来的花名册人数来发士兵的粮饷。”
“一个里正可能吃两三个人的空饷,这种事情是小事压根就没有人在乎。”
“放到如今这种事情也是小事,只要不爆出来一切都没有问题。”
“上面吃的更狠,可能一个军官吃了几百人的空饷,甚至牛逼一点吃上千上万人的空饷。”
“米国那边不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几百岁的老人都在吃社保。”
“朱元璋杀的人是巨贪,大贪,中贪,小贪等等。”
“像里正这种小虾米查了还浪费钱,只要不爆出来一切都好。”
“一个里正吃的吃的少,架不住人多啊!”
“每一个里正上报的人数多两三人,10个里正就多了二三十人的空饷。”
“积少成多,大明的军费一年比一年多。”
“可能100万人在编的军队,花名册上面就有120多万人。”
“而普通军户既要交税,又要派人去当兵,又要忍受别人的压榨。”
“可想而知普通军户家庭的生活质量究竟怎么样。”
“特别是你成为军户之后,朝廷严格规定军户不能从事其他职业。”
“这也是为了大明军队战斗力考虑,当兵就好好当兵,从事其他行业会严重降低战斗力。”
“当兵的那些人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朝廷发工资。”
“要是朝廷没有及时发钱,士兵也只能偷偷的去干苦力了。”
“勉强来填肚子。”
“军户还真惨啊!”叶诗琪都不敢想那些普通军户过的是什么日子,道:“那军户有没有翻身的路。”
叶枫笑道:“当然有,朱棣开放科举之后,军户身份考中科举的占比一直都还不错。”
“军户虽然惨,但不代表每一个军户出身的人就很惨。”
“比如,里正就可以压榨其他的普通军户家庭和吃空饷让日子好过一些,让自己的儿子参加科举。”
“低级军官也一样,他们可以世袭军官。”
“他们通过压榨普通军户和兼并普通军户田地来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
”一代代的积累也能支持后代参加科举。“
“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更不要说比他们更加厉害的军户家庭了。”
“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他就出生于军户家庭,通过了科举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首辅。”
“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是世袭军官出身。”
“这些人的出身都不是普通的大头兵。”
“我这里说的是普通军户生活,不是世袭军官,家里面有钱的军户等等。”
“大头兵想要改变命运除了科举之路外,第二种就是在战场上狠狠的杀敌,立下军功成为低级军官。”
“让自己的儿子世袭官职,有的官职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生活上都不错了。”
“高级军官就不可以世袭了,需要子孙考中举人才可以继承。 ”
叶诗琪:“成为军户,世世代代都要为军户,这不就让子孙后代过自己一样的生活,前途一点光亮都没有。”
叶枫:“可以改变户籍,不过比较难。”
“好比,如果我们两个穿越了成为军户家庭。”
“我想要摆脱军户的身份,你就去选秀女运气好当了上娘娘,我就可以摆脱军户的身份了。”
“也不需要服兵役了,也不用交税了,也可以依靠你去压榨其他人来过上好日子了。”
“我也可以去当一位锦衣卫等等。”
“如果你不行,我狠下心来割自己一刀,进宫当太监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也可以摆脱军户的身份。”
“这还是明初的军户,明中期的军户那就更惨了。”
“当兵的千里迢迢跑去边境守卫大明,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家,他们在边境结婚生子。”
“这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军户家庭,诞生新的孩子。”
“到了明中期田地大多数已经有主了。”
“朝廷没有多余田地分给士兵家庭,这些士兵的户籍又不在本地也没有办法去买田地。”
“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只能去卫所上班领工资,依靠朝廷发下来的粮饷勉强过日子。”
“或者偷偷离开卫所去帮别人干活赚钱。”
“不当兵也不行。”
“作为军户出身他们干不了其他职业,家里面又没田地,想要花钱去买田地受限于外地户籍不能买。”
“而卫所的承受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压根就养不起这些士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祁镇下令让边境结婚生子的士兵拥有当地的户籍。”
“这样一来士兵就可以购买田地。”
“种田来养活自己。”
“士兵花钱买了田地,心里想着自己平时闲的时候种田,其他时间就去当兵。”
“反正离家也比较近,这样的日子也比以前好。”
“结果到了领工资的日子,朝廷不发工资了。”
“言下之意你能养活自己了,朝廷不给你发钱了。”
“士兵心中有一句妈妈批,既要我当兵,又要我当农民,还要站岗,巡逻,训练。”
“当兵一年还不给工资,我当什么兵。”
“当兵的衣食住行花销还要自掏,还不如老老实实种田,努力干活养活自己一家人。”
“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做,总结就一句话,没钱。”
“大明财政问题一直以来都很严重,大明拖欠士兵的工资非常出名。”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到了明朝中后期,普通军户家庭就要思考一个问题,要怎么样才能养活自己一家人。”
“朝廷拖欠工资越来越严重了。”
“士兵先要填饱肚子再去保卫大明,更多的士兵离开岗位去做其他事情。”
“东南沿海地区,军户成为了走私货船的水手,下海捕鱼,挖坟墓等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尽可能的养活自己。”
“士兵忙于其他事情的养活家庭,打仗不给钱我出什么力,还不如去干活养家。”
“朝廷上的皇帝和大臣对于这些事情基本上都了解。”
“却无可奈何,想要保证明军的战斗力,朝廷要给士兵钱啊!”
“朝廷不给钱,还想让士兵待在军营里面训练,衣食住行各种开支士兵掏钱。”
“士兵付费保护国家,天底下哪有这好事情。”
“所以,戚继光的戚家军这种招募军队诞生了。”
“而戚家军所招募的对象也不是军户,而是战斗力更强的矿工。”
“矿工从事危险的工作本身面对领导的命令,管理和组织更加听从。”
“长期从事在危险工作多数矿工生死看淡,在战场上拼杀更加勇猛。”
“你努力挖矿工钱没有变多,老板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说不定哪天矿倒了你就死了。”
“但你努力杀人,好日子向你挥手。”
“这往往让矿工爆发强大的拼杀能力,战斗力相比其他明军高上不少。”
“朝廷有了这种战斗力强,花钱较少的军队,对军户问题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军户日子更加难受,更多的军户选择去打工和学一门手艺来养活自己,明军的战斗力就越弱。”
“到了后期各种压榨就越狠,越来越多的军户放弃了户籍成为流民游荡在大明各地。”
“他们要么被豪强收编成为佃农,要么依靠一门手艺活着,要么哪一天躺在路边饿死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其他的老百姓基本上也和军户一样了。”
“生活变得极其困难了。”
“这就是大明普通军户生活,这些普通军户在朱棣时期生活质量最好,其他时间勉强能活。”
“军户之中肯定也有生活不错的,但大多数都不咋地。”
“其他人应该也会从里正手上拿钱吧!”
叶枫:“当然了,里正,低级军官这些人的生活质量跟剥削底下的普通军户很有关系。”
“里正有两种赚钱方法,第一种威胁出过当兵的军户家庭再安排一个人去当兵。”
“你说我家有人去当兵了,里正说你有证据吗?花名册没有你家人的名字。”
“你叫那个当兵的人回来让我看看。”
“普通军户没有办法反抗里正,他们拿出大诰,里正也可以拿出大诰看看谁更加有理。”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家庭只能花钱贿赂里正,里正收到钱之后在花名册上写了名字。”
“贿赂的钱并不是大钱,普通军户负担得起,既然能花钱解决矛盾他们往往愿意花钱。”
“第二种就是吃空饷。”
“里正更想要的是具体的名字,花名册上面的每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份长期的工资。”
“国家按照报上来的花名册人数来发士兵的粮饷。”
“一个里正可能吃两三个人的空饷,这种事情是小事压根就没有人在乎。”
“放到如今这种事情也是小事,只要不爆出来一切都没有问题。”
“上面吃的更狠,可能一个军官吃了几百人的空饷,甚至牛逼一点吃上千上万人的空饷。”
“米国那边不也是有这样的情况,几百岁的老人都在吃社保。”
“朱元璋杀的人是巨贪,大贪,中贪,小贪等等。”
“像里正这种小虾米查了还浪费钱,只要不爆出来一切都好。”
“一个里正吃的吃的少,架不住人多啊!”
“每一个里正上报的人数多两三人,10个里正就多了二三十人的空饷。”
“积少成多,大明的军费一年比一年多。”
“可能100万人在编的军队,花名册上面就有120多万人。”
“而普通军户既要交税,又要派人去当兵,又要忍受别人的压榨。”
“可想而知普通军户家庭的生活质量究竟怎么样。”
“特别是你成为军户之后,朝廷严格规定军户不能从事其他职业。”
“这也是为了大明军队战斗力考虑,当兵就好好当兵,从事其他行业会严重降低战斗力。”
“当兵的那些人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朝廷发工资。”
“要是朝廷没有及时发钱,士兵也只能偷偷的去干苦力了。”
“勉强来填肚子。”
“军户还真惨啊!”叶诗琪都不敢想那些普通军户过的是什么日子,道:“那军户有没有翻身的路。”
叶枫笑道:“当然有,朱棣开放科举之后,军户身份考中科举的占比一直都还不错。”
“军户虽然惨,但不代表每一个军户出身的人就很惨。”
“比如,里正就可以压榨其他的普通军户家庭和吃空饷让日子好过一些,让自己的儿子参加科举。”
“低级军官也一样,他们可以世袭军官。”
“他们通过压榨普通军户和兼并普通军户田地来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
”一代代的积累也能支持后代参加科举。“
“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更不要说比他们更加厉害的军户家庭了。”
“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他就出生于军户家庭,通过了科举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首辅。”
“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是世袭军官出身。”
“这些人的出身都不是普通的大头兵。”
“我这里说的是普通军户生活,不是世袭军官,家里面有钱的军户等等。”
“大头兵想要改变命运除了科举之路外,第二种就是在战场上狠狠的杀敌,立下军功成为低级军官。”
“让自己的儿子世袭官职,有的官职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生活上都不错了。”
“高级军官就不可以世袭了,需要子孙考中举人才可以继承。 ”
叶诗琪:“成为军户,世世代代都要为军户,这不就让子孙后代过自己一样的生活,前途一点光亮都没有。”
叶枫:“可以改变户籍,不过比较难。”
“好比,如果我们两个穿越了成为军户家庭。”
“我想要摆脱军户的身份,你就去选秀女运气好当了上娘娘,我就可以摆脱军户的身份了。”
“也不需要服兵役了,也不用交税了,也可以依靠你去压榨其他人来过上好日子了。”
“我也可以去当一位锦衣卫等等。”
“如果你不行,我狠下心来割自己一刀,进宫当太监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也可以摆脱军户的身份。”
“这还是明初的军户,明中期的军户那就更惨了。”
“当兵的千里迢迢跑去边境守卫大明,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家,他们在边境结婚生子。”
“这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军户家庭,诞生新的孩子。”
“到了明中期田地大多数已经有主了。”
“朝廷没有多余田地分给士兵家庭,这些士兵的户籍又不在本地也没有办法去买田地。”
“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只能去卫所上班领工资,依靠朝廷发下来的粮饷勉强过日子。”
“或者偷偷离开卫所去帮别人干活赚钱。”
“不当兵也不行。”
“作为军户出身他们干不了其他职业,家里面又没田地,想要花钱去买田地受限于外地户籍不能买。”
“而卫所的承受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压根就养不起这些士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祁镇下令让边境结婚生子的士兵拥有当地的户籍。”
“这样一来士兵就可以购买田地。”
“种田来养活自己。”
“士兵花钱买了田地,心里想着自己平时闲的时候种田,其他时间就去当兵。”
“反正离家也比较近,这样的日子也比以前好。”
“结果到了领工资的日子,朝廷不发工资了。”
“言下之意你能养活自己了,朝廷不给你发钱了。”
“士兵心中有一句妈妈批,既要我当兵,又要我当农民,还要站岗,巡逻,训练。”
“当兵一年还不给工资,我当什么兵。”
“当兵的衣食住行花销还要自掏,还不如老老实实种田,努力干活养活自己一家人。”
“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做,总结就一句话,没钱。”
“大明财政问题一直以来都很严重,大明拖欠士兵的工资非常出名。”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到了明朝中后期,普通军户家庭就要思考一个问题,要怎么样才能养活自己一家人。”
“朝廷拖欠工资越来越严重了。”
“士兵先要填饱肚子再去保卫大明,更多的士兵离开岗位去做其他事情。”
“东南沿海地区,军户成为了走私货船的水手,下海捕鱼,挖坟墓等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尽可能的养活自己。”
“士兵忙于其他事情的养活家庭,打仗不给钱我出什么力,还不如去干活养家。”
“朝廷上的皇帝和大臣对于这些事情基本上都了解。”
“却无可奈何,想要保证明军的战斗力,朝廷要给士兵钱啊!”
“朝廷不给钱,还想让士兵待在军营里面训练,衣食住行各种开支士兵掏钱。”
“士兵付费保护国家,天底下哪有这好事情。”
“所以,戚继光的戚家军这种招募军队诞生了。”
“而戚家军所招募的对象也不是军户,而是战斗力更强的矿工。”
“矿工从事危险的工作本身面对领导的命令,管理和组织更加听从。”
“长期从事在危险工作多数矿工生死看淡,在战场上拼杀更加勇猛。”
“你努力挖矿工钱没有变多,老板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说不定哪天矿倒了你就死了。”
“但你努力杀人,好日子向你挥手。”
“这往往让矿工爆发强大的拼杀能力,战斗力相比其他明军高上不少。”
“朝廷有了这种战斗力强,花钱较少的军队,对军户问题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军户日子更加难受,更多的军户选择去打工和学一门手艺来养活自己,明军的战斗力就越弱。”
“到了后期各种压榨就越狠,越来越多的军户放弃了户籍成为流民游荡在大明各地。”
“他们要么被豪强收编成为佃农,要么依靠一门手艺活着,要么哪一天躺在路边饿死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其他的老百姓基本上也和军户一样了。”
“生活变得极其困难了。”
“这就是大明普通军户生活,这些普通军户在朱棣时期生活质量最好,其他时间勉强能活。”
“军户之中肯定也有生活不错的,但大多数都不咋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最新章节,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最新章节,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