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秀将草图在桌面上平铺开。

  然后指着草图中的平面图,对李原说道。

  “伯爷想改建东乡村为东乡堡。”

  “最要紧的地方,便是这堡墙。”

  “修造堡墙,最关键的是地基。”

  “这草图中标注,此墙要修一丈宽,三丈三尺高。”

  “下面又要以条石为基。”

  “此墙必然土方巨大,重量极沉。”

  “不知伯爷可曾勘探过此地的地层。”

  “此处离河滩颇近。”

  “若是地层下面有水脉或是沙地,那便基础不牢。”

  “若是强行修墙,日子久了地基不受力,此墙则有倾覆的危险。”

  听闻此言,李原则是脸色一变。

  确实,他并不是建筑专业出身,制图也仅仅是照猫画虎。

  建筑基础这一点,他却实没想到的。

  紧接着,这位文秀姑娘又继续指出了草图中的多处错漏。

  比如,这东乡堡的道路设计,并不算不合理。

  仓库到堡门要穿过繁华的十字街,为何不设计一条单独的通路。

  这样的话不但运补货物方便,还不会影响十字街的行人。

  在比如,堡中没有设计蓄水池与引水渠。

  与规划人口的数量相比,水井的数量也过少。

  一旦被敌军围困,水源必然紧张。

  听着眼前这位文秀姑娘一样样,将军堡设计上的错漏指正出来。

  李原的头上也不由得冒出了冷汗。

  心中不由得暗叹,这位文秀姑娘,果然是专业的。

  最终,这位钟文秀姑娘在草图上前后指出了十八条可改进的地方。

  此外又提出了数条建议。

  比如,军堡应该增设暗道,一旦军堡被敌军围困,可通过暗道送出信息。

  还可在城墙内侧修建藏兵洞,可让驻守的士卒栖身休息,还可以囤积守城物资。

  此外就是堡中没有寺庙,文秀姑娘还是建议在堡内西南方设置一座土地庙,可安堡中人心。

  李原这才想起来,西河堡中确实也设有几座庙宇。

  像这样的建议,钟文秀又林林总总的提出了七八条。

  很多都是李原从未想到的细节。

  待这位文秀姑娘说完,李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肃然说道。

  “我有意请文秀姑娘,担任这东乡堡的营造大监。”

  “全权负责营造之事,不知姑娘可否答应?”

  “这.....”

  听了李原的邀请,钟文秀内心其实是非常高兴的。

  只看草图上的规划,就知道这位青原伯是要造一座大堡。

  如此规模的营造工程,平日里可说很难遇到。

  文秀心痒难耐,她当然愿意当这个营造大监,尽展胸中所学。

  只是,她偷看了一眼一旁的伯父。

  伯父却是对着她微微摇头。

  她虽然明白伯父是好意,是要保护自己。

  但也难免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钟文秀还未说话,老村正钟友才对着李原拱手说道。

  “启禀伯爷。”

  “在我大梁,从未有过女子担任大监之例。”

  “文秀虽懂营造法式,但女子却难服众。”

  “这大监平日里要号令百工。”

  “更是要时不时的查验建筑质量,催促进度工期。”

  “这工地上卖力气的汉子,哪个又是好相与的。”

  “一言不合,便会动起拳脚。”

  “文秀一个女儿家,如何担得起来。”

  说罢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位老村正说的也不无道理。

  他做营造工程半辈子了,其中的艰辛不足与外人道。

  营造大监的活计可不仅仅是画营造图与法式图,更是要对项目运筹管理。

  不但整个工程的压力都担在肩上,还要管束做工的力夫与工匠,应付各类杂事。

  一旦工程出了纰漏,或是伤了人,大监更是要担重责。

  女子应付这种事,天生就是劣势。

  更何况文秀只是一位年芳十八九的黄花大闺女。

  如何能压服工地上的汉子。

  听了伯父的话语,一旁的钟文秀,眼眸低垂渐渐失去了神采。

  将头埋的更低了。

  眼前的这一幕,李原自然都看的清楚。

  钟文秀眼神中的不甘,他自然是瞧见的。

  这位文秀姑娘碍于伯父的话语,也只能将心中担任大监的想法压了下去。

  钟友才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

  其实老头子心中还有半句话,没敢当着李原说。

  这大监最难应付的,其实就是营造项目的主家。

  这次修建东乡堡,主家可是一位县伯勋贵,一旦真出了什么纰漏。

  自己这把老骨头搭进去,倒也不可惜。

  文秀这么一个女娃子,就不要搅进去了。

  却不想,李原却是笑着对他们说道。

  “钟老伯,不必担心。”

  “文秀姑娘颇有才华。”

  “确实有担当大监的能力。”

  “这东乡堡营造大监之职,我看非文秀姑娘莫属。”

  “管理百工,督促进度,这都是小事,我自会派人辅助。”

  “营造上若有什么差池,我也自会担待。”

  “钟老伯,你看如何?”

  “这.....”

  见青原伯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

  如果自己在拒绝,显然就不太合适了。

  钟友才也只能心中叹了一口气,说道。

  “草民皆听伯爷安排。”

  钟文秀见自己真的可以当营造大监了,心中狂喜不已。

  但当着伯父和青原伯的面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将这种喜悦压在心中。

  在李原看来,这位文秀姑娘有些面色绯红,手也微微发抖。

  李原见她压抑的难受。

  于是一笑,温声对她问道。

  “文秀姑娘,你可愿意担当这大监之职。”

  “愿意,小女愿意。”

  “小女定然不会让伯爷失望。”

  此时,这位外人看来性格颇为古怪的少女。

  呼吸粗重,面色潮红,眼睛中更是闪着星星,对着李原连连点头。

  看到这个场景,伯父钟友才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原则是笑着说道。

  “好,那就此事定下。”

  “文秀姑娘担任东乡堡,营造大监。”

  定下了营造大监,后面的自然就是聘请青窑村的工匠,参与东乡堡的修建。

  不说李原对青窑村有着救命之恩。

  哪怕只是这青原县伯的身份,也让青窑村的工匠们不敢拒绝。

  李原望着被大火烧的半毁的青窑村建议道。

  “这青窑村重建,尚且需要时日。”

  “村中各位匠师,不如先随我去东乡村安顿。”

  “勘察土石地基,也好早日开工。”

  青窑村的众人对视了一眼,这倒也是个办法。

  大的营造工程,工匠们一般都会拖家带口住在工地附近。

  像修建东乡堡这么大的工程,必然会在东乡村附近先修建一座工匠营,用于安顿家小。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让村中工匠,先随青原伯去东乡村修造营地。

  这营地先修造好,青窑村的家眷们就暂时有了住处。

  不必因为房屋烧毁而无处栖身。

  而村中也可留些青壮,修缮被烧毁的房屋。

  如此安排,倒是可以一举两得。

  村中工匠家眷有了住处,李原的工程也可尽早开工。

  一番商议之后,由村正钟友才带着两位窑主,再加上文秀姑娘与一干工匠,跟随李原先返回东乡村。

  而其他两位窑主,则是带村中剩余的青壮,修缮被毁屋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最新章节,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