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室。

  长案围成一圈,五位教授带着助理,各据一角。

  正鉴的仔细,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关兴民推着林思成进了门。

  王齐志紧随其后,看热闹一样。

  还边走边吵:

  “关主任,靠肉眼检测射线,你这不是为难人?”

  “我不为难你,领导就得为难我。再说了,又没说不让你用仪器?”

  “那我测和别人测有啥区别?”

  “反正不一样!”关兴民压低声音,“来都来了,帮帮忙:你哪怕是走个过场!”

  推推搡搡,硬是推到了长案边,林思成格外踌躇。

  估计领导顶多算是随口一提,而关兴民怎么也说是内行,还真就一丝不苟的执行?

  不夸张,传出去,真能让懂行的人笑掉大牙。

  他无奈的比了个大拇指:“关主任,你这执行力,是这个!”

  “废话,要不我能是主任?”

  林思成叹口气,又看看王齐志,王齐志笑着点点头。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你不跑一个试试?

  就像关兴民说的:哪怕是走个过场。

  林思成只能戴上手套,又拿起手持辐射检测仪。

  学名盖革计数器,α、β、γ、x等射线都能检测。操作特简单:开关一开,小屏就显数字。辐射超过安全值,就会报警闪红灯。

  然后,林思成就跟傻瓜似的,拿个掌机,对着长案上的文物不停的照。

  物证科科长和一位女警一左一右,捧着文件夹,记录的贼仔细。

  就问这个架势,正不正式?

  助教们暗暗撇嘴:古董测什么辐射值?这不就是滥竽充数混功劳?

  确实不怎么测,关键是没什么用。

  摇摇头,又叹口气,几位教授各司其职。

  确实挺简单,闲着也是闲着,王齐志又问了问:“那樽倒流壶,是怎么骗过碳十四和热释光等测年仪器的?”

  “利用原子同位素的辐射衰变特性!”

  王齐志点点头:“原理我懂,我问的是文物贩子怎么瞒天过海的?”

  林思成摇摇头:“我不知道!”

  王齐志半信半疑:“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敢抡起凳子就砸,把两个“香港客商”打进医院?

  林思成确实知道,但他不能说,因为技术过于超前,特别是热释光。

  说简单一点:瓷土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晶体都具有吸收射线能量的特性,但温度达到800度以上,辐射能量会全部释放。

  等于入炉烧过之后,瓷器中的所有射线能量归零重置,然后,矿物质晶体中又会以恒定速率吸收。时间越久,吸收的越多。

  热释光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取样加热,温度控制在500左右,使晶体缓慢释放能量,然后检测射线能量总和,继而计算瓷器的烧制年代。

  赝品是刚烧的,其中自然没有什么射线能量,那怎么骗过仪器?

  加一点正处于衰变期的矿物元素就能搞定,比如贫铀。加的越多,仪器计算出的年代就越久。

  但有技术门槛,而且非常高,国内懂得人不多,干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林思成怀疑,那樽倒流壶十有八九,是国外哪个实验室的产物。

  不奇怪,这样的东西,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大概到15、16年,唐三彩、元青花整船整船的往进拉……

  王齐志再没有追问,林思成有条不紊的走着过场

  “清康熙仿明永乐‘胡人乐舞’马挂瓶,辐射值0.09微……”

  “明周文靖《古林寒鸦图》,0.005……算了,忽略不计……”

  “清咸丰春梅报雪硫璃碗,0.12微……”

  大致测了二十来件,林思成就没什么耐心了。看到几位教授已鉴了个七七八八,他转转眼珠:

  “关主任,要不下午再检?”

  等下午,林思成早跑了?

  “再检几件,再检几件……”关兴民哄小孩一样,“晚上唐乐宫,你不感谢一下王教授?”

  林思成愣了愣:搞了半天,还得我掏钱?

  算了,帮人帮到底。

  林思成继续:“宋磁州白地黑花笔洗,0.14微……”

  “元代和田玉白狮子镇纸,0.001,忽略不计……”

  “辽金蓝璃琉镂空薰炉,0.17微……”

  “北宋神宗元丰通宝,一箱……忽略不计……嗳,等等,机器坏了?”

  都已经走了过去,林思成“咦”的一声。

  关兴民和王齐志以为是那箱铜钱有什么问题。但再看辐射仪:0.001……确实可以忽略不计。

  再者这是铜钱,又非矿物晶体,还长满了锈,辐射值小不是很正常?

  那是哪里不对?

  正一头雾水,林思成倒了回去:

  辽金蓝璃琉镂空薰炉,0.17……

  元代和田玉白狮子镇纸,0.001……

  宋磁州白地黑花笔洗,0.14……

  林思成看着辐射仪的屏幕,“哈”的一声。

  刚说什么来着?

  矿物质晶体会以恒定速率吸收射线能量,不说之前,从元至今七八百年,这块玉吸收的射线能量哪去了?

  两人跟了过去:“怎么了?”

  “和田玉,0.001?”

  还有些醉,王齐志还在琢磨,和田玉和0.01有什么关系,关兴民眼睛一突。

  连明代的古画都有0.005,元朝的玉狮子才是0.001?

  前者只是纸,后天加工,后者却是玉,天然雕琢。但纸画的辐射量,却是玉的五倍?

  这比让林思成拿肉眼鉴放射源还搞笑……

  正觉得的荒谬无比,林思成从女警员手中接过文件夹:

  物品:玉白狮子镇纸。

  年代:元。

  材质:和田玉。

  出土地点:YL市横山县元代古墓(待审)。

  鉴定单位:省厅鉴证中心,市局鉴证中心……

  鉴定成员:……

  继续往下翻,第二页:

  复鉴单位:西大文化遗产学院指导组。

  复鉴专家:余子健。

  最后一行,霍然就签着余教授的大名。

  林思成皱起了眉头。

  这樽玉狮子肯定是假的,这毋容置疑。问题是,省厅、市局都没鉴定出来。

  关键在于:学院的石刻、玉器专家余教授,也没鉴定出来。

  现在怎么办?

  王齐志反应了过来,眼睛瞪的溜圆:谁说不能用测辐射值的方法鉴定古董?

  这不就鉴出来了?

  辐射值这么小,根本不用怀疑:这樽玉狮子绝对有问题。

  问题是,余教授这个签名,以及这份鉴定报告怎么办?

  正想着主意,林思成眨了眨眼睛:“还没盖章!”

  废话,章还在我包里呢?

  还想着这小子什么意思,林思成默默的打开卡扣,把第二张,也就是余教授那张复鉴报告给抽了下来。

  加王齐志、关兴民、科长、女警官,四个人八只眼睛,可称众目睽睽。林思成以无比淡定的姿势,把那张纸塞进了裤子口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最新章节,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