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张花城被冻醒了,晚上他没敢拽被子,后背都露在外面的,看着怀里背对着自己的小娇妻,妙曼的身材让他忍不住有了反应。

  这旺盛的火力让他非常满意。

  起床起床!

  还是年轻好!

  张花城知道不能打扰王琳休息,昨晚上自己的小娇妻被他折腾了两个小时,期间兜兜都被吵醒两次。

  怪不得这年头生育力强,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连灯都没有,除了摸黑造人还能干嘛?

  烧上炕,随着炕上温度的提升王琳很快醒了,看到张花城在烧炕忍不住愣了一下,很快想起昨晚的事,俏脸一红。

  “琳琳,我出去一趟,一个小时左右回来。”

  他要去开礁石群里盲盒了。

  希望有点货。

  如果没货,那他只能冒险进山。

  “你,你早去早回……”王琳感觉自己男人变了,变回了那个刚和她在一起时体贴的男人。

  张花城背着竹篓往海边赶去。

  大雪依旧纷飞着,整个陈堂三里渠几乎被大雪掩盖,只有几家烟囱冒着袅袅炊烟。

  张花城回忆了一下,今年快过年时老张家可是饿死好几个。

  礁石群一部分都被冰雪覆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张花城小心翼翼的在其中攀爬着。

  十几分钟后,张花城找到了第一个笼子。

  哗啦啦流淌的海水下,一个蟹笼静静的沉在其中。

  “哗哗!”

  当他小心翼翼的提起竹笼时,伴随着海水顺着竹笼滑落,里面也传来一阵“唰唰”的声音,竹笼剧烈晃动。

  “果然!”

  张花城狂喜!

  里面二十几只大大小小的青黑色礁石蟹,还有十几条小海鱼,海鱼无一例外被吃的全身破破烂烂,只剩下一条巴掌大的海鱼还在里面无力地挣扎,一只礁石蟹死死的夹住它的尾巴。

  这年头海边资源如此丰盛?

  张花城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礁石蟹倒进竹篓,里面作为蟹饵的雉鸡内脏早已被啃的所剩无几,如果不是网兜孔太小,早就被吃干净了。

  里面这些被啃食的破破烂烂的小海鱼,却成小网兜中最佳的新蟹饵。

  二十来只大大小小的黑青色礁石蟹一共有五斤重左右,张花城心中一喜,立刻去找第二个蟹笼。

  第二个蟹笼只有十几只礁石蟹,一只体型不小的青蟹和两只小花蟹,但鱼却多了几条,几条巴掌大的海鱼还有一口气。

  第三个蟹笼位置下的不好,被海水一直冲撞礁石撞散架了,里面的内脏被吃的干干净净,蟹也一个没见。

  最后一个蟹笼也收获颇丰,甚至还有一只个头不小的八爪鱼在其中。

  “中午再来一次。”

  张花城满意的背上竹篓,里面是十几斤的海蟹和几斤海鱼,还有一只八爪鱼,当真是大收获。

  还在海水中捡到一个拳头大的大海螺,这可是个难得的美味。

  当张花城到家时已经变成雪人了,王琳急忙迎上来给他拍打身上的雪。

  当看到满是雪的竹篓里好像有一条冻成冰雕的鱼,她愣了一下。

  鱼?

  “这是我下笼子的收获,我们这可是在海边啊,陈堂三里渠这些愚昧的家伙们算是一点都没有利用上这么好的资源。”

  张花城使劲的磕了磕竹篓,冻成冰雕的八爪鱼也掉了出来。

  这里的温度太低,出水几秒种它们身上就会开始结冰,和速冻没什么区别了。

  “这,这是昨晚上的竹笼抓的?”

  这寒冬腊月的真的靠竹笼抓到蟹和鱼?

  昨晚上张花城和她说的时候,她没当回事的,可看到这一地的蟹和鱼,她都感觉是在做梦。

  “这蟹叫礁石蟹,也叫岩石蟹,这个季节是最肥的。”张花城拿起一只礁石蟹:“这一个,拿到县城能卖两毛钱呢。”

  “两毛?”

  听到一只礁石蟹能卖两毛,王琳赶紧看看地上,这样大的礁石蟹还有十来个,岂不是说能卖好几块钱?

  陈堂三里渠一个男人干一天的活也不过八分钱。

  王琳想起自己爸妈,都是工厂的工人,但他们的工钱也不过四毛钱,这一个巴掌大的礁石蟹能卖两毛钱?

  “这个时候的海鲜很贵,也是最肥的季节,我给你和兜兜炖一锅尝尝!”张花城取来一个盆,把小的礁石蟹与小一些的鱼都扔了进去。

  “不不不,卖,卖钱,卖了钱可以买点粮。”

  王琳死死的拽着盆。

  这么贵的东西她不舍得吃。

  “小的不值钱,城里人不吃小的,只有这么大的才值钱。”

  “那,那这些就够了,昨天晚上我们刚吃的肉……”

  “行,听你的!”

  张花城揽着她亲了一口。

  王琳俏脸一红,低着头扭捏道:“你,你干嘛,兜,兜兜快醒了……”

  “有点冷,我先洗个手,然后一起热个身!”

  “啊?”

  兜兜被吵醒,迷迷糊糊哭着找妈妈,张花城不得不停止热身运动,王琳脸红红的跑过来给兜兜穿衣服。

  “肉。”

  清醒后的兜兜立刻爬起来就去看锅,她记得昨晚上锅里有肉的。

  “肉吃完了,不过有鱼吃,兜兜要吃吗?”

  张花城抱起她亲了两口,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算现在的生活再苦再累,又有什么关系呢?

  兜兜连连点头,口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张花城再次展现自己的手艺了。

  一小锅炖的红彤彤的蟹和炖鱼,半小锅很稀很稀的大碴粥,满屋香气,一家三口吃的都很开心。

  吃完饭,张花城把冻鱼和蟹都埋在雪里,大雪不停他也去不了县城。

  正好可以多攒点一起卖掉。

  又去院里砍了两根竹子,这一次王琳没哭,还笨手笨脚的来帮忙,赶都赶不走。

  “家里盐快没了。”

  王琳悄悄地靠过来低声提醒,自己男人做饭虽然好吃,但放盐一点都不节省。

  而且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盐不用担心,我去搞。”

  张花城记得当前的食盐如果有票应该是一角五分钱一斤,煤油是三角八分钱一斤,猪油六角钱一斤,大米一角两分钱一斤,而且都是需要票,他们家可没有票的。

  盐,他可以自己晒啊,就靠着海,不是轻轻松松的晒吗?

  不过冬天晒盐很慢,还不能被大队的人发现,陈堂三里渠的一群蠢货连晒盐都不会!

  就是会,他们也不敢。

  “家里还缺什么?”

  这句话问出口张花城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家里什么都缺,家里有什么也是一目了然。

  王琳却摇摇头。

  编织了五个竹笼,还修复了之前坏掉的竹笼,算上礁石群中的三个,他现在一共有九个竹笼了。

  陈堂三里渠硬是到了1972年才有人知道下笼子捉蟹,逐渐生活有了改善。

  不过他也知道原因,这年头的人都挺憨的,每年都有一些外来人进山,会找一些知道路的村里人带路。他以前也带过几次,就看着人家挖挖弄弄的,还暗地里嘲笑这些城里人都是傻子,根本就不懂人家挖的药拿回去就能卖很多钱,比给他的一毛两毛带路费贵重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这里的社员们愚昧,不知变通,更是胆小的很。

  等雪停了他得找个帮手。

  张花城跑去下笼子了,回来时又多了半篓子海货,这是三个笼子贡献的,这年头海里的资源当真丰富,等天色不早的时候再去一趟,九个竹笼估计能让他满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最新章节,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