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术攻取阳翟,救一城之民,由于先前戏志才坚壁清野,决意以阳翟、许县、阳城及轩辕关一线,抵挡袁术兵锋。

  因此阳翟城中囤积了大量自颍川一十四县搜刮而来的粮草物资,以备长久坚守,这也是戏志才临行前必焚阳翟的原因。

  不过袁术几乎是追着乐进而来,并未给曹军太多的准备时间,来了后又第一时间灭火救人。

  因此虽然被烧毁不少,还是抢救下来许多粮草物资,解了此前戏志才耗粮之计的燃眉之急。

  袁术在阳翟城内安定民生后,便依蒋干计策,分兵三万于大将纪灵,让他去收服此时无兵可守的沛国、梁国、陈国等豫州诸地。

  他自己则亲率剩余七万大军,继续进军,剑指许县。

  当袁术再次兵发许县,戏志才携乐进又一次陷入了苦守。

  乐进眼看他从阳翟带回的残兵三千,加上许县守军五千,皆气势低迷。

  甚至不少许县守军,从阳翟溃兵口中听说了袁军食人饿鬼的传闻,更是胆战心惊。

  如此军心士气,面对连下一十五城,更有着无双上将雷簿、陈兰带领,气势如虹、彻夜攻城的袁军。

  乐进简直苦不堪言,他真的很想知道,夏侯元让先前是怎么守住那么多天的?

  当真正统兵交手,乐进才深切感受到了雷簿、陈兰作为“统率”,在调兵遣将方面给他如窒息般的统治力。

  他乐进自负也颇有统兵之才,可敌军“统帅”那种虽万万人,信手拈来的气度,将袁军兵力优势调度的淋漓尽致,真教他守得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终于,他也像当初的夏侯惇一样,来至戏志才门前驻足犹豫。

  “文谦,既然来了,何不进来?”

  乐进缓步而入,房间昏暗,唯有烛火摇曳昏黄,映照一张形容枯槁的可怖面目。

  戏志才已经瘦的不成人形,犹自伏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乐进只依稀看见【颍川】、【河南】、【洛阳】等地的地图标点,以及【主公当以...为重...勿念】等字样。

  他认真写着奏书,已不知过去多久,碗筷堆放在桌角,饭菜早已凉透。

  “军师该先用饭,保重身体才是......”

  没等乐进说完,戏志才已经打断了他。

  “你之来意,我已尽知,袁军攻势之猛,我等恐怕撑不到天子诏送至刘备手里,未等他调兵转向袁术,许县便已丢了。”

  乐进对此事似还有疑虑,“即便有天子诏,刘备他就真的会奉诏听命?”

  “天下诸侯都可以不把天子诏放在眼里,肆无忌惮的矫诏乱命,唯独刘备不会。

  况且,前些天公达来信,言说吕布已夺了徐州,他现领军汇合荀彧,已几次大败刘备,尽复鲁国全境。

  刘备如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无有基业在手,空领着数万大军坐吃山空,怕是穷途末路,就在眼前。

  此时我们将几无兵力驻守,将为袁术所夺的沛国、陈国、梁国顺水推舟送他,让他领豫州牧,他焉能不来?

  他若来,袁术又岂能坐视到嘴的肥肉为他人所得,被刘备捡了便宜?

  如此豫州如肉饵放在这,刘备目下无有基业,不可能不食,袁术也早将豫州视为囊中之物,岂能相让?则二虎竞食,必有一伤,我等可坐观也。

  而一旦刘备这一路解围,公达与文若处兵力也能抽出手来。

  届时一来可分兵来援,以解许县之围,二来可休养生息,待刘备、袁术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再一举南下收服失地。”

  他专心写着笔下文书,枯槁般的面容上泛起一抹冷意。

  “此前阳翟之败,皆我之过也!

  是我未曾料到袁术背后之人竟提前一年布局,伪装出孙策、周瑜想要自立,雷簿、陈兰早有异心的假象。

  但他又非仙人,绝无可能提前料到今日之事,定是有备无患,故意准备了此类假象用以迷惑我等。

  他是料定了,凡谋士用谋算计袁术,必定不会放过孙策自立及雷、陈异心的机会,如此则中他假象陷阱,悔之晚矣。

  实则孙策、周瑜及雷、陈等必然对袁术死心塌地,绝无反叛可能。

  否则若非真正心腹,如此布局用计,难道他就不怕孙策等人假戏真做,使此计弄巧成拙,而遭反噬?

  由此看来今次我们以为是真的蒋干所得之消息,皆是刻意布局作假。

  那么与之相反,我们此前认为是假的,广为流传雷簿、陈兰为袁术心腹爱将,孙策为他爱子视若己出的消息,就必然为真。

  我已在书信中提醒主公,文谦也当时刻警醒此事,将来切莫重蹈我之覆辙,上了他们的当,谨防其等投靠诈降。”

  戏志才这话已有交代后事之意,乐进怎不动容,他虎目含泪,郑重颔首。

  “军师放心,若袁军歹毒,再敢行此诡诈之计,我必警醒主公,劝他将计就计,为军师誓报此仇。”

  “我所言不过以防万一,恐怕见不到对方是否会给我这个赢回一局的机会。”

  戏志才无奈一叹,这才说起当下之事。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对于袁军攻势迅猛,我已有计策应对。”

  “还望军师教我。”

  “让他称帝!”

  病弱文士幽幽抬眸,嘴角泛起一抹诡谲笑意。

  “蒋干那趟出使带回的情报大多为假,但唯一一件事,他的判断没错。

  不管袁术背后那位谋主是否是【奉孝】,又或者另有其人,但他不在袁营。

  没有人能绝对的隐藏自己,而不露出丝毫蛛丝马迹,除非他根本就不存在于袁营之中。

  既然如此,那他和袁术之间便只能依靠书信往来,而书信往来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延迟!

  观他此前用计,如提前一年安排孙策等人布局做假,何也?

  因他不能为袁术临机决断,所以只能提前布置此类泛用陷阱以备不测。

  当时就算对袁术出手的不是我,而是其他谋士,只要想让袁术内部生乱,便必然会联系孙策、雷、陈等,以致中招,惨遭大败。

  由是观之,或许并非是他擅长料敌于先,提前布局,而是因他书信往来,无法临机决断,所以不得不料敌于先,提前布局!

  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最新章节,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