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庆丰司的老伙计们算是有了安稳生计。他们换上统一的阴丹士林工作服,不仅统一理了发,还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车队还贴心地给每人配了擦汗的毛巾。每天早、中、晚都要进行全身冲洗,确保出门时整整齐齐,一点不显邋遢。
整洁,代表着体面,乘客坐在车上也觉得面子十足。虽说每跑一里地就收费一个银毫,价格着实不低,但在洋人的地界,大家也都勉强能接受。甚至在街面上,无数有钱人都在招手拦车,车夫们根本无需像以往那样四处趴活揽客。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一夜暴富,实现阶层跨越。
车队里有个叫二蛋的,便是这样的幸运儿。有个爱尔兰先生包了他的车,一坐就是三天。二蛋仗着自己对四九城的熟稔,带着这位先生吃吃喝喝,还逛遍了有名的衣帽店。
这三天下来,二蛋赚了不少佣金。就在他暗自得意的时候,这位先生在临走前表示,还想买些古玩字画带回国。
二蛋依照老板的吩咐,拉着他去了福宝斋。这位爱尔兰先生对古玩一窍不通,被王掌柜狠狠宰了一笔。花了三百英镑,买了一对民窑瓶子、一个瓷盘和一幅古画。
王掌柜自然笑得合不拢嘴,这些东西他收上来的时候,总共才花了不到三十块大洋,一转手就卖出去四千多大洋。按照行规,他得给二蛋四百多大洋的回扣!
这笔钱,在那个时代足够置下一份不错的家业,若是节省些,再开个小买卖也不成问题,实实在在是一笔巨款。
第一批的十个车夫,虽说不是个个都像二蛋这般运气爆棚,但也都赚到了钱。这时候,人性便显露无遗。
几个年纪大些的,都学得精明稳重了。他们都四十好几了,知道卖力气的活儿干一天少一天,如今碰上这么好赚钱的机会,可得牢牢把握。每赚十块,就存下七块,依然保持着以前勤俭的生活习惯。
但其他的年轻人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心想既然赚了钱,那不得好好风光风光?庆丰司里的人大多是包衣出身,身份上虽是奴才,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渴望成为主子的心思。
他们以前见过多少富家子弟败光家业,可如今轮到自己有钱了,依旧重蹈覆辙。他们心里想着,凭什么赚了钱还不能当一天大爷?
在当时,这些车夫营生要是干得好,收入着实可观。正常情况下,拉着洋人跑一趟八大楼,挣的车费加上店家给的回扣,便足够支付一天的赁车钱了,再往后赚多赚少,就全凭个人运气。一般时候,车夫一天攒下一块大洋并非难事。
要是踏踏实实地干上一年半载,攒下的钱足以让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可世间之事,最怕的就是穷人骤然暴富,一旦把控不住自己,灾祸也就随之而来。
过去,普通车夫的一天极为朴素。天刚亮就起身,径直前往门口的山东摊子,点上两斤饼子、一碗骨头汤。吃上七八两饼,喝下一碗热汤,便精神抖擞地出门干活。
途中若是累了,就寻个摊子,来一碗豆汁,就着咸菜啃饼子,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到了晚上,稍稍改善下生活,切个三两卤肉,温上一壶酒,把肉卷入饼中,就着美酒,和同行们谈天说地,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可如今这些车夫赚了钱,心态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把车往路边随意一停,抬脚迈进茶馆,点上一壶茉莉香片,一边嗑着花生、瓜子,一边听着评书,悠然自得地打发时间,随后才慢悠悠地上路继续营生。
到了夜晚,更是讲究起来,非得找一家二荤铺,切上二两猪拱嘴、二两猪耳朵,再打上半斤烧刀子或是二锅头,喝得酩酊大醉才肯回家。有些人酒兴上头,兴致来了,还会去找个半掩门一哆嗦,直到口袋里的钱花得一干二净,才晃晃悠悠地回家睡觉。
日子一长,灾祸果然接踵而至。这些车夫大手大脚花钱惯了,各种不良习性也愈发难以克制。这不,四个大汉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陆嘉衍。
“陆爷,我们真知道错了,您就再给一次机会吧!往后肯定痛改前非。您要是还不信,我立马剁根手指发誓!”其中一人带着哭腔说道,声音里满是懊悔与急切。
陆嘉衍眉头紧皱,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却又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手指就不必剁了,这个月你就留在车行里洗车修车。从今天起,我会给你生活费,但你欠我三十大洋。干什么都得讲规矩,就拿八大楼来说,报菜名、推荐菜品都有门道,得根据客人的人数给人家留面子,少点一两个菜,不够再添。哪能像你这样,没事就上前插嘴?为了多挣钱,每个客人都让点海参!我要是不罚你,其他人都有样学样,这招牌可就彻底砸了!”
说完,陆嘉衍目光一转,看向另一个人,神色愈发冷峻:“你可以走了,自己选的路,就得自己承担后果。我三番五次、三令五申强调过,好端端的人不能沾大烟。你倒好,还是染上了,这里已经容不下你了。来人,把他叉出去!”
最后那两个,陆嘉衍连多说几句的兴致都没了,眼神里满是失望与厌恶:“你们是不是看二蛋和王掌柜赚钱容易,就觉得自己也聪明,能和街上那些人串通起来卖假货?打眼是本事不济,售假可就是人品和违法的问题了。你们这么做,既砸了我的招牌,又触犯了法律。真以为洋人好欺负?人家已经报官了,你们俩就去警局好好交代吧。来人,押着他们过去,该受什么惩罚,自个儿担着!”
这两人被押到警局后,丝毫没有收敛。在狱中,他们还大言不惭地向其他犯人吹嘘自己如何精明。可他们这番目中无人的吹嘘,很快就引发了冲突,没说上几句,就和其他犯人起了争执。对方哪管他们曾经有什么“能耐”,几拳几脚就将他们狠狠教训了一顿。
谁能想到,其中一人身子骨本就孱弱,经不住这般殴打,当晚就没了气息。他留下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家中排行老三,姓文,大家都叫他文三。若干年后,他竟在四九城里也算是个传奇。
整洁,代表着体面,乘客坐在车上也觉得面子十足。虽说每跑一里地就收费一个银毫,价格着实不低,但在洋人的地界,大家也都勉强能接受。甚至在街面上,无数有钱人都在招手拦车,车夫们根本无需像以往那样四处趴活揽客。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一夜暴富,实现阶层跨越。
车队里有个叫二蛋的,便是这样的幸运儿。有个爱尔兰先生包了他的车,一坐就是三天。二蛋仗着自己对四九城的熟稔,带着这位先生吃吃喝喝,还逛遍了有名的衣帽店。
这三天下来,二蛋赚了不少佣金。就在他暗自得意的时候,这位先生在临走前表示,还想买些古玩字画带回国。
二蛋依照老板的吩咐,拉着他去了福宝斋。这位爱尔兰先生对古玩一窍不通,被王掌柜狠狠宰了一笔。花了三百英镑,买了一对民窑瓶子、一个瓷盘和一幅古画。
王掌柜自然笑得合不拢嘴,这些东西他收上来的时候,总共才花了不到三十块大洋,一转手就卖出去四千多大洋。按照行规,他得给二蛋四百多大洋的回扣!
这笔钱,在那个时代足够置下一份不错的家业,若是节省些,再开个小买卖也不成问题,实实在在是一笔巨款。
第一批的十个车夫,虽说不是个个都像二蛋这般运气爆棚,但也都赚到了钱。这时候,人性便显露无遗。
几个年纪大些的,都学得精明稳重了。他们都四十好几了,知道卖力气的活儿干一天少一天,如今碰上这么好赚钱的机会,可得牢牢把握。每赚十块,就存下七块,依然保持着以前勤俭的生活习惯。
但其他的年轻人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们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心想既然赚了钱,那不得好好风光风光?庆丰司里的人大多是包衣出身,身份上虽是奴才,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渴望成为主子的心思。
他们以前见过多少富家子弟败光家业,可如今轮到自己有钱了,依旧重蹈覆辙。他们心里想着,凭什么赚了钱还不能当一天大爷?
在当时,这些车夫营生要是干得好,收入着实可观。正常情况下,拉着洋人跑一趟八大楼,挣的车费加上店家给的回扣,便足够支付一天的赁车钱了,再往后赚多赚少,就全凭个人运气。一般时候,车夫一天攒下一块大洋并非难事。
要是踏踏实实地干上一年半载,攒下的钱足以让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可世间之事,最怕的就是穷人骤然暴富,一旦把控不住自己,灾祸也就随之而来。
过去,普通车夫的一天极为朴素。天刚亮就起身,径直前往门口的山东摊子,点上两斤饼子、一碗骨头汤。吃上七八两饼,喝下一碗热汤,便精神抖擞地出门干活。
途中若是累了,就寻个摊子,来一碗豆汁,就着咸菜啃饼子,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到了晚上,稍稍改善下生活,切个三两卤肉,温上一壶酒,把肉卷入饼中,就着美酒,和同行们谈天说地,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可如今这些车夫赚了钱,心态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把车往路边随意一停,抬脚迈进茶馆,点上一壶茉莉香片,一边嗑着花生、瓜子,一边听着评书,悠然自得地打发时间,随后才慢悠悠地上路继续营生。
到了夜晚,更是讲究起来,非得找一家二荤铺,切上二两猪拱嘴、二两猪耳朵,再打上半斤烧刀子或是二锅头,喝得酩酊大醉才肯回家。有些人酒兴上头,兴致来了,还会去找个半掩门一哆嗦,直到口袋里的钱花得一干二净,才晃晃悠悠地回家睡觉。
日子一长,灾祸果然接踵而至。这些车夫大手大脚花钱惯了,各种不良习性也愈发难以克制。这不,四个大汉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陆嘉衍。
“陆爷,我们真知道错了,您就再给一次机会吧!往后肯定痛改前非。您要是还不信,我立马剁根手指发誓!”其中一人带着哭腔说道,声音里满是懊悔与急切。
陆嘉衍眉头紧皱,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却又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手指就不必剁了,这个月你就留在车行里洗车修车。从今天起,我会给你生活费,但你欠我三十大洋。干什么都得讲规矩,就拿八大楼来说,报菜名、推荐菜品都有门道,得根据客人的人数给人家留面子,少点一两个菜,不够再添。哪能像你这样,没事就上前插嘴?为了多挣钱,每个客人都让点海参!我要是不罚你,其他人都有样学样,这招牌可就彻底砸了!”
说完,陆嘉衍目光一转,看向另一个人,神色愈发冷峻:“你可以走了,自己选的路,就得自己承担后果。我三番五次、三令五申强调过,好端端的人不能沾大烟。你倒好,还是染上了,这里已经容不下你了。来人,把他叉出去!”
最后那两个,陆嘉衍连多说几句的兴致都没了,眼神里满是失望与厌恶:“你们是不是看二蛋和王掌柜赚钱容易,就觉得自己也聪明,能和街上那些人串通起来卖假货?打眼是本事不济,售假可就是人品和违法的问题了。你们这么做,既砸了我的招牌,又触犯了法律。真以为洋人好欺负?人家已经报官了,你们俩就去警局好好交代吧。来人,押着他们过去,该受什么惩罚,自个儿担着!”
这两人被押到警局后,丝毫没有收敛。在狱中,他们还大言不惭地向其他犯人吹嘘自己如何精明。可他们这番目中无人的吹嘘,很快就引发了冲突,没说上几句,就和其他犯人起了争执。对方哪管他们曾经有什么“能耐”,几拳几脚就将他们狠狠教训了一顿。
谁能想到,其中一人身子骨本就孱弱,经不住这般殴打,当晚就没了气息。他留下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家中排行老三,姓文,大家都叫他文三。若干年后,他竟在四九城里也算是个传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