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锅里的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蒸腾而起的热气模糊了陈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他夹起两个炸得金黄的丸子,又挑了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连汤带水地扣在了文三的碗里。

  “臭小子,趁热吃。”陈二伸出粗糙的大手,在文三的脑袋上揉了两把,把他那头枯黄的头发揉得乱蓬蓬的,“得多吃点长点肉,将来好接老子的班。”

  说着,陈二又往孩子碗里添了勺汤汁,“你爹走得早,从现在起我就是你干爹。今儿我养你,往后你可得给老子养老送终。”

  文三捧着碗,热气熏得他眼睛发酸。咬开丸子时,溅出的肉汁烫了舌头,可他却舍不得吐,囫囵着咽了下去,甚至连嘴角的油花都舔得干干净净。

  陈二是个庆丰司把门的,干的是把门的差事,嘴却没把门的。说话没遮没拦,因此很招人讨厌。这次人员变动,他也没能幸免,被一脚踢了出去。好在他人缘还不错,经人引荐,当了车夫。

  陈二是个善心人,得知自己是顶了文三父亲的差事之后,便把文三当作干儿子养了起来。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儿,如今他挣得比以前多,应付起来倒也不费劲儿。

  邻桌的车夫们瞧着陈二吃得那般香甜,一个个脖子伸得老长,喉结不受控制地上下滚动,吞咽着口水。二狗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铜锅,脖子伸得像只觅食的鹅,正仔细数着锅里还剩几个丸子,冷不丁被李大个儿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瞧你这点出息,就盯着那几个丸子!”

  李大个儿自己也忍不住一个劲儿咽口水,突然“啪”的一声,把几个铜子拍在桌上,大声说道:“哥几个,今儿难得有荤腥,咱们凑凑钱,让掌柜弄点热乎的。这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还不得自己心疼心疼自己!”

  车夫们早就被馋得不行,一听这话,三五个立马凑起钱来。李大个儿底气十足,扯着嗓子喊道:“掌柜的,给我们也来一锅!”

  齐掌柜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脸上皱纹里积着一道黑黢黢的煤灰,赔着笑说道:“各位爷稍候片刻,炭火得现生,等个几分钟就好。”

  没过一会儿,齐掌柜又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碳灰,招呼伙计上菜。锅刚一上桌,筷子便如雨点般纷纷伸向锅里。李大个儿眼疾手快,夹起一个丸子,在芝麻酱和辣椒油调好的调料里一蘸,麻溜地送进嘴里。

  “痛快!”李大个儿抓起酒盅,猛地灌下一大口酒。那火辣辣的酒液顺着喉咙一路烧下去,他满足地“哈”出一口热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一口酒给吞掉了。

  好菜不愁卖,这热乎的铜锅菜太对大伙胃口了。李大个儿他们几人凑钱又要了一锅。

  大家吃得满嘴流油,就着锅子,酒也喝得飞快。没多会儿,一屋子车夫就都有了些醉意。人一喝多,话匣子就打开了。

  “嘿,李大个儿,你怎么解裤腰带了?这儿可不是八大胡同!你喝多了吧。”陈二眼角余光瞥见,嘴就像没了把门的,打趣道。

  “去你的,一边待着去。陈二,你小子和那孩子两个人吃一锅,我看你也没捞着多少。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你养着这孩子,今后可没多少口福咯。爷们儿四个人两锅,吃得肚子都快撑破了。”李大个儿哪肯在嘴上吃亏,立马回怼道。

  陈二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他是谁呀,那可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立马张嘴就来:“嘿嘿,李大个儿,你知道我今天拉了个什么主儿?”

  他慢悠悠地咪了口酒,故意卖个关子,接着说道:“协和医院的洋大夫!好家伙,那洋大夫下车的时候掉了个纸包,我捡起来一看——好家伙,是一只烧鸡!”

  车夫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七嘴八舌地追问后来怎么样了。陈二得意洋洋地挺起胸脯,眉飞色舞地讲着:“那还用说?我车一停稳,直接撕开鸡腿就啃,那叫一个香啊,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烧鸡!”

  “放你娘的屁!”李大个儿笑着骂道,“你要真捡了一只烧鸡,早找个地方偷着喝酒去了,这会儿估计酒还没醒呢!”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陈二讪讪地挠挠头,也不生气。在这热闹的酒肆里,吹牛扯皮是家常便饭,谁也不会真往心里去。

  他没注意到,一旁的文三也跟着大伙,笑得十分开心,眼睛里满是平日里少见的光亮。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场风云变幻即将来临。福晋与梁锦儿两家皆是前朝王公贵胄,依循民国优待条例,仍能按月领取例银。虽说银两已折换成了大洋,但终究是一份旱涝保收的进项。

  更不必说两家名下田产无数,光是每年收的地租,就是一笔令人艳羡的丰厚收入。

  福晋的身份比梁锦儿又显赫许多。作为虞妃的亲妹妹,她时常得以出入宫禁,偶尔还能获赐些宫里的稀罕物件。这些宫廷的珍宝,随便拿出一件到琉璃厂的古玩铺子,都能换来令人咋舌的银钱。

  昨日福晋又奉召入宫,这回却与往日不同。自老佛爷驾崩后,她姐姐在后宫的处境便愈发艰难。昔日的姐妹反目成仇,明争暗斗不休。

  如今虞妃终于明白,那看似至高无上的凤位,并非人人都能坐得稳当。更何况如今已是民国,自己在深宫冷院里虚度了大半生,是时候该为将来打算了。

  “妹妹,东宫那位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太医说是肺痨,药石罔效。”虞妃倚在填漆雕花的窗棂边,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咱们家也该早作打算。你上回提的那件事......”

  姊妹俩说了许久体己话,直到日影西斜,福晋才辞别出宫。但这一席推心置腹的交谈,愈发坚定了她心中那个盘桓已久的念头。

  陆嘉衍可能还没意识到,时代的前进,让他即将陷入其中。参与进来容易,想要退出,恐怕身不由己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