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陆嘉衍睡得格外香甜。朦胧间,他又梦见了当初将他诓骗到民国来的那个地方。长衫老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可一觉醒来,那些话语却如同晨雾般消散,没有在记忆中留下半点痕迹。
直到洗漱时,他才猛然惊觉——今日竟是自己来到这里的整周年。思及此,他不禁哑然失笑。虽说当初是受人蒙骗,可那老头许诺的“月入过万“倒是不假。如今他的收入,何止是过万?
就着昨日的剩菜和温热的稀粥,陆嘉衍慢条斯理地用着早点。这时石头走了过来,眼眶泛红,神色黯然。
“石头,这是怎么了?“陆嘉衍放下筷子,关切地问道。
石头低着头,声音哽咽:“曹公公的病...怕是更重了。我劝他请个郎中瞧瞧,可他死活不肯,只照着方子让我去抓药。“
陆嘉衍轻叹一声:“寻常郎中怕是也难医治。他那方子是御医开的,外头哪还能找到比御医更高明的大夫?“他略一沉吟,“这些日子饮食要清淡些。晚上去定粤盛堂叫几个菜吧,就在广东会馆边上。他家的生滚鱼粥最是养人,正适合病人调养。“
两人相对而坐,周遭一片静谧。粥碗里升腾的热气,在这寂静中悠悠飘散,似是唯一的动态。
陆嘉衍脑海里盘算着今天的安排,石头则满心忧虑着今后的生计,各怀心思,一时无言。
当他吃完早餐刚踏出家门,就瞧见门口的李大个儿候在那里。李大个儿满脸堆笑,恭敬说道:“东家早!您今儿个是要去学校吗?”
“今儿确实得去。你在这儿等我,是有啥事儿?”陆嘉衍笑着询问。
“爷,您交代的那事儿办妥了!那家伙让咱们给收拾了,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李大个儿忙不迭地邀功报喜。
“好啊,辛苦弟兄们了。先送我去学校吧,回头你再回趟车行,跟弟兄们说一声,这一个礼拜大家赁车的钱就免了。这趟车钱我就不单独给了,这儿有十块大洋,就当是恭贺你定亲的贺礼。”陆嘉衍一边说着,一边递过去一摞大洋。
李大个儿喜出望外,连声道谢。一路上,他嘴巴就没停过,东拉西扯地找着话题。可当他提到“鲍大人昨晚拿刀砍了自己那几个狐朋狗友,然后跳了井”时,
陆嘉衍心里猛地一震。他这才深刻意识到,关淑静这一走,鲍大人竟真的没了活下去的念想。
李大个儿见东家突然沉默不语,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懊悔自己多嘴。他赶忙低下头,专心拉车,生怕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惹东家家不高兴。一路无言,直到抵达目的地,他才小心翼翼地招呼陆嘉衍下车。
陆嘉衍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简单应了一声,便径直走进学校。此时,班里的老师正在热情欢迎同学们回校领书。
开学第一天,倒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儿。老师主要是叮嘱大家要好好学习,还和同学们探讨了日后的去向问题。家境优渥的学生,家里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还有些同学打算回河北、山东等地教书。
陆嘉衍还没拿定主意,只是随意翻看着老师推荐的几个学校。突然,其中一个学校的名字映入眼帘,他顿时来了精神,心想: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要是能进这所学校,只要自己不犯什么大错,往后的生活基本就有着落了!
陆嘉衍一眼就相中了清河镇第一预备小学。在他看来,这所学校堪称绝佳之选,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跳板。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势必要牢牢抓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陆嘉衍决定主动出击。当天,他便径直去找了学校主任,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任连头都没抬,目光扫了眼陆嘉衍递上的材料,直言:“你这字可不行啊。哪有读书人把小篆写成这般模样,实在是丑陋。就这鸡爪子写出的字去教书,岂不是贻笑大方?你先花半年时间好好练练字,之后我再替你想想办法。对了,听说你在琉璃厂混得风生水起,怎么突然想到要来教书了?”
陆嘉衍躬身在旁,态度十分谦逊,恭敬地回应道:“学生这也是为了维持生计,当然,一定花功夫好好练字,日后有资格为人师表。我自认为以目前的水平去教中学,确实会贻笑大方,所以才选了一所小学。”
接着,陆嘉衍又小心翼翼地说道:“今晚,我在东兴楼定了一桌便饭,想请主任赏光,略表心意,还望您务必抽空前来。”
主任听后,点了点头,应道:“行吧,我知道了,等忙完手头的事儿就过去。”
陆嘉衍心中一阵窃喜,看来事情有转机!他一出学校,便马不停蹄地去确认了订好的位置。回到家中,陆嘉衍翻箱倒柜,找出了明版复刻的《传习录》,又精心包好一张面额一百大洋的银票。做完这些,他才换上一身得体的衣服,前往东兴楼赴宴。
陆嘉衍早早便抵达了东兴楼,不仅把店里的招牌菜点了个遍,还特意要了一坛窖藏五年的女儿红。之后,他便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满心期待着主任的到来。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东兴楼内热闹非凡,酒香与菜香交织弥漫。陆嘉衍不时望向门口,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终于,主任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陆嘉衍赶忙迎上去,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招呼主任入座。
“主任,您能来真是太给我面子了,快请坐!”陆嘉衍一边说着,一边拉过椅子,待主任落座后,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主任笑着摆摆手,目光扫过桌上的珍馐美馔和那坛女儿红。
席间,陆嘉衍不住地给主任斟酒、夹菜,聊起天来也是句句斟酌,既不显得谄媚,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渴望与决心。主任偶尔点头,话并不多,但神色间却透着几分惬意。
酒过三巡,陆嘉衍见时机差不多了,便从身旁的包里拿出那本明版复刻《传习录》和包着银票的信封,双手递到主任面前,说道:“主任,这是学生一点小小的心意。这本《传习录》是学生偶然所得,一直珍藏,希望您能喜欢。还有这……是学生的一点孝敬。”
主任的脸色微微一变,目光在那两样东西上停留片刻,没有立刻伸手去接,而是靠在椅背上,轻咳一声:“啊呀,小陆太客气了,不过你那一手字真要练练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陆嘉衍心里门儿清,主任收下了东西,这事儿就算成了。他这般急切地想要去任职的这所学校,位置偏远,薪资微薄,在旁人看来毫无吸引力,几乎没人会选择,可在陆嘉衍眼中,它却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清河镇第一预备小学,还有个鲜有人知的身份——北洋第一陆军小学。这所学校办学时间短暂,仅仅四年便结束了办学历程,但其毕业生大多都进入了赫赫有名的保定讲武堂深造。
陆嘉衍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己往后多花些心思经营人脉,找一两个能倚仗的靠山并非难事。毕竟,这所学校可是直通军界的黄金通道,一旦踏入,未来便充满无限可能。
直到洗漱时,他才猛然惊觉——今日竟是自己来到这里的整周年。思及此,他不禁哑然失笑。虽说当初是受人蒙骗,可那老头许诺的“月入过万“倒是不假。如今他的收入,何止是过万?
就着昨日的剩菜和温热的稀粥,陆嘉衍慢条斯理地用着早点。这时石头走了过来,眼眶泛红,神色黯然。
“石头,这是怎么了?“陆嘉衍放下筷子,关切地问道。
石头低着头,声音哽咽:“曹公公的病...怕是更重了。我劝他请个郎中瞧瞧,可他死活不肯,只照着方子让我去抓药。“
陆嘉衍轻叹一声:“寻常郎中怕是也难医治。他那方子是御医开的,外头哪还能找到比御医更高明的大夫?“他略一沉吟,“这些日子饮食要清淡些。晚上去定粤盛堂叫几个菜吧,就在广东会馆边上。他家的生滚鱼粥最是养人,正适合病人调养。“
两人相对而坐,周遭一片静谧。粥碗里升腾的热气,在这寂静中悠悠飘散,似是唯一的动态。
陆嘉衍脑海里盘算着今天的安排,石头则满心忧虑着今后的生计,各怀心思,一时无言。
当他吃完早餐刚踏出家门,就瞧见门口的李大个儿候在那里。李大个儿满脸堆笑,恭敬说道:“东家早!您今儿个是要去学校吗?”
“今儿确实得去。你在这儿等我,是有啥事儿?”陆嘉衍笑着询问。
“爷,您交代的那事儿办妥了!那家伙让咱们给收拾了,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李大个儿忙不迭地邀功报喜。
“好啊,辛苦弟兄们了。先送我去学校吧,回头你再回趟车行,跟弟兄们说一声,这一个礼拜大家赁车的钱就免了。这趟车钱我就不单独给了,这儿有十块大洋,就当是恭贺你定亲的贺礼。”陆嘉衍一边说着,一边递过去一摞大洋。
李大个儿喜出望外,连声道谢。一路上,他嘴巴就没停过,东拉西扯地找着话题。可当他提到“鲍大人昨晚拿刀砍了自己那几个狐朋狗友,然后跳了井”时,
陆嘉衍心里猛地一震。他这才深刻意识到,关淑静这一走,鲍大人竟真的没了活下去的念想。
李大个儿见东家突然沉默不语,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懊悔自己多嘴。他赶忙低下头,专心拉车,生怕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惹东家家不高兴。一路无言,直到抵达目的地,他才小心翼翼地招呼陆嘉衍下车。
陆嘉衍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简单应了一声,便径直走进学校。此时,班里的老师正在热情欢迎同学们回校领书。
开学第一天,倒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儿。老师主要是叮嘱大家要好好学习,还和同学们探讨了日后的去向问题。家境优渥的学生,家里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还有些同学打算回河北、山东等地教书。
陆嘉衍还没拿定主意,只是随意翻看着老师推荐的几个学校。突然,其中一个学校的名字映入眼帘,他顿时来了精神,心想: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要是能进这所学校,只要自己不犯什么大错,往后的生活基本就有着落了!
陆嘉衍一眼就相中了清河镇第一预备小学。在他看来,这所学校堪称绝佳之选,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跳板。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势必要牢牢抓住。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陆嘉衍决定主动出击。当天,他便径直去找了学校主任,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任连头都没抬,目光扫了眼陆嘉衍递上的材料,直言:“你这字可不行啊。哪有读书人把小篆写成这般模样,实在是丑陋。就这鸡爪子写出的字去教书,岂不是贻笑大方?你先花半年时间好好练练字,之后我再替你想想办法。对了,听说你在琉璃厂混得风生水起,怎么突然想到要来教书了?”
陆嘉衍躬身在旁,态度十分谦逊,恭敬地回应道:“学生这也是为了维持生计,当然,一定花功夫好好练字,日后有资格为人师表。我自认为以目前的水平去教中学,确实会贻笑大方,所以才选了一所小学。”
接着,陆嘉衍又小心翼翼地说道:“今晚,我在东兴楼定了一桌便饭,想请主任赏光,略表心意,还望您务必抽空前来。”
主任听后,点了点头,应道:“行吧,我知道了,等忙完手头的事儿就过去。”
陆嘉衍心中一阵窃喜,看来事情有转机!他一出学校,便马不停蹄地去确认了订好的位置。回到家中,陆嘉衍翻箱倒柜,找出了明版复刻的《传习录》,又精心包好一张面额一百大洋的银票。做完这些,他才换上一身得体的衣服,前往东兴楼赴宴。
陆嘉衍早早便抵达了东兴楼,不仅把店里的招牌菜点了个遍,还特意要了一坛窖藏五年的女儿红。之后,他便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满心期待着主任的到来。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东兴楼内热闹非凡,酒香与菜香交织弥漫。陆嘉衍不时望向门口,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终于,主任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陆嘉衍赶忙迎上去,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招呼主任入座。
“主任,您能来真是太给我面子了,快请坐!”陆嘉衍一边说着,一边拉过椅子,待主任落座后,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主任笑着摆摆手,目光扫过桌上的珍馐美馔和那坛女儿红。
席间,陆嘉衍不住地给主任斟酒、夹菜,聊起天来也是句句斟酌,既不显得谄媚,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渴望与决心。主任偶尔点头,话并不多,但神色间却透着几分惬意。
酒过三巡,陆嘉衍见时机差不多了,便从身旁的包里拿出那本明版复刻《传习录》和包着银票的信封,双手递到主任面前,说道:“主任,这是学生一点小小的心意。这本《传习录》是学生偶然所得,一直珍藏,希望您能喜欢。还有这……是学生的一点孝敬。”
主任的脸色微微一变,目光在那两样东西上停留片刻,没有立刻伸手去接,而是靠在椅背上,轻咳一声:“啊呀,小陆太客气了,不过你那一手字真要练练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陆嘉衍心里门儿清,主任收下了东西,这事儿就算成了。他这般急切地想要去任职的这所学校,位置偏远,薪资微薄,在旁人看来毫无吸引力,几乎没人会选择,可在陆嘉衍眼中,它却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清河镇第一预备小学,还有个鲜有人知的身份——北洋第一陆军小学。这所学校办学时间短暂,仅仅四年便结束了办学历程,但其毕业生大多都进入了赫赫有名的保定讲武堂深造。
陆嘉衍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己往后多花些心思经营人脉,找一两个能倚仗的靠山并非难事。毕竟,这所学校可是直通军界的黄金通道,一旦踏入,未来便充满无限可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