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彻将夏侯纾送回临枫斋偏殿房间,自然就惊动了临枫斋的其他人。宫女内饰们大气不敢出,纷纷在心里猜测天子的意思。毕竟是独孤彻亲自罚夏侯纾在外面跪着的,这都过去几个时辰了,独孤彻突然又返回来,还亲自将她送回房间。便是宫里那些得宠的娘娘们,也没有几个有这样的福分啊!
梅影不知何时也来了,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独孤彻回头看见梅影,吩咐道:“赶紧叫人打盆热水来,她的脚怕是冻坏了。”
梅影听了马上便出去了。
独孤彻也不顾外面诸多宫女和内侍,用手将夏侯纾身上盖着的被角压好,关切道:“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好些?”
夏侯纾别过脸,不理他。她才刚回到房间,裤腿和裙摆都被雪水浸湿了,凉飕飕的贴着皮肤,哪里来的好转?
夏侯纾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明白独孤彻的想法了。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她抱回房间,这是要让她以后在宫里更加难以立足吗?既然如此,为何不立马将她赶出宫去?大家眼不见心不烦,这样不好吗?
“都怪朕,早些让你起来就不会这样了。”独孤彻的语气颇有些自责。
夏侯纾诧异地看着他,她是听错了吗?还是眼花了?他为什么会露出这个表情?
独孤彻原本只是想让夏侯纾跪一下,既能平息姚贵妃的怒气,也好杀杀夏侯纾的傲气,让她以后别那么爱出头。结果姚太后派人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与他商议,他去了才知道是要商讨过年的宫宴事宜,完全脱不了身。
虽然姚太后全程没有提夏侯纾的事,但他总觉得在这之前已经有人先他一步去通风报信了。而他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太好表现得过于关心夏侯纾,就没早点让人过来传话,好让夏侯纾早些起来。
直到陪着姚太后用了晚膳,天都要黑了,独孤彻才步履匆匆地赶过来,却看到夏侯纾依然跪在廊下的雪地里,背脊挺得笔直。
独孤彻很怀念在护国寺时的夏侯纾,但也害怕她永远学不会低头。
夏侯纾却不想承他的情,赌气道:“这与陛下何干?是我自作自受!”
“何必说这些气话。”独孤彻沉声道,“朕也知道这件事你受了些委屈,但姚贵妃协理六宫,说几句也是情理之中。你听着便是了,何必要跟她硬碰硬?”
“什么规矩,什么姚贵妃,这些原本都与我无关,是你让我跟他们搅和在一起的,现在又想来当好人了?”夏侯纾气愤难当,满脸鄙夷,冷冷道,“陛下,你要是真觉得我委屈,就尽快放我出宫!以后大家眼不见心不烦,反而能相安无事!”
独孤彻沉默了一阵,才说:“过些日子朕便准你出宫。”
语气听着似乎有些为难,但却是夏侯纾今天听到的最称心的话。
“此话当真?”夏侯纾怕他只是为了安慰自己才随便说说,忙又强调道,“陛下金口玉言,可别又反悔了。”
独孤彻沉默不言。
不一会儿梅影便打了热水回来,正好化解了这尴尬的气氛。
独孤彻对梅影说:“放在这儿吧,你先下去。”
“陛下……”梅影颇为惊讶,然后看了一下缩在被子里的夏侯纾,迟疑道,“还是让奴婢留下来伺候夏侯姑娘吧。”
独孤彻摆摆手,示意她赶紧出去。
梅影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转身出去了。
独孤彻伸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扶了夏侯纾一把。
夏侯纾被他这个亲昵的动作吓了一跳,赶紧自己起来,也不顾什么礼节,慢慢的将自己的双脚移到装满热水的木盆里。其实她很想告诉他,她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泡个脚,而是好好洗个热水澡,然后换一身干净暖和的衣裳,再烧一盆旺旺的炭火来烤烤。然而如今天色已晚,她又是寄人篱下,前面还说了那么多不近人情的狠话,现在让她示弱,她还真开不了这个口。
“烫吗?”独孤彻盯着她问。
夏侯纾摇了摇头,只是觉得热水没过脚踝后,双腿才有了一丝暖意,但这还不足以消除她全身的寒凉。
“看样子是真冻得不轻。”独孤彻叹了口气,他方才试过水温了,明明就很烫,岂料她竟然感觉不到。
夏侯纾没接话,安安静静的泡了一会儿,直到感觉到两条腿像是终于属于自己了,她才伸手试了试水温,差不多快冷了。然而独孤彻丝毫没有回避或者离开的意思,她耗不住,于是当着他的面将脚擦干。
她才不会像那个被伍子胥看了手腕的女子一样傻傻的以为失了贞洁而自杀。
独孤彻见她不泡了,又唤了人进来将水端出去。随后梅影又带人端了两个烧得很旺的火盆进来,屋里登时暖了许多。
夏侯纾感激地看着梅影,用眼神表达着谢意。
独孤彻见夏侯纾已经没事了,才去福乐公主的房间。
趁着独孤彻走了,夏侯纾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踉踉跄跄的走过去关好门,又紧紧闩上,才回去换了一身衣裳,然后裹了一床被子蹲在火盆旁边烤火。
她很想家,想父亲母亲,也想夏侯翊。
这段日子,夏侯纾觉得自己这副练武的身子越发不如从前,再这样下去,只怕是要废了。可她又不知道何时才能逃离这座牢笼,正式脱离苦海。而独孤彻承诺过些日子放她出宫,也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
好在这一夜终究还是熬过去了。
夏侯纾被罚之后,便再也没了任何娱人娱己的新点子,连想一想的心思都没有了。临枫斋的宫女内侍们也心有余悸,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该干嘛干嘛,规规矩矩的,偶尔也抱怨下这鬼天气。而夏侯纾因受了寒,有些咳嗽,更加不爱出门,反正没人理她,她索性也装起了病西施。
天气越来越冷,风雪越来越紧。福乐公主已经好些天不去上学了,独孤彻却仍然没有放她出宫的意思,这些天也不来临枫斋,仿佛是在刻意躲避什么。
腊八节那天,宫里很热闹,除了膳房分出来的腊八粥,各宫也在结合各自的口味在自己的小厨房熬腊八粥,然后分给关系亲近的人。而福乐公主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几乎把大家送来的腊八粥都尝了一遍,然后就因为吃得膈食了,第二天被梅影和流萤逼着在临枫斋里散步消食。
雪一直在下,起先只是稀稀疏疏的,接着越下越大,地上、房顶都堆了厚厚的一层,目光所及处一派银装素裹。
夏侯纾披了件衣服出去,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伸手接了一片,落在手心冰冰凉凉的,一会儿就化了,于是她便望着被飞雪包围的光秃秃的枫树轻轻叹气。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听到一个声音:“这位可是夏侯姑娘?”
夏侯纾转身,见一个圆脸的小内侍笑容可掬的站在廊下,双手托着一个包袱。
“我是。”夏侯纾点点头,又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越国公府给你捎东西了。”圆脸内侍走过来将包袱递给夏侯纾,笑呵呵道,“东西既已送到,奴才就先走了。”
这是夏侯纾进宫以来第一次收到家里捎进来的东西,她心中一喜,忙掏了几个钱给对方,又道了谢,圆脸内侍便欢喜的离开了。
夏侯纾欣喜若狂,赶紧抱着包袱回到房间。她将包袱小心翼翼的放在小桌上,在慢慢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布包和一个锦盒,还有一封信。她忙拆开信看,是夏侯翊的字迹,写着“生辰快乐”四个字。
夏侯纾都快忘了今天是她十六岁的生日。忙又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副做工精致的玉手镯,触手生温,她将它戴在手腕上,大小刚好合适,她不由得仔细欣赏了一番。然后才打开小布包,全是她爱吃的栗子。想来夏侯翊是知道她的喜好,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就用陶罐将新鲜的栗子储存下来,现在才让人煮熟了给她送来。
夏侯纾捡了几个剥了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口齿间萦绕,心里也暖暖的。
傍晚,福乐公主因为白天被逼着散步,走得太累了,吃完晚饭就吵着要睡觉。其他人不敢打扰,连走路的脚步声都是轻轻悄悄的,临枫斋里一片宁静。
夏侯纾从福乐公主的房里出来时天已经黑了,可她并无睡意,便沿着走廊一直往前走,两边的光秃秃的树枝上凝结了一层冰,长廊两边的檐角上每隔几米就会挂着一个灯笼,昏黄的烛光印在雪上更显得一地的落寞。
往年生辰,母亲一大早就会给她煮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中午在家中的小亭里煮酒赏雪,晚上则跟着夏侯翊偷偷出去鬼混,冻得面红耳赤了才又悄悄地翻墙回家。
那个时候,时间放佛都被欢乐填得满满的。
走着走着,便看见走廊的尽头站着独孤彻和褚黎安。
夏侯纾忙过去行礼。抬起头来,视线正好落在褚黎安身上。他左手握着他的宝贝青虹剑,右手托着一个大大的锦盒,看起来十分滑稽。
夏侯纾本想笑,但看到褚黎安冷冰冰的脸却生生憋住了。这事说起来也怪她自己多事。进宫之初,夏侯纾为了气褚黎安,便故意装作不知情,左一个公公右一个公公的叫他。后来见褚黎安听得脸上的肌肉都开始抽搐了,梅影才尴尬而委婉的来劝她不要再故意激怒褚黎安,不然后果很严重。
侍卫统领与内侍总管虽然都是陛下眼前的大红人,但差别却是很大的。至少前者是个男人,而后者充其量算半个。所以不怪褚黎安每次看她的眼神都在喷火,恨不得将她化为灰烬。
然而夏侯纾就喜欢看到褚黎安怒不可遏又拿她没有办法的样子,至少让她在心理上得到一丝丝安慰。
“把东西给她吧。”独孤彻对褚黎安说。
褚黎安依言将锦盒递给夏侯纾。
夏侯纾以为是独孤彻也要给福乐公主的东西,胆战心惊的从褚黎安手中接过锦盒,看也不敢看他。低声问:“这是什么?要马上交给公主吗?”
“不,这是给你的。”独孤彻眼睛里盛满了笑意。
“给我的?”夏侯纾惊讶的看着这个锦盒,掂了掂,有些分量,但并不是很重,一时还真猜不到会是什么,只好又问:“是什么?”
独孤彻对褚黎安做了个手势,褚黎安便自动退下了。
没了冷面神的存在,夏侯纾的心也轻松起来。
“打开看看吧。”独孤彻说着便走近了几步,神情温和。
夏侯纾闻言将锦盒放在旁边的栏杆的靠椅上,小心翼翼打开,借着灯笼下投下的昏暗烛光,她看见里面是一件用金线绣着梅花的大红披风。
“陛下,这……”夏侯纾抬头不解地看着独孤彻,第一直觉就是对方拿错了,然后不确信地问,“你确定这是要给我的吗?”
“当然。”独孤彻神采奕奕,指了指那披风说,“朕记得今日是你的生辰,这是给你的礼物。”他顿了一下,又问,“喜欢吗?”
“这也太贵重了吧?”夏侯纾小声说。这见披风看着朴实无华,但是披风上的梅花却是用三种绣法绣成的,看着栩栩如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如此贵重的物品,竟然是给她的生辰礼物?她有这么重要吗?
“你喜欢便好,披上给朕瞧瞧。”独孤彻说完便不由分说地取出披风亲自为她披上。鬼使神差的,夏侯纾竟没有阻止。他顾自欣赏着,面露欣赏之色:“很适合你。”
“谢陛下。”夏侯纾机械地说着话,心里却觉得很奇怪。他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会记得她这个宫廷小菜鸟的生辰,这太不可思议了!
夏侯纾再次疑惑地看向独孤彻,可他脸上除了欣喜什么也看不出来。她又问:“陛下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辰?”
“宫里的每个人都有身份档案,朕看过你的。”独孤彻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夏侯纾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问,“公里这么多人,是不是每个人的生辰陛下都会记得?”
独孤彻眉头微蹙,道:“朕怎么会记得那么多?”
“那陛下怎么会记得我的生辰?”夏侯纾更加诧异了。
独孤彻看了看夏侯纾,什么也没说,而是抓了她的手便走。
夏侯纾试图挣开,无果,只得随他去。
梅影不知何时也来了,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独孤彻回头看见梅影,吩咐道:“赶紧叫人打盆热水来,她的脚怕是冻坏了。”
梅影听了马上便出去了。
独孤彻也不顾外面诸多宫女和内侍,用手将夏侯纾身上盖着的被角压好,关切道:“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好些?”
夏侯纾别过脸,不理他。她才刚回到房间,裤腿和裙摆都被雪水浸湿了,凉飕飕的贴着皮肤,哪里来的好转?
夏侯纾觉得自己越来越不明白独孤彻的想法了。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她抱回房间,这是要让她以后在宫里更加难以立足吗?既然如此,为何不立马将她赶出宫去?大家眼不见心不烦,这样不好吗?
“都怪朕,早些让你起来就不会这样了。”独孤彻的语气颇有些自责。
夏侯纾诧异地看着他,她是听错了吗?还是眼花了?他为什么会露出这个表情?
独孤彻原本只是想让夏侯纾跪一下,既能平息姚贵妃的怒气,也好杀杀夏侯纾的傲气,让她以后别那么爱出头。结果姚太后派人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与他商议,他去了才知道是要商讨过年的宫宴事宜,完全脱不了身。
虽然姚太后全程没有提夏侯纾的事,但他总觉得在这之前已经有人先他一步去通风报信了。而他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太好表现得过于关心夏侯纾,就没早点让人过来传话,好让夏侯纾早些起来。
直到陪着姚太后用了晚膳,天都要黑了,独孤彻才步履匆匆地赶过来,却看到夏侯纾依然跪在廊下的雪地里,背脊挺得笔直。
独孤彻很怀念在护国寺时的夏侯纾,但也害怕她永远学不会低头。
夏侯纾却不想承他的情,赌气道:“这与陛下何干?是我自作自受!”
“何必说这些气话。”独孤彻沉声道,“朕也知道这件事你受了些委屈,但姚贵妃协理六宫,说几句也是情理之中。你听着便是了,何必要跟她硬碰硬?”
“什么规矩,什么姚贵妃,这些原本都与我无关,是你让我跟他们搅和在一起的,现在又想来当好人了?”夏侯纾气愤难当,满脸鄙夷,冷冷道,“陛下,你要是真觉得我委屈,就尽快放我出宫!以后大家眼不见心不烦,反而能相安无事!”
独孤彻沉默了一阵,才说:“过些日子朕便准你出宫。”
语气听着似乎有些为难,但却是夏侯纾今天听到的最称心的话。
“此话当真?”夏侯纾怕他只是为了安慰自己才随便说说,忙又强调道,“陛下金口玉言,可别又反悔了。”
独孤彻沉默不言。
不一会儿梅影便打了热水回来,正好化解了这尴尬的气氛。
独孤彻对梅影说:“放在这儿吧,你先下去。”
“陛下……”梅影颇为惊讶,然后看了一下缩在被子里的夏侯纾,迟疑道,“还是让奴婢留下来伺候夏侯姑娘吧。”
独孤彻摆摆手,示意她赶紧出去。
梅影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转身出去了。
独孤彻伸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扶了夏侯纾一把。
夏侯纾被他这个亲昵的动作吓了一跳,赶紧自己起来,也不顾什么礼节,慢慢的将自己的双脚移到装满热水的木盆里。其实她很想告诉他,她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泡个脚,而是好好洗个热水澡,然后换一身干净暖和的衣裳,再烧一盆旺旺的炭火来烤烤。然而如今天色已晚,她又是寄人篱下,前面还说了那么多不近人情的狠话,现在让她示弱,她还真开不了这个口。
“烫吗?”独孤彻盯着她问。
夏侯纾摇了摇头,只是觉得热水没过脚踝后,双腿才有了一丝暖意,但这还不足以消除她全身的寒凉。
“看样子是真冻得不轻。”独孤彻叹了口气,他方才试过水温了,明明就很烫,岂料她竟然感觉不到。
夏侯纾没接话,安安静静的泡了一会儿,直到感觉到两条腿像是终于属于自己了,她才伸手试了试水温,差不多快冷了。然而独孤彻丝毫没有回避或者离开的意思,她耗不住,于是当着他的面将脚擦干。
她才不会像那个被伍子胥看了手腕的女子一样傻傻的以为失了贞洁而自杀。
独孤彻见她不泡了,又唤了人进来将水端出去。随后梅影又带人端了两个烧得很旺的火盆进来,屋里登时暖了许多。
夏侯纾感激地看着梅影,用眼神表达着谢意。
独孤彻见夏侯纾已经没事了,才去福乐公主的房间。
趁着独孤彻走了,夏侯纾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踉踉跄跄的走过去关好门,又紧紧闩上,才回去换了一身衣裳,然后裹了一床被子蹲在火盆旁边烤火。
她很想家,想父亲母亲,也想夏侯翊。
这段日子,夏侯纾觉得自己这副练武的身子越发不如从前,再这样下去,只怕是要废了。可她又不知道何时才能逃离这座牢笼,正式脱离苦海。而独孤彻承诺过些日子放她出宫,也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
好在这一夜终究还是熬过去了。
夏侯纾被罚之后,便再也没了任何娱人娱己的新点子,连想一想的心思都没有了。临枫斋的宫女内侍们也心有余悸,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该干嘛干嘛,规规矩矩的,偶尔也抱怨下这鬼天气。而夏侯纾因受了寒,有些咳嗽,更加不爱出门,反正没人理她,她索性也装起了病西施。
天气越来越冷,风雪越来越紧。福乐公主已经好些天不去上学了,独孤彻却仍然没有放她出宫的意思,这些天也不来临枫斋,仿佛是在刻意躲避什么。
腊八节那天,宫里很热闹,除了膳房分出来的腊八粥,各宫也在结合各自的口味在自己的小厨房熬腊八粥,然后分给关系亲近的人。而福乐公主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几乎把大家送来的腊八粥都尝了一遍,然后就因为吃得膈食了,第二天被梅影和流萤逼着在临枫斋里散步消食。
雪一直在下,起先只是稀稀疏疏的,接着越下越大,地上、房顶都堆了厚厚的一层,目光所及处一派银装素裹。
夏侯纾披了件衣服出去,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伸手接了一片,落在手心冰冰凉凉的,一会儿就化了,于是她便望着被飞雪包围的光秃秃的枫树轻轻叹气。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听到一个声音:“这位可是夏侯姑娘?”
夏侯纾转身,见一个圆脸的小内侍笑容可掬的站在廊下,双手托着一个包袱。
“我是。”夏侯纾点点头,又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越国公府给你捎东西了。”圆脸内侍走过来将包袱递给夏侯纾,笑呵呵道,“东西既已送到,奴才就先走了。”
这是夏侯纾进宫以来第一次收到家里捎进来的东西,她心中一喜,忙掏了几个钱给对方,又道了谢,圆脸内侍便欢喜的离开了。
夏侯纾欣喜若狂,赶紧抱着包袱回到房间。她将包袱小心翼翼的放在小桌上,在慢慢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布包和一个锦盒,还有一封信。她忙拆开信看,是夏侯翊的字迹,写着“生辰快乐”四个字。
夏侯纾都快忘了今天是她十六岁的生日。忙又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副做工精致的玉手镯,触手生温,她将它戴在手腕上,大小刚好合适,她不由得仔细欣赏了一番。然后才打开小布包,全是她爱吃的栗子。想来夏侯翊是知道她的喜好,所以在秋天的时候就用陶罐将新鲜的栗子储存下来,现在才让人煮熟了给她送来。
夏侯纾捡了几个剥了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口齿间萦绕,心里也暖暖的。
傍晚,福乐公主因为白天被逼着散步,走得太累了,吃完晚饭就吵着要睡觉。其他人不敢打扰,连走路的脚步声都是轻轻悄悄的,临枫斋里一片宁静。
夏侯纾从福乐公主的房里出来时天已经黑了,可她并无睡意,便沿着走廊一直往前走,两边的光秃秃的树枝上凝结了一层冰,长廊两边的檐角上每隔几米就会挂着一个灯笼,昏黄的烛光印在雪上更显得一地的落寞。
往年生辰,母亲一大早就会给她煮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中午在家中的小亭里煮酒赏雪,晚上则跟着夏侯翊偷偷出去鬼混,冻得面红耳赤了才又悄悄地翻墙回家。
那个时候,时间放佛都被欢乐填得满满的。
走着走着,便看见走廊的尽头站着独孤彻和褚黎安。
夏侯纾忙过去行礼。抬起头来,视线正好落在褚黎安身上。他左手握着他的宝贝青虹剑,右手托着一个大大的锦盒,看起来十分滑稽。
夏侯纾本想笑,但看到褚黎安冷冰冰的脸却生生憋住了。这事说起来也怪她自己多事。进宫之初,夏侯纾为了气褚黎安,便故意装作不知情,左一个公公右一个公公的叫他。后来见褚黎安听得脸上的肌肉都开始抽搐了,梅影才尴尬而委婉的来劝她不要再故意激怒褚黎安,不然后果很严重。
侍卫统领与内侍总管虽然都是陛下眼前的大红人,但差别却是很大的。至少前者是个男人,而后者充其量算半个。所以不怪褚黎安每次看她的眼神都在喷火,恨不得将她化为灰烬。
然而夏侯纾就喜欢看到褚黎安怒不可遏又拿她没有办法的样子,至少让她在心理上得到一丝丝安慰。
“把东西给她吧。”独孤彻对褚黎安说。
褚黎安依言将锦盒递给夏侯纾。
夏侯纾以为是独孤彻也要给福乐公主的东西,胆战心惊的从褚黎安手中接过锦盒,看也不敢看他。低声问:“这是什么?要马上交给公主吗?”
“不,这是给你的。”独孤彻眼睛里盛满了笑意。
“给我的?”夏侯纾惊讶的看着这个锦盒,掂了掂,有些分量,但并不是很重,一时还真猜不到会是什么,只好又问:“是什么?”
独孤彻对褚黎安做了个手势,褚黎安便自动退下了。
没了冷面神的存在,夏侯纾的心也轻松起来。
“打开看看吧。”独孤彻说着便走近了几步,神情温和。
夏侯纾闻言将锦盒放在旁边的栏杆的靠椅上,小心翼翼打开,借着灯笼下投下的昏暗烛光,她看见里面是一件用金线绣着梅花的大红披风。
“陛下,这……”夏侯纾抬头不解地看着独孤彻,第一直觉就是对方拿错了,然后不确信地问,“你确定这是要给我的吗?”
“当然。”独孤彻神采奕奕,指了指那披风说,“朕记得今日是你的生辰,这是给你的礼物。”他顿了一下,又问,“喜欢吗?”
“这也太贵重了吧?”夏侯纾小声说。这见披风看着朴实无华,但是披风上的梅花却是用三种绣法绣成的,看着栩栩如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如此贵重的物品,竟然是给她的生辰礼物?她有这么重要吗?
“你喜欢便好,披上给朕瞧瞧。”独孤彻说完便不由分说地取出披风亲自为她披上。鬼使神差的,夏侯纾竟没有阻止。他顾自欣赏着,面露欣赏之色:“很适合你。”
“谢陛下。”夏侯纾机械地说着话,心里却觉得很奇怪。他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会记得她这个宫廷小菜鸟的生辰,这太不可思议了!
夏侯纾再次疑惑地看向独孤彻,可他脸上除了欣喜什么也看不出来。她又问:“陛下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辰?”
“宫里的每个人都有身份档案,朕看过你的。”独孤彻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夏侯纾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问,“公里这么多人,是不是每个人的生辰陛下都会记得?”
独孤彻眉头微蹙,道:“朕怎么会记得那么多?”
“那陛下怎么会记得我的生辰?”夏侯纾更加诧异了。
独孤彻看了看夏侯纾,什么也没说,而是抓了她的手便走。
夏侯纾试图挣开,无果,只得随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