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祁人很重视上元节,朝中从正月十四开始休沐,直到正月十七才开朝,以便在朝为官者能与家人共享月圆。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京城将取消宵禁限制,城里的民众可尽情地赏灯夜游。届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至于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南祁的历代皇帝也抵挡不住元宵夜的欢庆气氛,不惜斥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给。
越国公府这日也准备了家宴,宴会厅内,丝竹之声悠扬悦耳,舞伎们的曼妙身姿令人目不暇接。歌女们头戴精致的花冠,身穿绚丽的霞帔,犹如盛开的花朵,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身,都流露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即使在寒冷的正月里,这里却仿佛春意盎然,温暖如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酒香四溢,佳肴丰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歌舞美乐,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回廊蜿蜒曲折,仿佛引领着人们进入另一个世界。每一处都精心布置,每一物都细致打磨。透过窗棂,可以看见月光洒在静静的湖面上,银光闪闪,与宴会厅内的璀璨灯光相互辉映,宛如人间仙境。
热闹的家宴结束之后,夏侯渊便带着家眷一同外出赏灯。令人意外的是,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郭夫人也笑盈盈地牵着儿子,步伐轻快地登上了前往岐水河畔的马车。
夜幕降临,岐水河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男男女女们纷纷蹲在河边,手持各式各样的河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整条河面上,色彩斑斓的河灯宛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将夜晚装点得如白昼般明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们陆续赶到河边。他们纷纷从马车上下来,走向河边。有的手捧精美的河灯,有的则带着笔墨和纸张,准备在河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
长长的河岸上,人们或坐或立,专注地写着自己的心愿。每一个字迹都凝聚着他们的期望和愿景,每一个愿望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渴望。当愿望写好之后,他们点燃河灯的灯芯,轻轻地将河灯推向河中。
宽敞平静的河面上,一盏盏河灯顺流而下,带着人们的愿望缓缓漂去。在灯光的映照下,每个人的脸庞都显得格外柔和。他们目送着河灯远去,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这一刻,岐水河畔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河灯的光芒照亮了黑暗,人们的愿望也点亮了心中的希望。在这个夜晚,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夏侯纾也照着样子在一朵莲花样式的河灯上写下来“平安顺遂”四个字,然后同夏侯纯一起轻轻地将河灯推向河中。眼见着河灯渐行渐远,她不禁仰望天空,注意到离戌时仅剩下短短的半个时辰。在这个全家团聚的时刻,她该如何巧妙地离开大家,前往落月坊与独孤彻相见呢?
夏侯纯并未察觉到堂妹心底深处的秘密,她放了一盏灯之后,又让侍女再去购置几盏灯。她解释说,这些灯是为她远在锦凤城的母亲和大姐放的。在放完这些灯后,她觉得既然为母亲和大姐放了灯,那么也不妨为她的父亲、两个庶弟以及两个外甥也放一盏。
于是,她一盏接一盏地放着。那些灯,犹如夜空中的星星,随着河流的方向漂去,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每盏灯都承载着一份情感,一份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润色着这寂静的夜色。
夏侯翓那边早就等不及要去跟卢飞雪约会,所以放完花灯后,便以独自游览为由,慌忙逃离了现场,仿佛怕被人发现他的秘密一般。
夏侯渊和钟玉卿心知肚明,但碍于自己只是做伯父伯母的,不好说什么,遂由着他去了。
岂料夏侯翓开了这道口子后,其他年轻人也纷纷提出要自己单独去逛逛。
郭夫人不放心夏侯翎与郭楷单独出去,便亲自领着他们往另一条街去了。
夏侯纾怕自己落单了会被父母拘在身边,赶紧拉着夏侯纯走开了。
夏侯渊与钟玉卿互相对望,流露出无奈的苦笑。随后夏侯渊轻笑着感慨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以后便只有我们两个互相作伴了。”
钟玉卿看着丈夫温和一笑。
夏侯纯倒也不怕带着堂妹去见贺子彦,只是她敏锐地察觉到,夏侯纾今晚的表现中透着一丝不寻常的殷勤。这使得夏侯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当她们逐渐远离了长辈的视线后,夏侯纯终于忍不住向夏侯纾问道:“你今晚是怎么了?总感觉你有些心不在焉,和平时不太一样。”
夏侯纾回过神来,绝口不提自己心里藏着的秘密,而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道:“二姐姐看错了,我不过是很久没有看到街上这么热闹,有点不适应罢了。”
“既然你不想说,那就不勉强了。”夏侯纯看着对方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便没有继续追问。她环顾四周,又开口道:“我跟子彦约好戌时正刻在刘家铺子门口相见,你真要跟我一起去吗?”
闻言,夏侯纾立马将自己的手从挽着堂姐的手臂上撤回来,连声道:“你们郎情妾意的,我才不去讨人嫌!你赶紧去吧,我自己去别处走走!”
夏侯纯笑得前俯后仰,然后打趣道:“今天人这么多,我担心你一个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如果你愿意和我们同行,我当然不会反对。”
“不不不!”夏侯纾连忙摆手拒绝,“你没有意见,我还有意见呢!”
夏侯纯不再劝她,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侍女去赴约去了。
夏侯纾看着堂姐雀跃着远去的背影,心想二姐姐这样真好,心里装着喜欢的人,好像做什么都有奔头,有干劲了呢!
然而,当她想到自己即将要见到的人时,她的内心开始忐忑不安,仿佛有一面小鼓在轻轻敲打,使她的思绪开始纷乱,怎么都无法理智思考。
夏侯纾在落月坊附近绕了三四圈,终究还是咬着牙上楼去了。
戌时之后,落月坊内逐渐安静下来。夏侯纾穿过逐渐空荡的大厅,不时与笑语盈盈、心满意足的客人擦肩而过。也有人嫌外面吵,选择在雅间里静静地欣赏窗外满城灯火,远离喧嚣。
尽管坊间已不如白日那般热闹,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欢声笑语,像是夜幕下的精灵,悄无声息地装饰着这静谧的夜晚。而夏侯纾的心却无法感受到了这一份平淡中的温馨与安宁,她独自穿过人群,熟路地上了三楼雅间,走到约定的那扇门前,心跳声在耳边逐渐加速。她默默地深吸一口气,试图使自己看起来更加轻松自在,然后伸手去轻轻敲了敲门。
门扉轻启,旋即在夏侯纾眼前映现出独孤彻的身影。他身着淡雅的紫袍,那般柔和的颜色仿佛汲取了深邃夜空中的星辉,与他的玉冠束发交相辉映,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华贵。他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阳,温和而亲切,似乎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寒凉。此刻,他正倚在门框里,看着夏侯纾,那深邃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宠溺。温暖的烛火下,夏侯纾不禁有些失神,眼前的独孤彻,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人。
独孤彻见她盯着自己半晌没有反应,不由得勾了勾嘴角,笑着提醒道:“进来呀,傻愣着看什么呢?”
夏侯纾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走进去,随后独孤彻便掩了门。
雅间之内,香案已然精心布置妥当,上面摆放着当季的鲜花、酒水以及各式食物。其中,仅有一酒盏内还剩半杯酒,其他菜品均未动过,显得分外洁净。显然,独孤彻已经在此浅酌了几杯。
随后独孤彻跟了上来,夏侯纾果然从他身上闻到了微微酒香味。
独孤彻微微一笑,示意她坐下。他熟练地拿起酒壶,为另一只精致的酒盏斟满了琥珀色的酒液。那液体在摇曳的烛光中熠熠生辉,仿佛点点繁星降落在酒杯之中,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先喝杯酒暖暖身子吧。”独孤彻缓缓地端起酒盏,动作温柔的递给她,那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随后他又补充道:“虽然现在已是上元节,但外面的寒意仍未消退。前几日我去了趟北山,那里的积雪还未融化呢。”
夏侯纾默然不语,只是顺从地接过了酒杯。面对这杯酒,她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心中五味杂陈。
毕竟是天子亲自斟的酒,不喝,显得她不懂事,也不够尊敬对方。但是喝了,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有些不合适。
“陛下,我不冷。”夏侯纾端着酒盏并未饮下,目光坚定地注视着他,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接下来该说什么。眼前的状况,她的每一句话都得深思熟虑。
独孤彻不以为忤,反而笑道:“这里没有陛下,只有独孤彻和夏侯纾。”
如此说来,他们接下来的谈话也不涉及南祁天子了。
夏侯纾缓缓吐出一口长气,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看着眼前笑容和煦的男人,她决定换个轻松的话题,将这紧张的气氛化解开。于是,她微笑着提议:“陛下还没用晚膳吧?那我陪你喝几杯。”
夏侯纾岁晚便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开始殷勤地给独孤彻布菜。
独孤彻从善如流,坐下来享受她独有的进膳服务。
夏侯纾像只殷勤的小蜜蜂,几乎把桌子上的每一道菜都给他夹了一遍,然而独孤彻每一道菜都只吃一两口,再夹,他也不会再吃了,所以夏侯纾服侍他吃完一顿饭,也摸不准他到底爱吃什么。
这个男人,心思太难猜了。
酒足饭饱,该到正题了。
夏侯纾深吸一口气,默默为自己打气,然后她鼓起勇气说:“我们之前约定好今日在此见面,我会告诉你我的答案。不过,在这之前,你得答应我,无论我接下来说什么,你都不许生气,也不能迁怒旁人。”
听她这么说,独孤彻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她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不太顺耳。然而,他还是毅然决定要听她亲口说出来,哪怕那可能会让他面临更多的困扰和痛苦。
“所以你的答案是什么?”独孤彻问道。
夏侯纾一边小心翼翼观察着他的神色,一边试探着说:“那天你说你喜欢我,问我愿不愿意接受你的好意。当时我太惊讶了,也没来得及多问一句,你口中的喜欢,是什么样的喜欢呢?”
“这很重要吗?”独孤彻有些纳闷,甚至觉得有点好笑。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还要分是哪一种?喜欢就是喜欢,哪有那么多计较?
"当然重要。"夏侯纾认真地回答道,"我也有很多喜欢的人、事、物,所以我知道喜欢跟喜欢是不一样的。就像我看到路边的小猫小狗,我也会心生喜爱,并给予它们食物,但我的喜欢只是在它们身上短暂停留,并不会把它们带回家。所以,你明白吗?这种一时的怜爱之情是难以长久的。"
独孤彻突然放下酒杯,神情变得极为严肃,他直视着夏侯纾说:“夏侯纾,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狗,我只是喜欢你。你提及这些,究竟是想说什么?”
夏侯纾原本打算以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谁都不会觉得脸上挂不住,但却发现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她决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既然你想要我直截了当,那么我就直说了。”夏侯纾说道,“你是天子,你有三宫六院,有无数的妃嫔等着你去宠爱。所以,你的爱意太过虚无缥缈,让人无法捉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希望能跟一个胸怀不必这么宽广的人分享喜怒哀乐。”
独孤彻似乎听明白了,他的面容中透出一丝寒意,声音冷冽地继续说道:“你的言下之意,是我身为天子,没有办法对你一心一意,所以你不愿意接受我的好意,是吗?”
夏侯纾视死如归般点点头。
独孤彻却没有立马翻脸,而是再次询问:“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那不然还有什么原因呢?
夏侯纾看着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独孤彻再次凝视着她,郑重其事地问道:“夏侯纾,抛开我是天子不说,你对我难道就没有半点情义吗?”
这个问题,跟夏侯纾前两天去问堂姐的问题如出一辙。
夏侯纾反而轻松了,于是说:“我之前问过我二姐姐,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当时她对我说,喜欢一个人,是心跳,是害羞,是在意,是想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这几天我仔细想过了,我目前对你没有这样的感觉。”
独孤彻再次端起酒杯,将满杯的酒液倾倒入喉中。这一次,他依旧未能品味到心中的那份畅快,于是他又连续为自己斟满了几次。每一次仰头饮尽,都是他对郁闷情绪的宣泄,希望能借助这烈酒的力量,让自己忘却一切烦忧。然而,似乎这酒也并未能完全满足他的内心渴求,他仍在这苦闷的情绪中挣扎。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这句话,就是说他与夏侯纾。从初次见面的震惊与怀疑,再到后面相处的好奇与试探。他觉得夏侯纾就像是天边的一朵云。看着很近,其实很远。每一次,他以为触手可及,可他一伸手,却只抓到了一阵远去的风。
夏侯纾担心他在宫外喝多了会出事,所以当他要再倒酒的时候,她敏捷地用双手抓住了酒壶,坚决地阻止他继续倒酒。随后,她大声提醒道:“我们说好了,不论我说什么你都不许生气的!”
独孤彻怎能不生气,他不仅生气,他简直肺都要气炸了。他放低姿态、费尽心思地去讨一个人的欢心,结果对方却冷漠地告诉他,这一切只是他一厢情愿。这些年来,他何曾对哪个女人这样掏心掏肺过?
独孤彻越想越生气,怒火中烧,完全不顾夏侯纾的阻挠,毅然决然地伸出手去抢夺酒壶。
夏侯纾眼明手快,瞬间从座位上跃起,巧妙地闪避到一旁。而独孤彻则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毫不留情地将她逼至墙角。
独孤彻似乎有些醉了,他注视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夏侯纾,你家二姐姐说得没错,喜欢一个人,是心跳,是在意,是想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因为我现在对你就是这种感觉。”
说完他整个人将她环住,身体的重心也压在了她身上。
夏侯纾整个人愣住。她一边试图将独孤彻推开,一边困惑不解道:“你的酒量这么差的么?”
然而,尽管她用力咬紧了牙关,却仍然无法将独孤彻推开,场面略显尴尬。
正当夏侯纾彷徨无计之时,独孤彻的声音突然在她的耳畔响起,如同破晓的晨曦般明亮而清晰。
“夏侯纾,你撒谎。”独孤彻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你的心跳声,明明就如擂鼓般急促!”
夏侯纾突然间瞪大了眼睛,手上的力量也瞬间爆发,将独孤彻推开。
他们俩靠得太紧,确实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心跳声,可这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并不能成为她喜欢他的证据。
南祁的历代皇帝也抵挡不住元宵夜的欢庆气氛,不惜斥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给。
越国公府这日也准备了家宴,宴会厅内,丝竹之声悠扬悦耳,舞伎们的曼妙身姿令人目不暇接。歌女们头戴精致的花冠,身穿绚丽的霞帔,犹如盛开的花朵,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身,都流露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即使在寒冷的正月里,这里却仿佛春意盎然,温暖如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酒香四溢,佳肴丰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歌舞美乐,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回廊蜿蜒曲折,仿佛引领着人们进入另一个世界。每一处都精心布置,每一物都细致打磨。透过窗棂,可以看见月光洒在静静的湖面上,银光闪闪,与宴会厅内的璀璨灯光相互辉映,宛如人间仙境。
热闹的家宴结束之后,夏侯渊便带着家眷一同外出赏灯。令人意外的是,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郭夫人也笑盈盈地牵着儿子,步伐轻快地登上了前往岐水河畔的马车。
夜幕降临,岐水河畔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男男女女们纷纷蹲在河边,手持各式各样的河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整条河面上,色彩斑斓的河灯宛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将夜晚装点得如白昼般明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们陆续赶到河边。他们纷纷从马车上下来,走向河边。有的手捧精美的河灯,有的则带着笔墨和纸张,准备在河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
长长的河岸上,人们或坐或立,专注地写着自己的心愿。每一个字迹都凝聚着他们的期望和愿景,每一个愿望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渴望。当愿望写好之后,他们点燃河灯的灯芯,轻轻地将河灯推向河中。
宽敞平静的河面上,一盏盏河灯顺流而下,带着人们的愿望缓缓漂去。在灯光的映照下,每个人的脸庞都显得格外柔和。他们目送着河灯远去,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这一刻,岐水河畔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河灯的光芒照亮了黑暗,人们的愿望也点亮了心中的希望。在这个夜晚,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夏侯纾也照着样子在一朵莲花样式的河灯上写下来“平安顺遂”四个字,然后同夏侯纯一起轻轻地将河灯推向河中。眼见着河灯渐行渐远,她不禁仰望天空,注意到离戌时仅剩下短短的半个时辰。在这个全家团聚的时刻,她该如何巧妙地离开大家,前往落月坊与独孤彻相见呢?
夏侯纯并未察觉到堂妹心底深处的秘密,她放了一盏灯之后,又让侍女再去购置几盏灯。她解释说,这些灯是为她远在锦凤城的母亲和大姐放的。在放完这些灯后,她觉得既然为母亲和大姐放了灯,那么也不妨为她的父亲、两个庶弟以及两个外甥也放一盏。
于是,她一盏接一盏地放着。那些灯,犹如夜空中的星星,随着河流的方向漂去,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每盏灯都承载着一份情感,一份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润色着这寂静的夜色。
夏侯翓那边早就等不及要去跟卢飞雪约会,所以放完花灯后,便以独自游览为由,慌忙逃离了现场,仿佛怕被人发现他的秘密一般。
夏侯渊和钟玉卿心知肚明,但碍于自己只是做伯父伯母的,不好说什么,遂由着他去了。
岂料夏侯翓开了这道口子后,其他年轻人也纷纷提出要自己单独去逛逛。
郭夫人不放心夏侯翎与郭楷单独出去,便亲自领着他们往另一条街去了。
夏侯纾怕自己落单了会被父母拘在身边,赶紧拉着夏侯纯走开了。
夏侯渊与钟玉卿互相对望,流露出无奈的苦笑。随后夏侯渊轻笑着感慨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以后便只有我们两个互相作伴了。”
钟玉卿看着丈夫温和一笑。
夏侯纯倒也不怕带着堂妹去见贺子彦,只是她敏锐地察觉到,夏侯纾今晚的表现中透着一丝不寻常的殷勤。这使得夏侯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当她们逐渐远离了长辈的视线后,夏侯纯终于忍不住向夏侯纾问道:“你今晚是怎么了?总感觉你有些心不在焉,和平时不太一样。”
夏侯纾回过神来,绝口不提自己心里藏着的秘密,而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道:“二姐姐看错了,我不过是很久没有看到街上这么热闹,有点不适应罢了。”
“既然你不想说,那就不勉强了。”夏侯纯看着对方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便没有继续追问。她环顾四周,又开口道:“我跟子彦约好戌时正刻在刘家铺子门口相见,你真要跟我一起去吗?”
闻言,夏侯纾立马将自己的手从挽着堂姐的手臂上撤回来,连声道:“你们郎情妾意的,我才不去讨人嫌!你赶紧去吧,我自己去别处走走!”
夏侯纯笑得前俯后仰,然后打趣道:“今天人这么多,我担心你一个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如果你愿意和我们同行,我当然不会反对。”
“不不不!”夏侯纾连忙摆手拒绝,“你没有意见,我还有意见呢!”
夏侯纯不再劝她,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侍女去赴约去了。
夏侯纾看着堂姐雀跃着远去的背影,心想二姐姐这样真好,心里装着喜欢的人,好像做什么都有奔头,有干劲了呢!
然而,当她想到自己即将要见到的人时,她的内心开始忐忑不安,仿佛有一面小鼓在轻轻敲打,使她的思绪开始纷乱,怎么都无法理智思考。
夏侯纾在落月坊附近绕了三四圈,终究还是咬着牙上楼去了。
戌时之后,落月坊内逐渐安静下来。夏侯纾穿过逐渐空荡的大厅,不时与笑语盈盈、心满意足的客人擦肩而过。也有人嫌外面吵,选择在雅间里静静地欣赏窗外满城灯火,远离喧嚣。
尽管坊间已不如白日那般热闹,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欢声笑语,像是夜幕下的精灵,悄无声息地装饰着这静谧的夜晚。而夏侯纾的心却无法感受到了这一份平淡中的温馨与安宁,她独自穿过人群,熟路地上了三楼雅间,走到约定的那扇门前,心跳声在耳边逐渐加速。她默默地深吸一口气,试图使自己看起来更加轻松自在,然后伸手去轻轻敲了敲门。
门扉轻启,旋即在夏侯纾眼前映现出独孤彻的身影。他身着淡雅的紫袍,那般柔和的颜色仿佛汲取了深邃夜空中的星辉,与他的玉冠束发交相辉映,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华贵。他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阳,温和而亲切,似乎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寒凉。此刻,他正倚在门框里,看着夏侯纾,那深邃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宠溺。温暖的烛火下,夏侯纾不禁有些失神,眼前的独孤彻,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人。
独孤彻见她盯着自己半晌没有反应,不由得勾了勾嘴角,笑着提醒道:“进来呀,傻愣着看什么呢?”
夏侯纾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走进去,随后独孤彻便掩了门。
雅间之内,香案已然精心布置妥当,上面摆放着当季的鲜花、酒水以及各式食物。其中,仅有一酒盏内还剩半杯酒,其他菜品均未动过,显得分外洁净。显然,独孤彻已经在此浅酌了几杯。
随后独孤彻跟了上来,夏侯纾果然从他身上闻到了微微酒香味。
独孤彻微微一笑,示意她坐下。他熟练地拿起酒壶,为另一只精致的酒盏斟满了琥珀色的酒液。那液体在摇曳的烛光中熠熠生辉,仿佛点点繁星降落在酒杯之中,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先喝杯酒暖暖身子吧。”独孤彻缓缓地端起酒盏,动作温柔的递给她,那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随后他又补充道:“虽然现在已是上元节,但外面的寒意仍未消退。前几日我去了趟北山,那里的积雪还未融化呢。”
夏侯纾默然不语,只是顺从地接过了酒杯。面对这杯酒,她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心中五味杂陈。
毕竟是天子亲自斟的酒,不喝,显得她不懂事,也不够尊敬对方。但是喝了,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有些不合适。
“陛下,我不冷。”夏侯纾端着酒盏并未饮下,目光坚定地注视着他,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接下来该说什么。眼前的状况,她的每一句话都得深思熟虑。
独孤彻不以为忤,反而笑道:“这里没有陛下,只有独孤彻和夏侯纾。”
如此说来,他们接下来的谈话也不涉及南祁天子了。
夏侯纾缓缓吐出一口长气,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看着眼前笑容和煦的男人,她决定换个轻松的话题,将这紧张的气氛化解开。于是,她微笑着提议:“陛下还没用晚膳吧?那我陪你喝几杯。”
夏侯纾岁晚便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开始殷勤地给独孤彻布菜。
独孤彻从善如流,坐下来享受她独有的进膳服务。
夏侯纾像只殷勤的小蜜蜂,几乎把桌子上的每一道菜都给他夹了一遍,然而独孤彻每一道菜都只吃一两口,再夹,他也不会再吃了,所以夏侯纾服侍他吃完一顿饭,也摸不准他到底爱吃什么。
这个男人,心思太难猜了。
酒足饭饱,该到正题了。
夏侯纾深吸一口气,默默为自己打气,然后她鼓起勇气说:“我们之前约定好今日在此见面,我会告诉你我的答案。不过,在这之前,你得答应我,无论我接下来说什么,你都不许生气,也不能迁怒旁人。”
听她这么说,独孤彻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她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不太顺耳。然而,他还是毅然决定要听她亲口说出来,哪怕那可能会让他面临更多的困扰和痛苦。
“所以你的答案是什么?”独孤彻问道。
夏侯纾一边小心翼翼观察着他的神色,一边试探着说:“那天你说你喜欢我,问我愿不愿意接受你的好意。当时我太惊讶了,也没来得及多问一句,你口中的喜欢,是什么样的喜欢呢?”
“这很重要吗?”独孤彻有些纳闷,甚至觉得有点好笑。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还要分是哪一种?喜欢就是喜欢,哪有那么多计较?
"当然重要。"夏侯纾认真地回答道,"我也有很多喜欢的人、事、物,所以我知道喜欢跟喜欢是不一样的。就像我看到路边的小猫小狗,我也会心生喜爱,并给予它们食物,但我的喜欢只是在它们身上短暂停留,并不会把它们带回家。所以,你明白吗?这种一时的怜爱之情是难以长久的。"
独孤彻突然放下酒杯,神情变得极为严肃,他直视着夏侯纾说:“夏侯纾,我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狗,我只是喜欢你。你提及这些,究竟是想说什么?”
夏侯纾原本打算以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谁都不会觉得脸上挂不住,但却发现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她决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既然你想要我直截了当,那么我就直说了。”夏侯纾说道,“你是天子,你有三宫六院,有无数的妃嫔等着你去宠爱。所以,你的爱意太过虚无缥缈,让人无法捉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希望能跟一个胸怀不必这么宽广的人分享喜怒哀乐。”
独孤彻似乎听明白了,他的面容中透出一丝寒意,声音冷冽地继续说道:“你的言下之意,是我身为天子,没有办法对你一心一意,所以你不愿意接受我的好意,是吗?”
夏侯纾视死如归般点点头。
独孤彻却没有立马翻脸,而是再次询问:“就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那不然还有什么原因呢?
夏侯纾看着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独孤彻再次凝视着她,郑重其事地问道:“夏侯纾,抛开我是天子不说,你对我难道就没有半点情义吗?”
这个问题,跟夏侯纾前两天去问堂姐的问题如出一辙。
夏侯纾反而轻松了,于是说:“我之前问过我二姐姐,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当时她对我说,喜欢一个人,是心跳,是害羞,是在意,是想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这几天我仔细想过了,我目前对你没有这样的感觉。”
独孤彻再次端起酒杯,将满杯的酒液倾倒入喉中。这一次,他依旧未能品味到心中的那份畅快,于是他又连续为自己斟满了几次。每一次仰头饮尽,都是他对郁闷情绪的宣泄,希望能借助这烈酒的力量,让自己忘却一切烦忧。然而,似乎这酒也并未能完全满足他的内心渴求,他仍在这苦闷的情绪中挣扎。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这句话,就是说他与夏侯纾。从初次见面的震惊与怀疑,再到后面相处的好奇与试探。他觉得夏侯纾就像是天边的一朵云。看着很近,其实很远。每一次,他以为触手可及,可他一伸手,却只抓到了一阵远去的风。
夏侯纾担心他在宫外喝多了会出事,所以当他要再倒酒的时候,她敏捷地用双手抓住了酒壶,坚决地阻止他继续倒酒。随后,她大声提醒道:“我们说好了,不论我说什么你都不许生气的!”
独孤彻怎能不生气,他不仅生气,他简直肺都要气炸了。他放低姿态、费尽心思地去讨一个人的欢心,结果对方却冷漠地告诉他,这一切只是他一厢情愿。这些年来,他何曾对哪个女人这样掏心掏肺过?
独孤彻越想越生气,怒火中烧,完全不顾夏侯纾的阻挠,毅然决然地伸出手去抢夺酒壶。
夏侯纾眼明手快,瞬间从座位上跃起,巧妙地闪避到一旁。而独孤彻则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毫不留情地将她逼至墙角。
独孤彻似乎有些醉了,他注视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夏侯纾,你家二姐姐说得没错,喜欢一个人,是心跳,是在意,是想念,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因为我现在对你就是这种感觉。”
说完他整个人将她环住,身体的重心也压在了她身上。
夏侯纾整个人愣住。她一边试图将独孤彻推开,一边困惑不解道:“你的酒量这么差的么?”
然而,尽管她用力咬紧了牙关,却仍然无法将独孤彻推开,场面略显尴尬。
正当夏侯纾彷徨无计之时,独孤彻的声音突然在她的耳畔响起,如同破晓的晨曦般明亮而清晰。
“夏侯纾,你撒谎。”独孤彻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你的心跳声,明明就如擂鼓般急促!”
夏侯纾突然间瞪大了眼睛,手上的力量也瞬间爆发,将独孤彻推开。
他们俩靠得太紧,确实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心跳声,可这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并不能成为她喜欢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