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阙 第258章 偷听

小说:登凤阙 作者:锦瑟轻寒 更新时间:2025-04-02 02:20:5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夏侯纾的脑海突然间一阵轰鸣,半晌才回过神来。她突然转过脸,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烫。真是可耻啊!她堂堂一代女侠,除了女红之外,翻墙、打架、查案样样在行,居然就这么被人正大光明地调戏了?

  独孤彻看着她红润的脸色,心中暗自好笑。这个小姑娘,每次一生气就容易脸红,真是可爱极了。他并不介意她的脾气,反而觉得这是她的一种魅力。

  独孤彻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他喜欢这个夏侯纾,喜欢她的纯真,喜欢她的善良,喜欢她的任性。他想要保护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纾儿。"独孤彻一手搭在她肩上,好奇地看着她的脸,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故意问道,"怎么了?又生气了?咦?脸怎么这么红?"

  夏侯纾的脸更加红了。她低下了头,不去看他。但是她知道,他的目光一直在她的身上。他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故意的!

  夏侯纾顿时连杀他灭口的心都有了。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耻的男人?他就不能选择闭嘴吗?

  她忍无可忍,甩开他的手跑出了书房。

  宫院里,福乐公主正跟几个宫女在踢毽子。也不知道是谁踢了一脚,那毽子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向夏侯纾飞来。夏侯纾眼疾手快,本能的抬起腿就是一脚踢过去,由于用力过猛,毽子竟被踢到了房顶上。

  一干宫女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她。

  夏侯纾叹了口气,这脾气也发得忒没意思了。

  福乐公主抬头看了看房顶上的毽子,然后转身看向站在原处,脸上带着些许自责的夏侯纾,她迈步走到夏侯纾跟前,焦急地说道:“纾儿,我的毽子被你踢到房顶上去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夏侯纾瞥了一眼房顶上的毽子,然后翻了个白眼,无奈地笑道:“你放心,我去帮你把它捡回来。”

  福乐公主听了高兴地放开她的手。

  夏侯纾仔细打量了一下地面到房顶的距离,也就三四米的高度,不算特别高。而且旁边正好有一棵银杏树,正是一个绝佳的助力点。于是她瞄准了银杏树的枝干,身形一跃,轻盈地攀爬而上,然后轻松地跳到了房顶,赢得下面一阵喝彩。

  夏侯纾捡完毽子后,并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决定从房顶直接跳下。这一举动吓得下面的宫女们心惊肉跳,她们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羡慕。

  福乐公主也对此也十分惊艳,突发奇想道:“纾儿,我突然不想学作诗了,要不,你还是教我习武吧,我也想像你一样飞檐走壁。”

  夏侯纾将毽子递给福乐公主,并温柔地替她整理因活跃踢毽子而稍显凌乱的发饰,眯眯的说:“你刚才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次是下定决定要好好读书和学诗,怎么这么快就反悔了?原来你所谓的决心就是一时兴起啊?难道这也是你父皇教你的?”

  福乐公主赶紧捂了捂嘴,生怕把自己跟父皇的小秘密泄露了。

  夏侯纾却已经看明白了,只是不揭穿她,然后招呼旁边的宫女继续与福乐公主踢毽子,她自己则悠然的出了飞鸾殿。

  福乐公主后悔不已,不过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毽子吸引了过去。

  夏侯纾满腹心事,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御花园。御花园内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然而她却无心欣赏。

  自从她以贤妃的身份入宫以来,独孤彻对她的态度似乎更加热情,甚至有些讨好的意味。尤其是最近的一些事情,他的反应让她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关心与真诚。然而,她却不敢轻易相信,更不敢沉迷其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情感的漩涡,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想着想着,夏侯纾便走到了鉴明湖畔的假山林里,而假山的后面分明有人在说话,她不由得停住脚步听了起来。

  “哀家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度量要大些,你这般容不得人,日后就是陛下也会厌烦。”一声呵斥从假山那边传出来,正是姚太后的声音。

  放眼整个后宫里,能够让姚太后这么关心且耐心教诲的人,只有姚贵妃。

  夏侯纾吓了一跳,连忙小心翼翼的躲起来。她本不是一个喜欢听人墙角的人,但在这皇宫里待久了,许是受到了熏陶,此刻突然就对她们鬼鬼祟祟的谈话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便忍不住继续偷听起来。

  “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改。您就不要在生我的气了。”姚贵妃围着姚太后连番撒娇讨好,一会儿叫太后,一会儿又叫姑母,最后还打起了亲情牌,“从小您就最疼我,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我也一直想要好好孝顺您,却总是笨手笨脚的惹得您不高兴。您若是因此气坏了身体,就是我的不是了。”

  姚太后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自己生了个能力出众的好儿子,还离不开以兄长姚成威为首的姚氏一族的鼎力支持,所以提到娘家和娘家的人,她总还是心软的,也就不舍得责备了。

  姚贵妃见她神色稍缓,连忙趁热打铁,继续恳求道:“姑母,我知道您对我寄予厚望,所以我一直都努力的把事情做好,就盼着能得到您的认可。可是这次不一样,陛下已经很久没有来景华殿了,我想了好多办法都没用。陛下不是说政务繁忙,就是在陪昔恬读书写字,就连我送去的东西也被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我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姑母,这回您可一定得帮我呀!”

  “你胡言乱语什么!”姚太后听到她说这个就头疼,不悦地冷哼一声,“哀家还要怎么帮你?难不成让哀家下道懿旨,命令陛下去你宫里?”

  姚贵妃知道自己的要求让姚太后有些为难,但她确实是没辙了,不然也不会跑来自揭伤疤。而且她觉得,她受不受宠,能不能当皇后,不仅仅关乎她个人的利益,还与整个姚氏家族的兴衰息息相关。所以她得把这层利害关系挑明了,摊开了,这样相关人员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她。

  姚贵妃很快就想好了措辞,便道:“咱们姚家这一代子息薄弱,继辉兄长他年纪虽然长了,却资质平平,不堪重用。他连自己的屋里的那些事都处理不好,未来也不能指望他光耀门楣。韵春妹妹虽然嫁进了丞相府,可是她与那王昱坤夫妻并不和睦,为此她都进宫来跟我哭了好几回了。如今全家就我这么一个女儿在宫中,您要是不帮我,咱们姚家迟早被别人踩在脚下!”

  姚太后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姚家的小辈中,确实没有能担大任的人,日后别说光宗耀祖,能够守住现在的家业与荣耀就不错了。

  作为女人,姚太后必姚成威这个姚家家主更加关心女眷们的处境。她叹息着说:“韵春那丫头也是个不顶事的,在家里的时候胆小如鼠,连句话都不敢大声说,生怕被踩着尾巴似的。丞相府只是表面光鲜,实际上也是个龙潭虎穴,而且还有一个嚣张跋扈的婆母,以她那软弱可欺的性格,怎么能应付得过来呢?你是做姐姐的,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她,适当地敲打敲打王昱坤,压制一下王家的气焰。回头哀家也多宣她入宫觐见,至少要做个样子,免得她在别人家被看低。”

  姚贵妃闻言连忙道谢。

  姚太后摇了摇头,目光看向姚贵妃平坦的小腹,又是一声叹息:“槿秋,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平日里性子骄纵些也就罢了,总还有哀家替你撑腰,别人也不敢拿你怎么样。若有一日哀家不在了呢?陛下还会像现在这样忍耐你吗?所有嫔妃中,就数你承的雨露最多,可你这肚子怎么就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

  “姑母,我也想早日怀上龙种,为皇家开枝散叶啊。可不知为何,我总是无法如愿受孕。此事我比任何人都焦急,却也无可奈何。”姚贵妃万般委屈道,几近垂泪。

  姚太后瞥了她一眼,心中叹息。同为女人,她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可如今的状况,她却不得不着急。

  “召了太医来瞧过了吗?”姚太后又问。

  “看了好几回了,药也糊里糊涂的吃了不少,可是太医说我身体并无异常。”姚贵妃既委屈又恼怒,“我以为是那太医不精通,又找了以前给宫中的妃嫔安胎过的老太医来看,得到的答案却是一样的。”

  当两个年轻女人相斗时,做婆婆的往往会帮着自己中意的那个人。但当矛盾中心换成是自己的儿子时,天底下没有哪一个当母亲的会纵容儿媳妇诋毁自己的儿子。就算这个人是自己的亲侄女也不行。

  “放肆!”姚太后声音骤然变冷,“你这话是说陛下有问题?”

  姚贵妃被吓得忘了回话,连忙反省着自己哪里说错了。

  姚太后睥了姚贵妃一眼,接着说:“别把自己的问题推到陛下身上。若陛下真有问题,那昔恬和大皇子又是从哪儿来的?”

  “姑母,我说错话了。”姚贵妃忙认错,说到后面又极尽委屈,“可是陛下现在都不来景华殿了,这龙种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怀上的呀。”

  姚太后面上虽然不悦,但是心中却还是护着她的,苦口婆心道:"你放心,哀家自会跟陛下说,让他常去看你。毕竟你是哀家的亲侄女,姚家将来还要靠你。不过哀家得再提醒你,你这容不得人的性子得收敛一些。哀家都听说了,飞鸾殿的那位,陛下至今都没有碰过。她不会成为你的障碍,但你也不要总是因为这个跟陛下使小性子。男人嘛,终究还是喜欢温和、贤淑、识大体的女人。"

  姚贵妃并不赞同姚太后的话,幽幽的说:“她今日不承宠,难保她明日就不得宠。近来陛下日日都往飞鸾殿跑,保不准就被那狐媚子勾引了去。”

  “你怕什么!”瞥了她一眼,心中十分不忿,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知道,你现在不仅是贵妃,你还是哀家的亲侄女,陛下的亲表妹,未来的南祁皇后。你要学会包容和大度,就算你再看不惯她,在陛下和众人面前也要表现得一团和气。你若连这点气量都没有,又如何坐稳皇后之位?”

  “姑母,可是我心里委屈。”姚贵妃语气带着几分哽咽,絮絮叨叨地说,“陛下登基后,为了顾及您的感受,鲜少与济和宫那位有来往。然而,陛下生辰宴那晚,明明是我忙前忙后的操持着,可陛下非但没有一句好话,还当着朝臣的面把阿媞指婚给了吕本,让吕氏出尽了风头。后来他听说夏侯纾被济和宫的人带走了,竟然什么都不顾了,直接冲到济和宫去要人,事后更是一句也没有跟您透露。也就姑母您大度,一直装作不知道,也不过问。”

  姚太后眉头微蹙,若有所思。她确实对独孤彻将平康公主指婚给吕本这一决定有异议,心中也十分不快。先前独孤彻也就在她面前提过那么一嘴,她这个做母亲的甚至都没有答应,他就自作主张了。

  然而,此时此刻,姚太后明白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了。这件事的背后涉及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独孤彻的决定也有他的考虑和目的。至于最终结果,还需要她深思熟虑,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思虑至此,姚太后决定暂时保持冷静,静观其变。同时,她也要开始仔细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毕竟,平康公主的未来,不仅仅关乎她个人的幸福,也关乎整个皇室的利益和稳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登凤阙,登凤阙最新章节,登凤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