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阙 第272章 探望

小说:登凤阙 作者:锦瑟轻寒 更新时间:2025-04-02 02:20:5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夏侯纾醒来时,晨曦已从窗户纸里透进来,暖洋洋的光线洒满了一地。独孤彻早已去上早朝,也让她避免了许多的尴尬。

  已经过了宫人早起洒扫的忙碌时刻,整个飞鸾殿都静悄悄的,连有人走过的脚步声都异常清晰。她静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清晨的宁静和孤独,突然就不想起床了。她侧过身,伸手摩挲着独孤彻昨晚睡过的地方,脑子里不由得回想起了昨夜的事,嘴角不知不觉就浮上一抹笑容,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独孤彻是个遵守承诺君子,当真只是陪她说说话,最多也就是抱了她一会儿。

  起初,夏侯纾因为情绪失控哭得稀里哗啦,根本就止不住。独孤彻手足无措,不得不跟哄小孩子一般温言安慰,说了一箩筐好话。

  等到夏侯纾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他突然问:“那日在护国寺,你为何救朕?”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夏侯纾抽泣了一声,又想了想,尽量简洁明了地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就这么简单?”独孤彻满的眉毛挑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倾斜着头,看着眼前的人,似乎期待着更多的解释。

  "当然。"夏侯纾满脸的严肃和认真,甚至还耐心地解释道,"当时围攻你们的黑衣人有十几个,且武艺非凡,而你们才两个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你们那样被欺负。"

  “褚黎安的实力并不差。”独孤彻刻意提醒,脸上却带着难掩的欢愉之色,连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钦佩与赞赏。

  夏侯纾亲眼见识过褚黎安的实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她坚信但是当时如果没有她的加入,并帮着褚黎安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他未必就能占得上风。

  “褚黎安自然是顶尖的高手,有勇有谋且杀伐果决。可即便如此,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胜算也不大。”夏侯纾实话实说,抬头见独孤彻还有几分疑惑,她不得不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常言道,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如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他轻而易举地就能冲出重围。但是当时你受了伤,看上去就像一个完全不会武功的人,连自保都困难。而那些刺客的目标本来就是你,也不会仁慈到与他单打独斗。所以他一边要护着你,一边要应付刺客,自然处处受到掣肘。”

  独孤彻沉默了一会儿,似乎也认可她的分析,然后又问:“如果当时我们也有十几个人,你会怎么做?”

  我当然会立即寻找隐蔽之处藏身!"夏侯纾不假思索地脱开而出,"你们这么多人混战,如果不找地方躲避,肯定会被杀人灭口的。我又不傻!”

  “原来是这样。”独孤彻哑然失笑,“你倒是惜命。”

  “那当然了。”夏侯纾说,突然就心生感慨,“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自己都不懂得珍惜,那就没人珍惜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能够绝处逢生。于我而言,无论什么时候,都得努力活下去。”

  独孤彻没说话,只是在黑夜中静静的看着她。

  夏侯纾心想他应该没有听懂自己后面的话,即便听懂了,也理解错了。然而她也不想再解释了。

  两人沉默了片刻,独孤彻突然将她搂紧,郑重道:“朕不会再让你遭这样的罪了。”

  ……

  不知又躺了多久,夏侯纾终于还是坚持不下去了,刚支起身子坐起来,雨湖便领着两个宫女端了水进来服侍她洗漱,一个个都红光满面,似乎憋笑憋得很辛苦。

  雨湖最先憋不住,特意凑过来,看着夏侯纾的眼睛说:“好久没有看到娘娘这么开心了,连眼睛里都是笑呢。”

  “有吗?”夏侯纾慢慢下床走到铜镜前,然后往里面看了看。镜子里的人看起来轻松又温柔,完全不像她自己。确实有点夸张。夏侯纾连忙收敛起自己的情绪,规规矩矩的洗漱。站在后面的人都低低的笑着,她一概视若无睹。

  养伤的这段时间,夏侯纾每天都起得比平时晚,很久都没有晨练了,总觉得整个人都很笨拙,像是被什么捆住了一般。她很想出去打听一下外面的消息,可她现在的状态确实也不适合四处走动,所以用过早膳后,她便沿着飞鸾殿的院子里慢慢转了几圈,最后实在是太累了,才回屋坐在窗下看书。

  日头沿着宫墙外的树枝慢慢爬上枝头,乌梅突然领着个人进来。夏侯纾抬眼一看,正是独孤彻面前的大红人祝成鸿。

  祝成鸿随着乌梅进了屋,朝着夏侯纾盈盈一拜,笑嘻嘻地说:“娘娘,陛下召了宣和郡主进宫来探望娘娘。”

  “我母亲来了?”夏侯纾心中一喜,忙起身问,“她现在哪儿?”

  祝成鸿笑容可掬,回答道:“回娘娘,宣和郡主刚进北门,老奴就赶紧过来了,这会儿应该也快到了。”

  “赶紧请她进来!”夏侯纾忙对雨湖说,然后看向碧桃,又吩咐道,“碧桃,去把陛下刚赏的雨前龙井拿一些来给祝总管泡水喝,祝总管平日里为陛下奔波劳累,也是辛苦。”

  “多谢娘娘赏赐!”祝成鸿忙谢恩,又谦虚道,“老奴能为陛下效劳,那是老奴的福气。”

  夏侯纾微笑,也不再跟他客套。

  不一会儿碧桃便取来了龙井,祝成鸿收下礼物再次谢过,便告辞而去。

  钟玉卿进来的时候,夏侯纾竟然有一刻的失神。母亲依然还是那副端庄温和中又带着几分疏离的样子,她眼里虽然含着笑意,面容却十分憔悴。夏侯纾知道母亲一定是因为自己的事儿伤神了,才会这般神情。

  眼看母亲就要给她行礼,夏侯纾慌忙扶住她,有些难过地说:“母亲,你这是干什么?女儿怎么能受你如此大礼呢?”

  "你现在身份不同了,这也是规矩。"钟玉卿笑着说,但她的眼睛却一直盯着女儿,眼神中充满了怜爱与关怀。

  夏侯纾不以为然,她赶紧扶着母亲往上坐,道:“即便我现在是皇妃,那也还是越国公府的人,是您的女儿。哪有做父母的给女儿行跪拜之礼的道理?”

  “我的纾儿还是这么的任性。”钟玉卿笑着说,落座后突然又凑过来小声问她,“纾儿,我听说你伤得很重,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幸得陛下体察入微,准许我进宫来看看你。”说着目光就往她身上扫,“你都伤了哪儿?”

  夏侯纾捂着袖子不敢给她看,安慰道:“都伤在看不见的地方,不妨事,母亲不必担心。先前陛下已经发了皇榜,召了精通医术的大夫入宫替我诊治,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没事了。”

  钟玉卿闻言不禁泪如雨下。她一只手紧紧抓着女儿的手,一只手捂着隐隐作痛的胸口,悲戚道:“真是造孽啊!好好的女儿家,何苦来遭这个罪?”

  钟玉卿的话又勾起了夏侯纾记忆里的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她不愿触及的禁区,因为一旦触及,她就会不由自主的难过和惋惜。她赶紧反手握住母亲的手,继续安慰道:“母亲您别说了,女儿这不是没事了吗?”

  钟玉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听说揭下皇榜的人是顺安郡王宇文恪。纾儿,他为何还在纠缠你?陛下对此又是什么态度?”

  夏侯纾愕然,看来先前的传言已经深入人心,连母亲都为她担心起来。不过,那些原本就是子虚乌有的谣言,她没有办法向每一个人解释,但却可以向至亲之人交代清楚,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夏侯纾思索了片刻后说:“宇文恪对我确实存着别的心思。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已是贤妃,而且每次诊治都有很多人在常,众目睽睽之下,他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肆意妄为。”

  “那……”钟玉卿有些迟疑,她着眉头想了想,还是决定问出来,“陛下封他为顺安郡王,便是让他顺从、安定,他又为何非要揭皇榜?”

  夏侯纾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便说:“母亲,有些事情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他自己愿意揭皇榜,我也没有办法阻拦。”

  当前正是多事之秋,朝廷并不平静。陵王宇文盛因罪被诛,除了照云长公主和宇文恪幸免于难,其他家族成员都受到了惩罚。姚氏一族也因迫害萧皇后一事广受牵连,至今尚未有有定论。而这些,或多或少与她有些关联。她没有时间去琢磨宇文恪的意图,只希望提醒父兄时刻保持谨慎,切勿鲁莽行事,以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雨湖适时地端来了茶水,这才暂时转移了钟玉卿的注意力。

  饮过茶后,夏侯纾示意所有人退下,才又问:“母亲,您知道云溪身在何处吗?”

  钟玉卿愣了一下,这也是他今天来的原因之一。

  提起云溪,钟玉卿不禁红了眼眶,然后道:“她伤得很重。你二哥已经将她接回府中休养了。或许,伤她的人根本就没有打算要给她留活路,若不是陛下及时派了御医替她诊治,只怕连命都没有了。”

  夏侯纾感到心中一阵悸动,仿佛有什么东西瞬间坍塌。她觉得自己被所有人所欺骗,直到此刻,才真正确认云溪确实出了事。她努力稳定住身体的颤抖,追问道:“这些日子以来,所有人都瞒着我,母亲,能否告诉我,云溪她究竟怎么了?”

  在夏侯纾的追问下,钟玉卿才将真相告诉了她。

  原来当日她们分开后,云溪就直直朝着明台殿去,可是明台殿的人却告诉她独孤彻在御书房,她只得再往御书房去。

  从后宫跑到御书房,路程并不近,云溪一路疾跑,累得嗓子都要冒烟了。然而,御书房是宫中重地,一般人连靠近都不行,更别说进去了。最可怕的是,姚贵妃早就猜到夏侯纾会让身边的人去搬救兵,所以对云溪也是穷追不舍。

  而追杀她的人,正是前段时间刚受了罚的侍卫副统领雷起乾。

  云溪受了伤,眼看见不了独孤彻,心中焦急万分,便不顾安危一口气跑到御书房外面大吼大叫。被侍卫拦下之后,她绝望地对着白玉石栏杆就一头撞上去,这才惊动了在御书房里跟大臣谈论大事的独孤彻,也才有了后来夏侯纾被救下的事。

  好在云溪福大命大,没有伤及要害,不然只怕连命都得搭上了。

  夏侯纾听完母亲的陈述后,整个人都在发抖,那种痛苦和愤怒的情绪比他自己受伤还要深刻。她感到自己被一股强烈的情感冲击着,那是无尽的悲痛与愤怒,如同暴风雨般猛烈地席卷着他。

  自她从泊云观回京,云溪就开始跟在她身边,如今已经八年了。虽然她平时也会调侃云溪几句,但从来不舍得让她吃苦,哪曾想她会那样的衷心。

  想来独孤彻是怕她伤心,所以之后就将云溪送回了越国公府静养。若不是母亲对她说了真话,她还真以为云溪是像独孤彻和她们说的那样在协助调查。

  夏侯纾的手不由得紧握成拳,这些人真是欺人太甚,她必须做出一些回应,否则以后的日子将更加艰难。

  钟玉卿看着她的脸色不对,立刻担忧地问道:“纾儿,你怎么了?”

  "我很好,母亲不用担心。"夏侯纾迅速调整了情绪,对着母亲挤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稍作停顿后,她决定改变话题,以免母亲继续担忧,便故意问道:"对了,母亲,二哥最近怎么样了?"

  钟玉卿叹气不已,抱怨道:“你就别提他了。自你进宫之后,他就带着符家兄弟俩整日忙出忙进,十天半月的不着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你舅父的儿子。好不容易等到你嫂子进门了,他还是歇不下来。好在缪音是个体贴实心的孩子,没有怪罪他。不然哪有新娘子刚进门,新郎官就放着不管的?”

  这大半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牵连甚广,钟瓒既然将夏侯翊当做长青门的接班人来培养,自然是要用他来练练手,所以夏侯翊只会越来越忙。

  想到这里,夏侯纾不由得暗暗感慨,夏侯翊果然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公事永远比儿女情长重要得多。就是可怜了刚进门的周缪音,一个人嫁到越国公府来,人都还没认全,就要独守空闺了。

  夏侯纾看了母亲一眼,笑着安慰道:“母亲,你也别怪二哥了。今年朝中发生了好几件大事,自然有得他忙的,你要是有什么不满,就去找舅父说一说。至于嫂子那边,二哥心里肯定明白的。他既然能把嫂子娶进门,就不会一直放着不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您生个孙子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登凤阙,登凤阙最新章节,登凤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