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纾并未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她看向独孤彻,看到他脸上憋闷又怪异的表情,再看到他紧握着自己的手,满心疑惑,无法理解。
独孤彻似乎也察觉到她不是装的,他收起脸上的诧异,突然微微弯下腰来,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道:“你刚才的话,是在嫌朕老吗?”
他的眼睛明亮如雪,暗含笑意,在这春光融融中显得流光溢彩,偏偏语气还带着几分威胁。仿佛只要她敢点头答是,他就要给她点颜色看看。
夏侯纾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过于暧昧,才会导致独孤彻的反击。然而,她并不想面对自己内心的怯懦和躲闪,于是假装听不懂的样子,捂住嘴,做出一个更加夸张的表情,连连否认道:“怎么会呢?陛下正值壮年,春秋鼎盛,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你听不出我刚才是在夸你吗?而且你是天子,天子万万岁,这才哪到哪儿呀!”
独孤彻听到她第一句话后刚刚有所好转的脸色立马又黑了下去,他忽然变得严肃起来,问道:“夏侯纾,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男女之间的情趣?”
夏侯纾也收起了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看着他。她确实不懂呀,也没人教过她这方面的知识。反倒是他,坐拥后宫佳丽无数,环肥燕瘦,性格各异,肯定就懂嘛。
夏侯纾自顾自地生起了闷气来。
独孤彻被她气鼓鼓的表情逗笑了,温和地抓起她的肩膀,让她面对着自己。他语气柔和地说:“对不起,朕说错话了。你这么聪明,怎么会不懂朕的意思呢?朕知道,你只是想跟朕开个玩笑罢了。”
夏侯纾立马瞪向他,谁跟你开玩笑了?
然而,看到他笑容可掬向自己道歉,夏侯纾突然就觉得自己这样真没意思。独孤彻不是今天才开始做皇帝,她也不是今天才知道他有三宫六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倒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过分强调。既然独孤彻已经给出了台阶,她也就顺势而下,当作无事发生。
独孤彻注意到夏侯纾的神情已经变得平和,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庆幸,不由得嘴角弯弯。从他们相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他发现夏侯纾变得越来越柔软,无论是言语还是内心,都逐渐展现出成熟的特质。
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夏侯纾产生兴趣的,或许是在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候,或许是在他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些日子里。他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喜欢她什么,但他知道,他喜欢她善良、热血的一面,也喜欢她沉着冷静、聪明伶俐的一面,还喜欢她莽撞冲动的样子,就连她执着若狂的样子,他都喜欢。她的每一个特质,每一个表情,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夏侯纾忙于闪避独孤彻的目光,自然未能察觉他心中的百转千回。她步向栏杆,遥望远方,借机巧妙地转换话题:“从前这个时候,我也经常跟二哥来百鹤原踏青,今日天气这般好,游人如织,没准我们还能遇到熟人呢!”
独孤彻若有所思,随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白鹤原上,除了悠闲自得的鹤在漫步,到处都是沉浸在爱河中的年轻男女。这些人虽然都是他的子民,但是叫得出姓名的人着实没有。
他们在凉亭里稍作停留,夏侯纾眼尖,果然看到了熟人,而且还是她非常熟悉的人。
夏侯纾激动地拉了拉独孤彻的衣袖,指着不远处的人影,兴奋地说道:“你看,我二哥和嫂子也在那里!”
云溪也看到了夏侯翊和周缪音夫妇,原本想向他们挥手打招呼,但看了独孤彻一眼后,还是忍住了。于是,她用眼神向夏侯纾征求意见。
不期而遇这种美事确实难得,夏侯纾自然是无暇顾及独孤彻了。她赶紧示意云溪过去打招呼,并将兄嫂带过来。毕竟,独孤彻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不可能亲自过去。
云溪领命,满心欢喜地跑出凉亭,直奔夏侯翊夫妇而去。见到旧主,她简单说明了情况,就把他们夫妇引了过来。
独孤彻看着云溪撒丫子跑过去的样子,再看着夏侯纾满脸期待和欣喜的神色,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尽管他想让夏侯纾时刻能保持开心快乐,但他更希望她是因为自己而发自内心的高兴。然而,他也是一国之君,深知自己的责任与角色,于是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转身走向夏侯翊夫妇的方向,与他们一起等待云溪和夏侯纾的到来。
夏侯翊夫妇在云溪的引导下进了凉亭,因为是在外面,不方便严表明身份,夏侯翊带着妻子简单地向独孤彻行了拱手礼。
独孤彻倒也没有拘谨,反而眼神温和地打量着这位年纪比自己小,但做事沉稳冷静且有规划的舅兄,轻轻地颔了颔首。
几个人在凉亭里坐下,开始寒暄。云溪非常聪明和有眼力,她让随行的人搬来屏风挡住了行人较多的几面,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说话。
夏侯纾认真地端详着兄嫂,自从进宫之后,她与家人相聚的时光变得珍贵而短暂,更别说有时间坐下来闲话家常。每一次的相聚,她都会怀着热切的心情,仔细地观察家人的面容和身形,试图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
夏侯翊和周缪音的面容都显得平静而安详,仿佛已经从含冤入狱的阴影中走出。他们容光散发,神采奕奕,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尤其是周缪音,她似乎还胖了一些,她的面庞圆润得犹如秋月般明亮,散发出女性的温柔。
看着兄嫂们的变化,夏侯纾感到无比的欣慰。看来真是恩爱让人变胖,连周缪音这么注重仪态的人都变胖了。
夏侯纾忍不住自顾自地捂嘴偷笑了一回,然后再次看向周缪音。突然,她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于是她不顾独孤彻和夏侯翊正在交换对北边战事的看法,故意打岔道:“大好的春光,我们可不想听你们说这些。”说完,她走过去拉起周缪音的手,撒娇道:“嫂嫂,今日的白鹤原风光无限好,我们还是自己出去走走吧。”
周缪音稍显愣住,随后迅速理解了夏侯纾的意图,她微笑着回应了一声,然后与夏侯纾一同向亭子外走去。
云溪赶紧跟了上去。
独孤彻起初也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正在讨论北原的战事,而负责率军御敌的统帅正是夏侯渊。夏侯纾作为夏侯渊的亲生女儿,又曾供职于长青门,按理说应该非常关心这场战事。然而,当他看到夏侯纾与周缪音亲昵地交谈时,他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事实上,独孤彻也觉得与北原的这一战十分古怪。即使北原王想要试探儿子的能力,也不至于让战事持续小半年。南祁地域广阔,物产丰饶,尚且难以承担赤羽军的军费消耗。而北原并不擅长农耕,他们是如何支撑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呢?
夏侯翊身为武将之后,在边境冲突中向来以主战著称。然而,这一次,他却提出了休战议和的建议。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带兵北上的是自己的父亲,担心父亲在战场上太过辛苦,而是为了南祁的大局着想。
首先,赤羽军北上御敌已经快小半年了,死伤较大,这场残酷且没有休止的战争早已磨平了他们最初的信心和锐气,也让他们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这种情感逐渐渗透到军队中,让将士们感到身心疲惫,士气也逐渐低落。如果继续耗下去,只会对之后的作战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北原战场对于夏侯氏一族来说,是一个难以释怀的心结。无论夏侯渊如何沉稳老练、顾全大局,但长子夏侯翖陨落在异国他乡的事实,也会对他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他作为一军主帅,一旦在处理军务和做出决策时掺杂了个人情绪,就很容易影响到整个赤羽军的作战方向,甚至会影响到战局和结果。
独孤彻完全赞同夏侯翊的观点,但目前北原军并没有要撤退或者议和的意向,反而采用游击战的方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频繁出击,使得南祁边境的布防军和北上抗敌的赤羽军防不胜防,甚至无所适从。如果南祁首先提出休战或议和,北原可能会认为南祁怂了,或者其后方出现了严重问题。那么在谈判桌上,南祁将会失去很多主动权和利益。
夏侯翊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中的利弊,但是从长远来讲,确实还是休战比较稳妥。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都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独孤彻打破了沉默,继续说道:“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朕深感不安。在处理前阵子那个案子的过程中,朕派出去的人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些线索,宫中似乎有西岳的内应,而且这种联系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夏侯翊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这么大的事情,长青门竟然全然不知,甚至连鈡瓒都没有提及过,看来这个西岳内应藏得很深啊。
“此事是长青门的失职,臣一定会禀明恭王,并派人加紧查探,必然会给陛下一个清晰的答复!”夏侯翊说。
“朕说这些,并不是在责怪你们没有完成好任务。”独孤彻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朕也是最近才发现的。不过眼下确实有件事需要长青门出力。”说着,他刻意盯着夏侯翊,继续说道,“而且这件事,恐怕得你亲自去一趟涂川。”
涂川是璞王的封地,夏侯翊在年前曾奉命前往。然而,由于越国公府满门含冤入狱,他也在半路被捕,暴露了行踪,这才不得不回京处理家务。现在,独孤彻亲自点名要他前往,想来并非临时起意。
想到这里,夏侯翊立即拱手表示:“臣一定不辱使命!”
说完之后,夏侯翊忍不住看向了凉亭外,两个年轻娇俏的女子不知道说了什么,笑得比整个白鹤原的风光还灿烂。她们的快乐感染了周围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们的笑声点亮。夏侯翊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温暖,那是他久违的快乐与宁静。
许久之后,夏侯翊转头看向独孤彻,方问道,“陛下为何不告诉纾儿,今日的偶遇,其实都是陛下的安排?”
独孤彻也看向凉亭外笑容明媚的女子,轻松地笑了笑,道:“只要她高兴,是不期而遇,还是刻意安排,又有什么区别呢?”
夏侯翊笑着没说话。
而在凉亭外的池沼边,夏侯纾在得知周缪音真的怀有身孕后,她的心情瞬间变得欢快起来,甚至惊扰了旁边正在安静休息的几只白鹤,纷纷飞离了原地。
“恭喜你们!”夏侯纾真诚地说道,接着流露出丝丝忧虑,叮嘱道,“我听说怀胎十月极为辛苦,日后嫂嫂可得好生休息,少为其他事情费神。如果二哥有任何地方做得不够好或不够周到,你就告诉母亲,让母亲替你撑腰,或者捎信给我,我也站在你这边。”
周缪音羞赧一笑,随后含情脉脉地看向凉亭内,正好与夏侯翊的视线交汇在一起。随后她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怅然来,颇有些失落地说:“看样子,夫君他又有事要忙了。”
夏侯纾本想再说些安慰的话语,抚慰她的不安,可是在看到凉亭里那两个男人后,她却突然不知如何开口。毕竟,关注北原战事的并不只有他们男人,还有她。她心中忧虑,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嫂嫂放心,我不会再让大家出事的。”
独孤彻似乎也察觉到她不是装的,他收起脸上的诧异,突然微微弯下腰来,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道:“你刚才的话,是在嫌朕老吗?”
他的眼睛明亮如雪,暗含笑意,在这春光融融中显得流光溢彩,偏偏语气还带着几分威胁。仿佛只要她敢点头答是,他就要给她点颜色看看。
夏侯纾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过于暧昧,才会导致独孤彻的反击。然而,她并不想面对自己内心的怯懦和躲闪,于是假装听不懂的样子,捂住嘴,做出一个更加夸张的表情,连连否认道:“怎么会呢?陛下正值壮年,春秋鼎盛,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你听不出我刚才是在夸你吗?而且你是天子,天子万万岁,这才哪到哪儿呀!”
独孤彻听到她第一句话后刚刚有所好转的脸色立马又黑了下去,他忽然变得严肃起来,问道:“夏侯纾,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男女之间的情趣?”
夏侯纾也收起了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看着他。她确实不懂呀,也没人教过她这方面的知识。反倒是他,坐拥后宫佳丽无数,环肥燕瘦,性格各异,肯定就懂嘛。
夏侯纾自顾自地生起了闷气来。
独孤彻被她气鼓鼓的表情逗笑了,温和地抓起她的肩膀,让她面对着自己。他语气柔和地说:“对不起,朕说错话了。你这么聪明,怎么会不懂朕的意思呢?朕知道,你只是想跟朕开个玩笑罢了。”
夏侯纾立马瞪向他,谁跟你开玩笑了?
然而,看到他笑容可掬向自己道歉,夏侯纾突然就觉得自己这样真没意思。独孤彻不是今天才开始做皇帝,她也不是今天才知道他有三宫六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倒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过分强调。既然独孤彻已经给出了台阶,她也就顺势而下,当作无事发生。
独孤彻注意到夏侯纾的神情已经变得平和,他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庆幸,不由得嘴角弯弯。从他们相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他发现夏侯纾变得越来越柔软,无论是言语还是内心,都逐渐展现出成熟的特质。
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夏侯纾产生兴趣的,或许是在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候,或许是在他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些日子里。他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喜欢她什么,但他知道,他喜欢她善良、热血的一面,也喜欢她沉着冷静、聪明伶俐的一面,还喜欢她莽撞冲动的样子,就连她执着若狂的样子,他都喜欢。她的每一个特质,每一个表情,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夏侯纾忙于闪避独孤彻的目光,自然未能察觉他心中的百转千回。她步向栏杆,遥望远方,借机巧妙地转换话题:“从前这个时候,我也经常跟二哥来百鹤原踏青,今日天气这般好,游人如织,没准我们还能遇到熟人呢!”
独孤彻若有所思,随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白鹤原上,除了悠闲自得的鹤在漫步,到处都是沉浸在爱河中的年轻男女。这些人虽然都是他的子民,但是叫得出姓名的人着实没有。
他们在凉亭里稍作停留,夏侯纾眼尖,果然看到了熟人,而且还是她非常熟悉的人。
夏侯纾激动地拉了拉独孤彻的衣袖,指着不远处的人影,兴奋地说道:“你看,我二哥和嫂子也在那里!”
云溪也看到了夏侯翊和周缪音夫妇,原本想向他们挥手打招呼,但看了独孤彻一眼后,还是忍住了。于是,她用眼神向夏侯纾征求意见。
不期而遇这种美事确实难得,夏侯纾自然是无暇顾及独孤彻了。她赶紧示意云溪过去打招呼,并将兄嫂带过来。毕竟,独孤彻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不可能亲自过去。
云溪领命,满心欢喜地跑出凉亭,直奔夏侯翊夫妇而去。见到旧主,她简单说明了情况,就把他们夫妇引了过来。
独孤彻看着云溪撒丫子跑过去的样子,再看着夏侯纾满脸期待和欣喜的神色,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尽管他想让夏侯纾时刻能保持开心快乐,但他更希望她是因为自己而发自内心的高兴。然而,他也是一国之君,深知自己的责任与角色,于是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转身走向夏侯翊夫妇的方向,与他们一起等待云溪和夏侯纾的到来。
夏侯翊夫妇在云溪的引导下进了凉亭,因为是在外面,不方便严表明身份,夏侯翊带着妻子简单地向独孤彻行了拱手礼。
独孤彻倒也没有拘谨,反而眼神温和地打量着这位年纪比自己小,但做事沉稳冷静且有规划的舅兄,轻轻地颔了颔首。
几个人在凉亭里坐下,开始寒暄。云溪非常聪明和有眼力,她让随行的人搬来屏风挡住了行人较多的几面,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说话。
夏侯纾认真地端详着兄嫂,自从进宫之后,她与家人相聚的时光变得珍贵而短暂,更别说有时间坐下来闲话家常。每一次的相聚,她都会怀着热切的心情,仔细地观察家人的面容和身形,试图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
夏侯翊和周缪音的面容都显得平静而安详,仿佛已经从含冤入狱的阴影中走出。他们容光散发,神采奕奕,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尤其是周缪音,她似乎还胖了一些,她的面庞圆润得犹如秋月般明亮,散发出女性的温柔。
看着兄嫂们的变化,夏侯纾感到无比的欣慰。看来真是恩爱让人变胖,连周缪音这么注重仪态的人都变胖了。
夏侯纾忍不住自顾自地捂嘴偷笑了一回,然后再次看向周缪音。突然,她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于是她不顾独孤彻和夏侯翊正在交换对北边战事的看法,故意打岔道:“大好的春光,我们可不想听你们说这些。”说完,她走过去拉起周缪音的手,撒娇道:“嫂嫂,今日的白鹤原风光无限好,我们还是自己出去走走吧。”
周缪音稍显愣住,随后迅速理解了夏侯纾的意图,她微笑着回应了一声,然后与夏侯纾一同向亭子外走去。
云溪赶紧跟了上去。
独孤彻起初也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正在讨论北原的战事,而负责率军御敌的统帅正是夏侯渊。夏侯纾作为夏侯渊的亲生女儿,又曾供职于长青门,按理说应该非常关心这场战事。然而,当他看到夏侯纾与周缪音亲昵地交谈时,他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事实上,独孤彻也觉得与北原的这一战十分古怪。即使北原王想要试探儿子的能力,也不至于让战事持续小半年。南祁地域广阔,物产丰饶,尚且难以承担赤羽军的军费消耗。而北原并不擅长农耕,他们是如何支撑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呢?
夏侯翊身为武将之后,在边境冲突中向来以主战著称。然而,这一次,他却提出了休战议和的建议。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带兵北上的是自己的父亲,担心父亲在战场上太过辛苦,而是为了南祁的大局着想。
首先,赤羽军北上御敌已经快小半年了,死伤较大,这场残酷且没有休止的战争早已磨平了他们最初的信心和锐气,也让他们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这种情感逐渐渗透到军队中,让将士们感到身心疲惫,士气也逐渐低落。如果继续耗下去,只会对之后的作战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北原战场对于夏侯氏一族来说,是一个难以释怀的心结。无论夏侯渊如何沉稳老练、顾全大局,但长子夏侯翖陨落在异国他乡的事实,也会对他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他作为一军主帅,一旦在处理军务和做出决策时掺杂了个人情绪,就很容易影响到整个赤羽军的作战方向,甚至会影响到战局和结果。
独孤彻完全赞同夏侯翊的观点,但目前北原军并没有要撤退或者议和的意向,反而采用游击战的方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频繁出击,使得南祁边境的布防军和北上抗敌的赤羽军防不胜防,甚至无所适从。如果南祁首先提出休战或议和,北原可能会认为南祁怂了,或者其后方出现了严重问题。那么在谈判桌上,南祁将会失去很多主动权和利益。
夏侯翊也不是没有想过其中的利弊,但是从长远来讲,确实还是休战比较稳妥。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似乎都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独孤彻打破了沉默,继续说道:“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朕深感不安。在处理前阵子那个案子的过程中,朕派出去的人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些线索,宫中似乎有西岳的内应,而且这种联系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夏侯翊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这么大的事情,长青门竟然全然不知,甚至连鈡瓒都没有提及过,看来这个西岳内应藏得很深啊。
“此事是长青门的失职,臣一定会禀明恭王,并派人加紧查探,必然会给陛下一个清晰的答复!”夏侯翊说。
“朕说这些,并不是在责怪你们没有完成好任务。”独孤彻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朕也是最近才发现的。不过眼下确实有件事需要长青门出力。”说着,他刻意盯着夏侯翊,继续说道,“而且这件事,恐怕得你亲自去一趟涂川。”
涂川是璞王的封地,夏侯翊在年前曾奉命前往。然而,由于越国公府满门含冤入狱,他也在半路被捕,暴露了行踪,这才不得不回京处理家务。现在,独孤彻亲自点名要他前往,想来并非临时起意。
想到这里,夏侯翊立即拱手表示:“臣一定不辱使命!”
说完之后,夏侯翊忍不住看向了凉亭外,两个年轻娇俏的女子不知道说了什么,笑得比整个白鹤原的风光还灿烂。她们的快乐感染了周围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们的笑声点亮。夏侯翊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温暖,那是他久违的快乐与宁静。
许久之后,夏侯翊转头看向独孤彻,方问道,“陛下为何不告诉纾儿,今日的偶遇,其实都是陛下的安排?”
独孤彻也看向凉亭外笑容明媚的女子,轻松地笑了笑,道:“只要她高兴,是不期而遇,还是刻意安排,又有什么区别呢?”
夏侯翊笑着没说话。
而在凉亭外的池沼边,夏侯纾在得知周缪音真的怀有身孕后,她的心情瞬间变得欢快起来,甚至惊扰了旁边正在安静休息的几只白鹤,纷纷飞离了原地。
“恭喜你们!”夏侯纾真诚地说道,接着流露出丝丝忧虑,叮嘱道,“我听说怀胎十月极为辛苦,日后嫂嫂可得好生休息,少为其他事情费神。如果二哥有任何地方做得不够好或不够周到,你就告诉母亲,让母亲替你撑腰,或者捎信给我,我也站在你这边。”
周缪音羞赧一笑,随后含情脉脉地看向凉亭内,正好与夏侯翊的视线交汇在一起。随后她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怅然来,颇有些失落地说:“看样子,夫君他又有事要忙了。”
夏侯纾本想再说些安慰的话语,抚慰她的不安,可是在看到凉亭里那两个男人后,她却突然不知如何开口。毕竟,关注北原战事的并不只有他们男人,还有她。她心中忧虑,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嫂嫂放心,我不会再让大家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