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是一片厮杀,十几个舞姬都是训练有素的高手,与禁军交手竟然势均力敌,久战不败。受惊的大臣们在禁军的护卫下都已经安全了,但仍然有少数由于惊慌过度还在瑟瑟发抖,全然没有素日威风凛凛的体面。
夏侯纾拉着福乐公主避到了侍卫的保护圈内。她见大殿里鲜血飞溅,惨烈如修罗场,赶紧伸手捂住了福乐公主的眼睛。而大殿里到处都充斥着尖叫声。福乐公主虽然看不见,却能听得见,这种感官上的刺激深深地冲击着她天真单纯的想法,也让她惊恐得像一只走失了的小鹿,缩在夏侯纾的怀里瑟瑟发抖。
夏侯纾非常后悔没有早一点带福乐公主离开,那样的话,她就不用亲眼目睹这血淋淋的场面,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这么可怕的记忆。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夏侯纾既心疼,又自责,只能紧紧抱住她,企图以此给她些许安慰。
护在他们身前的侍卫也发现了福乐公主的异常,他们赶紧示意夏侯纾带着福乐公主再往后退一些,躲到柱子后面去,以避免成为刺客的目标。
夏侯纾赶紧抱着福乐公主又往里面退了两步。站稳之后,她再次看向厮杀得如火如荼的大殿:褚黎安正与领头的舞姬交手,其他的舞姬拼命地想往独孤彻所在的位置移动,却被一波又一波的侍卫击退。而大殿右边的首位上,璞王面容平静的坐在那里,一面悠闲自在地喝酒,一面好整以暇地观看大殿中的搏斗,从容得让人胆战心惊。
尽管那些舞姬个个是高手,但毕竟人数悬殊,她们很快就落了下风,最后只能拼死突围。
突然,璞王用脚尖将一柄被打落在地的长剑轻轻一踢,顺势起身抓住剑柄,然后对着领舞的红衣女子一剑刺过去,正好刺中红衣女子的腹部。
被刺中的红衣女子突然瞳孔放大,不可置信的看着剑眉冷竖的璞王,所有的话语最后都化作一声惨叫。
璞王又是一用力,原本刺穿了红衣女子身体的利剑在红衣女子体内转了一个圈,只见猩红的液体从她口中流出,之后再没有气息。
璞王轻轻一推,红衣女子就缓缓倒了下去,犹如一片血红的羽毛。
其他几个粉衣舞姬见红衣女子已死,纷纷拔剑自刎。
一场刺杀就此落下帷幕。
夏侯纾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连串的变故,心中充满了惊愕与恐惧。
这次刺杀原本就是璞王安排的,宋太妃也参与了谋划。而到最后,璞王却亲手杀死了行刺之人,成了救圣驾于危难的英雄。
佟皇后是皇太后的亲外侄孙女,却只身替独孤彻挡住了飞镖。
这究竟是他们猝不及防,还是故意失手?
夏侯纾不敢继续深想。
独孤彻见刺客全部处理干净了,他立马抱起身负重伤的佟皇后从侧门快步走进了偏殿。夏侯纾见状,则拉着福乐公主和一干嫔妃紧随其后。剩下的大臣们也由侍卫护送出宫。
佟皇后中的飞镖上涂有剧毒,好在夏侯纾事先有安排,不但暗中安排了禁军,还叫了太医在外面候着,医治得比较及时。因此,佟皇后性命无虞。
福乐公主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她的脸色苍白如雪,额头上冷汗直流,身体不住地颤抖着。
夏侯纾心疼地抱着福乐公主,轻轻拍打着她的背,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可福乐公主还是本能的颤抖着,眼神飘忽不定。无奈之下,夏侯纾只好先将福乐公主带回飞鸾殿。
一场盛宴变成了刺杀,还伤了皇后,举国震惊。独孤彻下令严查。
夏侯纾暗暗猜测,或许独孤彻早就知道是谁干的,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也不能拿璞王怎样。而且最后那个红衣刺客还是璞王亲手杀死的。算起来,璞王也是救驾有功,独孤彻不得不重重奖赏他。
杀人者变成了救人之人,夏侯纾只觉得可笑。
独孤彻来飞鸾殿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彼时夏侯纾刚把福乐公主哄睡着。
福乐公主因受到了惊吓一直不肯离开夏侯纾。夏侯纾没有办法,只得将她留在飞鸾殿里亲自照顾。
独孤彻见福乐公主睡熟了,才拉着夏侯纾到外面来,开口就问:“褚黎安说,提前在殿外的安排禁军是你的主意。纾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次刺杀?”
夏侯纾斟酌了很久才回答他的问题:“我……我只是以防万一。”
夏侯纾之前不告诉他,是因为她不敢确定消息的真假,而现在她不肯承认,则是因为她有所顾忌。即便这次她也算是立了大功,但是私自调动禁军,知情不报也是大罪。男人大多欣赏聪明的女人,但绝不会喜欢,更不希望这个人是自己的枕边人。
回想着一路走来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夏侯纾不得不为自己将来的下场担忧。太过聪明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的,何况她身上还牵涉着越国公府满门的荣辱。
夏侯纾觉得很是无奈,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便道:“陛下,你可不可以不要再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朕明白了。”独孤彻道,神色渐渐有所好转,“昔恬怎么样?”
“她只是受了惊吓。”夏侯纾轻声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的,你安心去做你该做的事吧。”
独孤彻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说:“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
然后他转身离开。
夏侯纾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默默说着,我不能让你失望,更不能让自己失望。
璞王安排的这次刺杀失败,势必会再采取其他方式来对付独孤彻。不过自佟皇后那次刺杀后,璞王更是小心谨慎,几乎按兵不动。
夏侯纾作为提前知晓这次刺杀行动的人,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是重赏了把消息告诉自己的陈怀济,并让云溪带着他与飞鸾殿的众人打了个照面,以便日后留用。
南祁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眼看八月已经结束,九月如期而至,而佟皇后因救独孤彻身受重伤,无暇顾及内廷事务。夏侯纾是当惯了闲人的,经过那晚的事后更加不愿插手别人的事,所以独孤彻将后宫之事暂由刚晋封不久的白昭媛代为打理。偏偏白昭媛平时只喜欢养鸟,对后宫事务丝毫不感兴趣,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差劲辜负了独孤彻的厚望,所以隔三岔五的就把中妃嫔召集到尚林殿里议事。她把事情都摆在台面上来让大家出主意,真真一副不争不抢不爱出风头的做派。
佟皇后的伤势其实不算很重,只是那飞镖上淬了毒,尽管太医救治得很及时,佟皇后的病情还是久久没有大好,所以这段时间独孤彻经常留在聚澜殿陪着佟皇后。
夏侯纾长日无聊,只能带着福乐公主在宫里散心。
自从宋太妃寿宴上演了那场刺杀之后,福乐公主死活不肯念书,每天都像块狗皮膏药一样黏着夏侯纾。
“纾儿,你为什么不对父皇说实话?明明就是你事先安排好的。”福乐公主嗅着一朵新开的芙蓉忽然转头问夏侯纾。
夏侯纾正陶醉在一朵秋海棠的花香里,闻言不由得一阵心惊。没想到福乐公主还是听到了她与独孤彻的对话。不过,就算福乐公主知道了真相又如何,她能在这里问她,就证明她还没有告诉独孤彻。
“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夏侯纾捻着洁白的花瓣轻声回答说。
“你别骗我了,那晚你的举止很怪异。”福乐公主斩钉截铁地说,然后开始分析细节,“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问我有没有发现舞姬有没有什么异常,现在,我总算都知道了。”
孩子太过聪明,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想要骗她,还是有难度的。
夏侯纾放开了那朵秋海棠,微笑着看向她,轻声说:“昔恬,等你再长大一些就会明白,男人都不喜欢聪明的女人。”
“你的意思是说,父皇喜欢笨女人?”福乐公主露出一脸惊恐。她似乎联想到了其他的事,又若有所思道:“难怪最近父皇都不常来看你了,原来是觉得你太聪明了。”
福乐公主说完又瞥了夏侯纾一眼,拍着胸脯向保证道:“你放心,我是谁啊?我是无所不能的福乐公主,也是你的女儿啊!我一定会把父皇带到飞鸾殿来的!”
夏侯纾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叮嘱道:“你就别添乱了,皇后为救你父皇身受重伤,你父皇理应多加照看。”
福乐公主向她做了个鬼脸就跑了。
夏侯纾也不以为意,只当福乐公主说的都是玩笑话。哪知到了下午,独孤彻真的就出现在飞鸾殿里。
夏侯纾盯着他看了半晌,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他有多久没来了。是七天,还是八天?为什么她觉得过了好久的样子?
“病了么?几日不见怎么瘦成这样了?”独孤彻满脸心疼,然后走近了才轻抚着她越发变尖的下巴,耐心解释道,“最近宫里的事情太多了,朕也没有时间陪你,不如朕召宣和郡主进宫与你说说话吧。”
夏侯纾自然希望能够见到亲人,可是一想到如今周缪音身怀六甲,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而夏侯翊不在京城。如果她再召母亲进宫相伴,那谁来照看着嫂嫂?
夏侯纾摇头说:“不用了,我二嫂身子重了,还是让母亲留在府中照顾她吧。”
独孤彻没有反驳,但是看着她布满了忧伤的脸,沉沉地叹了口气。
这场刺杀似乎吓到了不少人,大家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宫里都是死一般的沉寂,直到姚贵妃薨逝的消息传来。
熙平九年九月中旬,产后虚弱的姚贵妃久病不好,暴毙于景华殿,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一面。独孤彻念及其延绵皇家子嗣有功,下旨以贵妃之礼厚葬。
随后,其贴身嬷嬷刘氏殉主。
而姚家那些关押了许久没有发配的人,最终也有了结果。除了姚成威等主犯被判处了斩首,其他从犯和姚氏族人则被流放边关,东南西北各处都有,可能此生灾难相见。至于从前在姚家做工的奴仆,则统一赶出京城变卖了。
后宫女人看似高贵,实则凄凉,争宠一生,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最终也不过如一个又一个影子般活在历史的风尘里。
一切尘埃落定,整个京城都是一片肃杀。这一年的秋天,似乎过于短暂,仿佛入秋还没有多久,冬天便已经来了。
夏侯纾在得到了姚家的处理结果后,便命云溪将雨湖的遗物找了出来,然后在一个清风微凉的夜晚烧了。
虽然不是她亲自替雨湖报了仇,可结果却都一样。
这场斗争,她们谁也没赢。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夏侯纾俯瞰着整个皇城,红墙碧瓦,汉白玉栏杆,像是在显示一个朝代的辉煌,却没人去注意这辉煌的背后埋没了多少人青春的与鲜血。
夏侯纾静静地站着,看着,直到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
夏侯纾拉着福乐公主避到了侍卫的保护圈内。她见大殿里鲜血飞溅,惨烈如修罗场,赶紧伸手捂住了福乐公主的眼睛。而大殿里到处都充斥着尖叫声。福乐公主虽然看不见,却能听得见,这种感官上的刺激深深地冲击着她天真单纯的想法,也让她惊恐得像一只走失了的小鹿,缩在夏侯纾的怀里瑟瑟发抖。
夏侯纾非常后悔没有早一点带福乐公主离开,那样的话,她就不用亲眼目睹这血淋淋的场面,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这么可怕的记忆。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夏侯纾既心疼,又自责,只能紧紧抱住她,企图以此给她些许安慰。
护在他们身前的侍卫也发现了福乐公主的异常,他们赶紧示意夏侯纾带着福乐公主再往后退一些,躲到柱子后面去,以避免成为刺客的目标。
夏侯纾赶紧抱着福乐公主又往里面退了两步。站稳之后,她再次看向厮杀得如火如荼的大殿:褚黎安正与领头的舞姬交手,其他的舞姬拼命地想往独孤彻所在的位置移动,却被一波又一波的侍卫击退。而大殿右边的首位上,璞王面容平静的坐在那里,一面悠闲自在地喝酒,一面好整以暇地观看大殿中的搏斗,从容得让人胆战心惊。
尽管那些舞姬个个是高手,但毕竟人数悬殊,她们很快就落了下风,最后只能拼死突围。
突然,璞王用脚尖将一柄被打落在地的长剑轻轻一踢,顺势起身抓住剑柄,然后对着领舞的红衣女子一剑刺过去,正好刺中红衣女子的腹部。
被刺中的红衣女子突然瞳孔放大,不可置信的看着剑眉冷竖的璞王,所有的话语最后都化作一声惨叫。
璞王又是一用力,原本刺穿了红衣女子身体的利剑在红衣女子体内转了一个圈,只见猩红的液体从她口中流出,之后再没有气息。
璞王轻轻一推,红衣女子就缓缓倒了下去,犹如一片血红的羽毛。
其他几个粉衣舞姬见红衣女子已死,纷纷拔剑自刎。
一场刺杀就此落下帷幕。
夏侯纾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连串的变故,心中充满了惊愕与恐惧。
这次刺杀原本就是璞王安排的,宋太妃也参与了谋划。而到最后,璞王却亲手杀死了行刺之人,成了救圣驾于危难的英雄。
佟皇后是皇太后的亲外侄孙女,却只身替独孤彻挡住了飞镖。
这究竟是他们猝不及防,还是故意失手?
夏侯纾不敢继续深想。
独孤彻见刺客全部处理干净了,他立马抱起身负重伤的佟皇后从侧门快步走进了偏殿。夏侯纾见状,则拉着福乐公主和一干嫔妃紧随其后。剩下的大臣们也由侍卫护送出宫。
佟皇后中的飞镖上涂有剧毒,好在夏侯纾事先有安排,不但暗中安排了禁军,还叫了太医在外面候着,医治得比较及时。因此,佟皇后性命无虞。
福乐公主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她的脸色苍白如雪,额头上冷汗直流,身体不住地颤抖着。
夏侯纾心疼地抱着福乐公主,轻轻拍打着她的背,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可福乐公主还是本能的颤抖着,眼神飘忽不定。无奈之下,夏侯纾只好先将福乐公主带回飞鸾殿。
一场盛宴变成了刺杀,还伤了皇后,举国震惊。独孤彻下令严查。
夏侯纾暗暗猜测,或许独孤彻早就知道是谁干的,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也不能拿璞王怎样。而且最后那个红衣刺客还是璞王亲手杀死的。算起来,璞王也是救驾有功,独孤彻不得不重重奖赏他。
杀人者变成了救人之人,夏侯纾只觉得可笑。
独孤彻来飞鸾殿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彼时夏侯纾刚把福乐公主哄睡着。
福乐公主因受到了惊吓一直不肯离开夏侯纾。夏侯纾没有办法,只得将她留在飞鸾殿里亲自照顾。
独孤彻见福乐公主睡熟了,才拉着夏侯纾到外面来,开口就问:“褚黎安说,提前在殿外的安排禁军是你的主意。纾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这次刺杀?”
夏侯纾斟酌了很久才回答他的问题:“我……我只是以防万一。”
夏侯纾之前不告诉他,是因为她不敢确定消息的真假,而现在她不肯承认,则是因为她有所顾忌。即便这次她也算是立了大功,但是私自调动禁军,知情不报也是大罪。男人大多欣赏聪明的女人,但绝不会喜欢,更不希望这个人是自己的枕边人。
回想着一路走来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夏侯纾不得不为自己将来的下场担忧。太过聪明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的,何况她身上还牵涉着越国公府满门的荣辱。
夏侯纾觉得很是无奈,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便道:“陛下,你可不可以不要再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朕明白了。”独孤彻道,神色渐渐有所好转,“昔恬怎么样?”
“她只是受了惊吓。”夏侯纾轻声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的,你安心去做你该做的事吧。”
独孤彻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说:“朕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
然后他转身离开。
夏侯纾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默默说着,我不能让你失望,更不能让自己失望。
璞王安排的这次刺杀失败,势必会再采取其他方式来对付独孤彻。不过自佟皇后那次刺杀后,璞王更是小心谨慎,几乎按兵不动。
夏侯纾作为提前知晓这次刺杀行动的人,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是重赏了把消息告诉自己的陈怀济,并让云溪带着他与飞鸾殿的众人打了个照面,以便日后留用。
南祁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眼看八月已经结束,九月如期而至,而佟皇后因救独孤彻身受重伤,无暇顾及内廷事务。夏侯纾是当惯了闲人的,经过那晚的事后更加不愿插手别人的事,所以独孤彻将后宫之事暂由刚晋封不久的白昭媛代为打理。偏偏白昭媛平时只喜欢养鸟,对后宫事务丝毫不感兴趣,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差劲辜负了独孤彻的厚望,所以隔三岔五的就把中妃嫔召集到尚林殿里议事。她把事情都摆在台面上来让大家出主意,真真一副不争不抢不爱出风头的做派。
佟皇后的伤势其实不算很重,只是那飞镖上淬了毒,尽管太医救治得很及时,佟皇后的病情还是久久没有大好,所以这段时间独孤彻经常留在聚澜殿陪着佟皇后。
夏侯纾长日无聊,只能带着福乐公主在宫里散心。
自从宋太妃寿宴上演了那场刺杀之后,福乐公主死活不肯念书,每天都像块狗皮膏药一样黏着夏侯纾。
“纾儿,你为什么不对父皇说实话?明明就是你事先安排好的。”福乐公主嗅着一朵新开的芙蓉忽然转头问夏侯纾。
夏侯纾正陶醉在一朵秋海棠的花香里,闻言不由得一阵心惊。没想到福乐公主还是听到了她与独孤彻的对话。不过,就算福乐公主知道了真相又如何,她能在这里问她,就证明她还没有告诉独孤彻。
“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夏侯纾捻着洁白的花瓣轻声回答说。
“你别骗我了,那晚你的举止很怪异。”福乐公主斩钉截铁地说,然后开始分析细节,“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问我有没有发现舞姬有没有什么异常,现在,我总算都知道了。”
孩子太过聪明,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毕竟想要骗她,还是有难度的。
夏侯纾放开了那朵秋海棠,微笑着看向她,轻声说:“昔恬,等你再长大一些就会明白,男人都不喜欢聪明的女人。”
“你的意思是说,父皇喜欢笨女人?”福乐公主露出一脸惊恐。她似乎联想到了其他的事,又若有所思道:“难怪最近父皇都不常来看你了,原来是觉得你太聪明了。”
福乐公主说完又瞥了夏侯纾一眼,拍着胸脯向保证道:“你放心,我是谁啊?我是无所不能的福乐公主,也是你的女儿啊!我一定会把父皇带到飞鸾殿来的!”
夏侯纾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叮嘱道:“你就别添乱了,皇后为救你父皇身受重伤,你父皇理应多加照看。”
福乐公主向她做了个鬼脸就跑了。
夏侯纾也不以为意,只当福乐公主说的都是玩笑话。哪知到了下午,独孤彻真的就出现在飞鸾殿里。
夏侯纾盯着他看了半晌,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他有多久没来了。是七天,还是八天?为什么她觉得过了好久的样子?
“病了么?几日不见怎么瘦成这样了?”独孤彻满脸心疼,然后走近了才轻抚着她越发变尖的下巴,耐心解释道,“最近宫里的事情太多了,朕也没有时间陪你,不如朕召宣和郡主进宫与你说说话吧。”
夏侯纾自然希望能够见到亲人,可是一想到如今周缪音身怀六甲,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而夏侯翊不在京城。如果她再召母亲进宫相伴,那谁来照看着嫂嫂?
夏侯纾摇头说:“不用了,我二嫂身子重了,还是让母亲留在府中照顾她吧。”
独孤彻没有反驳,但是看着她布满了忧伤的脸,沉沉地叹了口气。
这场刺杀似乎吓到了不少人,大家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宫里都是死一般的沉寂,直到姚贵妃薨逝的消息传来。
熙平九年九月中旬,产后虚弱的姚贵妃久病不好,暴毙于景华殿,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一面。独孤彻念及其延绵皇家子嗣有功,下旨以贵妃之礼厚葬。
随后,其贴身嬷嬷刘氏殉主。
而姚家那些关押了许久没有发配的人,最终也有了结果。除了姚成威等主犯被判处了斩首,其他从犯和姚氏族人则被流放边关,东南西北各处都有,可能此生灾难相见。至于从前在姚家做工的奴仆,则统一赶出京城变卖了。
后宫女人看似高贵,实则凄凉,争宠一生,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最终也不过如一个又一个影子般活在历史的风尘里。
一切尘埃落定,整个京城都是一片肃杀。这一年的秋天,似乎过于短暂,仿佛入秋还没有多久,冬天便已经来了。
夏侯纾在得到了姚家的处理结果后,便命云溪将雨湖的遗物找了出来,然后在一个清风微凉的夜晚烧了。
虽然不是她亲自替雨湖报了仇,可结果却都一样。
这场斗争,她们谁也没赢。
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夏侯纾俯瞰着整个皇城,红墙碧瓦,汉白玉栏杆,像是在显示一个朝代的辉煌,却没人去注意这辉煌的背后埋没了多少人青春的与鲜血。
夏侯纾静静地站着,看着,直到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