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炎比赫连肃泰还要大几岁,他身形高大矫健,但容貌却与身边棱角分明的北原男子要清秀柔和一些,只不过他总是冷着一张脸,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不怎么爱说话,还喜欢独来独往,像是赫连肃泰身边的幽灵。
对于这种会长期留在身边任用的人,夏侯纾自然是要深入了解一番。
经过多番打听,夏侯纾得知折炎的父亲名叫阿拉塔,是北原大族乌那兹部落首领的得力部下。其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在乌那兹部落里很有威望。而折炎的母亲却是南祁人,所以他才会有着一张有别于纯正北原人的面孔。
据说,当年阿拉塔随着乌那兹部落首领南下攻打南祁,其首领在行军途中不幸受伤,他们便就地抓了一对懂医术的南祁父女为他医治。那老者一见对方是毁了自己家园,杀害自己亲人的北原人,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拒绝了。不料他的举动激怒了乌那兹部落首领,当即被残忍杀害。乌那兹部落首领本来是打算将老者的女儿也一起灭口泄愤的,可阿拉塔见那女子容貌秀丽,不忍心杀害,于是费了很大力气将她保下,并带回了自己的大帐,后来还生下了折炎。
战争结束后,医女跟着阿拉塔回到了乌那兹部落,才知道她并不是阿拉塔唯一的女人。实际上,阿拉塔已经先后娶了四位妻子,并生育了十几个孩子。在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折炎是阿拉塔当时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异国女子所生的孩子。
彼时,北原与南祁两国常年交战,双方死伤惨重,所以北原人对南祁人也没有什么好感,连带着折炎和他母亲也没有好日子过。
自折炎记事起,他的记忆中便充斥着异母兄弟的恶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欺压折炎母子,非打则骂,甚至将他们禁锢在羊圈里,肆意羞辱。而他的母亲总是轻声啜泣,用她单薄的身体护卫着他,最后弄得遍体鳞伤。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母亲总是劝诫他,要懂得忍耐,要心怀感激,她期盼他能快快长大,说是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年幼的折炎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他只觉得母亲的软弱是种无能,让他在兄弟的欺凌中更感屈辱。他不明白为何母亲总是让他感恩,为何她总是让他忍耐。
折炎以为,他只要按照母亲说的,长大了就能改变现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母亲,对抗那些异母兄弟的欺凌。所以,他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向猎豹一样健壮的青年,奔腾于草原之上,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母子了。
然而,折炎还来不及长大,他的那些异母兄弟认准了他们母子没有人庇护,就变本加厉地欺负他们。他们残忍地将他母亲绑在木桩上,当作娱乐的靶子,毫无人性地实施他们的暴行,最终导致了折炎母亲的惨死。
十岁的折炎带着母亲冰冷的尸首去找父亲理论,结果阿拉塔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他母亲的尸首,然后挥了挥手,叫人拖出去找个地方埋了了事。
那一刻,折炎才知道,原来他和母亲在父亲的眼里从来都不重要,仿佛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货物,一个被卑微如尘土的奴隶。母亲多年来对父亲的感恩与爱恋,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讽刺。那些曾经温馨的画面,如今看来却只是一个个笑话。
悲痛之中,折炎回忆起母亲生前经常站在夕阳下,看着朝南的方向久久出神,仿佛是在思念故乡。这给了他新的人生目标。于是,他找到了母亲葬身之处,并偷偷将尸骨挖了出来,打算带着一起离开北原,回到母亲的故乡去,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他的行动被泄露,引来了异母兄弟的追杀。
在逃亡的途中,折炎慌乱地逃入了齐科尔草原,遇到了正在打猎的赫连肃泰。
赫连肃泰曾经在乌那兹部落做客时见过折炎,并且还有过一段小交情。于是,他大张旗鼓地将折炎带回了自己的营地,并修书给阿拉塔,用他北原王子的身份迫使阿拉塔断绝了与折炎的父子之情。而折炎为了感谢赫连肃泰,自愿成为赫连肃泰的护卫,终身为他卖命。
在得知折炎的身世和经历后,夏侯纾开始从他身上寻找突破口。她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旁敲侧击,巧妙诱导,终于弄清楚了赫连肃泰被北原王以及塔塔尔王后忽视的原因。
赫连肃泰未成年之前,跟其他王子一样都住在北原王宫里,生活极尽显贵。其他两位王子都醉心于骑射,精进武艺,赢得北原王的频频赞许。而赫连肃泰却独树一帜,自幼便对南祁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沉浸在诗书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研读,渴望深入了解南祁的文化精髓。为此,他甚至向北原王上书,恳请北原上下能学习南祁的文化,效仿南祁以礼治天下。
北原王知道后大怒,他认为赫连肃泰读书读傻了,且胸无大志,不堪大任。
赫连肃泰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深知自己的道路不易,但他对南祁文化的热爱并未因此而消退。他默默地承受着北原王的冷落与误解,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与此同时,其他王子在北原王的宠爱下日益骄纵。
北原的王位传承方式有两种,一是兄终弟及,一是父死子继。现任北原王的手足兄弟基本上都已经在多年的内斗中死绝了,只留下一些实力一般的后辈,无法对王位构成威胁。
大王子赫连保康虽然早已被确立为储君,但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尤其是年龄相差不大的赫连肃泰,始终心存忌惮。眼看赫连肃泰因为过于执拗被北原王厌弃,他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他暗中与亲信密谋,不断在北原王的耳边煽风点火,意图将赫连肃泰驱逐得远远的,使其永远丧失争夺王位的资格。
赫连肃泰当时也是一根筋,他全然未能察觉自己的行动正中赫连保康及其追随者的圈套,固执地向北原王上书。一次劝说不成功,他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终于,北原王对他反感至极,如非必要,见都不愿见他。
后来有一次,北原王宴请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三位王子都奉旨出席。
宴会上,赫连肃泰饮了几杯酒后,只觉得头晕目眩,全身燥热,他察觉这酒有问题,但当着众人的面,他又不方便言明。于是,他急忙差遣侍者送自己回去休息。然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正躺在北原王的一个宠妃的床上,而他与那宠妃肢体交缠,情景暧昧。
紧接着,喝得半醉的北原王在侍者的搀扶下走进了房间。他一眼望去,就看见自己的儿子赫连肃泰与自己的宠妃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那一刻,他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北原王怒不可遏,趁着酒劲,他猛然一刀劈死了那位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吓醒了的宠妃,血溅当场。随后,他握着滴血的刀,一步一步走向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的赫连肃泰,眼里全是燃烧着怒火。
好在塔塔尔王后来得及时。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北原王才暂时饶了赫连肃泰一条性命,然后随意封了他一个亲王头衔,下令让他从今以后不得踏入王宫半步。
赫连肃泰也是后来暗中查探才知道当年的事是自己的大哥设下的圈套——赫连保康在他的酒里下了迷药,然后又将他送到早已被毒晕的宠妃那里,再让人把北原王引过去,就是为了让北原王彻底嫌恶他,彻底将他排挤出了皇储的竞争。
赫连保康的目的达到了,他的王位之争也因此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这些年来,赫连肃泰一直遵从北原王的指令,安居于齐科尔草原。他跟着草原上的牧民一起牧马放羊,耕地种田,还与当地的勇士一起打猎、摔跤、蹴鞠,十分逍遥快活。他表面上对政事不闻不问,闲云野鹤,但实际上,他早已与北原朝中的几股势力建立了联系。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便名正言顺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夏侯纾在感叹之后,并未忘记自己的主要目的。
从赫连肃泰的经历,以及他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夏侯纾深切地体会到,经过这些年的磨难,赫连肃泰的心志已经坚韧到了一种超凡的境地。曾经那个单纯、执着、善良的少年,如今已经变得深不可测,无法简单地用“腹黑”来形容。
然而,夏侯纾也明白,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赫连肃泰并非孤军奋战。北原王虽对他不闻不问,但塔塔尔王后毕竟是他的生母。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塔塔尔王后是一个护犊子的母亲。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塔塔尔王后将成为赫连肃泰取胜的关键。
关于这个想法,再赫连肃泰带着柳谷子回来后,夏侯纾就曾告诉过他。
赫连肃泰沉默许久,最终同意夏侯纾的提议。于是,他暗中将柳谷子引荐给塔塔尔王后,再由塔塔尔王后亲自带去给北原王诊治。
彼时,赫连保康和赫连嘉安仍陷于激战之中,打得难舍难分,根本无暇他顾,并未留意北原王的伤势已经逐渐好转。
北原王醒来后,他立即颁布了第一道旨意,命二王子赫连肃泰即刻进宫面圣。至于大王子和三王子,他连问都没有问。
赫连肃泰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刻。内心涌起的慌乱让他无所适从,他甚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手中的乐谱,被他一遍又一遍无意识地翻动着,似乎这样可以缓解他内心的焦虑。然而,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加剧了他的不安。最终,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煎熬,猛地将乐谱砸向了远方的地面,仿佛是在发泄他内心的不满和紧张。
夏侯纾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同样波澜起伏。这场斗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命运,也将决定赫连肃泰是否能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夏侯纾深吸一口气,弯身捡起乐谱,缓步踏入房间。他轻轻将乐谱放置在书案上,嘴角微扬,调侃道:“真没想到,一向从容不迫的二王子殿下,也会有如此急如星火的时候。”
赫连肃泰抬头瞥了夏侯纾一眼,闷闷地没有接话。
夏侯纾瞥了一眼他那副滑稽的模样,心中忍俊不禁,但考虑到当前的严峻形势,她赶紧收敛了笑意。她轻咳一声,故作深沉道:“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沉得住气,否则你过去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现在,你无需担心进宫见到北原王之后要说什么,而是关心你的两个兄弟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他们接下来又会怎样对付你。”
“你是一个可怕的女人!”赫连肃泰突然说。但随后他的神色变得温和,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接着说道:“不过,我欣赏像你这样聪明又有魄力的女人。”
“谢谢你的夸奖!”夏侯纾的笑容显得有些牵强,继续大言不惭道,“不过,我有必要提醒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大业着想。请你不要随随便便质疑我的诚心。”
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该邀功的时候绝不能闭口不言。
随后,赫连肃泰遵旨去了王宫。再回来时,他的脸上如同覆盖了一层薄冰,难以窥见其内心的情感。
夏侯纾摸不清他的状况,也不敢乱说话。于是,她偷偷问了跟他一起去的折炎,结果折炎却告诉她,赫连肃泰进宫的时候被北原王连续扇了几耳光。
夏侯纾听得是一头雾水,心中不禁疑惑起来。北原王既然有意召见赫连肃泰,想必已经知晓是赫连肃泰请来了神医柳谷子为他致伤。何至于让他在卧病中还大打出手?
如果北原王还在为当年的事情生气,也不会就这样放赫连肃泰回来吧?
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夏侯纾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鼓起勇气去问赫连肃泰。
赫连肃泰对夏侯纾的好奇并不感到意外,他只是以微笑回应。然而,当夏侯纾的提问愈发频繁,他终于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正如你之前所言,现在确实是最佳时机。”赫连肃泰深吸一口气,淡淡地说,“至于大哥当年的‘好意’,如今我也可以如数回报给他了。”
夏侯纾愣了好半晌,才明白他的意思。如果不是之前向折炎打听过赫连肃泰的经历,她可能还听不懂。不过,这大概是她近段时间以来听过的最好的消息了。
北原王并非愚钝之人,对于当年的事情,赫连肃泰能查清真相,他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也有能力查清。然而,他不明白的是,自己的二儿子为何在事情发生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反抗,而是选择回到封地当起了闲散亲王。
最让北原王内心无法释怀的是,赫连肃泰执拗的性格。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赫连肃泰则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赫连肃泰如此热心地推崇南祁的治国策略,让他不得不质疑这个儿子的忠诚,到底他的心是偏向哪边的?
北原王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对儿子的行为感到失望,又希望儿子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他那两巴掌,既是愤怒与斥责,也是宽容与释怀。
北原人的思维与做法,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夏侯纾偷偷瞧了一眼赫连肃泰棱角分明的脸,那原本就不甚白皙的肤色,在微红的晕染下显得更加柔和,红肿的痕迹几乎难以察觉。
“疼吗?”夏侯纾问。
赫连肃泰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轻笑,道:“相较于内心的痛苦,这点皮肉之苦又算得上什么呢?”
对于这种会长期留在身边任用的人,夏侯纾自然是要深入了解一番。
经过多番打听,夏侯纾得知折炎的父亲名叫阿拉塔,是北原大族乌那兹部落首领的得力部下。其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在乌那兹部落里很有威望。而折炎的母亲却是南祁人,所以他才会有着一张有别于纯正北原人的面孔。
据说,当年阿拉塔随着乌那兹部落首领南下攻打南祁,其首领在行军途中不幸受伤,他们便就地抓了一对懂医术的南祁父女为他医治。那老者一见对方是毁了自己家园,杀害自己亲人的北原人,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拒绝了。不料他的举动激怒了乌那兹部落首领,当即被残忍杀害。乌那兹部落首领本来是打算将老者的女儿也一起灭口泄愤的,可阿拉塔见那女子容貌秀丽,不忍心杀害,于是费了很大力气将她保下,并带回了自己的大帐,后来还生下了折炎。
战争结束后,医女跟着阿拉塔回到了乌那兹部落,才知道她并不是阿拉塔唯一的女人。实际上,阿拉塔已经先后娶了四位妻子,并生育了十几个孩子。在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折炎是阿拉塔当时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异国女子所生的孩子。
彼时,北原与南祁两国常年交战,双方死伤惨重,所以北原人对南祁人也没有什么好感,连带着折炎和他母亲也没有好日子过。
自折炎记事起,他的记忆中便充斥着异母兄弟的恶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欺压折炎母子,非打则骂,甚至将他们禁锢在羊圈里,肆意羞辱。而他的母亲总是轻声啜泣,用她单薄的身体护卫着他,最后弄得遍体鳞伤。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母亲总是劝诫他,要懂得忍耐,要心怀感激,她期盼他能快快长大,说是长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年幼的折炎并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他只觉得母亲的软弱是种无能,让他在兄弟的欺凌中更感屈辱。他不明白为何母亲总是让他感恩,为何她总是让他忍耐。
折炎以为,他只要按照母亲说的,长大了就能改变现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母亲,对抗那些异母兄弟的欺凌。所以,他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向猎豹一样健壮的青年,奔腾于草原之上,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母子了。
然而,折炎还来不及长大,他的那些异母兄弟认准了他们母子没有人庇护,就变本加厉地欺负他们。他们残忍地将他母亲绑在木桩上,当作娱乐的靶子,毫无人性地实施他们的暴行,最终导致了折炎母亲的惨死。
十岁的折炎带着母亲冰冷的尸首去找父亲理论,结果阿拉塔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他母亲的尸首,然后挥了挥手,叫人拖出去找个地方埋了了事。
那一刻,折炎才知道,原来他和母亲在父亲的眼里从来都不重要,仿佛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货物,一个被卑微如尘土的奴隶。母亲多年来对父亲的感恩与爱恋,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讽刺。那些曾经温馨的画面,如今看来却只是一个个笑话。
悲痛之中,折炎回忆起母亲生前经常站在夕阳下,看着朝南的方向久久出神,仿佛是在思念故乡。这给了他新的人生目标。于是,他找到了母亲葬身之处,并偷偷将尸骨挖了出来,打算带着一起离开北原,回到母亲的故乡去,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他的行动被泄露,引来了异母兄弟的追杀。
在逃亡的途中,折炎慌乱地逃入了齐科尔草原,遇到了正在打猎的赫连肃泰。
赫连肃泰曾经在乌那兹部落做客时见过折炎,并且还有过一段小交情。于是,他大张旗鼓地将折炎带回了自己的营地,并修书给阿拉塔,用他北原王子的身份迫使阿拉塔断绝了与折炎的父子之情。而折炎为了感谢赫连肃泰,自愿成为赫连肃泰的护卫,终身为他卖命。
在得知折炎的身世和经历后,夏侯纾开始从他身上寻找突破口。她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旁敲侧击,巧妙诱导,终于弄清楚了赫连肃泰被北原王以及塔塔尔王后忽视的原因。
赫连肃泰未成年之前,跟其他王子一样都住在北原王宫里,生活极尽显贵。其他两位王子都醉心于骑射,精进武艺,赢得北原王的频频赞许。而赫连肃泰却独树一帜,自幼便对南祁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沉浸在诗书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研读,渴望深入了解南祁的文化精髓。为此,他甚至向北原王上书,恳请北原上下能学习南祁的文化,效仿南祁以礼治天下。
北原王知道后大怒,他认为赫连肃泰读书读傻了,且胸无大志,不堪大任。
赫连肃泰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深知自己的道路不易,但他对南祁文化的热爱并未因此而消退。他默默地承受着北原王的冷落与误解,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与此同时,其他王子在北原王的宠爱下日益骄纵。
北原的王位传承方式有两种,一是兄终弟及,一是父死子继。现任北原王的手足兄弟基本上都已经在多年的内斗中死绝了,只留下一些实力一般的后辈,无法对王位构成威胁。
大王子赫连保康虽然早已被确立为储君,但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尤其是年龄相差不大的赫连肃泰,始终心存忌惮。眼看赫连肃泰因为过于执拗被北原王厌弃,他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他暗中与亲信密谋,不断在北原王的耳边煽风点火,意图将赫连肃泰驱逐得远远的,使其永远丧失争夺王位的资格。
赫连肃泰当时也是一根筋,他全然未能察觉自己的行动正中赫连保康及其追随者的圈套,固执地向北原王上书。一次劝说不成功,他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终于,北原王对他反感至极,如非必要,见都不愿见他。
后来有一次,北原王宴请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三位王子都奉旨出席。
宴会上,赫连肃泰饮了几杯酒后,只觉得头晕目眩,全身燥热,他察觉这酒有问题,但当着众人的面,他又不方便言明。于是,他急忙差遣侍者送自己回去休息。然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正躺在北原王的一个宠妃的床上,而他与那宠妃肢体交缠,情景暧昧。
紧接着,喝得半醉的北原王在侍者的搀扶下走进了房间。他一眼望去,就看见自己的儿子赫连肃泰与自己的宠妃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那一刻,他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北原王怒不可遏,趁着酒劲,他猛然一刀劈死了那位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吓醒了的宠妃,血溅当场。随后,他握着滴血的刀,一步一步走向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的赫连肃泰,眼里全是燃烧着怒火。
好在塔塔尔王后来得及时。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北原王才暂时饶了赫连肃泰一条性命,然后随意封了他一个亲王头衔,下令让他从今以后不得踏入王宫半步。
赫连肃泰也是后来暗中查探才知道当年的事是自己的大哥设下的圈套——赫连保康在他的酒里下了迷药,然后又将他送到早已被毒晕的宠妃那里,再让人把北原王引过去,就是为了让北原王彻底嫌恶他,彻底将他排挤出了皇储的竞争。
赫连保康的目的达到了,他的王位之争也因此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这些年来,赫连肃泰一直遵从北原王的指令,安居于齐科尔草原。他跟着草原上的牧民一起牧马放羊,耕地种田,还与当地的勇士一起打猎、摔跤、蹴鞠,十分逍遥快活。他表面上对政事不闻不问,闲云野鹤,但实际上,他早已与北原朝中的几股势力建立了联系。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便名正言顺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夏侯纾在感叹之后,并未忘记自己的主要目的。
从赫连肃泰的经历,以及他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夏侯纾深切地体会到,经过这些年的磨难,赫连肃泰的心志已经坚韧到了一种超凡的境地。曾经那个单纯、执着、善良的少年,如今已经变得深不可测,无法简单地用“腹黑”来形容。
然而,夏侯纾也明白,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赫连肃泰并非孤军奋战。北原王虽对他不闻不问,但塔塔尔王后毕竟是他的生母。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塔塔尔王后是一个护犊子的母亲。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塔塔尔王后将成为赫连肃泰取胜的关键。
关于这个想法,再赫连肃泰带着柳谷子回来后,夏侯纾就曾告诉过他。
赫连肃泰沉默许久,最终同意夏侯纾的提议。于是,他暗中将柳谷子引荐给塔塔尔王后,再由塔塔尔王后亲自带去给北原王诊治。
彼时,赫连保康和赫连嘉安仍陷于激战之中,打得难舍难分,根本无暇他顾,并未留意北原王的伤势已经逐渐好转。
北原王醒来后,他立即颁布了第一道旨意,命二王子赫连肃泰即刻进宫面圣。至于大王子和三王子,他连问都没有问。
赫连肃泰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刻。内心涌起的慌乱让他无所适从,他甚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手中的乐谱,被他一遍又一遍无意识地翻动着,似乎这样可以缓解他内心的焦虑。然而,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加剧了他的不安。最终,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煎熬,猛地将乐谱砸向了远方的地面,仿佛是在发泄他内心的不满和紧张。
夏侯纾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内心同样波澜起伏。这场斗争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命运,也将决定赫连肃泰是否能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夏侯纾深吸一口气,弯身捡起乐谱,缓步踏入房间。他轻轻将乐谱放置在书案上,嘴角微扬,调侃道:“真没想到,一向从容不迫的二王子殿下,也会有如此急如星火的时候。”
赫连肃泰抬头瞥了夏侯纾一眼,闷闷地没有接话。
夏侯纾瞥了一眼他那副滑稽的模样,心中忍俊不禁,但考虑到当前的严峻形势,她赶紧收敛了笑意。她轻咳一声,故作深沉道:“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沉得住气,否则你过去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现在,你无需担心进宫见到北原王之后要说什么,而是关心你的两个兄弟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他们接下来又会怎样对付你。”
“你是一个可怕的女人!”赫连肃泰突然说。但随后他的神色变得温和,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接着说道:“不过,我欣赏像你这样聪明又有魄力的女人。”
“谢谢你的夸奖!”夏侯纾的笑容显得有些牵强,继续大言不惭道,“不过,我有必要提醒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大业着想。请你不要随随便便质疑我的诚心。”
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该邀功的时候绝不能闭口不言。
随后,赫连肃泰遵旨去了王宫。再回来时,他的脸上如同覆盖了一层薄冰,难以窥见其内心的情感。
夏侯纾摸不清他的状况,也不敢乱说话。于是,她偷偷问了跟他一起去的折炎,结果折炎却告诉她,赫连肃泰进宫的时候被北原王连续扇了几耳光。
夏侯纾听得是一头雾水,心中不禁疑惑起来。北原王既然有意召见赫连肃泰,想必已经知晓是赫连肃泰请来了神医柳谷子为他致伤。何至于让他在卧病中还大打出手?
如果北原王还在为当年的事情生气,也不会就这样放赫连肃泰回来吧?
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夏侯纾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鼓起勇气去问赫连肃泰。
赫连肃泰对夏侯纾的好奇并不感到意外,他只是以微笑回应。然而,当夏侯纾的提问愈发频繁,他终于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正如你之前所言,现在确实是最佳时机。”赫连肃泰深吸一口气,淡淡地说,“至于大哥当年的‘好意’,如今我也可以如数回报给他了。”
夏侯纾愣了好半晌,才明白他的意思。如果不是之前向折炎打听过赫连肃泰的经历,她可能还听不懂。不过,这大概是她近段时间以来听过的最好的消息了。
北原王并非愚钝之人,对于当年的事情,赫连肃泰能查清真相,他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也有能力查清。然而,他不明白的是,自己的二儿子为何在事情发生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反抗,而是选择回到封地当起了闲散亲王。
最让北原王内心无法释怀的是,赫连肃泰执拗的性格。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赫连肃泰则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赫连肃泰如此热心地推崇南祁的治国策略,让他不得不质疑这个儿子的忠诚,到底他的心是偏向哪边的?
北原王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对儿子的行为感到失望,又希望儿子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他那两巴掌,既是愤怒与斥责,也是宽容与释怀。
北原人的思维与做法,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夏侯纾偷偷瞧了一眼赫连肃泰棱角分明的脸,那原本就不甚白皙的肤色,在微红的晕染下显得更加柔和,红肿的痕迹几乎难以察觉。
“疼吗?”夏侯纾问。
赫连肃泰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轻笑,道:“相较于内心的痛苦,这点皮肉之苦又算得上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