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好阿穆莎的第七天,赫连肃泰收到了探子的密报。阿穆莎当年选择匆匆嫁给赫连保康,并非她贪慕权势,移情别恋,而是受到其母族乌那兹部落与赫连保康的联合胁迫。
彼时赫连肃泰因为对北原王的宠妃“不敬”而被驱逐出京,赫连保康为了永除后患,意图制造一场意外将其灭口。而先前看好赫连肃泰的乌那兹部落也突然倒戈,转向了赫连保康。为了稳固这层关系,乌那兹部落决定将北原第一美人阿穆莎嫁给赫连保康。阿穆莎知晓后拼死反抗,然而赫连保康却以赫连肃泰的性命相要挟,迫使阿穆莎不得不妥协。
事情实际上非常明了,赫连肃泰如果真心想要查明真相,他早就能够做到了。然而,阿穆莎的“背叛”使他深感失望和心灰意冷,导致他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去调查。如今,佳人已逝,一切都已经成为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与此同时,赫连肃泰还收到了赫连嘉安的邀请。赫连嘉安在信中提到,年关将至,希望兄弟俩能相聚在直城,承欢膝下,重温亲情,同时也为北原王的安息祈福。
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明眼人都能看穿其中的端倪,可是赫连嘉安打着孝义之名,赫连肃泰没有办法拒绝。
赫连肃泰带着人前往直城赴约,未料却在半路遭到伏击。对方来势汹汹,招招狠毒且致命,丝毫没留情面。齐科尔草原的勇士们奋起抵抗,损伤大半才勉强保住了赫连肃泰的一条性命。然而,赫连肃泰的左臂受到了重伤,恐怕此生再也无法拿起重物。对于一个北原男子来说,这几乎等于失去了半条生命。
不用查都知道,这是赫连嘉安的计谋。北原王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却依然没有定下王位继承人,所以赫连嘉安在幕僚的怂恿下,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先一步动手了。
赫连嘉安先前射杀赫连保康虽然是为了救驾,但已经给人留下了残暴的印象。如今,他诱骗赫连肃泰进宫,却又在半路设下埋伏,无疑使他的形象更加恶劣。朝野内外纷纷指责赫连嘉安残害兄长,不仁不义,更担心一旦他成为北原王,会对各部落不利。
面对世人的非议,赫连嘉安坦然承认了他下令对赫连肃泰进行袭击,但他坚称自己并非主动出击,而是得到了密报,得知赫连肃泰意图带兵直闯皇城,意欲谋反。因此,他才不得不采取了这样的对策。对于这一切,赫连嘉安认定背后有他人挑拨,意图陷他于不义之地。
赫连肃泰的伤势十分严重,连续数日的高热令他意识涣散,下不来床。待他终于恢复意识后,他立刻毁掉了先前与赫连嘉安定下的不争储位的承诺。不仅如此,他还故意让人放出消息,声称自己虽然淡泊名利,亦无意伤害手足兄弟,但对赫连嘉安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和杀戮,他无法坐视不理。为了自己和齐科尔草原的百姓的安危,他誓要寻求正义。他坚定地表示,如果这个公道必须是当上北原王才能讨回来,那么他将义无反顾地去争取。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经传出,草原上的各大部族都陷入了骚动,开始摇摆不定。毕竟,一个连亲兄弟都能算计的人,日后又怎么会厚待他们这些部族呢?
彼时的北原王已是生命垂危,听闻此变故后,他内心的愤怒与悲痛瞬间爆发,然而话语还未及出口,他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塔塔尔王后担心此事传扬出去,会对小儿子的王者之路构成莫大的威胁。于是,她决定严格封锁北原王驾崩的消息,待赫连嘉安顺利登基后再昭告天下。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北原王驾崩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很快就向北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北原大草原。
弑兄杀父乃大逆不道之罪,这让各部落深感震惊。反对赫连嘉安即位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不少部族已经蠢蠢欲动。有的打算趁此机会自立为王,有的则打着清君侧的幌子,企图挥戈杀入直城,夺取王位。
情势紧急,塔塔尔王后深知自己已经保不住赫连嘉安,她果断下令传位于赫连肃泰,只求换回小儿子一命。
赫连嘉安听闻母亲之计,心生愤懑,本欲集结塔塔尔勇士与北原王的部下奋力一战,却被塔塔尔王后及时制止,甚至还遭到了软禁。
塔塔尔王后虽久居高位,且深爱幼子,但她也深知塔塔尔部族刚经历了与赫连保康的战争,实力大损,即使再强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其他草原部族抗衡。而且,赫连肃泰也是她的亲生儿子,不论谁继承大统,她都将是北原王太后。因此,为了北原局势的安定,她选择了保持克制,避免部族之间进一步的冲突。
同样地,塔塔尔族人也不希望因此陷入困顿。比起继续无休止的打下去,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的亲外甥中选择一位心思深沉且仁慈的人来担任北原王。
因此,赫连肃泰顺应民众的意愿,成为了北原王。
赫连肃泰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南祁修好,旨在腾出时间来整顿国内尚未平息的腥风血雨。至于赫连嘉安,赫连肃泰也遵从塔塔尔王后的意愿,选了一块靠北边的封地,像赫连保康曾经许诺他的那样,让他做了个安乐亲王。
躲在齐科尔草原的这些日子,夏侯纾并未闲着。她按照赫连肃泰准备的地图,仔细研究了回南祁的最佳路线。每想到那里有她爱的人在等待她的归来,她的心中便涌动着无尽的动力。
然而,在启程之前,夏侯纾的心中仍有一丝未了的遗憾,那就是关于她大哥夏侯翖的谜团。自十年前夏侯翖在北原战场上突然消失后,他们一家人就再也没能得到他的任何消息。夏侯翖的失踪是他们全家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也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这些天,夏侯纾一直在齐科尔草原四处游览,同时暗中打探大哥夏侯翖的下落。虽然一无所获,但她却意外地听到了一些之前未曾听说过的消息。
据说,夏侯翖当年率领五百赤羽精骑穿越溟丘峡谷时,遭到赫连保康和鹰群的袭击。在那场战斗中,赤羽精骑处于劣势,几乎全军覆没。他们的尸体被鹰群啄食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几乎无法辨认出人形。这或许就是夏侯翖至今下落不明的真正原因。
夏侯纾心中五味杂陈,交织着悲痛与疑惑。想到夏侯翖可能再十年前就已经惨遭赫连保康毒手,不仅尸骨无存,还惨遭鹰群啄食,连最后的尊严都荡然无存,她便心如刀绞,泪水也在眼圈里打转。若赫连保康尚在人间,她誓必让他尝尽千刀万剐之苦,方能消解她心头之恨。
哭完之后,夏侯纾又去找人打听溟丘峡谷的位置。她始终无法相信大哥就这样离世了,但又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她决定继续寻找线索,希望能找到夏侯翖的踪迹,或者至少找到一些能够证明他是否生还的证据。
夏侯纾开始深入研究当年的那场战斗,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她询问了齐科尔草原的居民,查看了他们的史书和文献,但都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几位懂得南祁话的老人。老人告诉她,他们曾参与过当年那场战争,对赤羽精骑有所了解。战争结束后,曾有人在溟丘峡谷附近发现了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和一些带血的武器,上面刻有赤羽军的标志。但是说完这些后,老者又情绪激动地劝她不要去冒险。
细问之后,夏侯纾才知道原来溟丘峡谷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甚至还带着些神秘色彩。
十年前,溟丘峡谷就已经被人为封锁了出口,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穿越这片神秘的土地。传言这片土地被鬼魂所占据,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能听到从深谷中传出的凄厉哀嚎。这些声音,据说是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南祁将士们的灵魂,他们被困在峡谷中,无法安息。
对于这样的传言,有些人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人则是深信不疑。一些胆大的人试图挑战这片神秘的峡谷,但那些进入峡谷的人,无一例外地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的消失也加深了传言的可信度,使人们更加敬畏这片被封锁的土地。于是,又有一批勇敢的人进入溟丘峡谷,去寻找那些消失的探险者。但他们也没有回来,仿佛也被那可怕的鬼魂所困住。从此以后,溟丘峡谷变得更加神秘和恐怖,没有人敢再踏入其中。
他们说得越是神乎其神,夏侯纾越是心生好奇,她渴望能亲眼见证这一切。然而,身处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夏侯纾不辨方向,若逢阴雨天气,连北极星的指引也消失无踪,使她更添困扰。她深知,若寻求北原人的帮助,他们定会探询她此行的目的,而她无法透露实情。再者,她囊中羞涩,无力支付高额的酬劳。唯一值得信赖的巴塔虽学会了简单的南祁话,但他同样是北原人,且受赫连肃泰的辖制。这使得夏侯纾陷入两难之境,前路充满未知与挑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夏侯纾开始察觉到巴塔的行为有些异样。他经常一个人默默地站着或坐着,眼神空洞地凝望着远方,仿佛陷入了沉思。即使有人呼唤他,他也需要好一会儿才能回过神来。这种状况让夏侯纾感到担忧,她开始思考巴塔到底怎么了。
巴塔心中满是忧郁,因为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子基本上都都欢欣鼓舞地前往直城,恭贺新王登基了。然而,他却只能默默地守在夏侯纾的身边,肩负着保护她安全的重任。他的内心深处,其实非常渴望能够亲眼见证新王登基的盛大场景,感受那份无与伦比的辉煌。同时,他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像其他青年男子一样,去直城看一看,证明自己的价值,享受他人的崇拜。他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巴塔日思夜想,却没想到他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没过几天,赫连肃泰派人来接夏侯纾去直城,并要求巴塔和扎米一同前往。
夏侯纾对直城并无好感,也不想去。自从踏入北原那日起,她曾先后两次去过直城王宫。第一次,她是乱军眼中的猎物,被当做礼物一般强行带入宫中;第二次,她被赫连保康视作人质,囚禁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内。这两次的经历,给夏侯纾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所以,当赫连肃泰邀请她再次前往直城时,她心中满是婉拒之意。她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机会,前往溟丘峡谷一探究竟。即使夏侯翖真的在那一战中英勇牺牲,她仍想踏上他曾经坚守的土地,在那片他与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点燃一炷香,为逝去的英灵祈祷。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赫连肃泰见她迟迟不肯动身,竟然自己赶了过来。
加冕为王的赫连肃泰,与昔日相比,似乎未有分毫改变。但细心观察之下,又觉有所不同。或许是因为北原王的华服过于庄重璀璨,与他昔日的装束截然不同,使他显得更加尊贵威严;又或许是因为他初登大宝,身上增添了几分王者风范。
夏侯纾觉得眼前的赫连肃泰有些陌生。但这些都不是她所关心的。她心中只想着如何在赫连肃泰的严密监控下巧妙行动,先去溟丘峡谷祭奠,再设法绕道返回南祁。这个计划需要她发挥所有的聪明才智和机智,才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行动,都可能让她陷入危机。但她决心已定,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心愿。
赫连肃泰凝视着她,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暖如春风的笑意,轻声问道:“我听说你最近经常带着巴塔出去闲逛,是不是过于操劳了?为何你的气色似乎不如前些日子红润?”
夏侯纾觉得赫连肃泰很奇怪。北原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他刚刚坐上北原王的宝座,他不急着他的复兴大业,却来关心她一个南祁女子的气色,简直莫名其妙。而且,赫连肃泰的白月光不是尸骨未寒的阿穆莎吗?他应该还在悲伤之中猜对,怎么这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呢?
夏侯纾不想与他纠缠,便将注意力转向他缠着绷带的手臂,冷声问道:“先前传假消息给赫连嘉安的人,是不是你派去的?”
若非如此,赫连嘉安也不会在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还要伏击赫连肃泰。
突然换了个话题,赫连肃泰笑而不语。
在夏侯纾的长时间注视下,赫连肃泰终于叹了口气,开口道:“如果我说不是我,你肯定认为我在说谎。”
“只要你说不是你做的,我就相信你。”夏侯纾说。
赫连肃泰一愣,旋即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无奈,道:“人确实不是我派去的,但此事与我难脱干系。”
“怎么说?”夏侯纾紧追不舍。
“传话的人是南祁的探子。”赫连肃泰神情严肃地解释道,“而我,早在飞鹰城失守之际,就已经暗中跟南祁的人取得联系。只要他们助我夺得王位,我就保证不再兴兵南下。”
“原来如此。”夏侯纾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开始揣测那个与她接头的南祁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感受到赫连肃泰审视的目光,她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说起来,这是你们北原内部的纷争,我一个南祁人,本不该置喙。我也不愿过多介入此事。但赫连嘉安曾对我有恩,他并非那种穷凶极恶之徒。若有可能,我希望你今后能善待于他。他对你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赫连肃泰望着远处,语气轻松地回应道:“好”。
彼时赫连肃泰因为对北原王的宠妃“不敬”而被驱逐出京,赫连保康为了永除后患,意图制造一场意外将其灭口。而先前看好赫连肃泰的乌那兹部落也突然倒戈,转向了赫连保康。为了稳固这层关系,乌那兹部落决定将北原第一美人阿穆莎嫁给赫连保康。阿穆莎知晓后拼死反抗,然而赫连保康却以赫连肃泰的性命相要挟,迫使阿穆莎不得不妥协。
事情实际上非常明了,赫连肃泰如果真心想要查明真相,他早就能够做到了。然而,阿穆莎的“背叛”使他深感失望和心灰意冷,导致他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去调查。如今,佳人已逝,一切都已经成为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与此同时,赫连肃泰还收到了赫连嘉安的邀请。赫连嘉安在信中提到,年关将至,希望兄弟俩能相聚在直城,承欢膝下,重温亲情,同时也为北原王的安息祈福。
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明眼人都能看穿其中的端倪,可是赫连嘉安打着孝义之名,赫连肃泰没有办法拒绝。
赫连肃泰带着人前往直城赴约,未料却在半路遭到伏击。对方来势汹汹,招招狠毒且致命,丝毫没留情面。齐科尔草原的勇士们奋起抵抗,损伤大半才勉强保住了赫连肃泰的一条性命。然而,赫连肃泰的左臂受到了重伤,恐怕此生再也无法拿起重物。对于一个北原男子来说,这几乎等于失去了半条生命。
不用查都知道,这是赫连嘉安的计谋。北原王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却依然没有定下王位继承人,所以赫连嘉安在幕僚的怂恿下,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先一步动手了。
赫连嘉安先前射杀赫连保康虽然是为了救驾,但已经给人留下了残暴的印象。如今,他诱骗赫连肃泰进宫,却又在半路设下埋伏,无疑使他的形象更加恶劣。朝野内外纷纷指责赫连嘉安残害兄长,不仁不义,更担心一旦他成为北原王,会对各部落不利。
面对世人的非议,赫连嘉安坦然承认了他下令对赫连肃泰进行袭击,但他坚称自己并非主动出击,而是得到了密报,得知赫连肃泰意图带兵直闯皇城,意欲谋反。因此,他才不得不采取了这样的对策。对于这一切,赫连嘉安认定背后有他人挑拨,意图陷他于不义之地。
赫连肃泰的伤势十分严重,连续数日的高热令他意识涣散,下不来床。待他终于恢复意识后,他立刻毁掉了先前与赫连嘉安定下的不争储位的承诺。不仅如此,他还故意让人放出消息,声称自己虽然淡泊名利,亦无意伤害手足兄弟,但对赫连嘉安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和杀戮,他无法坐视不理。为了自己和齐科尔草原的百姓的安危,他誓要寻求正义。他坚定地表示,如果这个公道必须是当上北原王才能讨回来,那么他将义无反顾地去争取。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经传出,草原上的各大部族都陷入了骚动,开始摇摆不定。毕竟,一个连亲兄弟都能算计的人,日后又怎么会厚待他们这些部族呢?
彼时的北原王已是生命垂危,听闻此变故后,他内心的愤怒与悲痛瞬间爆发,然而话语还未及出口,他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塔塔尔王后担心此事传扬出去,会对小儿子的王者之路构成莫大的威胁。于是,她决定严格封锁北原王驾崩的消息,待赫连嘉安顺利登基后再昭告天下。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北原王驾崩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很快就向北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北原大草原。
弑兄杀父乃大逆不道之罪,这让各部落深感震惊。反对赫连嘉安即位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不少部族已经蠢蠢欲动。有的打算趁此机会自立为王,有的则打着清君侧的幌子,企图挥戈杀入直城,夺取王位。
情势紧急,塔塔尔王后深知自己已经保不住赫连嘉安,她果断下令传位于赫连肃泰,只求换回小儿子一命。
赫连嘉安听闻母亲之计,心生愤懑,本欲集结塔塔尔勇士与北原王的部下奋力一战,却被塔塔尔王后及时制止,甚至还遭到了软禁。
塔塔尔王后虽久居高位,且深爱幼子,但她也深知塔塔尔部族刚经历了与赫连保康的战争,实力大损,即使再强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其他草原部族抗衡。而且,赫连肃泰也是她的亲生儿子,不论谁继承大统,她都将是北原王太后。因此,为了北原局势的安定,她选择了保持克制,避免部族之间进一步的冲突。
同样地,塔塔尔族人也不希望因此陷入困顿。比起继续无休止的打下去,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的亲外甥中选择一位心思深沉且仁慈的人来担任北原王。
因此,赫连肃泰顺应民众的意愿,成为了北原王。
赫连肃泰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南祁修好,旨在腾出时间来整顿国内尚未平息的腥风血雨。至于赫连嘉安,赫连肃泰也遵从塔塔尔王后的意愿,选了一块靠北边的封地,像赫连保康曾经许诺他的那样,让他做了个安乐亲王。
躲在齐科尔草原的这些日子,夏侯纾并未闲着。她按照赫连肃泰准备的地图,仔细研究了回南祁的最佳路线。每想到那里有她爱的人在等待她的归来,她的心中便涌动着无尽的动力。
然而,在启程之前,夏侯纾的心中仍有一丝未了的遗憾,那就是关于她大哥夏侯翖的谜团。自十年前夏侯翖在北原战场上突然消失后,他们一家人就再也没能得到他的任何消息。夏侯翖的失踪是他们全家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也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这些天,夏侯纾一直在齐科尔草原四处游览,同时暗中打探大哥夏侯翖的下落。虽然一无所获,但她却意外地听到了一些之前未曾听说过的消息。
据说,夏侯翖当年率领五百赤羽精骑穿越溟丘峡谷时,遭到赫连保康和鹰群的袭击。在那场战斗中,赤羽精骑处于劣势,几乎全军覆没。他们的尸体被鹰群啄食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几乎无法辨认出人形。这或许就是夏侯翖至今下落不明的真正原因。
夏侯纾心中五味杂陈,交织着悲痛与疑惑。想到夏侯翖可能再十年前就已经惨遭赫连保康毒手,不仅尸骨无存,还惨遭鹰群啄食,连最后的尊严都荡然无存,她便心如刀绞,泪水也在眼圈里打转。若赫连保康尚在人间,她誓必让他尝尽千刀万剐之苦,方能消解她心头之恨。
哭完之后,夏侯纾又去找人打听溟丘峡谷的位置。她始终无法相信大哥就这样离世了,但又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她决定继续寻找线索,希望能找到夏侯翖的踪迹,或者至少找到一些能够证明他是否生还的证据。
夏侯纾开始深入研究当年的那场战斗,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她询问了齐科尔草原的居民,查看了他们的史书和文献,但都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几位懂得南祁话的老人。老人告诉她,他们曾参与过当年那场战争,对赤羽精骑有所了解。战争结束后,曾有人在溟丘峡谷附近发现了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和一些带血的武器,上面刻有赤羽军的标志。但是说完这些后,老者又情绪激动地劝她不要去冒险。
细问之后,夏侯纾才知道原来溟丘峡谷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甚至还带着些神秘色彩。
十年前,溟丘峡谷就已经被人为封锁了出口,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穿越这片神秘的土地。传言这片土地被鬼魂所占据,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能听到从深谷中传出的凄厉哀嚎。这些声音,据说是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南祁将士们的灵魂,他们被困在峡谷中,无法安息。
对于这样的传言,有些人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人则是深信不疑。一些胆大的人试图挑战这片神秘的峡谷,但那些进入峡谷的人,无一例外地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的消失也加深了传言的可信度,使人们更加敬畏这片被封锁的土地。于是,又有一批勇敢的人进入溟丘峡谷,去寻找那些消失的探险者。但他们也没有回来,仿佛也被那可怕的鬼魂所困住。从此以后,溟丘峡谷变得更加神秘和恐怖,没有人敢再踏入其中。
他们说得越是神乎其神,夏侯纾越是心生好奇,她渴望能亲眼见证这一切。然而,身处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夏侯纾不辨方向,若逢阴雨天气,连北极星的指引也消失无踪,使她更添困扰。她深知,若寻求北原人的帮助,他们定会探询她此行的目的,而她无法透露实情。再者,她囊中羞涩,无力支付高额的酬劳。唯一值得信赖的巴塔虽学会了简单的南祁话,但他同样是北原人,且受赫连肃泰的辖制。这使得夏侯纾陷入两难之境,前路充满未知与挑战。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夏侯纾开始察觉到巴塔的行为有些异样。他经常一个人默默地站着或坐着,眼神空洞地凝望着远方,仿佛陷入了沉思。即使有人呼唤他,他也需要好一会儿才能回过神来。这种状况让夏侯纾感到担忧,她开始思考巴塔到底怎么了。
巴塔心中满是忧郁,因为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子基本上都都欢欣鼓舞地前往直城,恭贺新王登基了。然而,他却只能默默地守在夏侯纾的身边,肩负着保护她安全的重任。他的内心深处,其实非常渴望能够亲眼见证新王登基的盛大场景,感受那份无与伦比的辉煌。同时,他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像其他青年男子一样,去直城看一看,证明自己的价值,享受他人的崇拜。他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巴塔日思夜想,却没想到他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没过几天,赫连肃泰派人来接夏侯纾去直城,并要求巴塔和扎米一同前往。
夏侯纾对直城并无好感,也不想去。自从踏入北原那日起,她曾先后两次去过直城王宫。第一次,她是乱军眼中的猎物,被当做礼物一般强行带入宫中;第二次,她被赫连保康视作人质,囚禁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内。这两次的经历,给夏侯纾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所以,当赫连肃泰邀请她再次前往直城时,她心中满是婉拒之意。她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机会,前往溟丘峡谷一探究竟。即使夏侯翖真的在那一战中英勇牺牲,她仍想踏上他曾经坚守的土地,在那片他与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点燃一炷香,为逝去的英灵祈祷。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赫连肃泰见她迟迟不肯动身,竟然自己赶了过来。
加冕为王的赫连肃泰,与昔日相比,似乎未有分毫改变。但细心观察之下,又觉有所不同。或许是因为北原王的华服过于庄重璀璨,与他昔日的装束截然不同,使他显得更加尊贵威严;又或许是因为他初登大宝,身上增添了几分王者风范。
夏侯纾觉得眼前的赫连肃泰有些陌生。但这些都不是她所关心的。她心中只想着如何在赫连肃泰的严密监控下巧妙行动,先去溟丘峡谷祭奠,再设法绕道返回南祁。这个计划需要她发挥所有的聪明才智和机智,才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行动,都可能让她陷入危机。但她决心已定,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心愿。
赫连肃泰凝视着她,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暖如春风的笑意,轻声问道:“我听说你最近经常带着巴塔出去闲逛,是不是过于操劳了?为何你的气色似乎不如前些日子红润?”
夏侯纾觉得赫连肃泰很奇怪。北原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他刚刚坐上北原王的宝座,他不急着他的复兴大业,却来关心她一个南祁女子的气色,简直莫名其妙。而且,赫连肃泰的白月光不是尸骨未寒的阿穆莎吗?他应该还在悲伤之中猜对,怎么这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呢?
夏侯纾不想与他纠缠,便将注意力转向他缠着绷带的手臂,冷声问道:“先前传假消息给赫连嘉安的人,是不是你派去的?”
若非如此,赫连嘉安也不会在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还要伏击赫连肃泰。
突然换了个话题,赫连肃泰笑而不语。
在夏侯纾的长时间注视下,赫连肃泰终于叹了口气,开口道:“如果我说不是我,你肯定认为我在说谎。”
“只要你说不是你做的,我就相信你。”夏侯纾说。
赫连肃泰一愣,旋即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无奈,道:“人确实不是我派去的,但此事与我难脱干系。”
“怎么说?”夏侯纾紧追不舍。
“传话的人是南祁的探子。”赫连肃泰神情严肃地解释道,“而我,早在飞鹰城失守之际,就已经暗中跟南祁的人取得联系。只要他们助我夺得王位,我就保证不再兴兵南下。”
“原来如此。”夏侯纾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开始揣测那个与她接头的南祁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感受到赫连肃泰审视的目光,她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说起来,这是你们北原内部的纷争,我一个南祁人,本不该置喙。我也不愿过多介入此事。但赫连嘉安曾对我有恩,他并非那种穷凶极恶之徒。若有可能,我希望你今后能善待于他。他对你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赫连肃泰望着远处,语气轻松地回应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