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里正暗暗赞叹,这家人会过日子,有了钱不是像其他逃难人只会吃吃喝喝,而是会安顿家园。
有了家园,才会更安心地赚钱过生活。
只顾着眼前的吃喝,一辈子都只是逃难人。
“村里目前没有空地了,你们住的野猪岗旁那里有大片的荒地,你们可以随便盖宅子。”高里正说。
那块空地目测有二十亩之大。
李暖玉又问,“高里正,那块地,我们能开荒地种田吗?”
“当然能了,不过,按着衙门的规定,私田也得登记缴税,你们开荒后,我得测量登记后你们才能种田。还有你们的房子,盖好测量后给你们办房契。”高里正说。
“多谢里正。”李景明颔首。
“对了,高里正,咱们村里有会盖房子的工匠吗?”李暖玉又问。
“沿着我家屋后那条路往东走,一直走到一处岔路口的第一家有大院子的人家就是。那家姓田,祖孙三代都是瓦匠,你去问问他家这会儿有没有空接活儿。”高里正说。
李暖玉和李景明,按着高里正的指路,很快就找到了本村的田瓦匠家。
远远望去,这座宅院与村中其他人家有些不同。
虽不算宽敞,却处处透着匠人的巧思。
青瓦白墙,檐角飞翘,院墙用夯土垒得方正结实,连门楣上的雕花都格外精细。每一处细节都显露出主人对建筑的讲究。
瓦匠自己家的屋子,修得如此精美,显然手艺不差。
透过半开的院门,可见堂屋里坐着五六个人,似在商议什么要事。
李景明将马儿系在院旁的树上,拍了拍衣袖,大步走了过去,说了声打搅,“请问哪位是田瓦匠?我们家里要盖房子,想请田瓦匠帮忙建屋。”
一位面容黝黑的六十岁左右的老汉,应声站起身来,“我就是田瓦匠,进屋说话吧。”
一位同样年纪的老妇人,利落地搬了两张凳子过来。
李景明和李暖玉道了谢,坐下了。
“你们是哪村的?房子盖在哪里?盖多大?”田瓦匠打量着李景明和李暖玉,又问道。
“我们是外乡来本村的,里正给我们家划了块荒地,在野猪岗山脚下。”李景明说,“我们家有八口人,要盖……五间屋吧,再盖厨房和库房,茅房也要盖。”
田家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有惊讶得张大了嘴的,也有暗自撇嘴露出不屑的。
田瓦匠捻着胡须沉吟道:“小郎君,照你这说法,可是要起座大宅院啊。那这工料钱……”
“工钱加上材料钱,少说得花三十两银子。”一个三十出头的精壮汉子,从田瓦匠身后探出身来,手指飞快地掐算着。
李暖玉同李景明交换了个眼神,从容道:“银钱不是问题。”
再说了,村里人家起宅子,都是先预备一半的钱,剩下的钱,一边盖屋子一边赚来,还可以赊欠一二年。
李景明将沉甸甸的钱袋搁在桌上,扯开了袋子口,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碎银和串得整齐的铜钱。
谁知,田家人更加惊讶了。
他们疑惑的目光,在李景明和李暖玉的身上转悠着。
李暖玉看明白了他们的表情,谁叫他们打扮得像叫花子呢?
身上有钱太叫人可疑了。
“我们家昨晚抓了两只大野猪,刚才转卖给了里正家,这是卖野猪的钱。”
她故意将“里正”二字的发音提高了声量。
原来钱的来历是正道的,田瓦匠这才便没说什么。
他站起身来,点了点头说,“成,我这会儿便跟你们去看看宅基地。”
“如此,更好。”李景明颔首。
田瓦匠朝两个儿子招了招手,“老大老二,一起去看看。”又拍拍大孙子的肩头,“铁柱也一起去!”
田家祖孙四人,跟着李暖玉和李景明,来到了开的荒地那里。
李景明指着荒地说,“这一部分,我们家安排种地,这边一块,安排盖房子。田大爷您看看怎么安排建屋。”
田瓦匠点了点头,背着手在荒地上踱步起来,不时蹲下捏把土,又站起来目测方位。最后掸了掸衣襟,走回来说,“工钱收三两银子,料钱你们自备,怎么样?”
“要多久盖好?”李景明又问。
“你们材料准备得足,我们半月就能帮你们盖好。”田瓦匠说,“今日时辰不早了,明天一早我再上你们家,商量怎么买材料的事,咱们就将事情安排下来。”
“成,就这么定了。”李景明同意了。
田家人回去了,李暖玉和李景明牵着马儿往山上走来。
在半山腰那里,李暖玉又看到了晏泽。
晏泽手提弓箭,腰间挂着两只斑鸠,正往南山坡走去。
李暖玉拉了拉李景明的袖子,“大哥,咱们卖野猪的钱,得分一些给他。”
“对,有一头野猪是他射中的。”李景明大步走了过去,“晏兄弟!”
他拉住晏泽,将几块碎银子塞到晏泽的手里,“这是一头野猪的钱,你得收下。”
晏泽挑眉,“我说过,我只是随手射了两箭,射中什么,我压根没在乎,你们不必给我钱。”
“那怎么成?要不是你射中了箭,我们没准会被野猪伤着。再说了,里正给我们用的工具,是到你家借的吧?叨扰你不少事情,这钱你一定得收下。”李景明坚持说。
“你不收,是不是不想跟我们做邻居?晏泽?”李暖玉大声说。
晏泽抬头,看了眼林间小道上的绿衣少女,又看了眼手里的银子,“好吧,我收下。”
“这就对了,将来说不定还会找你帮忙。”李景明拍拍晏泽的肩头,和李暖玉往北坡走去。
晏泽看着李暖玉的身影消失在林间,才离开了这里。
-
李暖玉和李景明回了山洞前。
李琼玉和平昌王妃正在灶台前熬粥。
李韵玉在整理草药,二公子三公了在劈柴火。
平昌王第一个看到了他们走来,马上起身神情喜悦地招手,“老大,暖玉,钱带回来了吗?”
“带回来了,爹,我们向里正要了块地盖房子,还去村里找里工匠,田瓦匠说明天来商议买材料的事。”世子李景明说。
他将怀里的一袋子钱,递给平昌王,“两头野猪的钱,我分了一头给南山坡的少年晏泽,要不是他帮忙射中一头野猪,我们全家哪里制服得了另一头?”
平昌王点头,“分他一部分钱,是应该的。”
正在整理草药的大郡主李韵玉闻言,丢下草药,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
“大哥,是不是一人一间屋子?我在努力干活,你必须给我一间屋。”她急切地说。
“想都别想。”李暖玉淡淡睇她一眼,“咱们三姐妹住一间,哥哥们住一间,父亲母亲住一间,一间正屋。一间库房,一间厨房。”
“什么?一人挤一屋?李暖玉,这怎么能住?”李韵玉气乎乎直跺脚,“我不管,必须一人一间屋!”
“钱不够,盖不了多的屋子。即便是这样,离预算还差好几两银子,还要买家具买买米买衣裳,钱根本不够用。”李暖玉摇摇头。
二郡主李琼玉叹着气,“差这么多钱,那盖还什么房子啊,买些米肉粮食多好。”
“你就知道吃!不盖房子,这山洞能一直住下去吗?昨天是野猪闯来,明天闯来老虎怎么办?”李韵玉朝她翻了个白眼。
李琼玉想到昨天凶狠的野猪,吓得再不敢说话了。
有了家园,才会更安心地赚钱过生活。
只顾着眼前的吃喝,一辈子都只是逃难人。
“村里目前没有空地了,你们住的野猪岗旁那里有大片的荒地,你们可以随便盖宅子。”高里正说。
那块空地目测有二十亩之大。
李暖玉又问,“高里正,那块地,我们能开荒地种田吗?”
“当然能了,不过,按着衙门的规定,私田也得登记缴税,你们开荒后,我得测量登记后你们才能种田。还有你们的房子,盖好测量后给你们办房契。”高里正说。
“多谢里正。”李景明颔首。
“对了,高里正,咱们村里有会盖房子的工匠吗?”李暖玉又问。
“沿着我家屋后那条路往东走,一直走到一处岔路口的第一家有大院子的人家就是。那家姓田,祖孙三代都是瓦匠,你去问问他家这会儿有没有空接活儿。”高里正说。
李暖玉和李景明,按着高里正的指路,很快就找到了本村的田瓦匠家。
远远望去,这座宅院与村中其他人家有些不同。
虽不算宽敞,却处处透着匠人的巧思。
青瓦白墙,檐角飞翘,院墙用夯土垒得方正结实,连门楣上的雕花都格外精细。每一处细节都显露出主人对建筑的讲究。
瓦匠自己家的屋子,修得如此精美,显然手艺不差。
透过半开的院门,可见堂屋里坐着五六个人,似在商议什么要事。
李景明将马儿系在院旁的树上,拍了拍衣袖,大步走了过去,说了声打搅,“请问哪位是田瓦匠?我们家里要盖房子,想请田瓦匠帮忙建屋。”
一位面容黝黑的六十岁左右的老汉,应声站起身来,“我就是田瓦匠,进屋说话吧。”
一位同样年纪的老妇人,利落地搬了两张凳子过来。
李景明和李暖玉道了谢,坐下了。
“你们是哪村的?房子盖在哪里?盖多大?”田瓦匠打量着李景明和李暖玉,又问道。
“我们是外乡来本村的,里正给我们家划了块荒地,在野猪岗山脚下。”李景明说,“我们家有八口人,要盖……五间屋吧,再盖厨房和库房,茅房也要盖。”
田家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有惊讶得张大了嘴的,也有暗自撇嘴露出不屑的。
田瓦匠捻着胡须沉吟道:“小郎君,照你这说法,可是要起座大宅院啊。那这工料钱……”
“工钱加上材料钱,少说得花三十两银子。”一个三十出头的精壮汉子,从田瓦匠身后探出身来,手指飞快地掐算着。
李暖玉同李景明交换了个眼神,从容道:“银钱不是问题。”
再说了,村里人家起宅子,都是先预备一半的钱,剩下的钱,一边盖屋子一边赚来,还可以赊欠一二年。
李景明将沉甸甸的钱袋搁在桌上,扯开了袋子口,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碎银和串得整齐的铜钱。
谁知,田家人更加惊讶了。
他们疑惑的目光,在李景明和李暖玉的身上转悠着。
李暖玉看明白了他们的表情,谁叫他们打扮得像叫花子呢?
身上有钱太叫人可疑了。
“我们家昨晚抓了两只大野猪,刚才转卖给了里正家,这是卖野猪的钱。”
她故意将“里正”二字的发音提高了声量。
原来钱的来历是正道的,田瓦匠这才便没说什么。
他站起身来,点了点头说,“成,我这会儿便跟你们去看看宅基地。”
“如此,更好。”李景明颔首。
田瓦匠朝两个儿子招了招手,“老大老二,一起去看看。”又拍拍大孙子的肩头,“铁柱也一起去!”
田家祖孙四人,跟着李暖玉和李景明,来到了开的荒地那里。
李景明指着荒地说,“这一部分,我们家安排种地,这边一块,安排盖房子。田大爷您看看怎么安排建屋。”
田瓦匠点了点头,背着手在荒地上踱步起来,不时蹲下捏把土,又站起来目测方位。最后掸了掸衣襟,走回来说,“工钱收三两银子,料钱你们自备,怎么样?”
“要多久盖好?”李景明又问。
“你们材料准备得足,我们半月就能帮你们盖好。”田瓦匠说,“今日时辰不早了,明天一早我再上你们家,商量怎么买材料的事,咱们就将事情安排下来。”
“成,就这么定了。”李景明同意了。
田家人回去了,李暖玉和李景明牵着马儿往山上走来。
在半山腰那里,李暖玉又看到了晏泽。
晏泽手提弓箭,腰间挂着两只斑鸠,正往南山坡走去。
李暖玉拉了拉李景明的袖子,“大哥,咱们卖野猪的钱,得分一些给他。”
“对,有一头野猪是他射中的。”李景明大步走了过去,“晏兄弟!”
他拉住晏泽,将几块碎银子塞到晏泽的手里,“这是一头野猪的钱,你得收下。”
晏泽挑眉,“我说过,我只是随手射了两箭,射中什么,我压根没在乎,你们不必给我钱。”
“那怎么成?要不是你射中了箭,我们没准会被野猪伤着。再说了,里正给我们用的工具,是到你家借的吧?叨扰你不少事情,这钱你一定得收下。”李景明坚持说。
“你不收,是不是不想跟我们做邻居?晏泽?”李暖玉大声说。
晏泽抬头,看了眼林间小道上的绿衣少女,又看了眼手里的银子,“好吧,我收下。”
“这就对了,将来说不定还会找你帮忙。”李景明拍拍晏泽的肩头,和李暖玉往北坡走去。
晏泽看着李暖玉的身影消失在林间,才离开了这里。
-
李暖玉和李景明回了山洞前。
李琼玉和平昌王妃正在灶台前熬粥。
李韵玉在整理草药,二公子三公了在劈柴火。
平昌王第一个看到了他们走来,马上起身神情喜悦地招手,“老大,暖玉,钱带回来了吗?”
“带回来了,爹,我们向里正要了块地盖房子,还去村里找里工匠,田瓦匠说明天来商议买材料的事。”世子李景明说。
他将怀里的一袋子钱,递给平昌王,“两头野猪的钱,我分了一头给南山坡的少年晏泽,要不是他帮忙射中一头野猪,我们全家哪里制服得了另一头?”
平昌王点头,“分他一部分钱,是应该的。”
正在整理草药的大郡主李韵玉闻言,丢下草药,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
“大哥,是不是一人一间屋子?我在努力干活,你必须给我一间屋。”她急切地说。
“想都别想。”李暖玉淡淡睇她一眼,“咱们三姐妹住一间,哥哥们住一间,父亲母亲住一间,一间正屋。一间库房,一间厨房。”
“什么?一人挤一屋?李暖玉,这怎么能住?”李韵玉气乎乎直跺脚,“我不管,必须一人一间屋!”
“钱不够,盖不了多的屋子。即便是这样,离预算还差好几两银子,还要买家具买买米买衣裳,钱根本不够用。”李暖玉摇摇头。
二郡主李琼玉叹着气,“差这么多钱,那盖还什么房子啊,买些米肉粮食多好。”
“你就知道吃!不盖房子,这山洞能一直住下去吗?昨天是野猪闯来,明天闯来老虎怎么办?”李韵玉朝她翻了个白眼。
李琼玉想到昨天凶狠的野猪,吓得再不敢说话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最新章节,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最新章节,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