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去,用蔓藤系在高大爷的腰上,你们将高大爷拉上来。”晏泽朝李家兄妹看了眼说。

  他将蔓藤的一端系在坡旁的树上,将一端抛到下面,身手矫健顺着蔓藤到了坡下。

  李暖玉瞧着这少年的脸,心里暗暗疑惑,这人……好像在哪里见过?

  少年个子高瘦,眉眼俊朗。

  身后背着弓箭,腰间还挂着一把磨得铮亮的砍柴刀。

  可她想了半天,想不出来在哪里见过少年。

  只一个迟疑间,坡下的少年,已经将蔓藤系到了老汉的腰上,他扯动着蔓藤。

  “高大爷的腿伤着了,你们拉他上去的时候,小心点。”晏泽在下面大声说。

  “大哥二哥,手上加把劲,避免老人二次受伤。”李暖玉提醒说。

  “放心吧,交给我们。”二公子卷了袖子,搓着手掌说。

  世子李景明和二公子李景睿,一左一右一点点拉起蔓藤,两人合力将老人拉上了土坡。

  李暖玉忙走过去查看伤势,“老伯,你的左腿有轻微骨折。”

  高老汉拍着地,长吁短叹,“哎哟,这都是什么事啊,家里的小孙儿病了,我出来采药给他吃,这又伤着了……”

  “您的腿问题不大,我给您包扎起来,休息些日子就好。”李暖玉安慰说。

  高老汉吃惊地打量着李暖玉,“小姑娘,你会医术?”

  李暖玉微微一笑,“从小跟着家里人学医,会一些。”

  “只会一些啊……”老汉有些失望。

  李暖玉抽了抽唇角,她只是谦虚说法好吧。

  她要是说行医十年了,这不得吓着这老汉?

  她这身体也才十三岁年纪,这不成了三岁行医?说出去谁信呢?

  李暖玉往左右看了看,折断了些树棍,又从空间里取了绑带,将老汉的腿进行了包扎。

  另一边,晏泽在李家哥俩的帮忙下,也顺着蔓藤攀爬上了三四丈来高的土坡。

  “高大爷伤得怎样?要不要紧?”晏泽扶着高老汉的腿,忙问道。

  “还好还好,死不了,嗨,遇到一个贵人姑娘了。”高老汉指着李暖玉,笑着说,“想不到,她年纪不大,本事倒强,这包扎的手法,比村里四十来岁的陈大夫包得还熟练呢。”

  晏泽看了眼高老汉的伤腿,又看向李暖玉,眸色渐渐浮起困惑。

  “老伯,你住的村子远不远?我们送你回去如何?我们有马车,就停在山下。”世子李景明朝老汉点头说。

  高老汉道,“不远不远,下山往西走三里来路就到了。”

  “那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走吧。”世子李景明在高老汉的面前蹲下身来,“我背您下山。”

  “哎哟,这可怎么使得。”高老汉慌忙摆手,“我自己走吧。

  “您腿上有伤,走着下山只会让伤势更严重。”李暖玉摆摆手说。

  盛情难却,高老汉只好爬上了李景明的背上。

  往山下走时,李暖玉通过和高老汉的闲聊中得知,这是镇安府永平县的丰谷乡柳树村。

  村子三面靠山,南面有条小河贯穿附近三个乡,本村有五十来户人家。

  这里离县城有八十来里路。

  因为山路难走,村里人大多没去过县城,平时赶集只去十来里远的乡里集镇。

  村里人靠种点薄田和打猎为生。

  说话间,来到了山脚下。

  平昌王正等着儿女们打探到村子消息,看到他们下山来,忙走了过去,“老大……咦,这位老丈是何人?”

  “父亲,他是附近柳树村里正的父亲,上山采药不小心掉下了山沟,我们救了他。”李景明看了眼身后的高老汉说。

  高老汉朝平昌王拱手,“多谢您家几位小郎君救了我,你们是好人啦!”

  听说救的是里正的父亲,平昌王忙摆手说,“老丈,举手之劳而已,不值得什么。”

  李暖玉看了眼高老汉,又说,“父亲,他家离这里有三里来远,腿伤了,回家不方便。我们用马车送他回去吧?”

  担心平昌王没理解她的意思,她又小声说,“父亲,他可是里正的爹,里正在村里有些权利,跟里正家搞好关系,咱们才好在村里立足,比如,找到地方住。”

  平昌王眸光一亮,马上点头朝李景明说,“老大,将老丈扶进车里,咱们这便送他回去。”

  “是,父亲。”

  “哎呀,这可太麻烦你们了。”高老汉连声说感谢。

  “不值得什么,小事而已。”平昌王大度地摆摆手。

  这辆马车并不宽敞,坐不下太多人。

  因为汪公公有意虐待李家人,硬将李家八口人像塞腌萝卜一样推进车里。

  现在又多了个受伤的老汉,腿受了伤,还不能弯曲着,更加占地方。

  平昌王便让世子李景明赶车,他坐车赶车位上,让李二公子李三公子下车走路,平昌王妃带三个女儿坐车内。

  晏泽扶了扶肩头的弓箭,也跟在车旁。

  李暖玉挑了帘子,打量起村里的景色,无意间,与晏泽的目光不期而遇。

  晏泽眸光微缩,将脸飞快扭过。

  李暖玉挑眉,这少年的表情……真奇怪。

  他们以前见过面吗?

  三里来路并不远,不多久,他们便进了村。

  因为是黄昏时分,村里的路上,有不少人在行走。

  有挑担子担水的,有牵着娃拎着礼物走亲戚回来的,有赶牛的老汉或骑牛的小娃,有端着菜盆往水塘边走去洗菜的……

  大家看到李家人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纷纷朝他们看来。

  眼神有好奇的,有鄙夷的,有看乐子的。

  年纪大的老太老汉,看他们时则眼神怜悯。

  坐在赶车位上的平昌王,神情不悦,眉头紧锁,他后悔坐到外面来了。

  赶车的李景明,反倒不太在意这些。

  他十岁时,被平昌王送到五台山,陪抚养平昌王长大的大长公主养老,六年后大长公主去世他才回京城长安。

  在山里呆了几年,见惯了村民,并不觉得贫穷和衣衫破旧是羞耻。

  “晏泽,他们是什么人啊?”有人看到晏泽跟在马车旁,大声问道。

  “是过路的外乡人,救了高里正的父亲,现在赶车送高老伯回家。”晏泽说。

  高老汉将头伸到车窗边来,笑着朝村里人说,“我这老头子大难不死,采药时脚滑掉进山沟里了,遇到好心人救了我,还送我回来呢。”

  “那可真是好心人啊,你们家可得好好感谢他们呢。”问话人笑道,看向李家人的眼神,也尊敬起来。

  “那是当然了,这不,我带他们到我家吃茶水去。”高老汉笑道。

  收到村人敬仰的目光,刚才还拘谨的平昌王,面色这才好看些。

  进了村,绕过几户人家,晏泽指着一户院落说,“到了。”

  马车停下,李景明哥仨和晏泽,扶着高老汉下了车。

  平昌王妃也带着女儿们下了马车。

  “多谢多谢,到家了,你们进来坐坐吧?”高老汉笑着朝平昌王他们招手。

  可话才说完,他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因为,高家院子里,有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正在吵架。另外,还有两个年轻女人和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在围观。

  几个汉子,则站在一旁摇头叹息,看着吵架的两个女人表情无奈。

  吵架的两个女人,语速说得极快。

  李暖玉听了一会儿,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孩子的嗓子卡了枣核?

  吵架能解决问题吗?

  “都别吵了,来见见救我的恩人!”高老汉扶着院门站着,朝里大声喝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最新章节,抄家流放后,我拉着敌国皇子假成亲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