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近的一间饭店里,李长河此刻正跟海文,何晓峰他们叙旧。

  对77级的考生来说,1981年的上半学期,已经是大四的上半学期了,如今已经五月份,距离暑假没多少天了。

  这也意味着他们距离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仅有一步之遥。

  李长河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

  再次回到北大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已经少了一半以上。

  除了有意向留下读研的,还有准备出国的之外,余下的人,几乎都已经参加了工作。

  而他们这一级,除了原先有所属单位的之外,其他余下的绝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最顶层的各部委之中。

  像老陶,家祥他们都去了中Y办公厅,尤其是邓家祥,入了一位大人物的法眼,现在是平步青云,只是可惜

  “老任可惜了,他们地区那边不放人,要他必须回去!”

  “老任这性子,在地方上,难有出头之日!”

  餐桌上,听到海文跟他讲各个同学的一些去向,李长河忍不住感叹的说道。

  老任叫任宝山,是他们这一级赫赫有名的屠夫状元!

  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对方以前在中原省某地区肉联厂工作,所以他的组织关系也在肉联厂。

  “是啊,我们都劝他,可以申请上调,起码调到省里是没问题的,不过老任这个人实在,父母妻儿都在那边,所以他想回去。”

  “其实老张也是一样,他们这种,单位不放人,就很难走,除非跟单位硬生生撕破脸!”

  海文忍不住摇头说道。

  “对了,我听说,广儿你前段时间被点名批评了?”

  李长河这时候又看向了一旁的何晓峰,好奇的问道。

  何晓峰满不在乎的笑了笑:“就是去年我给你看的那篇稿子,我早就有准备了。”

  “是那篇《劳务价值论》?”

  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何晓峰点点头:“对,今年我把它发表在《经济研究》上面了,就跟你说的那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你是没见当时那架势。”

  “连孙老都来了。”

  “谁?孙老?孙冶方先生?”

  李长河听道这里,也忍不住吃惊。

  何晓峰无奈的点点头:“可不是嘛!”

  孙冶方何许人也呢?这位可是国内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不光专业厉害,关键是资历也老,24年就入D了,现在在社科院工作。

  未来国内经济学界最权威的奖项,就叫孙冶方奖,就是以这位老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不过老先生人挺好,他只是教育了我,然后跟我说,这是学术观点上的不同,我也可以驳斥他。”

  “那你怎么说?”

  李长河这时候很八卦的问道。

  何晓峰无奈的摊开手:“我哪敢驳斥啊,我只是说,我不打算改正我的观点,我认为时代是与时俱进的。”

  “反正这事儿吧,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学校也没说什么。”

  “是学校顶住了压力,这种事情很正常,毕竟咱们开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就要经历这些。”

  “别说你了,前几天我在学生会听说,卫生部门的电话,都打到学校来了,找长河的。”

  海文这时候又乐呵呵的说道。

  “卫生部门找我?”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向海文。

  海文看着李长河,笑着打趣道:“你是不是又刚发了篇《卖血》?”

  “你是说?”

  李长河心念一动,看着海文。

  海文摇摇头:“学校的采血站撤了,你这一篇,直接把卫生系统那边的采血计划给打乱了。”

  “大家看了你的才知道,原来采血跟乙肝传播联系这么密切,这年头谁不害怕得乙肝?”

  “尽管血站那边多次解释,但是耐不住大学里面有医学生啊,那里面的不规范行为一下就给他们点出来了。”

  “前段时间报纸上针对这个,可是出了好多篇报道,最后引发了一场大论战,卫生系统的电话都打到学校来了,让你去参加论证会。”

  “可惜人找不到你,最后反正也不知道怎么着了。”

  海文给李长河讲述了起来。

  “原来如此。”

  李长河听完笑了笑,看来事情如他发展的那般,引起了轰动。

  不过想想也是,他的读者群体,其实大学生和知识青年居多,而这群人目前又是国内最具有怀疑精神的一个群体。

  他们思维大胆,不惧权威,更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卖血跟乙肝这个事,其实论证起来并不麻烦,只不过以前很少有人会往这方面考虑。

  李长河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这里面的问题自然就会被发现了。

  “长河,我觉得这事你得慎重,之前我们在宿舍也讨论过,血浆研究这个,也是卫生系统那边的大突破,不管是用于治病救人,还是血液出口,都是卫生部门的发展重点。”

  “你这篇,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呢!”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反对的,自然也就有推动的人群。

  李长河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反对派”,他这篇,必然是要得罪那些支持者群体的。

  “回头再说吧,这种事情哪有说皆大欢喜的,我发出来之前,就考虑过这个。”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事,回头再看吧!”

  李长河也没办法跟海文他们说自己的打算,只能先简单的应对一下。

  其实他也不反对血浆经济,他只是想让上面更重视这个产业,但是李长河很清楚,这一方面上面也是有心无力。

  说白了,血浆经济的规范,最需要的就是一次性注射针筒这些医学耗材,而这种耗材的消费,对全国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钱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原材料。

  一次性针筒这种耗材的原材料,目前来说,以聚丙烯为主,属于石化产业的生产材料之一。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国内石化产业的不足,聚丙烯目前国内自然是可以生产的,但是首先要应用的肯定是军工和其他重要生产部门,能分给医药厂生产一次性针筒的太少了。

  这本质上是国内产业发展的不足,李长河其实考虑的,正是以此为契机,看看能不能把他的石化产业引入国内。

  只是这种产业布局,是没法跟海文他们讲的。

  “对了,你出国的事情,现在跑的怎么样了?”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海文问道。

  “都差不多了,从咱们上面发文明确放开自费留学的限制之后,我手续跑起来就轻松了。”

  “目前大使馆那边都已经没啥问题了,就是等米国那边大学的回复。”

  “学校这边的意思是,最好赶到明年毕业后再去,反正就几个月了,我觉得也行。”

  “对了,你认不认识中文系那边,一个叫查建英的小姑娘?”

  海文这时候好奇的冲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回想了一下,随后点点头。

  他记得这姑娘,很年轻的一个孩子,之前也在未名湖当编辑,家里好像就是RM日报的。

  “怎么了?”

  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她也想出国,不过跟我不一样,她直接选择了退学。”

  海文轻声的说道。

  “退学?她也是77级的吧,这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选择退学?”

  李长河有些诧异,对方这么任性的吗?

  “是啊,学校的意思是毕业了再去,可是她好像等不了,直接选择了退学,挺年轻气盛的。”

  因为他们都算是第一批申请自费出国的人,所以相互之间有些交集,海文这时候说起来,还是挺感慨的。

  “嗯,我记得她今年也就二十出头,挺有主意的一姑娘,还是那句话:不气盛能叫年轻人嘛?”

  李长河笑着拿出了“强哥”二十年后的经典名言,跟海文回了一句。

  听到李长河的话,几个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也是,不气盛叫年轻人嘛?

  别说小查了,就海文他,在这个年代自费出国留学,那也是很叛逆的一件事情。

  “对了,等你出国办下来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帮你搞点外汇券,在这方面,我还是有渠道的。”

  “出去长长见识,多学习外国的知识,我是很支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不过出去之后,别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就行,缺钱了到时候就跟我说,我有办法。”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海文叮嘱说道。

  他不知道后世对方的身份和成就,不过作为在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李长河是愿意给他帮助的。

  实际上不止是海文,包括其他同学,李长河都不介意给他们一些帮助。

  相处了几年,对于这些同学的性情,他自问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好,你要这么说,哥们可不跟你客气。”

  “别的不说,外汇这个确实麻烦,家里这段时间一直在帮我搞外汇券,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海文这时候感动的说道。

  他在米国那边虽然有两个亲舅舅,可是毕竟一二十年没见了,到底感情怎么样,他也不好说。

  所以他的生活开销,最主要的还是家里支持,这让海文的心中对家里也有几分愧疚。

  年轻的时候下乡从杭州一下去了东北,在那边呆了近十年,如今人到而立之年又要出国,可以说对父母对家里,他是有愧疚的。

  现如今,李长河开口,能帮他解决外汇券的问题,对海文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至于李长河怎么搞,他也不多问,反正花就是了。

  同学近四年,李长河在钱上的大方,身边的人众所周知。

  北大及时雨这个外号,真不是吹捧,那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

  到现在政经系互助金的传统还保留着,李长河那笔电影改版费,已经从77级蔓延到了78级,然后到79级,80级这些学弟。

  所以在这方面,海文并不会跟李长河客气。

  几个人吃完,随后溜达着往学校走去,只是刚进校门,李长河就被老师叫走了。

  原因很简单,找李长河的电话,又打到北大来了。

  所以李长河下午的课又没法上了。

  很快,李长河来到了廖老的办公室之中,而办公室里面,卢局长也坐在那里了,两个人正在抽烟。

  看李长河进来,卢局长将手里的烟掐灭,随后看着李长河笑着说道:“长河同志来了。”

  “来,坐!”

  “您二位找我,是有什么任务吗?”

  李长河坐下之后,好奇的冲两位大佬问道。

  卢局长摆摆手:“不是任务,是有点事,想跟你了解一下。”

  “长河,你看看这个!”

  卢局长将李加诚求助的文件递给了李长河。

  李长河看完之后,满是无语。

  好家伙,老李,哪有你这么办事的?

  先挑了事不说,挑完了事打不过了,就找家长是吧?

  “长河同志,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你跟这位李加诚先生,目前是什么情况。”

  “有些事我们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这不正好你回来了,叫你过来,咱们聊聊。”

  卢局长笑着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随后轻声的说道:“其实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大事。”

  “李加诚的和记黄埔,跟我收购的置地,在产业上有很大的重合度,毕竟当年都是英资,怡和和和黄也存在竞争关系。”

  “然后目前置地的大班是韦理,韦理之前是和黄的负责人,只不过因为汇丰把和黄卖给了李加诚,韦理不乐意,我就顺势把他挖过来了。”

  “然后韦理在发展置地的过程中”

  李长河把韦理跟李加诚的矛盾讲述了一遍。

  而卢局长和廖老听完,则是思索着看向了李长河。

  “也就是说,你其实跟李加诚没多少矛盾,主要是韦理跟他的矛盾?”

  李长河笑了笑:“是的,我跟李加诚矛盾谈不上,但是必然存在的是竞争。”

  “港岛面积就那么大,优质的产业其实就那么多,目前来说,我,包钰刚,还有李加诚,算是吃到了英资的肥肉。”

  “我跟包钰刚算是拿下了怡和,而李加诚吞掉了和记黄埔。”

  “从目前的产业局面上来说,我跟包氏是占据了主要优势的,李加诚手中的产业要略逊一筹。”

  “但是这个人呢,现在又不知足,他是个商人,总想做大自己的产业,那站在他前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我了。”

  “当然在李加诚看来,我跟包钰刚是一体的,他不好意思直接对包钰刚动手,所以总是在我这边搞些小动作。”

  “这一次我正好从巴黎回来,知道了他搞的动作之后,就教训了他一下,我都没想到,他会找到您二位这边。”

  而卢局长跟廖老听完李长河的话,平静的点点头。

  “长河,你对李加诚这个人怎么看?”

  “我听你话里话外的意思,对这个人有点不太认可,是嘛?”

  廖老这时候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听完之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斟酌着,在心里组织起了语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最新章节,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