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娘好笑,

  “阿爷也没说不让你习武啊。只不过,习字也是需要的,你忘了昨天我跟你说的话了?”

  三妹飞快瞄了老爷子一眼,哦了一声,

  “那我还得学,我都要学,我要跟游公子一样,文武双全!”

  “好志气!”

  众人纷纷喝彩,倒把三妹闹了个不好意思。

  “三妹,你让我压力很大呀!”

  五郎语重心长的调侃。

  三妹不禁又得意起来,还勉励道:

  “那你要加油哦!”

  游方元笑道:

  “据说老爷子以前做过武官,这习武的老师,只怕也轮不到我。”

  盛老爷子谦虚道: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而且我只是长于弓箭,只能勉强教她们一点,其它还得靠你。”

  棉娘拉拢游方元,主要还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接受到正规的教学,其次是开阔眼界。

  一个终年在外游历四方的秀才,可比宋兴宁那样的强多了。

  说句不客气的,有游方元的加入,盛家的地位在无形之中就能提高不少,毕竟盛家满门武夫,一个童生都没有。

  五郎读书用功一些,问题最多,游方元一一回答了他,讲到其间经历的山川河流,人文风貌,奇趣轶事,让众人啧啧称奇,大开眼界。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气氛很是活跃,这让游方元感到了与宋家的不同。

  在宋家,他通常只能与宋兴宁交谈,至于宋婆子和张成凤两人,他跟她们说不上气,甚至于她们两人之间,一般都是默不作声,有时候还会为了点小事起争执。

  ……

  当天下午,几个孩子就围住了游方元,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村里其他几个跟着学的孩子倒是没有围上去,他们不认识他,还是围在林微月身边。

  棉娘笑道:

  “几个孩子真是没良心,有了新老师,把你这个旧老师甩一边了。”

  林微月也笑,

  “其实挺好呀,我正愁人多了点,一一教下来,每天重复同样的事,还是有点累人的。”

  棉娘看她不介意,也就放心了。

  “希望咱们盛家也能出几个秀才,光耀门楣。”

  不是她非要追逐脸面,而是这个世道,没点撑门面的,没有地位,那就只能任人宰割。

  远的不说,就拿宋兴宁举例,他家就不用被抽壮丁。

  林微月点点头,

  “五郎和童学,都是很好学的,他们都有可能中秀才。”

  他们两人,已经打算参加今年的童生试了。

  希望能达成所愿。

  ……

  三天后,三妹的热情有所减退,就想起了要去教化张成龙的事。

  就拉着棉娘又去镇上。

  途中,遇到鸡毛村的人,都在议论一件事,说是宋兴宁一家连夜搬离了鸡毛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宋秀才搬走了?怎么这么突然,发生什么事了吗?”

  “谁知道,那家子天天吵架。”

  “我好像听说,那宋兴宁心肠歹毒的很,打算暗害那个住在他家的游秀才呢,结果没成功。可能是因为没脸见人了,所以才跑了吧?”

  “啊,我看他俩关系不是挺好的么,为什么要暗害啊?”

  “要不怎么说他心肠歹毒呢!听说是为了银子的事儿,他看上人家的钱了。”

  “那很可能是!我好像也听说过这事儿,要不然,他怎么会选择夜里跑呢,不就是见不得人嘛!”

  “……”

  棉娘听了一耳朵,也不作声。

  游方元被暗害的事,盛家没有特别宣扬,也没有瞒着,但这种事传得特别快,桃花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件事了。

  用不了多久,十里八乡都会知道宋兴宁的德性了。

  挺好。

  至于他躲去了何处,应该不会太远。

  据游方元所说,其它地方也有贼寇为患,有的比金门县还多。这样的乱世道,一般人是不敢远走他乡的。

  到了镇上,好巧不巧的,正好又遇见张成龙等人在刁难一个老汉。

  原因是老汉卖糖饼,他们买了吃完后,觉得糖饼里的糖太少了,要求补一个给他们,老汉不肯。

  于是他们就说老汉瞧不起他们八大金刚,非要老汉补一个并且道歉,不然立刻扒掉他的衣服。

  大冷天的,谁愿意被扒衣服?

  老汉也是个倔的,跟他们对骂,拉扯,推搡。

  于是三妹冲上前,兴致勃勃的又将八大金刚揍了一顿。

  张成龙哭着回去告状,阮氏却并不支持他。

  棉娘和三妹也再次到了肉铺,向阮氏说明情况。

  阮氏想要再打张成龙,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既然阮氏不介意三妹打张成龙,那棉娘也就放心了。

  “这太好了,我要天天都来打他们!”

  回去的路上,三妹兴奋道。

  棉娘有些无语,

  “你不是还要学武吗?要习字吗?哪有功夫天天来?”

  三妹顺口道:

  “我上午学习,下午打人啊,不耽误的!”

  呃。

  棉娘有些怀疑,这样的办法能教好张成龙吗?

  不过,现在确实需要有个人来管束他,行不行的,过段日子再看情况吧。

  于是,去往镇里的路上,几乎每天都有一个风风火火的小姑娘,有人问起,她便愉快地回答:“我要去打人啰!”

  八大金刚的家人,有的气不过自家孩子经常被打,想要亲自报复一下,发现自己竟然也打不过!

  想要去告状?

  十里八乡的,现在谁不知道盛家人的声名,都不好意思告到盛老爷子名下去。

  而且三妹也只是一个孩子,自家孩子打不过那只能说没本事,谁好意思一个劲的纠缠?

  所以,三妹的这个兴趣一直保持了好久。

  ……

  年节过后不久,县里来了一队军卒,大约有三百人左右。

  然后,县衙很快就出动了好些差役,四处张贴出告示,要收购弓箭材料。

  这天轮到赵甲驾车出租,见到这一情况后,回来便告诉了棉娘。

  这是棉娘早就叮嘱过的,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些天了。

  “棉娘果然预感灵验,这真的有人来收购牛皮啊!”

  盛家人惊讶不已,纷纷夸赞棉娘有先见之明。

  棉娘苦笑,她哪有什么先见之明,先见之窥还差不多。

  她当即带了几张牛皮,喊上二郎游方元三妹,一起去了县衙。

  周县令接见了她们,并告知了她一些更具体的情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最新章节,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