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20章 兵强马壮者为之

小说: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作者:见月明 更新时间:2025-04-11 23:55:4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朱元璋自然不觉得,马钰能解决得了他面临的问题。

  一个十三四乳臭未干的毛孩,就算打娘胎里就开始读书,又能有多大见识?

  但马皇后一句死马当作活马医,还是成功说动了他。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见一见吧。

  就算得不到治国方面的建议,至少详细了解一下殷商礼器的事情,也不算白跑。

  更何况儿子还在牢里呢,顺便也把他接出来吧。

  天天在那待着,皇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于是就决定去一趟牢里。

  不过在他出发前,马皇后却再三叮嘱:

  “不论马钰说了什么,你都不能当场将他处死,一切等回来再做决定。”

  朱元璋不耐烦的道:“你这婆娘,越来越啰嗦了,好好好咱答应你行了吧。”

  马娘娘笑道:“好啊,你这是嫌我老了,没有年轻漂亮的妖精能讨你欢心了。”

  朱元璋一甩袖子:“不可理喻。”

  说完撂下一句‘咱去大牢了’就离开了。

  但经过这么一玩闹,他烦闷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之后换了一身便装,就离宫去了应天府大牢。

  他没有刻意隐藏行踪,所以刚出宫不久,京中消息灵通的人就都知道他去了大牢。

  大家的反应都是俩字,疑惑。

  就连自认为对朱元璋最了解的李善长,都摸不清他的目的。

  要说是提审那个冒充皇亲的钦犯,也没必要微服啊。

  若说是去看望二皇子……都已经关了这么多天了,也该放出来了。

  直接派人将他接回宫不就行了。

  微服去牢里看他,难道还想继续关着不成?

  接下来大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大部分都派人密切关注,最好能打听一下皇帝在大牢里干了啥。

  少部分选择什么都不做。

  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不做有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比如刘伯温就是如此,还严令家中子弟和奴仆要谨言慎行,无事不得随意外出。

  群臣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动作也很快就被拱卫司密探送进了皇宫。

  当然,目前朱元璋还不知道这一切。

  他进入大牢,刚走到哪个拐角处,就听到自家儿子的声音:

  “我说老马,以你的聪明应该知道,你被冤枉这事儿和我爹没啥关系。”

  “为啥还要对他有那么深的成见呢?”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天子啊,是万民的君父。”

  朱元璋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他倒想听听,这个马钰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马钰捏起一颗炒黄豆扔进嘴里,嗤笑道:

  “天子?君父?”

  “首先你爹得真把自己当天子,把万民当做自己的子民,可是你爹他有这个认知吗?”

  朱樉反驳道:“怎么没有,我爹经常说百姓疾苦,作为君主要勤政爱民……”

  马钰打断他说道:“那我问你。”

  “天子,苍天之子,承天命而生,代天执掌天下抚育万民。”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两种想法,你说你爹更认同哪一种。”

  听到‘兵强马壮’这句话,朱元璋脸色一变,眼睛闪过一道寒芒。

  不过却并未走出来,而是冷冷的看了赵二虎一眼。

  赵二虎冷汗直流,立即弯腰带着手下退出很远,直到听不到任何声音。

  朱元璋这才重新转过头,侧耳继续倾听。

  隔壁。

  朱樉正想回答,马钰再次打断他说道:

  “别说瞎话,这里就咱们两个,说实话。”

  朱樉顿了一下,无奈的说道:“好像是后面那个。”

  “但这没有什么影响吧?我爹几次以弱胜强得天下,不正说明他有天命吗。”

  马钰摇摇头,说道:“这涉及到根本问题,影响可大了去了。”

  “就这么说吧,要是兵强马壮就能当天子,那我服从你爹,就是屈服于他的淫威。”

  “将来有人比你爹实力更强,我是不是也可以向那个人效忠?”

  “天命之主就不一样了,他是天的儿子,我们效忠他是天经地义的,和他的实力强弱无关。”

  “可是,若你认可自己有天命,那么问题来了。”

  “你的天命是哪来的?天为什么要将天下交给你?”

  “你享天命得天下,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说你爹性格有点扭巴就在这里。”

  “他不相信天命,但又想让别人将他当天子效忠。”

  “可是呢,他又不能正确的认识什么叫天子,不能承担天子的责任。”

  朱元璋双手紧紧攥成拳,手指都捏的发白了。

  大逆不道,当千刀万剐。

  朱樉挠了挠头:“我都被你说迷糊了,你说说什么叫天命?天子该承担哪些责任?”

  “你又如何知道,我爹不愿意承担责任呢?”

  马钰叹道:“孟子对天命的解释,是最接近真理……”

  “胡说八道。”他话还未说完,墙角处就传来一声怒喝。

  却原来是朱元璋听到他拿孟子攻击自己,终于忍不住怒喝出声。

  眼见自己行藏暴露,他索性也不偷听了,直接走了过来。

  听到这个声音,朱樉犹如受惊的兔子,猛的从地上跳起来,惊恐的道:

  “爹,您怎么来了。”

  朱元璋?

  马钰心跳不禁一滞,终于要和这位大BOSS面对面了吗。

  只是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相见。

  想必刚才自己蛐蛐他的话,他都听到了吧。

  就是不知道,以残暴嗜杀著称的朱元璋会怎么处置自己。

  是的,现在的他就是在故意作死。

  按理说,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既然知道自己大概率死不了,他就应该改变态度。

  就算不能昧着良心夸朱元璋,起码不骂他应该能做到吧?

  可对前世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明朝和朱元璋的讨厌,让他并不是很想留在这里。

  尤其是朱元璋全方位普及跪拜礼,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要朝不知道多少人下跪,马钰就觉得无法接受。

  在求生本能和内心情感冲突的情况下,他也陷入了扭巴状态。

  虽然没有在指名道姓辱骂朱元璋,但各种蛐蛐的话也是没少说。

  他内心里其实有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想法。

  如果这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他将自己杀了,那一了百了。

  如果他依然能赦免自己,那就好好的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顺便看看能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和前世不一样。

  但计划虽好,真正直面朱元璋,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他默默给自己打气。

  马钰,精神点,别丢份,不能让朱元璋看扁了。

  咱明黑粉就算死,也要站着。

  一通自我安慰,终于稍稍稳住心神,眼睛不自觉的望向拐角处。

  就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从拐角处走出。

  龙行虎步的走到牢房门口。

  那气场大的,让马钰心跳加速,双腿发软。

  然后就是……嗯,国字脸,浓眉大眼,不是鞋拔子。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朱樉直接下拜:

  “爹,您来了。”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抬头一脚将虚掩的牢门踹开。

  发出的声响,让马钰心脏都不禁一缩。

  虽然嘴上说的不怕,可真正直面死亡的时候,谁又真的能做到毫不畏惧呢。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马钰,见他竟然不向自己行礼,心中更怒:

  “你就是马钰?你说咱不知天命?”

  “那好啊,咱到想听听你有何高见。”

  事到如今,马钰的内心反而平静下来,朝朱元璋行了个叉手礼道:

  “这一礼不是给皇帝的,而是给我朋友的父亲的。”

  朱元璋冷笑道:“朋友?你也配?”

  马钰没有说什么,整理了一下囚服,重新坐好:

  “你准备就这样站着听?”

  朱元璋终于出离了愤怒,就准备动手给他一个教训。

  哪知朱樉却一个箭步冲到墙边,将那里摆放的一张椅子取过来,放在朱元璋身后:

  “爹,您请坐。”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你到底是哪边的?

  别说他,马钰也很震惊。

  朱樉竟然忤逆父亲帮助自己?这不禁让他非常感动。

  这孩子……可惜了啊。

  希望他这辈子不要再走上辈子的老路。

  朱樉心中发怵,连忙说道:“这是上次娘坐过的椅子,一直给你们备着呢,没敢让别人坐。”

  朱元璋脑海里浮现出马皇后的身影,以及来时她的叮嘱。

  心中升起明悟。

  难怪她一再叮嘱,不论听到什么都不能杀马钰,一切等回宫再说。

  看来她早就猜到会发生什么了。

  被这么一耽搁,再加上想起马皇后的叮嘱,他的怒气散去了不少。

  好好好,咱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么妖法,竟然让咱的妹子和儿子都这么偏向你。

  想到这里,他恶狠狠的对朱樉说道:

  “回去咱再收拾你。”

  然后一屁股坐下,居高临下的看着马钰说道:

  “你口口声声说咱不懂天命,说孟子的话才是真理。”

  “咱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

  “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咱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马钰大脑急速转动,很快就有了腹稿,说道:

  “天命观念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不同的时期对天命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我们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商朝。”

  “礼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还有其它大量的文字记载,都表明殷商认为自己敬鬼神,向鬼神敬献丰厚的祭品才得天命。”

  朱元璋讥笑道:“【汤德至矣,及禽兽】,你又如何解释?”

  马钰不慌不忙的道:“此乃太史公所言,他深受儒学影响,认为商汤有德得天下并不奇怪。”

  不过是为了宣扬儒家的仁德思想罢了。

  真正想要直观了解商朝的情况,得看更古老的书籍。

  而古籍对商汤得天下的记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汤行仁政,敬鬼神,得天命。

  这里的重点是敬鬼神,所以商朝非常重视祭祀鬼神。

  哪怕到了商朝快要灭亡的时候,他们把仁政抛之脑后,也没忘了敬鬼神。

  “周武王起兵伐商,天下诸侯响应。”

  “有大臣劝纣王,不要再耽于享乐了,马上人家就打过来了。”

  “纣王却非常自傲的表示,他有天命,何惧之有?”

  “而且诗经、尚书等古籍,有明确文字记载,商朝人不只是喜欢祭天,还喜欢饮酒。”

  “《尚书·酒诰》有云:庶群自酒,腥闻在上。”

  殷商的人在下面聚众喝酒,酒腥味直冲天际,老天爷在天上都闻到了。

  因此才降下惩罚,拿走了殷商的天命。

  “古代粮食产量很低,殷商人为什么要拿宝贵的粮食来酿酒?”

  “合理推测,就是因为敬鬼神导致的。”

  朱元璋眉头皱起:“好酒和敬鬼神有什么关系?”

  马钰说道:“祭祀鬼神需要大量的酒,慢慢的他们也就养成了饮酒的习惯。”

  敬鬼神是殷商的礼法根本,好酒则是受到敬鬼神行为的影响产生的。

  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怀疑,会不会是周朝人抹黑殷商。

  但后来的考古发现,与古籍记载完全能对照的上。

  在殷商的祭祀坑里,发现了大量的酒器。

  根据出土文物和甲骨文记载,他们一次祭天就能消耗数千斤酒。

  要知道,殷商时期亩产才三十多斤。

  这种行为有多奢侈,可想而知。

  “所以在殷商时期,他们认为天命是通过敬鬼神获得的。”

  “也因此,商王曾经不止一次禁止其他诸侯王祭天。”

  这一点后来也被出土文物所印证。

  而且有理由怀疑,那么多诸侯和周武王一起伐商,与纣王不允许诸侯祭天有关。

  当然,这只是猜测,目前没有任何史料和考古成果能论证这一点。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根本就无法辩解真假。

  不过他也没有出言反驳,而是任由马钰继续往下讲。

  “但是到了商朝末年,这种观念就发生了改变,转变来自于西岐。”

  “诗经中直接介绍周文王的篇幅很少,只有两篇。”

  “但就这两篇,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文王有德而得天命。”

  “这也是华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将天命和德联系在一起。”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产生了自我怀疑。

  诗经里确实有这样的话,可那些话能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吗?

  为何以前我从未想到过?也从来没有人教过我?

  我的书白读了不成?

  还是有人藏私,不肯把真实的解读方法告诉我?

  当然,他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

  他很清楚,这种解读方法并不常见,更准确说是非常罕见。

  就连宋濂这样的大儒都不具备。

  难怪皇后信中一直说,他拥有独特的传承,看来确实如此。

  马钰并不知道他的想法,继续着自己的讲解。

  “周文王的德行逐渐为四方所知,大家都感于其仁德,认可了他身上背负着天命。”

  “那么现在,天命就从殷商身上,转移到了文王身上。”

  “而且还是因为文王有德才转移的。”

  “到了这里,得天命的方式,从敬鬼神变成了仁德。”

  “诗经文王篇云: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这也是为什么文王驾崩后,武王不将其安葬,而是带着他的棺椁伐商原因。”

  “因为名义上,他是代替拥有天命的父亲在伐商,他在完成苍天交给他父亲的责任。”

  “也因此,诸侯国才会认可他,与他一起伐商。”

  朱元璋还没有表示,朱樉先惊讶的说道:

  “带着父亲的棺椁打仗,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读书的时候,我竟然没有留意到。”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斥道:“不学无术。”

  朱樉脖子一缩,不敢在说话。

  熟读经典的朱元璋自然知道,马钰说的是对的。

  周武王带着文王的棺椁伐商,因此还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讽。

  说他不让自己的父亲入土为安,是假仁假义。

  这些古籍上有明确记载,只不过大家习惯性忽略了而已。

  以前朱元璋也无法理解,周武王为何要扶灵伐商,给自己留下那么大的污点。

  此时经过马钰的讲解,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一层用意在。

  确实啊,大家信服的是文王的德行,和姬发没有关系。

  文王不在了,你姬发凭什么号令群雄?

  所以他必须要借助父亲的名义行事。

  否则也就没有后面的伐商大业,也不会有周朝了。

  至于周武王扶灵伐商到底符不符合孝道……

  朱元璋表示,不能继承并完成父亲的遗愿,那才是真正的不孝。

  马钰见朱元璋能跟得上自己的节奏,哪怕是明黑,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勤奋。

  朱元璋就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勉强能识得几个字。

  他的学识全部都是成年后自学的。

  一边打仗一边抽空学习,这份自律和坚持,就不是寻常人能比的,难怪他能获得成功。

  朱元璋此时已经被他的课所吸引,催促道:

  “继续讲,后来呢。”

  马钰接着说道:“后来武王伐商成功,事情又起了波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姑母是马皇后,我的姑母是马皇后最新章节,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