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就像个巨大的火球,烘烤得大地一片炙热。

  一辆满载着发酵猪粪的农用车停在了东乡菜场机耕道路边。

  陈家志、敖德海、赵玉三人头戴草帽,将一袋袋粪肥卸下,堆放在路边。

  还好是腐熟了的,不然臭味能熏得人吃不下饭。

  “老敖,今天下午和明早就先辛苦你们两一下,将这1.5吨粪肥,还有生石灰撒到6号地里去。”

  “行。”

  6号地有一亩已经打了除草剂。

  1.5吨粪肥刚好够1亩,成本450元,等明早卖了菜后,又可以去拉一车,一批一批的把6号地整出来。

  三人卸车时,菜场里不少人都看到了,陈家志还没进门,就听隔壁李明坤说:

  “秀才,你这还真是肯投入啊,听说明年这地就得被征收了,你在土里费这么大功夫,不都白费了吗?”

  陈家志抹了把汗水:“这不还有大半年呢,怎么会白费呢,只要出一两茬好菜,这成本就回来了。”

  “哪有这么容易,未来的事怎么能说的准。”

  “有啥好难的,我们为什么南下花城?还不是因为花城经济发展得更快,经济发展好,这蔬菜需求和价格还都得上涨。”

  “反正我是不敢这样投入。”

  “猪粪不肯投,遮阳网建议你们也及时上,等到夏天了,薄膜没有遮阳网好用,管理不善薄膜还可能把菜闷棚闷死。”

  薄膜其实还能用一段时间,但遮阳网既能防晒降温,也能防暴雨冲刷,比薄膜更实用一些。

  薄膜可以等冬季时再用。

  李明坤的胆子一如既往地小:“算了,我再看看。”

  戚永峰也走了出来:“志哥,我们可不像你,最近赚得多,有底气,我就算想投,也没那么多钱。”

  陈家志感觉戚永锋有点变了,最明显的一点,最近没有拐着弯的夸他帅了。

  黄娟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热情,可能日子缓了过来,虽然陈家志帮了戚永锋,但戚永锋每天也帮忙带菜,又看他大把大把收菜,挣的钱远超其他人,心里有些酸了。

  “随你们吧,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就是。”

  进门后,李秀已给他打好了小半桶热水,二姐在陈家芳在后门炒菜,易定干难得拿出纸笔在写写画画。

  “快去洗一下吧,家志,洗完好吃饭睡觉。”

  这种天气,一天洗两三次澡很正常,何况才搬了有机肥,身上还有股味道。

  洗澡时,陈家志碰到了郭满仓。

  “家志,你肥料在哪买的?”

  “就村口新开的那家,不过他那里的肥料有些品牌养分不足,你得看准了挑。”

  “我照着你的买不就得了。”

  “哈哈哈,你要信我当然可以。”

  郭满仓看似一直不显山显水,但其实最近一直有菜卖,很稳,收入也不少。

  相比李明坤的胆小惜财,也更愿意投入,如今显然也准备囤点肥料。

  陈家志乐见如此。

  他不怕别人过得好,只要众人还是菜农,就不可能比得过他。

  洗完澡,回到家里时,饭菜已经上桌,红光油亮的大肘子放在盘子里看上去就很诱人,陈家志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兄弟,快来吃,你这肘子挑的不错。”

  “都吃,都吃,不用等我。”

  “等肯定要等,不然我怕你下次不买了。”

  “易哥你买不就成了吗?”

  易定干和陈家芳两人最近出菜也不差,小拱棚的面积不比陈家志少,露天蔬菜面积也多。

  虽然中途出现了各种问题,但收入应该依然仅次于陈家志。

  易定干也不是抠门的人。

  “看你大把的投入,哥哥我也想博一把,总不能一直被你压一头吧,我可不想真给你打工。”

  “呃……”

  “我地多,所以总投入也不会比你少,后面可能买不起这么好的大肘子了。”

  陈家志看了看二姐,李秀也看向二姐。

  陈家芳说道:“你们不用看我,总不能李秀可以听家志的,我就不能听你易哥的吧。”

  易定干露出得意的笑。

  李秀:“……”

  陈家志:“二姐,你确定易哥有我靠谱吗?”

  陈家芳挑了挑眉:“怎么说话的呢,你也就最近才有长进,以前你姐夫可没少帮你。”

  “我不是这个意思。。。”

  呃……如果是一个多月以前,还确实是易哥更靠谱。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啊,没有了我拖后腿,二姐你不更应该早点看清易哥的本质吗?

  不过,易哥和二姐愿意跟着他博一把总归是好事,只要能出菜,赚一笔是肯定没问题的。

  就怕易哥从此更不愿给他打工了。

  中午时的东乡菜场万籁俱静。

  即使是狗子也慵懒的趴在狗窝里一动不动。

  直到耳旁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和盆子落地的声音,陈家志才迷糊的醒来。

  眼皮仿佛有千斤之重,完全不想起。

  朦胧间感觉有个人影在房间里外忙来忙去。

  过了一会儿起来后才发现是易定干,正从桶里把泡过水的种子往浸湿的布上放,随后紧紧裹住。

  “易哥,泡的什么种子?”

  “藤藤菜。”

  “现在播种的话要抓紧噢。”

  陈家志提醒道,今天是15号,离5.25暴雨只有10天,暴雨过后本地蔬菜没那么快恢复,行情肯定赶得上,但越早收益肯定越高。

  易定干笑道:“没事,我昨天和前天都播了种。”

  很好,很强大,这才是他印象中时不时能走大运的易哥。

  不多博几次,怎么可能走大运呢。

  “我也先忙去了。”

  太阳已经在下山的途中。

  陈家志拿了锄头就出门。

  熬德海、赵玉、李秀三人都在6号地施发酵猪粪。

  敖德海一袋袋的扛肥料到地里,赵玉拿刀割开后,一袋袋的把肥料倒出来。

  李秀则拿锄头勾匀。

  三人应该也没出来多久,只弄了一块地,陈家志也很快加入,和敖德海一起扛肥料袋。

  等夕阳西斜时,才又去收菜。

  空心菜虽好,但陈家志已没有了收割的激情。

  降价后,收的菜没少,但卖的钱却少了不少。

  菜心也没了,只能去收刘明华留下来的‘烂菜心’。

  唯一轻松加愉快的工作就是剪丝瓜和苦瓜,但李秀为了让孩子长得更俊,牢牢霸占了各种优质瓜。

  可能是前两天剪的少,今天有些丝瓜个苦瓜略微有些过于成熟。

  丝瓜过熟果肉会纤维化,不适合食用;苦瓜过熟则会很苦。

  都不适合商品销售。

  看着屡次出现的过熟丝瓜,李秀有些纠结,陈家志说道:“现在市场不好,过熟的还是留种吧,丝瓜络还可以用来刷碗。”

  李秀有些遗憾:“只能这样了。”

  市场在走下坡路。

  次日凌晨,众菜农都有些萎靡,挨个排排坐,等待着客人上门。

  同时几人包括刘明华在内又见到了陈家志的另一面。

  只要看见眼熟的潜在买主,他都会主动搭讪几句,左手一口哥,右手一口姐,面对砍价姿态也放得很低。

  就在一周前,陈家志嘴边每天凌晨都挂着一句话:“要便宜货就去隔壁哈。”

  如今变了。

  “老板,看看我的,本地种空心菜,又便宜又好,量大还管饱。”

  即使被不少人拒绝和调侃,陈家志也乐此不疲。

  众人看着他那一筐筐装得满满的空心菜和菜心,再看他揽客的样子,原来秀才也有今天啊。

  他们菜少,没有秀才那么大压力,磨一晚上,菜也就卖完了。

  秀才就不同了,丝瓜和苦瓜数量少,品相好,自然不愁卖。

  豇豆和菜豆也再次采摘,但也不愁卖。

  可空心菜每天三百多斤,压力不小。

  菜心由于是刘明华转让的露天菜心,品相一般,还有虫眼,卖的也不快。

  让他们惊叹的是,就算有种种问题,连着四五天,无论拉了多少菜,秀才都能在最后时刻将菜全部清空,一点也没烂在手里,有时候硬塞也要塞到人车上去,关键还能把钱收回来。

  原来卖菜也能强卖的啊!

  几人再次开了眼界。

  其实陈家志心里一直在骂娘,拉到市场上的是卖完了,可地里还有啊!

  刘明华转让的菜心,由于后期没怎么管,被跳甲危害出现了虫眼,最终只能挑好的收。

  另外还留了一块略小一点的菜心苗,因为他自己的菜心断货了,必须得靠6号地的菜心撑一撑。

  要30斤排菜心的客户依然每天都拿,而且很干脆利落,每天来给了钱就走。

  陈家志还是想保一保这个客户。

  6号地其它的菜估计就只能烂地里,收回1700元的转让成本有点难喽。

  另外,让大骨青充分生长的后遗症也来了,2号地的第二批空心菜有些老了,而且出现了花蕾。

  只能暂时搁置,先收6号地的空心菜。

  至于剩下的大骨青,由于面积不多,陈家志打算留种,期望老天爷再开开眼,让他运气好点,能留一点好的种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