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仆人的带领下,米哈伊尔很快就见到了这座宅邸的主人,一位官衔颇高的将军丹尼列夫斯基,全名就不说了,这位将军的名字即便是在俄国人中间,也能称得上又臭又长。
而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将军看见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之后,也是颇为亲切地走了过来同两人打招呼,他认识别林斯基,并且经常想请别林斯基到他家里吃饭,因此他自然也是知道了米哈伊尔这位近来被别林斯基大力推崇的年轻作家。
在同此前已经见过的屠格涅夫打了个招呼后,他便亲切地看向了米哈伊尔,拍了拍他肩膀的同时也是友好的说道:
“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年轻人,没想到今天终于在这里见到你了。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你家在哪呢?说不定我们就曾在哪里见过。”
我嘞个豆,上来就问家世?
“我家在外省,如今算是在彼得堡的大学里学习。”米哈伊尔如实相告。
哦?外地的?
将军脸上的亲切稍稍少了一些。
尽管还想再稍微问一问更具体一点的情况,但毕竟是初次见面,老于世故的将军自然也不可能刨根问底,因此只是温和地点了点头后便又跟两人寒暄了两句,接着便带着两人往客厅里走去。
老实说,还好这位将军没追问到底,不然他就会发现米哈伊尔不仅是个臭外地的,而且还是那种家境贫寒的平民练习生,知道的话,他脸上的亲切大概会再少上许多。
但现在的话,等来到客厅之后,那里已经坐着好几个人了,似乎是一些小品文作家和评论家,而在他们中间坐着的,似乎就是将军的女儿。
她看上去大约十七岁左右,穿着点缀着藤蔓和藓苔图案的参加舞会穿的洁白的衣裳,初雪覆盖般的肩膀,梅花鹿一样灵动的神情,还有那双澄澈的蓝眼睛。
正如屠格涅夫说的那样,她长得非常漂亮。
“娜佳,娜佳。”将军对自己的女儿喊道:“猜猜我又带谁来了?正是你最近没少跟我念叨的那几篇文章的作者。”
听到自己父亲的喊话,那位少女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起来,走到了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的面前,然后颇为好奇地看了米哈伊尔一眼。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儿,她近来对你的文章很有兴趣,一直跟我提起你的那些小说,或许你们可以交流一下。”
将军说完后,这位脸上的神情相当灵动的少女就冲米哈伊尔礼貌地点了点头,米哈伊尔则是笑着微微鞠了一躬。
等到介绍完毕后,将军说了一声后就去接待其他的客人了,而这场晚会上似乎有屠格涅夫的熟人,因此屠格涅夫在跟米哈伊尔说了一声后,就去跟别人打招呼了。
至于米哈伊尔,则是暂且坐了下来,听着眼前的这些作家和评论家们有模有样地谈论艺术,跟将军的女儿搭话,顺便再吹上一会儿牛逼。
而说着说着,自然就有人看向了米哈伊尔这位近来在圣彼得堡文学界炙手可热的新星,然后摇头晃脑的说道:
“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先生,我能这样叫你吗?能否让我讲两句公道话?我对你小说中的有些东西实在是觉得有些过于失真了,尤其是..........”
对于这样的先生,米哈伊尔只是一笑置之,除了偶尔应付般地点点头以外,压根就没怎么听对方在说些什么,而他的眼睛,更多的是不受控制地用餐的地方瞟去。
为了这场晚会,米哈伊尔连午饭都没怎么吃。
只是现在的话,确实不太好下手,那些爱对艺术发表评论的先生们也就罢了,但米哈伊尔不知为何,总感觉将军的女儿时不时地就朝他这里看上几眼,搞得米哈伊尔一时之间也不好有什么动作。
嗯,我米哈伊尔虽然不是贵族老爷,但我确实也是一个体面人..........
就这么在这里坐了好一会儿,偶尔也有那么几个衣着体面的先生或者太太出于好奇,专门走到了米哈伊尔面前,跟米哈伊尔聊了几句。
虽然他们时不时就是一句地道的法国话,但是如今的米哈伊尔也不差,他们如此,米哈伊尔就也入乡随俗地整上两句,然后就是一些没太大营养的寒暄话。
尽管是有点小紧张,但从表面上看的话,米哈伊尔表现得相当镇定,不管什么人来都能跟人家聊上几句,而在众人眼中,米哈伊尔的社交能力无疑是合格的。
而还有那么一些人,虽然也对米哈伊尔有所关注,但并未上前攀谈,而是远远地看着米哈伊尔在说些什么,时不时地还发出几声笑声,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事。
在这个过程中,米哈伊尔依旧能感受到将军女儿的目光,这就导致他迟迟无法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拖着拖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米哈伊尔就看到屠哥已经自然而然地装起了逼,在很多人的注视下,颇有感情地念着自己的诗歌。
该说不说,屠哥的诗写得不错,他早期也是以诗歌在圣彼得堡的文化界成名,举一个我屠哥为了博取某位小姐的欢心所写的爱情诗作为例子:《致尼·霍》。
“睡去大地的上空,
浅白的云间飘游着月亮。
那神奇的月亮,
从高空摇荡着海浪。
我心灵的海,
也把你当成它的月亮;
——它也在欢乐和痛苦中,
为你摇荡..........”
我屠哥水平当然是有的,而且这年头就算是牢大普希金知名的爱情诗,也是“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这个样子。
于是当屠格涅夫念完他那首感情哀怨的诗歌后,场上顿时就有人鼓起了掌。
顺带一提,这年头写诗写关于大自然和爱情的最为普遍,也更容易被当局接受,不然的话那是相当难过审查。
而我们屠哥在装完了之后,并没有忘记了米哈伊尔这位好兄弟,而是趁着气氛正好的时候,直接把米哈伊尔拉了过来,然后作了一番郑重的介绍,算是让米哈伊尔正式在一些所谓的上流人士面前露了个脸。
介绍到最后,屠格涅夫也是选择了相信米哈伊尔的天才,于是他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说道:
“这位了不起的作者前些日子跟我说他对诗歌也有过一番研究,我倒真想听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当然,如果他要是愿意念他的小说的话,那我会更加高兴。”
我说的是略懂好吧,略懂略懂.........
既然气氛都烘托到这了,米哈伊尔也只能是谦虚了两句,随即在很多人的注视下,用一种有些轻快、有些浪漫,又微微有点苦涩的语调,缓缓开口念道:
“我爱你,比自然更多一些,
因为你,就如同自然本身。
我爱你,比自由更多一些——
没有你,自由——也只是监狱。
我爱你,那么漫不经意,
仿佛爱深渊,而不是车辙。”
这么直白吗?
一旁的屠格涅夫微微一愣。
而米哈伊尔仍在继续:
“我爱你,比可能性更多一些,
也比不可能性更多一些。
我不倦地、无限地爱你,
哪怕已酒醉,受尽了蹂躏。
比自我更多,确切地说,
甚至比纯粹的你更多一些。”
似乎是这样轻快、浪漫又有些不同寻常的诗歌在如今的俄国比较少见的缘故,更多的人看了过来,然后更加专心地听了下去:
“我爱你,比莎士比亚更多一些,
比尘世间一切的美更多一些,
甚至比世间的音乐更多一些,
因为,你——就是书籍和音乐。
我爱你,比荣誉更多一些,
要比整个星球的光彩更多一些。”
在整个念诗的过程中,米哈伊尔依然感觉到有一道目光围绕在他周围,尽管他一直在避开这道目光,但是念诗的时候他的眼睛又不好乱瞟,于是当诗歌的情感浓度到达高处时,随着有些人调整了自己的位置,米哈伊尔的眼睛还是不可避免地跟那双澄澈的蓝眼睛撞上了。
他念出了最后一段:
“我爱你,就像对俄罗斯的爱,
因为,祖国——那就是你。
你不幸吗?你在祈求获得怜悯?
请不要用乞求来激怒上帝。
我爱你,比幸福更多一些。
我爱你,比爱情还更多一些。”
而这位年纪已经不小的将军看见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之后,也是颇为亲切地走了过来同两人打招呼,他认识别林斯基,并且经常想请别林斯基到他家里吃饭,因此他自然也是知道了米哈伊尔这位近来被别林斯基大力推崇的年轻作家。
在同此前已经见过的屠格涅夫打了个招呼后,他便亲切地看向了米哈伊尔,拍了拍他肩膀的同时也是友好的说道:
“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年轻人,没想到今天终于在这里见到你了。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你家在哪呢?说不定我们就曾在哪里见过。”
我嘞个豆,上来就问家世?
“我家在外省,如今算是在彼得堡的大学里学习。”米哈伊尔如实相告。
哦?外地的?
将军脸上的亲切稍稍少了一些。
尽管还想再稍微问一问更具体一点的情况,但毕竟是初次见面,老于世故的将军自然也不可能刨根问底,因此只是温和地点了点头后便又跟两人寒暄了两句,接着便带着两人往客厅里走去。
老实说,还好这位将军没追问到底,不然他就会发现米哈伊尔不仅是个臭外地的,而且还是那种家境贫寒的平民练习生,知道的话,他脸上的亲切大概会再少上许多。
但现在的话,等来到客厅之后,那里已经坐着好几个人了,似乎是一些小品文作家和评论家,而在他们中间坐着的,似乎就是将军的女儿。
她看上去大约十七岁左右,穿着点缀着藤蔓和藓苔图案的参加舞会穿的洁白的衣裳,初雪覆盖般的肩膀,梅花鹿一样灵动的神情,还有那双澄澈的蓝眼睛。
正如屠格涅夫说的那样,她长得非常漂亮。
“娜佳,娜佳。”将军对自己的女儿喊道:“猜猜我又带谁来了?正是你最近没少跟我念叨的那几篇文章的作者。”
听到自己父亲的喊话,那位少女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起来,走到了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的面前,然后颇为好奇地看了米哈伊尔一眼。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儿,她近来对你的文章很有兴趣,一直跟我提起你的那些小说,或许你们可以交流一下。”
将军说完后,这位脸上的神情相当灵动的少女就冲米哈伊尔礼貌地点了点头,米哈伊尔则是笑着微微鞠了一躬。
等到介绍完毕后,将军说了一声后就去接待其他的客人了,而这场晚会上似乎有屠格涅夫的熟人,因此屠格涅夫在跟米哈伊尔说了一声后,就去跟别人打招呼了。
至于米哈伊尔,则是暂且坐了下来,听着眼前的这些作家和评论家们有模有样地谈论艺术,跟将军的女儿搭话,顺便再吹上一会儿牛逼。
而说着说着,自然就有人看向了米哈伊尔这位近来在圣彼得堡文学界炙手可热的新星,然后摇头晃脑的说道:
“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先生,我能这样叫你吗?能否让我讲两句公道话?我对你小说中的有些东西实在是觉得有些过于失真了,尤其是..........”
对于这样的先生,米哈伊尔只是一笑置之,除了偶尔应付般地点点头以外,压根就没怎么听对方在说些什么,而他的眼睛,更多的是不受控制地用餐的地方瞟去。
为了这场晚会,米哈伊尔连午饭都没怎么吃。
只是现在的话,确实不太好下手,那些爱对艺术发表评论的先生们也就罢了,但米哈伊尔不知为何,总感觉将军的女儿时不时地就朝他这里看上几眼,搞得米哈伊尔一时之间也不好有什么动作。
嗯,我米哈伊尔虽然不是贵族老爷,但我确实也是一个体面人..........
就这么在这里坐了好一会儿,偶尔也有那么几个衣着体面的先生或者太太出于好奇,专门走到了米哈伊尔面前,跟米哈伊尔聊了几句。
虽然他们时不时就是一句地道的法国话,但是如今的米哈伊尔也不差,他们如此,米哈伊尔就也入乡随俗地整上两句,然后就是一些没太大营养的寒暄话。
尽管是有点小紧张,但从表面上看的话,米哈伊尔表现得相当镇定,不管什么人来都能跟人家聊上几句,而在众人眼中,米哈伊尔的社交能力无疑是合格的。
而还有那么一些人,虽然也对米哈伊尔有所关注,但并未上前攀谈,而是远远地看着米哈伊尔在说些什么,时不时地还发出几声笑声,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事。
在这个过程中,米哈伊尔依旧能感受到将军女儿的目光,这就导致他迟迟无法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拖着拖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米哈伊尔就看到屠哥已经自然而然地装起了逼,在很多人的注视下,颇有感情地念着自己的诗歌。
该说不说,屠哥的诗写得不错,他早期也是以诗歌在圣彼得堡的文化界成名,举一个我屠哥为了博取某位小姐的欢心所写的爱情诗作为例子:《致尼·霍》。
“睡去大地的上空,
浅白的云间飘游着月亮。
那神奇的月亮,
从高空摇荡着海浪。
我心灵的海,
也把你当成它的月亮;
——它也在欢乐和痛苦中,
为你摇荡..........”
我屠哥水平当然是有的,而且这年头就算是牢大普希金知名的爱情诗,也是“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这个样子。
于是当屠格涅夫念完他那首感情哀怨的诗歌后,场上顿时就有人鼓起了掌。
顺带一提,这年头写诗写关于大自然和爱情的最为普遍,也更容易被当局接受,不然的话那是相当难过审查。
而我们屠哥在装完了之后,并没有忘记了米哈伊尔这位好兄弟,而是趁着气氛正好的时候,直接把米哈伊尔拉了过来,然后作了一番郑重的介绍,算是让米哈伊尔正式在一些所谓的上流人士面前露了个脸。
介绍到最后,屠格涅夫也是选择了相信米哈伊尔的天才,于是他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说道:
“这位了不起的作者前些日子跟我说他对诗歌也有过一番研究,我倒真想听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当然,如果他要是愿意念他的小说的话,那我会更加高兴。”
我说的是略懂好吧,略懂略懂.........
既然气氛都烘托到这了,米哈伊尔也只能是谦虚了两句,随即在很多人的注视下,用一种有些轻快、有些浪漫,又微微有点苦涩的语调,缓缓开口念道:
“我爱你,比自然更多一些,
因为你,就如同自然本身。
我爱你,比自由更多一些——
没有你,自由——也只是监狱。
我爱你,那么漫不经意,
仿佛爱深渊,而不是车辙。”
这么直白吗?
一旁的屠格涅夫微微一愣。
而米哈伊尔仍在继续:
“我爱你,比可能性更多一些,
也比不可能性更多一些。
我不倦地、无限地爱你,
哪怕已酒醉,受尽了蹂躏。
比自我更多,确切地说,
甚至比纯粹的你更多一些。”
似乎是这样轻快、浪漫又有些不同寻常的诗歌在如今的俄国比较少见的缘故,更多的人看了过来,然后更加专心地听了下去:
“我爱你,比莎士比亚更多一些,
比尘世间一切的美更多一些,
甚至比世间的音乐更多一些,
因为,你——就是书籍和音乐。
我爱你,比荣誉更多一些,
要比整个星球的光彩更多一些。”
在整个念诗的过程中,米哈伊尔依然感觉到有一道目光围绕在他周围,尽管他一直在避开这道目光,但是念诗的时候他的眼睛又不好乱瞟,于是当诗歌的情感浓度到达高处时,随着有些人调整了自己的位置,米哈伊尔的眼睛还是不可避免地跟那双澄澈的蓝眼睛撞上了。
他念出了最后一段:
“我爱你,就像对俄罗斯的爱,
因为,祖国——那就是你。
你不幸吗?你在祈求获得怜悯?
请不要用乞求来激怒上帝。
我爱你,比幸福更多一些。
我爱你,比爱情还更多一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俄国当文豪,我在俄国当文豪最新章节,我在俄国当文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俄国当文豪,我在俄国当文豪最新章节,我在俄国当文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