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兵部侍郎,又是皇亲国戚,楚世良觉得此时有必要勇敢的站出来。
他大声质疑道:“吾皇万岁,小歌神在诗词歌赋上确有造诣,可未必懂行军打仗。
望吾皇万岁谨慎采纳,还是由臣等想一个万全之策吧!”
衍和帝不屑地冷哼一声,心中暗想:“你个有眼无珠的东西,守着宝玉而不自知!
若是让你这吃软饭的窝囊废知道了小歌神的真实身份,不知道会不会惊掉下巴!”
“你们能想出什么万全之策,继续让朕御驾亲征,嗯?”
说真的,楚世良的担忧正是兵部尚书和卫国公的担忧。
只是二人都没有这般直白的说出来。
丞相张京见有打压小歌神的机会,适时出声道:“万岁,老臣也觉得楚侍郎言之有理!”
衍和帝意味深长的看了楚世良和张京一眼,还没结为亲家就同穿一条裤子。
算了,念在你们不知道小歌神的真实身份,朕就不跟你俩计较了。
张京啊张京,朕可是给你选了个好女婿,以后就等着感激朕吧!
衍和帝在对待丞相张京的时候,语气还是挺和善的。
毕竟张京是两朝重臣,先皇在位时,与卫国公一文一武,巩固着大衍国根基。
衍和帝登基后,更是有意提高文臣地位,让丞相张京成了百官之首。
在大衍国,说张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衍和帝看向身侧执拂的魏忠,吩咐道:“魏忠,把东西拿出来让丞相看看?”
魏忠领旨,躬着身子走下龙座台,双手给丞相张京奉上一块儿锦布。
张京接过,打开锦布仔细一看。
“嚯~喔!
这……”
他越看越心惊,身子都开始微微颤抖。
衍和帝见张京痴迷于阵法当中,隐隐有所失态,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张阁老,你看的是扩本,小歌神的原迹朕已经收藏起来。
此事关系到边关太平,你切莫把内容泄露出去。
至于上面的内容如何运用,你与兵部尚书郭大人一起参研。
朕已经把御敌的方法告诉你们了,切莫再让朕失望才是。”
张京看的太过投入,没听到衍和帝的话,只是在那拿着锦帕看,额头上已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众文臣见丞相没回复衍和帝的话,心中皆惊,担心衍和帝责罚。
礼部尚书更是急得小声提醒,都没能拉回丞相的思绪。
卫国公望眼欲穿的看着张京,对锦帕上的内容充满了无限好奇。
明明他是武将,御敌的办法却先告诉一个文臣。
这让他特别不理解衍和帝的做法。
以前为了配合衍和帝,可以默不作声。
可是眼瞅着北方战事一年不如一年,大月国连续五年来犯,更是在去年杀了他唯一的儿子。
这让他心中怎能不气恼。
“昨天万岁爷说要提高武将们的待遇,不如我今日再探探底。”
一念及此,卫国公道:“启奏万岁,不知老臣可否一览小歌神所献计谋?”
衍和帝犹豫了一下,他本不想让卫国公看的,担心卫国公看到这么精妙的阵法后,会缠着他请缨上阵。
但是,他昨天刚说要提高武将待遇,这本来就是军机大事,如果不让武将参与,那提高武将待遇岂不成了一句空谈!
衍和帝只好道:“可,不过老国公休再提上阵一事。”
得了允许的卫国公急步走到张京身旁,用手指捅了捅张京腰上的痒痒肉。
张京一开始并没有反应,随着卫国公手指力度加大,张京才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身体一个哆嗦,一脸不满的瞪着卫国公,冷问:“卫国公这是何意!”
整个朝堂也就卫国公敢这般对张京了。
他指了指张京手上的锦布,说道:“陛下让我也看看。”
张京疑惑的看向龙座上的衍和帝,仿佛在问,万岁爷,刚才您说了?
衍和帝知道张京看得太过投入,没有听到他的话,也不在意,回道:“卫国公南征北战,参加过多次关键战役,领兵作战经验丰富,让他也帮着参谋参谋。”
张京只好把锦布交到卫国公手中。
卫国公展开锦布只是大致扫了一眼,便激动的朝衍和帝跪了下去,俯首道:“有此计谋在手,何愁大月国骑兵不破,请陛下允许老臣前往边关。”
“唉,就知道会这样!”
衍和帝默默叹了口气,没有正面回答卫国公,而是说道:“看来连卫国公也认可此计谋。
小歌神的能力毋庸置疑!
可是就在昨夜,奔狼卫却抓住了一名想要刺杀小歌神的刺客!”
百官皆是一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衍和帝看了群臣一眼,没什么发现,继续说道:“幸好天佑我大衍国,小歌神成功逃脱。
此事朕会查个水落石出,希望你们之中没人参与此事!”
群臣惶恐,这咋还怀疑到我们头上了?
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狡辩,就连那些平时多事的言官都保持了沉默。
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衍和帝眸中精光闪了闪:“对付大月国骑兵一事,丞相和兵部先做商议,朕只要最终结果。
退朝吧!”
百官跪拜,衍和帝缓步离开。
等衍和帝走后,张京走到仍然跪在地上的卫国公跟前,俯身就去拿那块儿锦布。
只是手指刚触碰到锦布,卫国公抓着锦布的手不由一紧,下意识的就往回夺。
张京见卫国公有据为己有之意,手臂赶紧发力去抢。
锦布陡然绷紧,两位老冤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对视在一起。
互不相让。
吓得兵部尚书郭有亮急忙上前劝解:“老丞相、老国公,切莫冲动,不要损毁了锦布,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楚世良也过来劝道:“老丞相、老国公,二位都是国之柱石,切莫伤了和气。”
文臣代表礼部尚书孟有道也来凑热闹,眼神不满的看着卫国公,道:“卫国公,你听不懂万岁爷旨意吗?
还不赶紧松手,把锦布还给丞相大人!”
卫国公振振有词道:“我还没看完呢!
等我看完再还!”
张京没有让步:“军情紧急,大月国骑兵随时会侵犯边关,岂容你慢慢参阅。
速速松手,不要贻误战机。”
在场众官员没有哪一个比卫国公更动战机的重要性。
张京拿战机说事儿,卫国公不得不做出让步,冷哼一声道:“希望尔等不要让陛下失望!”
说完,便大步而去。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急忙追上卫国公的步伐出声安慰。
张京把锦布收好,对郭有亮说道:“你先随我到兵部商议,有结果后再一起进宫面圣。”
郭有亮垂首答应,与张京一起离开。
楚世良这个兵部侍郎干瞪眼,居然没有参与的资格。
也从侧面说明锦布上的计谋有多么的重要。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能参与就不能参与吧,无事一身轻,反正他这个兵部侍郎就是个摆设。
可他刚走到金銮殿门口,又被一名小太监给叫住了:“楚侍郎留步,万岁爷召见。”
楚世良闻言一愣,又来!
他大声质疑道:“吾皇万岁,小歌神在诗词歌赋上确有造诣,可未必懂行军打仗。
望吾皇万岁谨慎采纳,还是由臣等想一个万全之策吧!”
衍和帝不屑地冷哼一声,心中暗想:“你个有眼无珠的东西,守着宝玉而不自知!
若是让你这吃软饭的窝囊废知道了小歌神的真实身份,不知道会不会惊掉下巴!”
“你们能想出什么万全之策,继续让朕御驾亲征,嗯?”
说真的,楚世良的担忧正是兵部尚书和卫国公的担忧。
只是二人都没有这般直白的说出来。
丞相张京见有打压小歌神的机会,适时出声道:“万岁,老臣也觉得楚侍郎言之有理!”
衍和帝意味深长的看了楚世良和张京一眼,还没结为亲家就同穿一条裤子。
算了,念在你们不知道小歌神的真实身份,朕就不跟你俩计较了。
张京啊张京,朕可是给你选了个好女婿,以后就等着感激朕吧!
衍和帝在对待丞相张京的时候,语气还是挺和善的。
毕竟张京是两朝重臣,先皇在位时,与卫国公一文一武,巩固着大衍国根基。
衍和帝登基后,更是有意提高文臣地位,让丞相张京成了百官之首。
在大衍国,说张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衍和帝看向身侧执拂的魏忠,吩咐道:“魏忠,把东西拿出来让丞相看看?”
魏忠领旨,躬着身子走下龙座台,双手给丞相张京奉上一块儿锦布。
张京接过,打开锦布仔细一看。
“嚯~喔!
这……”
他越看越心惊,身子都开始微微颤抖。
衍和帝见张京痴迷于阵法当中,隐隐有所失态,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张阁老,你看的是扩本,小歌神的原迹朕已经收藏起来。
此事关系到边关太平,你切莫把内容泄露出去。
至于上面的内容如何运用,你与兵部尚书郭大人一起参研。
朕已经把御敌的方法告诉你们了,切莫再让朕失望才是。”
张京看的太过投入,没听到衍和帝的话,只是在那拿着锦帕看,额头上已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众文臣见丞相没回复衍和帝的话,心中皆惊,担心衍和帝责罚。
礼部尚书更是急得小声提醒,都没能拉回丞相的思绪。
卫国公望眼欲穿的看着张京,对锦帕上的内容充满了无限好奇。
明明他是武将,御敌的办法却先告诉一个文臣。
这让他特别不理解衍和帝的做法。
以前为了配合衍和帝,可以默不作声。
可是眼瞅着北方战事一年不如一年,大月国连续五年来犯,更是在去年杀了他唯一的儿子。
这让他心中怎能不气恼。
“昨天万岁爷说要提高武将们的待遇,不如我今日再探探底。”
一念及此,卫国公道:“启奏万岁,不知老臣可否一览小歌神所献计谋?”
衍和帝犹豫了一下,他本不想让卫国公看的,担心卫国公看到这么精妙的阵法后,会缠着他请缨上阵。
但是,他昨天刚说要提高武将待遇,这本来就是军机大事,如果不让武将参与,那提高武将待遇岂不成了一句空谈!
衍和帝只好道:“可,不过老国公休再提上阵一事。”
得了允许的卫国公急步走到张京身旁,用手指捅了捅张京腰上的痒痒肉。
张京一开始并没有反应,随着卫国公手指力度加大,张京才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身体一个哆嗦,一脸不满的瞪着卫国公,冷问:“卫国公这是何意!”
整个朝堂也就卫国公敢这般对张京了。
他指了指张京手上的锦布,说道:“陛下让我也看看。”
张京疑惑的看向龙座上的衍和帝,仿佛在问,万岁爷,刚才您说了?
衍和帝知道张京看得太过投入,没有听到他的话,也不在意,回道:“卫国公南征北战,参加过多次关键战役,领兵作战经验丰富,让他也帮着参谋参谋。”
张京只好把锦布交到卫国公手中。
卫国公展开锦布只是大致扫了一眼,便激动的朝衍和帝跪了下去,俯首道:“有此计谋在手,何愁大月国骑兵不破,请陛下允许老臣前往边关。”
“唉,就知道会这样!”
衍和帝默默叹了口气,没有正面回答卫国公,而是说道:“看来连卫国公也认可此计谋。
小歌神的能力毋庸置疑!
可是就在昨夜,奔狼卫却抓住了一名想要刺杀小歌神的刺客!”
百官皆是一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衍和帝看了群臣一眼,没什么发现,继续说道:“幸好天佑我大衍国,小歌神成功逃脱。
此事朕会查个水落石出,希望你们之中没人参与此事!”
群臣惶恐,这咋还怀疑到我们头上了?
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狡辩,就连那些平时多事的言官都保持了沉默。
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衍和帝眸中精光闪了闪:“对付大月国骑兵一事,丞相和兵部先做商议,朕只要最终结果。
退朝吧!”
百官跪拜,衍和帝缓步离开。
等衍和帝走后,张京走到仍然跪在地上的卫国公跟前,俯身就去拿那块儿锦布。
只是手指刚触碰到锦布,卫国公抓着锦布的手不由一紧,下意识的就往回夺。
张京见卫国公有据为己有之意,手臂赶紧发力去抢。
锦布陡然绷紧,两位老冤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对视在一起。
互不相让。
吓得兵部尚书郭有亮急忙上前劝解:“老丞相、老国公,切莫冲动,不要损毁了锦布,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楚世良也过来劝道:“老丞相、老国公,二位都是国之柱石,切莫伤了和气。”
文臣代表礼部尚书孟有道也来凑热闹,眼神不满的看着卫国公,道:“卫国公,你听不懂万岁爷旨意吗?
还不赶紧松手,把锦布还给丞相大人!”
卫国公振振有词道:“我还没看完呢!
等我看完再还!”
张京没有让步:“军情紧急,大月国骑兵随时会侵犯边关,岂容你慢慢参阅。
速速松手,不要贻误战机。”
在场众官员没有哪一个比卫国公更动战机的重要性。
张京拿战机说事儿,卫国公不得不做出让步,冷哼一声道:“希望尔等不要让陛下失望!”
说完,便大步而去。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急忙追上卫国公的步伐出声安慰。
张京把锦布收好,对郭有亮说道:“你先随我到兵部商议,有结果后再一起进宫面圣。”
郭有亮垂首答应,与张京一起离开。
楚世良这个兵部侍郎干瞪眼,居然没有参与的资格。
也从侧面说明锦布上的计谋有多么的重要。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能参与就不能参与吧,无事一身轻,反正他这个兵部侍郎就是个摆设。
可他刚走到金銮殿门口,又被一名小太监给叫住了:“楚侍郎留步,万岁爷召见。”
楚世良闻言一愣,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