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色已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次仁卓嘎指着月亮说:“那么,我再问老法师,月亮和唐古拉山都在我们东方,那请问是唐古拉山离我们远,还是月亮离我们远呢?”其实,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晋元帝问他的儿子晋明帝: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说太阳远,因为他听说从长安来的人,没听说从太阳来的人。
元帝觉得明帝非常聪明,第二天,元帝在朝堂上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可明帝回答和昨天截然不同,他说长安远,太阳近,太阳抬头就能看见了,长安看不见。
其实,这是个空间和概念互换的题目,你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不对。
金顶大门前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伙瞪大了眼睛看扫地喇嘛怎么回答。
扫地喇嘛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个空间和概念互换的问题,早在两千年前就让一个小孩回答了。不过我的回答还是和刚才一样,就是‘眼是人之窗,心是人之床’,主任,你的心在唐古拉山就唐古拉山近,心在月亮就月亮近。”扫地喇嘛回答引来一阵掌声,大伙都佩服老喇嘛的学识渊博、机智过人。
扫地喇嘛意犹未尽,他指着月亮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人、物体和自然现象都有一定假象,一些事物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论证才会有答案,”扫地喇嘛指着月亮说:“大家看今夜的月亮是圆的,可为什么我们说今天是半月呢?”扫地喇嘛问题一抛出人们就开始议论了,一个年轻人说:“是呀,月亮明明是圆的,却说是半月,是月亮绕地球转了半圈吗?”一个上年纪的人说:“年轻人说得对,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个月,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天天发生变化,今夜我们看到的大月亮,是因为太阳光没有被地球挡住。”扫地喇嘛说:“这位老哥说得对,今夜地球没有挡住太阳的光,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大月亮。”扫地喇嘛又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没有太阳的光照射,我们就看不到月亮,那就说明了月亮是不会发光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有光亮呢?”扫地喇嘛看了一眼顿珠继续说:“我们看到的月光就像你们说,这姑娘的衣服是她偷的一样的概念,明明月亮不会发光,我们却看到了光,那你们能说姑娘穿衣服是偷的吗?”次仁卓嘎:“老法师,她说她叫顿珠,可身份证的名字是曲宗,不是她偷的是哪来的?”顿珠刚要辩解被扫地喇嘛拦住了:“这就更能说明,衣服不是她偷的,或许是她捡的或者是其他原因,还是那句话,凡是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扫地喇嘛见众人不语继续说:“早在两千年前的庄子在一段论述中是这样说的没有与我相对的一面也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也就不会有与我相对的一面。也就是说所有是非和争辩也是相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在没有我们人类前,就不会分出天与地,平原和山峰,小溪大河和江海湖泊的,月亮也不会分出初一和十五。有了我们人类后,我们才分辨出一年和四季,日出与日落,正与反,美与丑,爱与恨,善良与邪恶。还有月亏则满,月满则溢,这些东西看似是自然现象,其实是给我们指出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贤们经过几千年的论证才达到结果。”扫地喇嘛的佛法哲语让顿珠听的入迷了,特别是扫地喇嘛舒展的动作和温温和雅的语气,让顿珠想起仓央嘉措在龙湾潭和喇嘛们辩法的情景:仓央嘉措站在菩提树下手舞足蹈、声高语浅,用经文和事实相结合告诉人们佛法的博大和慈悲,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旁征博引,将十几个喇嘛辩的哑口无言,赢得了人们的阵阵掌声。
聚精会神的顿珠竟然忘了此行的目的,脸上露出了久违而甜美的笑容。
扫地喇嘛提到月亮时,她呆呆的望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仓央嘉措给她写的情诗: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母亲般情人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心上。
扫地喇嘛讲道月满月亏时,顿珠又想起了另一首诗,不由得念出来:这个月去了,下个月来了,吉祥白月的上旬,就来拜望你了。
顿珠突然想起今夜就是白月上旬,他为什么不肯见我呢?想到这顿珠大怒叫道:“仓央嘉措快出来!快出来!”顿珠的喊叫声引来了更多游客,次仁卓嘎怕人多引发踩踏事件,说道:“扎西队长,围观的人太多了,如果不赶紧控制她,让她继续胡闹,整个山上的人都会涌向这里,现在又是夜晚,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央宗:“她力气那么大,抓她的结果和上一次,还有,一旦打斗会伤及无辜,更容易发生混乱,踩踏在所难免,还是我再劝劝她。”围观的人们把金顶前挤得满满当当的,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跟着顿珠起哄:仓央嘉措出来!
仓央嘉措出来!扎西怕事件失控,就对几个拿钢叉和盾牌民警们说:“你们几个吸引顿珠,但要和她保持距离,因为这是山顶,万一让她一摔,就麻烦了。”他又对两个便衣警察说:“你们两个拿着电警棍,趁她不注意袭击她的臀bu。”扎西拿起喊话筒让围观的人们向后退,最后说:“顿珠女士,金顶里根本就没有人住,也没有你要找的人,现在请你跟我们到警队接受调查,请你到警队接受调查。”顿珠回头对扎西说:“你们骗我,我知道他就在里面,为什么不让进去?为什么?”接着顿珠抬头向天叫道:“苍天!为什么都骗我!为什么!?”三个拿钢叉的民警趁机挺着钢叉,从三面叉在顿珠的腰上,顿珠双手抓住叉头,三个民警原以为顿珠要推开钢叉,就将钢叉死死地顶在顿珠腰间,哪知顿珠将腰一扭,就地旋转起来,霎那间,三个民警双脚离地跟着顿珠转起来了。
顿珠旋转速度加快,民警身子也飞的越高,直至和钢叉持平,民警们被顿珠转的头晕眼花、恶心,但他们牢牢抓住钢叉柄不敢松手。
围观的人们见顿珠如此本领,看得大气不敢喘,两眼跟着旋转的民警们转圈圈,生怕民警被顿珠摔出去。
扫地喇嘛怕顿珠伤害三个民警,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时间,金顶上响起了低沉而有力的诵经声。
熟悉温暖的诵经声又在顿珠耳边响起,她两眼流着热泪,旋转的速度也慢了,最后停了下来。
顿珠把三个民警放在地上,一动不动听着扫地喇嘛的诵经声。一旁观战的次仁卓嘎见顿珠被诵经声吸引住了,他抢过电警棍向顿珠跑去,央宗见状大声叫道:“顿珠,快跑,快跑呀!”顿珠就像没有听到似的傻站着听扫地喇嘛诵经。
次仁卓嘎举着电警棍顶在顿珠腰间,只见一道金光照亮了整个金顶,顿珠一闪就不见了。
元帝觉得明帝非常聪明,第二天,元帝在朝堂上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可明帝回答和昨天截然不同,他说长安远,太阳近,太阳抬头就能看见了,长安看不见。
其实,这是个空间和概念互换的题目,你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不对。
金顶大门前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伙瞪大了眼睛看扫地喇嘛怎么回答。
扫地喇嘛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个空间和概念互换的问题,早在两千年前就让一个小孩回答了。不过我的回答还是和刚才一样,就是‘眼是人之窗,心是人之床’,主任,你的心在唐古拉山就唐古拉山近,心在月亮就月亮近。”扫地喇嘛回答引来一阵掌声,大伙都佩服老喇嘛的学识渊博、机智过人。
扫地喇嘛意犹未尽,他指着月亮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人、物体和自然现象都有一定假象,一些事物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论证才会有答案,”扫地喇嘛指着月亮说:“大家看今夜的月亮是圆的,可为什么我们说今天是半月呢?”扫地喇嘛问题一抛出人们就开始议论了,一个年轻人说:“是呀,月亮明明是圆的,却说是半月,是月亮绕地球转了半圈吗?”一个上年纪的人说:“年轻人说得对,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个月,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天天发生变化,今夜我们看到的大月亮,是因为太阳光没有被地球挡住。”扫地喇嘛说:“这位老哥说得对,今夜地球没有挡住太阳的光,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大月亮。”扫地喇嘛又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没有太阳的光照射,我们就看不到月亮,那就说明了月亮是不会发光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有光亮呢?”扫地喇嘛看了一眼顿珠继续说:“我们看到的月光就像你们说,这姑娘的衣服是她偷的一样的概念,明明月亮不会发光,我们却看到了光,那你们能说姑娘穿衣服是偷的吗?”次仁卓嘎:“老法师,她说她叫顿珠,可身份证的名字是曲宗,不是她偷的是哪来的?”顿珠刚要辩解被扫地喇嘛拦住了:“这就更能说明,衣服不是她偷的,或许是她捡的或者是其他原因,还是那句话,凡是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扫地喇嘛见众人不语继续说:“早在两千年前的庄子在一段论述中是这样说的没有与我相对的一面也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也就不会有与我相对的一面。也就是说所有是非和争辩也是相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在没有我们人类前,就不会分出天与地,平原和山峰,小溪大河和江海湖泊的,月亮也不会分出初一和十五。有了我们人类后,我们才分辨出一年和四季,日出与日落,正与反,美与丑,爱与恨,善良与邪恶。还有月亏则满,月满则溢,这些东西看似是自然现象,其实是给我们指出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贤们经过几千年的论证才达到结果。”扫地喇嘛的佛法哲语让顿珠听的入迷了,特别是扫地喇嘛舒展的动作和温温和雅的语气,让顿珠想起仓央嘉措在龙湾潭和喇嘛们辩法的情景:仓央嘉措站在菩提树下手舞足蹈、声高语浅,用经文和事实相结合告诉人们佛法的博大和慈悲,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旁征博引,将十几个喇嘛辩的哑口无言,赢得了人们的阵阵掌声。
聚精会神的顿珠竟然忘了此行的目的,脸上露出了久违而甜美的笑容。
扫地喇嘛提到月亮时,她呆呆的望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仓央嘉措给她写的情诗: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母亲般情人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心上。
扫地喇嘛讲道月满月亏时,顿珠又想起了另一首诗,不由得念出来:这个月去了,下个月来了,吉祥白月的上旬,就来拜望你了。
顿珠突然想起今夜就是白月上旬,他为什么不肯见我呢?想到这顿珠大怒叫道:“仓央嘉措快出来!快出来!”顿珠的喊叫声引来了更多游客,次仁卓嘎怕人多引发踩踏事件,说道:“扎西队长,围观的人太多了,如果不赶紧控制她,让她继续胡闹,整个山上的人都会涌向这里,现在又是夜晚,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央宗:“她力气那么大,抓她的结果和上一次,还有,一旦打斗会伤及无辜,更容易发生混乱,踩踏在所难免,还是我再劝劝她。”围观的人们把金顶前挤得满满当当的,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跟着顿珠起哄:仓央嘉措出来!
仓央嘉措出来!扎西怕事件失控,就对几个拿钢叉和盾牌民警们说:“你们几个吸引顿珠,但要和她保持距离,因为这是山顶,万一让她一摔,就麻烦了。”他又对两个便衣警察说:“你们两个拿着电警棍,趁她不注意袭击她的臀bu。”扎西拿起喊话筒让围观的人们向后退,最后说:“顿珠女士,金顶里根本就没有人住,也没有你要找的人,现在请你跟我们到警队接受调查,请你到警队接受调查。”顿珠回头对扎西说:“你们骗我,我知道他就在里面,为什么不让进去?为什么?”接着顿珠抬头向天叫道:“苍天!为什么都骗我!为什么!?”三个拿钢叉的民警趁机挺着钢叉,从三面叉在顿珠的腰上,顿珠双手抓住叉头,三个民警原以为顿珠要推开钢叉,就将钢叉死死地顶在顿珠腰间,哪知顿珠将腰一扭,就地旋转起来,霎那间,三个民警双脚离地跟着顿珠转起来了。
顿珠旋转速度加快,民警身子也飞的越高,直至和钢叉持平,民警们被顿珠转的头晕眼花、恶心,但他们牢牢抓住钢叉柄不敢松手。
围观的人们见顿珠如此本领,看得大气不敢喘,两眼跟着旋转的民警们转圈圈,生怕民警被顿珠摔出去。
扫地喇嘛怕顿珠伤害三个民警,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一时间,金顶上响起了低沉而有力的诵经声。
熟悉温暖的诵经声又在顿珠耳边响起,她两眼流着热泪,旋转的速度也慢了,最后停了下来。
顿珠把三个民警放在地上,一动不动听着扫地喇嘛的诵经声。一旁观战的次仁卓嘎见顿珠被诵经声吸引住了,他抢过电警棍向顿珠跑去,央宗见状大声叫道:“顿珠,快跑,快跑呀!”顿珠就像没有听到似的傻站着听扫地喇嘛诵经。
次仁卓嘎举着电警棍顶在顿珠腰间,只见一道金光照亮了整个金顶,顿珠一闪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