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大声地吆喝,其他摊贩也都吆喝起来。
韩嘉没有吆喝,只是从泡沫箱里取出一块炖得软烂无比的五花肉,就着尖椒切开,同时在汤锅里加水,煮面。
倪辉是急诊科的医生。
刚从公交车上下来,他就闻见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这股子香味太勾人食欲了,前几天他就一直在打听,从卖烧饼里脊的阿姨那里得知,这是有个高中生在卖肉夹馍和手擀面,早上8点人都去上学了,除非六七点来,也许还能吃上。
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倪辉一眼就看到了穿着校服的韩嘉。
今天真没白来啊!
“老板,肉夹馍怎么卖?”
韩嘉把面条捞出锅,介绍道:“肉夹馍一个10块,还有皮蛋瘦肉粥和手擀面,卤有很多。”
倪辉咽了咽口水,看着餐车前面戳着的小黑板,不禁眼前一亮。
“要一个肉夹馍,加点辣椒,一碗海鲜面。”
他是砚台人,家里的饭桌上一向少不了海鲜,虽然一碗海鲜面要价30块,可这对爱吃海鲜的他来说不算什么。
“好嘞。”
韩嘉麻利地按照系统步骤,在锅里下入花蛤和鲜虾,再加上些高汤,迅速打包好了面条。
随后,又把肉满满地塞进白吉馍中,递给倪辉。
倪辉扫完码就拎着塑料袋走了。
来到急诊科医办室,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塑料袋,先是咬了一口肉夹馍,马上眼前一亮。
辣椒包裹着鲜嫩的五花肉,加上清爽的尖椒,配上那口烤得很好的小饼,简直太享受了。
此时他有些后悔,早知道这么香,自己应该多买两个的。
三下五除二吃完一个肉夹馍,他又打开了海鲜面的盒子。
面条如玉带般缠绕其间,泛着淡淡的米白色光泽,弯着身子的大虾宛如镶嵌的宝石,透着一股子晶莹剔透,几个张开嘴巴的花蛤热气腾腾,让人食欲大开。
随着热气袅袅上升,一股混合着海洋与谷物香气的味道扑鼻而来。
那是新鲜海鲜独有的咸鲜,与面条本身淡淡的麦香交织在一起。
倪辉马上尝了一口,眼角都幸福地眯了起来。
看得出来,每一颗花蛤都经过精心挑选,壳薄肉厚,当牙齿轻轻咬破那略带湿润的外壳,便能感受到里面饱满的蛤肉滑入口中。蛤肉的质地柔嫩而富有弹性,带着淡淡的咸香和一丝丝甘甜,在口腔中缓缓释放。
而大虾,则是这碗海鲜面的点睛之笔。
它们被烹饪得恰到好处,外壳泛着诱人的光泽,肉质紧实而不失鲜嫩,轻轻一剥便能脱壳而出。
虾仁肉质紧实,鲜甜可口,轻轻一咬,便有汁水溢出,与面条的醇厚相得益彰。
而那面汤绝对是这碗面的灵魂,一口面汤下去,怎一个鲜字了得,绝不是科技与狠活的那种面汤能比的。
一碗这样好吃的面,竟然只要30块,简直太值了。
倪辉慢慢地咀嚼着大虾和花蛤,根本舍不得咽下去。
“好吃,太好吃了!”
正当他陷在美食中无法自拔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倪大夫,你吃的啥啊?这么香。”
倪辉睁开双眼,只见几个穿着病号服的老太太,正眼巴巴的瞅着自己。
他马上说道:“阿姨,这是海鲜面,从医院门口的小摊上买的。”
一个老太太深吸一口气,伸长了脖子,凑了上来:“好吃吗?”
倪辉赶紧用手护住海鲜面,还把盒盖扣了起来,生怕几人打他的主意。
“好吃的不行,但你们几个都不适合吃海鲜,嘌呤高,要是想打牙祭,就吃点别的吧,他那里有不少卤。”
见倪辉护食的样子,几个老太太忍不住撇撇嘴:
“嗐,吃几个虾能有多少嘌呤啊,你看你还怕我们抢你的不成?”
倪辉笑着挠挠头:“阿姨,那个摊人太多了,我好不容易才吃上的,你们要想吃的话得赶紧去排队。”
听到这话,平时腿脚不利索的几个老太太,都跟上了发条似的,赶紧往门口走。
“赶紧的,晚了不赶趟了。”
“阿姨,真不能吃海鲜啊!”
……
早上六点多点,排队的人还没几个。
王留顺今天心情很不错,穿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还美滋滋地背着手,哼着小曲儿。
他来到韩嘉面前,张口就说:“幺儿,今天做担担面咯嗦?”
“今天没做,有手擀面,你看要哪种卤,今天上新了海鲜面和豆角焖面,要不要试试?”
担担面北方人吃得不多,韩嘉也没怎么做。
听到没有担担面,王留顺不禁有些失望,不过他认可韩嘉的厨艺,马上说道:“那就要四十个肉夹馍,红烧牛肉面、海鲜面、茄子坨坨肉面各来十碗噻。”
韩嘉有些意外:“老王,要这么多,家里来客人了?”
“儿媳妇给我们家添了个大胖孙儿,满月酒等不得了,先喊几个川省的老乡拢一堆儿乐呵乐呵,也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噻。”
他背井离乡,在石市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当爷爷了,也想着跟老乡们庆祝一下。
自从上次吃了韩嘉做的面后,他有些食不知味,嘴里总觉得差点意思,就自己做了碗担担面,但完全不能跟韩嘉的比。
今天趁老乡聚会,他顺便也给韩嘉宣传一下。
这么良心又好吃的路边摊,应该被更多人发现。
韩嘉麻利地煮好面条,打包好,又做好肉夹馍,还单独准备了个塑料袋,往里面舀了一大勺油泼辣子,随后递给王留顺。
“给400材料费就行了,剩下的算我的份子钱。”
王留顺马上摆摆手:“这咋个行嘛,你个小娃儿多不容易,我咋个能占你便宜勒?这样子嘛,我给你一千块,零头就算了哈,要的不?”
韩嘉自然没有意见。
幸亏摊前几个食客都是头回来,没人知道限量的事,所以也没人计较老王买得多。
王留顺走后,排队的人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自己今天准备了300碗面,250个肉夹馍,50份粥,7点多点竟然就卖了三分之二了。
“前面的大哥大姐们行行好,我是赵老板的粉丝,早上从郊区倒了三趟公交来的,求给我留一碗面啊。”
“我是看了欣欣的直播来的,拜托大家都只买一碗面,一个肉夹馍吧。”
“小老板,能不能限量一人一份啊?我们大老远的,别让我们白跑啊。”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韩嘉没想到,赵广和周欣欣的影响力会这么大。
看着几近空空的泡沫箱,韩嘉只能放声说道:
“肉夹馍就剩40个了,后面的朋友请别排了,目前还剩13碗海鲜面,16碗豆角焖面,其他的全卖光了。旁边阿姨的烧饼里脊也很好吃,大家可以试试。”
“我今天傍晚6点还会过来,大家想吃的话可以提前来排队。”
听到这话,人群里马上炸锅了。
“烧饼里脊早吃了多少回了,要不是为了你的红烧牛肉面,谁会在休息时起这么早啊。”
“老板,要不面条半份半份的卖吧。”
“是啊。”
此时排在最前面的年轻人,抱着热气腾腾的豆角焖面坐了下来,边吃边大声说道:
“豆角软糯中带着一丝甜味,既不会过于糜烂失去口感,也不会生硬难嚼,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浓郁的汤汁,没想到豆角焖面这么好吃啊!”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脸都黑了。
“谁问你了?画个圈圈诅咒你!”
“祝你发际线越来越往后!”
“祝你撒尿泚一鞋,喝汤洒一怀,拉屎抠破纸,放屁蹦出屎……”
韩嘉没有吆喝,只是从泡沫箱里取出一块炖得软烂无比的五花肉,就着尖椒切开,同时在汤锅里加水,煮面。
倪辉是急诊科的医生。
刚从公交车上下来,他就闻见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这股子香味太勾人食欲了,前几天他就一直在打听,从卖烧饼里脊的阿姨那里得知,这是有个高中生在卖肉夹馍和手擀面,早上8点人都去上学了,除非六七点来,也许还能吃上。
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倪辉一眼就看到了穿着校服的韩嘉。
今天真没白来啊!
“老板,肉夹馍怎么卖?”
韩嘉把面条捞出锅,介绍道:“肉夹馍一个10块,还有皮蛋瘦肉粥和手擀面,卤有很多。”
倪辉咽了咽口水,看着餐车前面戳着的小黑板,不禁眼前一亮。
“要一个肉夹馍,加点辣椒,一碗海鲜面。”
他是砚台人,家里的饭桌上一向少不了海鲜,虽然一碗海鲜面要价30块,可这对爱吃海鲜的他来说不算什么。
“好嘞。”
韩嘉麻利地按照系统步骤,在锅里下入花蛤和鲜虾,再加上些高汤,迅速打包好了面条。
随后,又把肉满满地塞进白吉馍中,递给倪辉。
倪辉扫完码就拎着塑料袋走了。
来到急诊科医办室,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塑料袋,先是咬了一口肉夹馍,马上眼前一亮。
辣椒包裹着鲜嫩的五花肉,加上清爽的尖椒,配上那口烤得很好的小饼,简直太享受了。
此时他有些后悔,早知道这么香,自己应该多买两个的。
三下五除二吃完一个肉夹馍,他又打开了海鲜面的盒子。
面条如玉带般缠绕其间,泛着淡淡的米白色光泽,弯着身子的大虾宛如镶嵌的宝石,透着一股子晶莹剔透,几个张开嘴巴的花蛤热气腾腾,让人食欲大开。
随着热气袅袅上升,一股混合着海洋与谷物香气的味道扑鼻而来。
那是新鲜海鲜独有的咸鲜,与面条本身淡淡的麦香交织在一起。
倪辉马上尝了一口,眼角都幸福地眯了起来。
看得出来,每一颗花蛤都经过精心挑选,壳薄肉厚,当牙齿轻轻咬破那略带湿润的外壳,便能感受到里面饱满的蛤肉滑入口中。蛤肉的质地柔嫩而富有弹性,带着淡淡的咸香和一丝丝甘甜,在口腔中缓缓释放。
而大虾,则是这碗海鲜面的点睛之笔。
它们被烹饪得恰到好处,外壳泛着诱人的光泽,肉质紧实而不失鲜嫩,轻轻一剥便能脱壳而出。
虾仁肉质紧实,鲜甜可口,轻轻一咬,便有汁水溢出,与面条的醇厚相得益彰。
而那面汤绝对是这碗面的灵魂,一口面汤下去,怎一个鲜字了得,绝不是科技与狠活的那种面汤能比的。
一碗这样好吃的面,竟然只要30块,简直太值了。
倪辉慢慢地咀嚼着大虾和花蛤,根本舍不得咽下去。
“好吃,太好吃了!”
正当他陷在美食中无法自拔时,门口传来脚步声。
“倪大夫,你吃的啥啊?这么香。”
倪辉睁开双眼,只见几个穿着病号服的老太太,正眼巴巴的瞅着自己。
他马上说道:“阿姨,这是海鲜面,从医院门口的小摊上买的。”
一个老太太深吸一口气,伸长了脖子,凑了上来:“好吃吗?”
倪辉赶紧用手护住海鲜面,还把盒盖扣了起来,生怕几人打他的主意。
“好吃的不行,但你们几个都不适合吃海鲜,嘌呤高,要是想打牙祭,就吃点别的吧,他那里有不少卤。”
见倪辉护食的样子,几个老太太忍不住撇撇嘴:
“嗐,吃几个虾能有多少嘌呤啊,你看你还怕我们抢你的不成?”
倪辉笑着挠挠头:“阿姨,那个摊人太多了,我好不容易才吃上的,你们要想吃的话得赶紧去排队。”
听到这话,平时腿脚不利索的几个老太太,都跟上了发条似的,赶紧往门口走。
“赶紧的,晚了不赶趟了。”
“阿姨,真不能吃海鲜啊!”
……
早上六点多点,排队的人还没几个。
王留顺今天心情很不错,穿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还美滋滋地背着手,哼着小曲儿。
他来到韩嘉面前,张口就说:“幺儿,今天做担担面咯嗦?”
“今天没做,有手擀面,你看要哪种卤,今天上新了海鲜面和豆角焖面,要不要试试?”
担担面北方人吃得不多,韩嘉也没怎么做。
听到没有担担面,王留顺不禁有些失望,不过他认可韩嘉的厨艺,马上说道:“那就要四十个肉夹馍,红烧牛肉面、海鲜面、茄子坨坨肉面各来十碗噻。”
韩嘉有些意外:“老王,要这么多,家里来客人了?”
“儿媳妇给我们家添了个大胖孙儿,满月酒等不得了,先喊几个川省的老乡拢一堆儿乐呵乐呵,也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噻。”
他背井离乡,在石市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当爷爷了,也想着跟老乡们庆祝一下。
自从上次吃了韩嘉做的面后,他有些食不知味,嘴里总觉得差点意思,就自己做了碗担担面,但完全不能跟韩嘉的比。
今天趁老乡聚会,他顺便也给韩嘉宣传一下。
这么良心又好吃的路边摊,应该被更多人发现。
韩嘉麻利地煮好面条,打包好,又做好肉夹馍,还单独准备了个塑料袋,往里面舀了一大勺油泼辣子,随后递给王留顺。
“给400材料费就行了,剩下的算我的份子钱。”
王留顺马上摆摆手:“这咋个行嘛,你个小娃儿多不容易,我咋个能占你便宜勒?这样子嘛,我给你一千块,零头就算了哈,要的不?”
韩嘉自然没有意见。
幸亏摊前几个食客都是头回来,没人知道限量的事,所以也没人计较老王买得多。
王留顺走后,排队的人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自己今天准备了300碗面,250个肉夹馍,50份粥,7点多点竟然就卖了三分之二了。
“前面的大哥大姐们行行好,我是赵老板的粉丝,早上从郊区倒了三趟公交来的,求给我留一碗面啊。”
“我是看了欣欣的直播来的,拜托大家都只买一碗面,一个肉夹馍吧。”
“小老板,能不能限量一人一份啊?我们大老远的,别让我们白跑啊。”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韩嘉没想到,赵广和周欣欣的影响力会这么大。
看着几近空空的泡沫箱,韩嘉只能放声说道:
“肉夹馍就剩40个了,后面的朋友请别排了,目前还剩13碗海鲜面,16碗豆角焖面,其他的全卖光了。旁边阿姨的烧饼里脊也很好吃,大家可以试试。”
“我今天傍晚6点还会过来,大家想吃的话可以提前来排队。”
听到这话,人群里马上炸锅了。
“烧饼里脊早吃了多少回了,要不是为了你的红烧牛肉面,谁会在休息时起这么早啊。”
“老板,要不面条半份半份的卖吧。”
“是啊。”
此时排在最前面的年轻人,抱着热气腾腾的豆角焖面坐了下来,边吃边大声说道:
“豆角软糯中带着一丝甜味,既不会过于糜烂失去口感,也不会生硬难嚼,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浓郁的汤汁,没想到豆角焖面这么好吃啊!”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脸都黑了。
“谁问你了?画个圈圈诅咒你!”
“祝你发际线越来越往后!”
“祝你撒尿泚一鞋,喝汤洒一怀,拉屎抠破纸,放屁蹦出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最新章节,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最新章节,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