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虽然年幼,气势却已经养得足足的了,根本没想过对面的俊国公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而国公爷张玠在小公主眼里感受到的只有稚子单纯的喜欢,并无半分颐指气使。
这一刻,张玠想起了孩童时期他与父亲的对话,他问父亲为何总是闷闷不乐。
父亲:“我没有闷闷不乐,只是笑得不多。”
张玠:“那父亲为何不爱笑?”
父亲:“……咱们张家男儿都生了一副好皮囊,却又是武将之家,需得保持端肃威严才能震慑底下的将士们,让他们不敢以貌取人,存轻视之心。”
张玠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也是这么照做的,但从小到大他还是比身边的同窗、同僚更容易吸引女子的视线,街上的老弱妇孺们看到别的大将军可能会害怕,看到他却敢一边盯着他打量一边笑着议论纷纷。
类似的事情遇到的多了,此时被小公主索抱,张玠立即明白又是这张脸惹的。
张玠可以回避其他妙龄女子,却无法拒绝一位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的小公主。
走上前来,张玠恭声道:“臣一介武夫,恐怕手拙会伤到公主。”
庆阳:“你会摔了我吗?”
张玠:“臣不敢。”
庆阳瞅瞅福安的窄肩瘦腰细胳膊,再瞅瞅卫国公修长却挺拔强健的身躯,并不相信他会摔了自己。
她直接朝卫国公张开双手:“就要国公抱。”
张玠颔首,随即双手掐住小公主同样小小的腋窝,以肩胸与小公主保持半臂距离的姿势快速又稳稳地将小公主放到了三皇子身边。
第一次被人这么“抱”下车的庆阳:“……”
张玠已经退回原位,带着一家人正式朝两位殿下行礼。
庆阳嘟着嘴瞪着张玠,已经八岁更知礼节的秦仁笑着道:“国公、夫人快快免礼,今日是我与妹妹叨扰你们休息了,还要有劳国公、夫人多多担待。”
张玠道谢,起身后一一给两位殿下介绍妻子以及年长的两个儿子。
庆阳的视线分别在张坚、张恒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不需要介绍的张肃脸上。
小公主打量得又慢又认真,秦仁、张玠等人只能配合地等着,然后就见小公主笑了,指着张肃道:“还是你最好看。”
站得跟兄长们一样挺直表情也一样严肃的张家三公子愣了愣,紧跟着就涨红了一张难掩稚气的脸。
庆阳更新奇了,跑到张肃面前,仰头看他:“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张肃抿唇,感受着父兄、三皇子、福安等人的视线,努力压住离开此地免得被众人看见他脸红的冲动,张肃对着小公主的脑顶道:“公主谬赞了。”
庆阳:“什么叫谬赞?”
张肃:“……”
秦仁过来替他解围,牵起妹妹的手道:“好了,父皇嘱咐咱们早点回宫,快让张肃带我们进去逛逛吧。”
他再对张玠夫妻道:“我与妹妹随便走走,国公、夫人与两位公子休息去吧。”
张玠:“那臣等便失陪了,殿下若有吩咐,尽管差遣肃哥儿。”
目送幺子带着两位殿下以及随行宫人朝国公府的后花园去了,张玠四人才彻底放松下来。
徐氏低声夸道:“三殿下与公主这副姿容,说是仙童仙女也不为过了。”
自家儿子们就够俊的,丽妃这一双儿女竟还要胜过三分,尤其是庆阳公主,花瓣似的脸颊水汪汪的大眼睛,若是亲友家的孩子,徐氏非得抱到怀里狠狠亲上几口。
张玠不置可否,道:“去正厅等着吧。”
殿下们离开时,他们还要恭送。
前往后花园的路上,少了陌生的国公一家,庆阳更敢说了,追问走在前面一侧带路的张肃:“到底什么是谬赞?”
张肃只管垂着眼,秦仁笑道:“谬赞就是夸错了的意思,别人夸我们的时候,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那么好,都该谦虚一下,否则会显得傲慢。”
庆阳不高兴:“我没夸错,张肃就是比他的哥哥们好看,他大哥的眉毛有点粗,二哥的脸上有颗痘,张肃哪哪都好看。”
秦仁:“可妹妹夸了张肃,就是贬了他的两个哥哥,对他们而言妹妹便是失礼了,就好比刚刚国公也夸我比你长得好看,妹妹爱听吗?”
庆阳:“……三哥真的比我好看吗?”
秦仁:“当然不是,妹妹最好看了。”
庆阳怕三哥只是在哄自己,问张肃:“你也觉得我最好看吗?”
张肃不想回答这种问题。
庆阳跑过去拦在他面前,嘟着嘴非要他说。
张肃:“……公主是微臣见过的最好看的三岁女童。”
庆阳就听到“最好看”了,重新变得开心起来,拉住张肃的手道:“我们一起走。”
因为看向别的地方而被偷袭成功的张肃下意识地就挣开了小公主的手。
庆阳正是抬脚的时候,一下子没站稳,身子一歪就坐在了地上。
疼倒是不疼,可是庆阳不高兴张肃甩自己,扁扁嘴巴,豆大的眼泪便掉了下来:“三哥,张肃推我!”
将短暂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的秦仁:“……”
他迅速扶起妹妹,一边帮妹妹拍裙子上的浮土一边哄妹妹:“张肃不是故意的,妹妹摔疼没?”
庆阳泪眼汪汪地瞪着张肃:“疼,他就是故意的。”
张肃跪了下去,低头道:“微臣有罪,请公主责罚。”
庆阳刚要开口,三哥的手帕覆上了她的眼睛,庆阳只好等三哥拿走手帕才眨出新的眼泪,继续朝张肃哭:“我要罚你一直牵着我,我让你松开你才能松开。”
张肃:“……公主是千金之体,微臣……”
秦仁没好气地打断他:“你才多大,让你牵你就赶紧牵,不然哭凶了惊动国公,我们一走你可能要挨打。”
武将都凶,长得俊的张玠应该也不例外,秦仁可不想自己的伴读挨打。
福安、乳母都跟着劝。
张肃终究才九岁,看看小公主挂在脸颊上的两颗泪珠,耷拉着脑袋站起来,伸出右手。
庆阳破涕为笑,一把抓过去,再扑到张肃怀里拿他的衣裳擦掉眼泪。
张肃全身僵硬,这样算抱吗?
但小公主才哭过,张肃不敢动。
前面就是花园了,国公府的花园没有宫里的御花园大,胜在景色新鲜,庆阳拉着张肃一会儿看花一会儿看鱼,张肃几次试图劝小公主松手,结果都是越劝他的手就被小公主拉得越紧。
逛完花园,张肃无奈地牵着小公主带着三殿下去了正院的厅堂。
张玠四人的视线全都在两人牵着的手上顿了片刻,再不约而同地假装没看见,只管恭恭敬敬地送客。
要上马车了,庆阳终于松开张肃的手,再让张玠抱她上去。
张玠还是将小公主举到了车上,庆阳扫眼不远处的张肃,朝张玠告状:“张肃推我了,国公跟他说,让他以后都不许再推我。”
她要听父皇的话,张肃肯定也得听他父亲的话。
秦仁在事情闹大前解释了一遍经过,用眼神示意张玠不用放在心上。
张玠神色严肃地跟小公主保证再也不会有下次。
待两位殿下的车驾走远,张玠单独带着幼子走在后头。
张肃望着父亲看不出喜怒的脸,有些忐忑:“父亲,我错了吗?”
张玠摇摇头:“你没错,且在守礼这件事上比父亲小时候做得还要好,是我忘了庆阳公主还小,你需要主动避嫌,但如果公主要你牵手走路或是其他类似的小照顾,你照做就是,等公主再大些,明白男女之分了,自然不会再这么亲近你。”
张肃点头。
张玠看看过于谨慎的儿子,补充道:“礼要守,该变通的也要变通,公主为尊,只要不是严重违背礼法道义,她的要求你还是尽量要满足,不然白白吃苦的是你。”
张肃:“……是。”
.
一回宫庆阳就把国公府里的事情忘了,跟着三哥回了母妃的咸福宫,傍晚再跟着三哥去乾元殿用饭。
兴武帝把五个孩子都叫了过来,问:“送过去的布衣你们都试了吗?”
太子秦弘:“试过了,尺寸正合适。”
二皇子秦炳:“父皇,我们为何非要穿布衣?京城也有穿得起绸缎的富贵人家啊。”
兴武帝:“朕是布衣出身,朕穿了近三十年的布衣都没叫苦,你穿一次就受不了了?受不了留宫,哪都别去。”
秦炳:“……”
庆阳还想嫌弃那套布衣不好看呢,见二哥挨了父皇的训斥,聪明地没有张嘴,毕竟出宫比一套布艺重要。
兴武帝继续提醒道:“出宫后只能喊朕爹,不然就要露馅了,从这顿饭开始练起,谁喊一次父皇就扣他一分,扣满三分明天留宫,来,都先喊声爹试试。”
秦炳中气十足地喊了声爹,庆阳第二个叫的,声音是小孩子独有的清甜,听得兴武帝直接将小女儿抱在了怀里,揉着脑袋看向另外三个。
永康、秦弘、秦仁喊得都很中规中矩。
简单练过,翌日辰时二刻孩子们聚到乾元殿陪兴武帝共用早膳,吃完,皆穿布衣的父子六人立即出发了。
大齐开国已满三年有余,天子脚下的京城是最先恢复昔日繁华的地方,兴武帝带着儿女们来了四大坊市之首的南市。将近巳时,卖吃食的早摊还没撤,一些酒楼菜馆茶楼已经开门准备接生意了,小贩伙计的吆喝声夹杂着行人的笑谈,让坊市里面充满了皇宫没有的烟火气。
庆阳靠在父皇的肩头,东张西望看哪都方便极了,永康、秦弘一起牵着八岁的秦仁走在后面,因为六双眼睛各看各的,时不时就散开一会儿,有暗卫在附近保护,兴武帝无需太担心。
零零散散买了些小玩意,兴武帝做主,先去了首饰楼。
庆阳太小,看什么都是看个热闹,永康都十七了,正是好美的年纪,挑选起来就很用心。
等女儿在下面看了一圈,兴武帝才笑道:“底下都是寻常货色,咱们去二楼看。”
永康高兴地挽住父皇空着的左臂,有些害羞地道:“谢谢爹。”
兴武帝便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给大女儿抱着,笑容愉悦地上了二楼雅阁。
秦弘三个对首饰没兴趣,纯粹当个跟班。
两刻钟后,兴武帝为长女选好了一整套首饰,小女儿暂且只选了一只金镶宝石的手镯,掌柜激动地报价“两千六百八十两。”
永康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做了公主后她一个月的月例才五十两银子,今日父皇竟然一下子舍得为她花这么多?
庆阳对银子有些了解了,因为母妃的月例是八十两,每到了发月例的时候母妃都会特别高兴。
凑到父皇耳边,庆阳小声问:“爹,两千六百八十两能给母妃发几个月的月例?”
兴武帝:“……三十多个吧,怎么了?”
听见妹妹所问的永康暗暗攥了下手指。
庆阳瞪大了眼睛,意识到这些首饰有多贵,庆阳又凑到父皇耳边:“母妃说天下都是爹的,那这些首饰也是爹的,爹为什么还要花钱?”
永康:“……”
兴武帝放声大笑,扫眼神色茫然的掌柜,兴武帝抱着小女儿,示意四个大的随他走到床边,低声道:“天下确实是爹的,但这天下的百姓商贾官员也都是爹的,爹既有权利命令他们按照爹的要求办事,有权利在他们触犯律法时惩罚他们,也有责任让他们吃饱肚子衣食无忧,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四个大的都点头。
兴武帝转转已经带到小女儿手上的金镯,指着上面的雕刻道:“这是金子,最开始是没有这么纯净漂亮的巾子的,需要矿工从山里面地底下挖出一块块儿矿石,有了矿石,还得工匠把矿石里面的金子冶炼提纯,有了纯金,还要另一批工匠将巾子打造成精美复杂的首饰,还得掌柜的开铺子请伙计贩卖收拾。每一环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爹要是不给他们银子,他们赚不到钱以后就不炼金子不做手势了,包括种地的农夫、做衣裳的绣娘,大家都不干,我们还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庆阳跟着哥哥姐姐们点头。
兴武帝再道:“有了银子也不能乱花,爹现在给你们一个月五十两的月钱,是因为你们在宫里没有多大花销,五十两够用了,等你们成亲嫁人爹会给你们更多。这次爹一下子花掉两千两给你们大姐买首饰,是因为爹陪她的时间最少,爹补偿不了她时间只能多给点银子让她高兴,但爹不会回回都这么大手大脚地哄你们,记住了吗?”
五个孩子继续点头,只有永康红了眼眶。
讲完道理,兴武帝带着孩子们回到柜台,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取出两张千两银票、六张百两的银票,对掌柜道:“我没跟你讨价还价,那八十两的零头……”
掌柜连道不用了,这单生意他已经多赚很多。
装首饰的匣子交给跟上来的侍卫,父子几个移步去了前面的一家书坊。
庆阳从父皇身上扭下来,自去翻看她够得到的书。
书坊伙计不放心地道:“小娃不要乱翻,弄坏了要赔钱的,家里大人盯着点啊。”
刚打开一本话本的兴武帝:“……”
秦仁及时站到妹妹身边,秦弘、永康见了,各去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书,难得出宫,谁也不想浪费机会。
书坊里人不多,安安静静的,兴武帝见孩子们挑得认真,亲自牵着小女儿乱逛,让老三也去挑书。
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布衣书生,中年模样,神色落魄,非常闲的兴武帝自然而然地观察新人。
中年书生从书袋子里取出一摞文稿递给东家。
东家看完第一页就皱起眉头:“王秀才,你这还是很明显啊,人家户部左侍郎叫刘文质,你给改成柳闻执,事又是刘家公子的事,我真出了你这书,消息传到刘家,我还要不要命了?走走走,你快走吧,别给我添麻烦。”
王秀才红着眼睛道:“您既然知道我的苦,就请帮我一把吧,刘家拿我老爹老娘的命威胁我,我不能报官,只能将他家的恶行记于书上……”
东家叹道:“你上有老,我家就没有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求你了!”
说着,东家开始将中年书生往外推。
中年书生无助的视线落在了里面牵着女儿的布衣男子身上,见对方侧过身无意招惹麻烦的样子,中年书生苦笑一声,黯然离去。
兴武帝这才朝同在书坊里面的一个侍卫使个眼色。
而国公爷张玠在小公主眼里感受到的只有稚子单纯的喜欢,并无半分颐指气使。
这一刻,张玠想起了孩童时期他与父亲的对话,他问父亲为何总是闷闷不乐。
父亲:“我没有闷闷不乐,只是笑得不多。”
张玠:“那父亲为何不爱笑?”
父亲:“……咱们张家男儿都生了一副好皮囊,却又是武将之家,需得保持端肃威严才能震慑底下的将士们,让他们不敢以貌取人,存轻视之心。”
张玠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也是这么照做的,但从小到大他还是比身边的同窗、同僚更容易吸引女子的视线,街上的老弱妇孺们看到别的大将军可能会害怕,看到他却敢一边盯着他打量一边笑着议论纷纷。
类似的事情遇到的多了,此时被小公主索抱,张玠立即明白又是这张脸惹的。
张玠可以回避其他妙龄女子,却无法拒绝一位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的小公主。
走上前来,张玠恭声道:“臣一介武夫,恐怕手拙会伤到公主。”
庆阳:“你会摔了我吗?”
张玠:“臣不敢。”
庆阳瞅瞅福安的窄肩瘦腰细胳膊,再瞅瞅卫国公修长却挺拔强健的身躯,并不相信他会摔了自己。
她直接朝卫国公张开双手:“就要国公抱。”
张玠颔首,随即双手掐住小公主同样小小的腋窝,以肩胸与小公主保持半臂距离的姿势快速又稳稳地将小公主放到了三皇子身边。
第一次被人这么“抱”下车的庆阳:“……”
张玠已经退回原位,带着一家人正式朝两位殿下行礼。
庆阳嘟着嘴瞪着张玠,已经八岁更知礼节的秦仁笑着道:“国公、夫人快快免礼,今日是我与妹妹叨扰你们休息了,还要有劳国公、夫人多多担待。”
张玠道谢,起身后一一给两位殿下介绍妻子以及年长的两个儿子。
庆阳的视线分别在张坚、张恒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不需要介绍的张肃脸上。
小公主打量得又慢又认真,秦仁、张玠等人只能配合地等着,然后就见小公主笑了,指着张肃道:“还是你最好看。”
站得跟兄长们一样挺直表情也一样严肃的张家三公子愣了愣,紧跟着就涨红了一张难掩稚气的脸。
庆阳更新奇了,跑到张肃面前,仰头看他:“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张肃抿唇,感受着父兄、三皇子、福安等人的视线,努力压住离开此地免得被众人看见他脸红的冲动,张肃对着小公主的脑顶道:“公主谬赞了。”
庆阳:“什么叫谬赞?”
张肃:“……”
秦仁过来替他解围,牵起妹妹的手道:“好了,父皇嘱咐咱们早点回宫,快让张肃带我们进去逛逛吧。”
他再对张玠夫妻道:“我与妹妹随便走走,国公、夫人与两位公子休息去吧。”
张玠:“那臣等便失陪了,殿下若有吩咐,尽管差遣肃哥儿。”
目送幺子带着两位殿下以及随行宫人朝国公府的后花园去了,张玠四人才彻底放松下来。
徐氏低声夸道:“三殿下与公主这副姿容,说是仙童仙女也不为过了。”
自家儿子们就够俊的,丽妃这一双儿女竟还要胜过三分,尤其是庆阳公主,花瓣似的脸颊水汪汪的大眼睛,若是亲友家的孩子,徐氏非得抱到怀里狠狠亲上几口。
张玠不置可否,道:“去正厅等着吧。”
殿下们离开时,他们还要恭送。
前往后花园的路上,少了陌生的国公一家,庆阳更敢说了,追问走在前面一侧带路的张肃:“到底什么是谬赞?”
张肃只管垂着眼,秦仁笑道:“谬赞就是夸错了的意思,别人夸我们的时候,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那么好,都该谦虚一下,否则会显得傲慢。”
庆阳不高兴:“我没夸错,张肃就是比他的哥哥们好看,他大哥的眉毛有点粗,二哥的脸上有颗痘,张肃哪哪都好看。”
秦仁:“可妹妹夸了张肃,就是贬了他的两个哥哥,对他们而言妹妹便是失礼了,就好比刚刚国公也夸我比你长得好看,妹妹爱听吗?”
庆阳:“……三哥真的比我好看吗?”
秦仁:“当然不是,妹妹最好看了。”
庆阳怕三哥只是在哄自己,问张肃:“你也觉得我最好看吗?”
张肃不想回答这种问题。
庆阳跑过去拦在他面前,嘟着嘴非要他说。
张肃:“……公主是微臣见过的最好看的三岁女童。”
庆阳就听到“最好看”了,重新变得开心起来,拉住张肃的手道:“我们一起走。”
因为看向别的地方而被偷袭成功的张肃下意识地就挣开了小公主的手。
庆阳正是抬脚的时候,一下子没站稳,身子一歪就坐在了地上。
疼倒是不疼,可是庆阳不高兴张肃甩自己,扁扁嘴巴,豆大的眼泪便掉了下来:“三哥,张肃推我!”
将短暂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的秦仁:“……”
他迅速扶起妹妹,一边帮妹妹拍裙子上的浮土一边哄妹妹:“张肃不是故意的,妹妹摔疼没?”
庆阳泪眼汪汪地瞪着张肃:“疼,他就是故意的。”
张肃跪了下去,低头道:“微臣有罪,请公主责罚。”
庆阳刚要开口,三哥的手帕覆上了她的眼睛,庆阳只好等三哥拿走手帕才眨出新的眼泪,继续朝张肃哭:“我要罚你一直牵着我,我让你松开你才能松开。”
张肃:“……公主是千金之体,微臣……”
秦仁没好气地打断他:“你才多大,让你牵你就赶紧牵,不然哭凶了惊动国公,我们一走你可能要挨打。”
武将都凶,长得俊的张玠应该也不例外,秦仁可不想自己的伴读挨打。
福安、乳母都跟着劝。
张肃终究才九岁,看看小公主挂在脸颊上的两颗泪珠,耷拉着脑袋站起来,伸出右手。
庆阳破涕为笑,一把抓过去,再扑到张肃怀里拿他的衣裳擦掉眼泪。
张肃全身僵硬,这样算抱吗?
但小公主才哭过,张肃不敢动。
前面就是花园了,国公府的花园没有宫里的御花园大,胜在景色新鲜,庆阳拉着张肃一会儿看花一会儿看鱼,张肃几次试图劝小公主松手,结果都是越劝他的手就被小公主拉得越紧。
逛完花园,张肃无奈地牵着小公主带着三殿下去了正院的厅堂。
张玠四人的视线全都在两人牵着的手上顿了片刻,再不约而同地假装没看见,只管恭恭敬敬地送客。
要上马车了,庆阳终于松开张肃的手,再让张玠抱她上去。
张玠还是将小公主举到了车上,庆阳扫眼不远处的张肃,朝张玠告状:“张肃推我了,国公跟他说,让他以后都不许再推我。”
她要听父皇的话,张肃肯定也得听他父亲的话。
秦仁在事情闹大前解释了一遍经过,用眼神示意张玠不用放在心上。
张玠神色严肃地跟小公主保证再也不会有下次。
待两位殿下的车驾走远,张玠单独带着幼子走在后头。
张肃望着父亲看不出喜怒的脸,有些忐忑:“父亲,我错了吗?”
张玠摇摇头:“你没错,且在守礼这件事上比父亲小时候做得还要好,是我忘了庆阳公主还小,你需要主动避嫌,但如果公主要你牵手走路或是其他类似的小照顾,你照做就是,等公主再大些,明白男女之分了,自然不会再这么亲近你。”
张肃点头。
张玠看看过于谨慎的儿子,补充道:“礼要守,该变通的也要变通,公主为尊,只要不是严重违背礼法道义,她的要求你还是尽量要满足,不然白白吃苦的是你。”
张肃:“……是。”
.
一回宫庆阳就把国公府里的事情忘了,跟着三哥回了母妃的咸福宫,傍晚再跟着三哥去乾元殿用饭。
兴武帝把五个孩子都叫了过来,问:“送过去的布衣你们都试了吗?”
太子秦弘:“试过了,尺寸正合适。”
二皇子秦炳:“父皇,我们为何非要穿布衣?京城也有穿得起绸缎的富贵人家啊。”
兴武帝:“朕是布衣出身,朕穿了近三十年的布衣都没叫苦,你穿一次就受不了了?受不了留宫,哪都别去。”
秦炳:“……”
庆阳还想嫌弃那套布衣不好看呢,见二哥挨了父皇的训斥,聪明地没有张嘴,毕竟出宫比一套布艺重要。
兴武帝继续提醒道:“出宫后只能喊朕爹,不然就要露馅了,从这顿饭开始练起,谁喊一次父皇就扣他一分,扣满三分明天留宫,来,都先喊声爹试试。”
秦炳中气十足地喊了声爹,庆阳第二个叫的,声音是小孩子独有的清甜,听得兴武帝直接将小女儿抱在了怀里,揉着脑袋看向另外三个。
永康、秦弘、秦仁喊得都很中规中矩。
简单练过,翌日辰时二刻孩子们聚到乾元殿陪兴武帝共用早膳,吃完,皆穿布衣的父子六人立即出发了。
大齐开国已满三年有余,天子脚下的京城是最先恢复昔日繁华的地方,兴武帝带着儿女们来了四大坊市之首的南市。将近巳时,卖吃食的早摊还没撤,一些酒楼菜馆茶楼已经开门准备接生意了,小贩伙计的吆喝声夹杂着行人的笑谈,让坊市里面充满了皇宫没有的烟火气。
庆阳靠在父皇的肩头,东张西望看哪都方便极了,永康、秦弘一起牵着八岁的秦仁走在后面,因为六双眼睛各看各的,时不时就散开一会儿,有暗卫在附近保护,兴武帝无需太担心。
零零散散买了些小玩意,兴武帝做主,先去了首饰楼。
庆阳太小,看什么都是看个热闹,永康都十七了,正是好美的年纪,挑选起来就很用心。
等女儿在下面看了一圈,兴武帝才笑道:“底下都是寻常货色,咱们去二楼看。”
永康高兴地挽住父皇空着的左臂,有些害羞地道:“谢谢爹。”
兴武帝便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给大女儿抱着,笑容愉悦地上了二楼雅阁。
秦弘三个对首饰没兴趣,纯粹当个跟班。
两刻钟后,兴武帝为长女选好了一整套首饰,小女儿暂且只选了一只金镶宝石的手镯,掌柜激动地报价“两千六百八十两。”
永康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做了公主后她一个月的月例才五十两银子,今日父皇竟然一下子舍得为她花这么多?
庆阳对银子有些了解了,因为母妃的月例是八十两,每到了发月例的时候母妃都会特别高兴。
凑到父皇耳边,庆阳小声问:“爹,两千六百八十两能给母妃发几个月的月例?”
兴武帝:“……三十多个吧,怎么了?”
听见妹妹所问的永康暗暗攥了下手指。
庆阳瞪大了眼睛,意识到这些首饰有多贵,庆阳又凑到父皇耳边:“母妃说天下都是爹的,那这些首饰也是爹的,爹为什么还要花钱?”
永康:“……”
兴武帝放声大笑,扫眼神色茫然的掌柜,兴武帝抱着小女儿,示意四个大的随他走到床边,低声道:“天下确实是爹的,但这天下的百姓商贾官员也都是爹的,爹既有权利命令他们按照爹的要求办事,有权利在他们触犯律法时惩罚他们,也有责任让他们吃饱肚子衣食无忧,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四个大的都点头。
兴武帝转转已经带到小女儿手上的金镯,指着上面的雕刻道:“这是金子,最开始是没有这么纯净漂亮的巾子的,需要矿工从山里面地底下挖出一块块儿矿石,有了矿石,还得工匠把矿石里面的金子冶炼提纯,有了纯金,还要另一批工匠将巾子打造成精美复杂的首饰,还得掌柜的开铺子请伙计贩卖收拾。每一环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爹要是不给他们银子,他们赚不到钱以后就不炼金子不做手势了,包括种地的农夫、做衣裳的绣娘,大家都不干,我们还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庆阳跟着哥哥姐姐们点头。
兴武帝再道:“有了银子也不能乱花,爹现在给你们一个月五十两的月钱,是因为你们在宫里没有多大花销,五十两够用了,等你们成亲嫁人爹会给你们更多。这次爹一下子花掉两千两给你们大姐买首饰,是因为爹陪她的时间最少,爹补偿不了她时间只能多给点银子让她高兴,但爹不会回回都这么大手大脚地哄你们,记住了吗?”
五个孩子继续点头,只有永康红了眼眶。
讲完道理,兴武帝带着孩子们回到柜台,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取出两张千两银票、六张百两的银票,对掌柜道:“我没跟你讨价还价,那八十两的零头……”
掌柜连道不用了,这单生意他已经多赚很多。
装首饰的匣子交给跟上来的侍卫,父子几个移步去了前面的一家书坊。
庆阳从父皇身上扭下来,自去翻看她够得到的书。
书坊伙计不放心地道:“小娃不要乱翻,弄坏了要赔钱的,家里大人盯着点啊。”
刚打开一本话本的兴武帝:“……”
秦仁及时站到妹妹身边,秦弘、永康见了,各去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书,难得出宫,谁也不想浪费机会。
书坊里人不多,安安静静的,兴武帝见孩子们挑得认真,亲自牵着小女儿乱逛,让老三也去挑书。
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布衣书生,中年模样,神色落魄,非常闲的兴武帝自然而然地观察新人。
中年书生从书袋子里取出一摞文稿递给东家。
东家看完第一页就皱起眉头:“王秀才,你这还是很明显啊,人家户部左侍郎叫刘文质,你给改成柳闻执,事又是刘家公子的事,我真出了你这书,消息传到刘家,我还要不要命了?走走走,你快走吧,别给我添麻烦。”
王秀才红着眼睛道:“您既然知道我的苦,就请帮我一把吧,刘家拿我老爹老娘的命威胁我,我不能报官,只能将他家的恶行记于书上……”
东家叹道:“你上有老,我家就没有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求你了!”
说着,东家开始将中年书生往外推。
中年书生无助的视线落在了里面牵着女儿的布衣男子身上,见对方侧过身无意招惹麻烦的样子,中年书生苦笑一声,黯然离去。
兴武帝这才朝同在书坊里面的一个侍卫使个眼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国皇帝的小公主,开国皇帝的小公主最新章节,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国皇帝的小公主,开国皇帝的小公主最新章节,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