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是躺赢狗 第33章 乱世求存

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 作者:知向谁边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8:1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乱世之中暂时统一了北方的大周王朝,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

  大家一开始都想竞选班长,后来发现班长只能有一个,而周皇室的开国君主实在太猛了!晋阳有兵、河北有粮,他本人身体壮实,脑袋还不笨,大家实在干不过他。

  那就让他做班长吧。我做副班长,你干卫生委员,都是为同学们服务嘛~

  周太祖死后,继任之君为人宽厚,跟着太祖打天下的那帮能臣猛将们也都还活着,那就继续维持这个样子,他好我也好。

  到了第三任班长,也就是现任大周皇帝时,情况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由于他的母后是关东门阀世家的贵女,上一轮突围模式又是靠黄河南边的中原贵族支持,所以难免会在小红花的佩戴分发上有所偏斜。

  这下晋阳和河北的老兄弟们心里就有疙瘩了呀!你们老周家竞选班长时,我们出人出钱还出粮,拉选票发传单,现在你小子整这么一出,什么意思?

  这事要是放在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或者一位强有力的君主身上,或许还能镇的住。

  可问题是,当今天下,开公司的不止你一家啊!

  前段时间你领着同学们和隔壁班的拔河,有同学受伤了你都不管,他嚷嚷着班长轮流做,现在到我家。下课后你把他堵在小厕所教育了一顿,这事还没过去呢~

  现在你又倚仗副班长的支持者,嫌我们一直佩戴小红花对其他同学不公平,冷落我们这些老兄弟。

  妈的,欺人太甚!重新选班长!

  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各科课代表们一看这情况,也不禁低头深思起来——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说回本次发起重新竞选班长活动的主角应开疆同学。

  大周拢共有六位节度使,分别是关中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晋阳节度使、江淮节度使、襄樊节度使和云中节度使。

  应开疆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从刚学会走路那会就已经在和关外的草原靓仔们干架了,能打架会杀人,出了名的暴脾气,心眼子还多。由于他多次保卫了燕云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在当地威望极高。

  不是成为节度使才能领兵,而是能领兵,所以才成为了节度使。

  什么是节度使?就是在他驻军的地盘上,军、政、财、民乃至村民家的母猪下崽都要经过他的批复。

  高兴了叫你一声陛下,不高兴了,抽出宝剑给你家一人一下!

  现任大周皇帝长于深宫,在与应开疆的交流中产生了一丝误解。他认为应开疆是他的下属,所以就该事事听他的,包括军事行动和赋税征收比例。

  或者说,他想拿应开疆开刀,杀鸡儆猴,彻底解决六大藩镇。

  因为其他节度使至少表面上还算听话,而且,收拾弱的没意义,强的又耗不起,卢龙节度使刚好不上不下,那就你了!

  可是,经过旧唐灭亡以来的几十年乱象更迭,藩镇割据的情况已经形成一种优良传统,城头变换帝王旗更是常态,至今才不过安稳了三十几年,后劲还在呢~

  而且应开疆也不是吃素的,平时大家互相开开玩笑也没什么,可一看周帝真要和自己贴贴,当即就不干了!河北各地的贵族们也纷纷跑到他家,异口同声的说他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燕赵大地狼烟四起。

  而距离最近的晋阳节度使,第一时间就派重兵扼住了壶关。他的这个举动更有意思,名为保境安民,实则能进能退。

  朝廷赢了,他就出兵平叛。

  卢龙军胜,那就逐鹿中原。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大周卢龙军变成大燕军后,夏国和唐国的一把手都发来了贺电,对他们独立自主的大胆改革、另起炉灶的创新意识、结合自身情况的适应性探索表示了支持与肯定。

  而且,他们的支持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夏国五万铁骑越过边境线,沿着六盘山脉向渭州、天水、萧关、米脂等各个军事重镇发起猛烈攻击,剑锋直指关中平原。

  老子们要在长安放马!

  十万唐军也跟约好了一样再次挥师北上,唐国皇帝李雄御驾亲征!广陵、徐州、寿春、江夏、襄阳皆有战事。住在长江附近的老百姓们已经记不起这是唐国第几次北伐,唐军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都快伐出感情了。

  啥?蜀国?

  哦,蜀国出了点小问题,帮不了场子了~

  ——

  这起严重的人情“事”故对凌晨影响极大,他辛辛苦苦推上去的保护伞王臣鹤刚过了几天好日子,又一夜回到解放前,重新搬回了望云镇,在镇办私塾里教那些连鼻涕都擦不明白的小孩们认字。

  因为他以前在卢龙军营里当过文书。

  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这种事都是宁错杀、不放过。谁知道他有没有心怀故主?颍川知府可没有应开疆的九万个弟兄,他要是继续留用王臣鹤,朝廷就该来找他喝茶了。

  不仅如此,由于战乱四起,人事变动也非常频繁,临颍县尉侯明被调往府衙任职。冯延直接把县尉的腰牌和官服往凌晨怀里一丢,让他去征兵。

  临颍县分到的名额是一千人。

  凌晨头都大了!这种既得罪人还落不下好的事,是真不好干,他不想家门口被人扔臭鸡蛋啊!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喊来刘文越,摆了一桌酒席,明确告诉他,自己这个县尉做不来、不想做,是大人非要让他做的,往后迟早会调离岗位。

  而现在县衙的官差中,最有希望接替我的就是老兄你了,你也该表现表现,让知县大人好好看看你的能力和决心。

  于是,凌晨得到了一头核动力的驴。

  ——

  走在街上,听到路边的老人和妇女们都在骂“那个东平镇的刘文越真不是个东西”后,凌晨不禁有些心虚。讲道理,在凌晨的授意下,刘文越在望云镇的征丁行动中表现的已经很温和了,人数也比其他镇子要少。

  他在其他镇子根本懒得废话,乖乖跟他走还能当个普通士卒。不听话就把你抓起来,以囚犯之身入伍,到时候就是战场上最威风的第一排C位啦!

  尽管他没有粗鲁对待望云镇的百姓,可谁又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丈夫上战场呢?所以依旧收获了骂声一片。

  王臣鹤一身先生打扮,素服纶巾抱着两本书和凌晨并肩而行,表情古井无波,甚至还会和认识他的人打招呼。现在的他完全没有了上次失意后的落寞之气,更多的是淡然。

  “你也是倒霉,一辈子没干过对不起朝廷的事,却接二连三的被旁人牵连,真的是……连我都有些替你感到冤屈了。”

  听见凌晨说到自己,王臣鹤将怀中的书调整抱好后,摇着头笑道:“凌兄不必替我惋惜,几经起落,我已将成败看淡。无论是在府衙整理册目、出谋划策,还是在这里提笔落字,教书育人,都是在为大周效力。况且日后也并非再无起复之时,李太白不是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嘛!”

  凌晨听完后不禁朝着他竖起了大拇指,老王能有这觉悟和心境,日后何愁不能东山再起?

  不怕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

  二人一路闲聊着来到二婶家的院门前,停下了脚步。自从水云榭开张后,二婶基本就住在店里了。青樱又是一直跟着凌晨青柠他们一起生活,原来的宅子就一直空着。现在刚好给身边这倒霉蛋一家子住。

  今天特地跟来,是因为凌晨很好奇王臣鹤的老婆。

  呃……不是那种好奇啊!

  纯粹是觉得稀奇,因为无论那个时代的贤妻良母,都经不住王臣鹤这么大起大落啊!王臣鹤刚成亲那会,家里还是钟鸣鼎食的济州大族,他的妻子出身怎么可能会低?

  好了,结完婚没享几天福,就被赶到街头卖字画了。好不容易挨到凌晨出现,鼎力相助,得到知府大人的赏识,重新做回了吏官夫人,虽说不比以前,可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

  结果又被撸了。

  就这,他的这位妻子依旧没有离他而去,而是继续跟着王臣鹤过回了苦日子,听说还找了个刺绣的活计挣钱补贴家用。

  这样的女子,着实令人敬佩。

  “娘子,我回来了。”

  王臣鹤推开门,将凌晨请进去,转过身把门关上后,朝着屋里喊了一声。

  不多时,就出来一大一小。

  蓝巾裹长发,青丝如瀑墨染。绿领贴鹅颈,秀面似玉雪暇。腰间缠着粗布围裙,脚上踩着干净绣履,眉眼藏繁星,琼鼻透粉霞。尽管穿着简单,但那股豪门贵女的气质却无法被服饰掩盖。

  女子的素手牵着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孩,长的和王臣鹤有六分相似,没有熊孩子的哭闹和懵懂,乖巧懂事,拉着母亲的手好奇的向凌晨望了过来,眼里丝毫无惧。

  “这是凌晨凌县尉,娘子快来相拜。”

  女子听完王臣鹤的介绍后,表情微变,连忙拉着孩子小步走到凌晨面前,微微垂首道了一福。小王臣鹤也十分乖巧的双手握在一起有模有样的向他行礼。

  凌晨也收起平日的不羁,规规矩矩的向王臣鹤的妻子还礼。

  “早就听相公说起过凌公子,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可惜妾人微言轻,不得相见。今日终于能当面答谢恩人,快请进屋上座,妾这就去准备茶饭。”

  凌晨连忙说道:“冒昧造访,倒是在下搅扰了,嫂夫人不必辛劳,我就是来转一圈……”

  “哎~凌公子休要嫌弃妾手艺粗笨,多少尝上一口。”

  “呃……那就劳烦嫂夫人了。”

  说罢,王夫人便带着孩子去了厨房,凌晨与王臣鹤一起来到上房的正堂里坐了下来。

  望着打扫的干干净净,整理的井井有条的屋内陈设,凌晨不禁疑惑的向王臣鹤问道:“嫂子是何出身?”

  替凌晨倒了一杯茶后,王臣鹤也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望着屋外院子里的厨房门轻叹了一口气——

  “她是即墨钟家的二房嫡小姐,从小锦衣玉食的,父兄宠爱,弟妹相亲,岳母大人更是视她为心尖肉,却跟着我吃尽了苦头。我这一生,无愧任何人,唯独对不起她。”

  凌晨愣了愣,点着头对王臣鹤劝慰道:“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嫂子温婉贤淑,确实是王兄的贵人。不过你也不必感伤,王兄身怀济世之才,虽一时龙困浅滩,但我相信迟早会有翱翔九天之时。”

  “嗯。”

  王臣鹤握着茶盏,目光坚定的说道:“此生能得莺儿相伴,是我之幸。无论日后是贵是贱,定不相负。”

  凌晨望着他快要入党的样子,不置可否。

  穷时考验妻子,王臣鹤的妻子都已经通过两轮考验了。富时考验丈夫,日后会怎么样,谁都说不好,也不好说。

  是纵享齐人之福,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全凭己心。儒生君子们教导百姓要夫妻成双,自己却忍不住三妻四妾,而且对皇帝的七十二嫔妃也连个屁都不敢放。

  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延续而发展出来的基因天性,无可厚非。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由不得旁人来指手画脚。

  不过说起来,上下五千年里,四百二十二位帝王中,好像还真有那么一位真正参透了两性关系的君主。

  在他那里,天下和妻子是划等号的,他也真正做到了不负如来不负卿。

  “凌兄?凌兄?”

  正在走神的凌晨突然看到一双手在眼前晃,这才回过神来。

  “你说,我听着呢。”

  王臣鹤见凌晨回应自己了,这才叹着气继续说道:“如今北境不宁,西北、东南皆起烽火,我等浮萍,该如何自处啊……”

  怎么自处?

  “说起这个,我近来有个想法,你要不要听一听?”

  王臣鹤听到凌晨这么问,也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于是拱手说道:“还请凌兄赐教。”

  凌晨望着他的眼睛,淡淡笑道:“我想请你在闲暇之余去给那些在麦场上舞枪弄棒的年轻人讲讲课,教他们认字读书。”

  王臣鹤疑惑的问道:“他们……不是镇子里的护庄么?读书做什么?”

  “今天的教书先生,也许就是明天的布衣宰相。今天的麦场护庄,也可能是明天的沙场悍将。世事如棋~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陛下就是躺赢狗,陛下就是躺赢狗最新章节,陛下就是躺赢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