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drunkyong的盟赏)
得知钟彦虎没敢往尚书省攻来,杨致堂、张潮他们只当逆党终究是胆寒生怯,松了一口气,当即又更是信心十足的派人四处宣扬吕轻侠勾结刺客刺杀陛下、挟持太后等事,并通传迟迟没有露面的郭亮、黄虑、张瀚等将速速赶到尚书省来听命。
郭亮、黄虑、张瀚三人以及他们手下的都虞侯们,这时候要是敢到尚书省来,而刚才对峙时他们人甚至都不在崇文殿,没有跟太后、吕轻侠、陈德、周元这些人混在一起,就能证明他们是没有问题的。
而郭亮、黄虑、张瀚等将之前躲着没有到尚书省来,相信他们只是在关键时选择做墙头草而已,相信他们在形势未明之前,不愿意介入混乱之中。
这一点又不能算什么污点,刚才尚书省大院里绝大多数人还不都是想着做墙头草?这点往后提都不会再提,大家都是大楚的赤诚之士,有没有区别,就要看各自心里的认为了。
有人提及派兵去追击钟彦虎所部,只不过更多的人都打了一个哈哈,没有理会。
尚书省之内,目前都没有一个都虞侯级别的将领在,只有几名营指挥级别的中层武官,被沈漾、杨致堂他们任命为临时的主将,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都不想贸然行事。
他们保护好尚书省及诸多大臣不为乱军所破,就是护驾、拨乱反正有功了。
现在黑灯瞎火、在一片混乱之中,甚至不知道侍卫亲军之中还有多少人马暗中投向慈寿宫,他们带着小股人马追杀出去,不是找死?
沈漾、杨致堂等人不说话,其他官员讨论片晌,也都觉得这时候不能鲁莽行事,先稳定住局面,甄别敌我最为重要,甚至都不主张直接派兵去攻崇文殿,当前只需要下令诸部守紧宫城、皇城诸门便可。
即便他们相信侍卫亲军之中绝大多数武官兵卒都还是可靠的、忠于大楚,要不然的话,形势不可能这么容易逆转,但他们也能确认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里,大多数人将卒辩别是非及形势的能力很弱,政事堂与崇文殿的太后手诏同时传达过去,必然会产生混乱。
事实上归结到一点,哪个将领这时候有能力在混乱之中,率先一队人马攻进崇阳门,控制住局势?
说到底,还是良将难求!
杨恩看向叫两名将卒摁跪在廊前、五花大绑的李秀一眼,跟沈漾低声说道:“或可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沈漾一怔,朝韩道铭、杨致堂看过去。
韩道铭当然也知道李秀不过是被吕轻侠玩弄股掌之间的棋子而已,但他看向杨致堂,他并不想就此事表态。
“等抓住李长风等人再说吧,不然今夜的形势也太混乱了。”杨致堂说道。
李长风要么迫于形势、彻底投靠吕轻侠,要么被吕轻侠劫持无法再脱身,不谈其他的权衡,就凭借这点,他都不想将李秀放出去冒险。
杨恩朝郑榆、郑畅、张潮等人看过去,其他人都避开他的眼神,无意在这时候替李家说话。
沈漾再怎么样,都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跟杨致堂起分歧,点头沉声说道:“寿王爷说的是。”
郭亮、张瀚两人接到通报,很快就赶到尚书省。
黄虑平时看着不靠谱,但实
际并不蠢,或者是身边有谋士相助;他这时候直接护送其妹黄娥及三皇子杨晔赶到尚书省,来跟沈漾、杨致堂诸大臣会合。
刺杀案发生后,黄虑就第一时间派嫡系护住黄娥及三皇子杨晔居住的明成宫;而知道李秀奉太后手诏带人闯进尚书省抓人,他本人更是直接赶到明成宫跟黄娥、三皇子杨晔会合。
虽然就一会儿工夫,他就从侍卫亲军左武骧军之中,集结了上千名忠于黄家的精锐武官及甲卒,守在明成宫里等着坐山观虎斗。
他这时候也是直接率这千余精锐甲卒护送黄娥、三皇子杨晔到尚书省。
看到这一幕,韩道铭、秦问做梦都要笑醒,黄虑或许不蠢,但他或者他手下的谋士,到底还是胆小了。
都不用秦问或者韩道铭从旁扇风点火,沈漾、杨致堂、杨恩等人便一致决定,着黄虑将这千余兵马驻入对面的枢密院待命,仅允许他带十数人护送黄娥及三皇子进尚书省大院议事。
侍卫亲军三大都指挥使都赶到尚书省,除了李秀被扣押起来,钟彦虎确认有问题之外,诸参政大臣也一致决定暂时解除张蟓之子张封以及其他七名尚书省对峙之时在崇阳门及崇文殿附近的都虞候、副都虞侯的兵权,将他们先软禁起来。
其他十一名都虞候则各率三百名甲卒到尚书省听候调用,副都虞候则继续各守其职,封锁皇城、宫禁之中的诸多要害及城门。
形势太乱了,很难说谁就是彻底能信任的,一切以稳定形势、控制局面为先,差不多到后半夜,才决定着手调兵遣将进崇阳门拘捕吕轻侠等人。
这时候却有将卒赶过来禀报道:
“钟彦虎率部对皇宫北侧的静江门发动突袭,刚刚攻下静江门,吕轻侠她们挟持太后从荫花径,往静江门逃去,应该是要走静海门,逃往织造局的官船码头……”
沈漾、杨恩神色凝重,杨致堂、韩道铭、张潮三人面面相觑,郑榆、郑畅、杜崇韬、周炳武则都是微微摇头。
皇城、宫城之内,这时候好几处衙司、大仓及宫殿都被人乱中点着大火,照得夜穹一片通红。
他们在尚书省外围好不容易集结了四千多名确认能受掌控的将卒,其他将卒仓促间难以分辨忠奸,只能严令诸部分守皇城、宫城诸多要害及城门不得轻易妄动。
而为防止不可控制的骚乱漫延下去,他们甚至决看坐看好几座宫殿陷入大火熊熊燃烧,而不组织人手去扑灭。
说到底夜色是最容易制造骚乱及啸营的掩护,他们都不能尽数掌握形势,又如何敢轻举妄动?
而集结到尚书省附近的四千精卒里,就有黄虑最先集结的千余精锐,形势实在就更有些微妙了。
二皇子就不说了,论道理来讲,黄娥之子杨晔,是最有资格登帝的,但看黄虑今天的表现,黄家真是善茬吗?
张平、姜获在关键之时得人报信去救下李瑶,确定不是黄家在背后搞的鬼?
都不需要秦问、韩道铭站出来挑拨离间,众人心里都禁不住想,要是他们派出太多兵马去追击叛逆,黄虑拉拢一些官员,又鼓动将卒当夜就拥立三皇子杨晔登基,那朝中以后的形势如何发展?
大家都活成精了,李知诰在襄北,暂时大家是鞭长莫及,即便决意要出兵讨伐,整顿兵马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完成的事情;而此时叫两三千叛军逃出去,
显然也无碍大局嘛。
求太后、身份真假不知的二皇子?不存在的。
怎么都要以稳定形势为先,大家也不指望黄虑会率部赶往静海门杀敌。
“时局动荡,还是当早立新帝、安定人心为好。”杨致堂慢悠悠的说道。
黄虑脸色有些变,他再蠢也能猜到杨致堂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急着派兵追击叛逆却议新帝,是什么意思。
“太后受奸逆劫持,真正的二皇子或许也还落在贼人手里,是不是要将他们先救回来?”堂下有人按捺不住,站出来替黄虑说道。
不过,黄家及江东世族此时并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坐在政事堂之中,皇后黄娥、李瑶以及清阳郡主都被请到后面的衙舍里休息,着张平、姜获身边的十多名老宦贴身伺候,暂时不出来参与议事,这时候即便有人鼓足勇气代表黄家、替黄虑冒头站出来说话,语气间却显得有些迟疑。
“是啊,沈相,我们当早有决断,新帝既定,京畿臣民心思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容谋之;新帝登位,追讨叛逆之事,也可以下旨着棠邑协助。”张潮甚至忽视那个人的话,直接劝沈漾道。
张潮、张瀚兄弟在削藩战事后期,作为降附势力投效杨元溥麾下。
在延佑帝登基之后,张氏原本应该是金陵诸派系里实力最弱的,但实际大楚太多的骄兵悍将,反倒使得张氏更受到重用。
张潮执掌盐铁转运使司,张瀚乃左武翊军都指挥使,文武皆是要职,岳朗潭邵诸州的世家子弟,也都以他兄弟二人为座师,举荐入朝为官为将。
倘若拥立三皇子杨晔为帝,张氏在京中的势力,掰着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事后必然会受到黄家及江东世族的打压。
黄虑这一刻脸都绿了,但看郭亮、张瀚坐在一旁,谨守侍卫武将不议政事的规矩,他额头青筋跳了几跳,终是忍住没有吭声。
“韩大人,您的意思呢?”郑榆看向韩道铭问道。
郑晖领兵进攻清源军节度使,虽然说粮谷多从湖南行尚书省调用,但这是正规、合乎朝廷律制的调度。
而真正为郑氏一族的利益考虑,郑畅、郑榆怎么都考虑黄氏作为外戚,特别是三皇子才四五岁,黄皇后必然会倚重父兄处置军国大政,朝堂真是极可能会变成黄家的一言堂。
当然了,黄虑在郑榆眼里还嫩了一些,但他却必须考虑韩道铭的意见。
而别人说话或小声议论,都也是暗中观察韩道铭的神色,这场风波最终能不能顺利过去,棠邑接下来的反应将是极关键的一环。
“吕轻侠勾结蒙兀人刺杀陛下、劫持太后、二皇子,还请诸位大人尽快安稳局势,为陛下报仇血恨。”韩道铭坐在一旁,不急不缓的说道。
他女儿韩淑惠平时都不得延佑帝杨元溥宠幸,无儿无女,在外人看来无论是拥立大皇子,还是三皇子,这事跟韩府及棠邑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此时所要坚持的就是先将吕轻侠钉死在与蒙兀人勾结刺杀延佑帝的罪名之上。
也只有将吕轻侠与蒙兀人勾结行刺的罪名钉死,接下来不仅棠邑出兵河淮变得更名正言顺的,朝廷也必然要在钱粮以及招募兵卒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支持。
韩道铭这样的态度,众人也能理解,毕竟韩府及棠邑这段时间来一贯都是主张出兵河淮。
得知钟彦虎没敢往尚书省攻来,杨致堂、张潮他们只当逆党终究是胆寒生怯,松了一口气,当即又更是信心十足的派人四处宣扬吕轻侠勾结刺客刺杀陛下、挟持太后等事,并通传迟迟没有露面的郭亮、黄虑、张瀚等将速速赶到尚书省来听命。
郭亮、黄虑、张瀚三人以及他们手下的都虞侯们,这时候要是敢到尚书省来,而刚才对峙时他们人甚至都不在崇文殿,没有跟太后、吕轻侠、陈德、周元这些人混在一起,就能证明他们是没有问题的。
而郭亮、黄虑、张瀚等将之前躲着没有到尚书省来,相信他们只是在关键时选择做墙头草而已,相信他们在形势未明之前,不愿意介入混乱之中。
这一点又不能算什么污点,刚才尚书省大院里绝大多数人还不都是想着做墙头草?这点往后提都不会再提,大家都是大楚的赤诚之士,有没有区别,就要看各自心里的认为了。
有人提及派兵去追击钟彦虎所部,只不过更多的人都打了一个哈哈,没有理会。
尚书省之内,目前都没有一个都虞侯级别的将领在,只有几名营指挥级别的中层武官,被沈漾、杨致堂他们任命为临时的主将,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都不想贸然行事。
他们保护好尚书省及诸多大臣不为乱军所破,就是护驾、拨乱反正有功了。
现在黑灯瞎火、在一片混乱之中,甚至不知道侍卫亲军之中还有多少人马暗中投向慈寿宫,他们带着小股人马追杀出去,不是找死?
沈漾、杨致堂等人不说话,其他官员讨论片晌,也都觉得这时候不能鲁莽行事,先稳定住局面,甄别敌我最为重要,甚至都不主张直接派兵去攻崇文殿,当前只需要下令诸部守紧宫城、皇城诸门便可。
即便他们相信侍卫亲军之中绝大多数武官兵卒都还是可靠的、忠于大楚,要不然的话,形势不可能这么容易逆转,但他们也能确认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里,大多数人将卒辩别是非及形势的能力很弱,政事堂与崇文殿的太后手诏同时传达过去,必然会产生混乱。
事实上归结到一点,哪个将领这时候有能力在混乱之中,率先一队人马攻进崇阳门,控制住局势?
说到底,还是良将难求!
杨恩看向叫两名将卒摁跪在廊前、五花大绑的李秀一眼,跟沈漾低声说道:“或可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沈漾一怔,朝韩道铭、杨致堂看过去。
韩道铭当然也知道李秀不过是被吕轻侠玩弄股掌之间的棋子而已,但他看向杨致堂,他并不想就此事表态。
“等抓住李长风等人再说吧,不然今夜的形势也太混乱了。”杨致堂说道。
李长风要么迫于形势、彻底投靠吕轻侠,要么被吕轻侠劫持无法再脱身,不谈其他的权衡,就凭借这点,他都不想将李秀放出去冒险。
杨恩朝郑榆、郑畅、张潮等人看过去,其他人都避开他的眼神,无意在这时候替李家说话。
沈漾再怎么样,都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跟杨致堂起分歧,点头沉声说道:“寿王爷说的是。”
郭亮、张瀚两人接到通报,很快就赶到尚书省。
黄虑平时看着不靠谱,但实
际并不蠢,或者是身边有谋士相助;他这时候直接护送其妹黄娥及三皇子杨晔赶到尚书省,来跟沈漾、杨致堂诸大臣会合。
刺杀案发生后,黄虑就第一时间派嫡系护住黄娥及三皇子杨晔居住的明成宫;而知道李秀奉太后手诏带人闯进尚书省抓人,他本人更是直接赶到明成宫跟黄娥、三皇子杨晔会合。
虽然就一会儿工夫,他就从侍卫亲军左武骧军之中,集结了上千名忠于黄家的精锐武官及甲卒,守在明成宫里等着坐山观虎斗。
他这时候也是直接率这千余精锐甲卒护送黄娥、三皇子杨晔到尚书省。
看到这一幕,韩道铭、秦问做梦都要笑醒,黄虑或许不蠢,但他或者他手下的谋士,到底还是胆小了。
都不用秦问或者韩道铭从旁扇风点火,沈漾、杨致堂、杨恩等人便一致决定,着黄虑将这千余兵马驻入对面的枢密院待命,仅允许他带十数人护送黄娥及三皇子进尚书省大院议事。
侍卫亲军三大都指挥使都赶到尚书省,除了李秀被扣押起来,钟彦虎确认有问题之外,诸参政大臣也一致决定暂时解除张蟓之子张封以及其他七名尚书省对峙之时在崇阳门及崇文殿附近的都虞候、副都虞侯的兵权,将他们先软禁起来。
其他十一名都虞候则各率三百名甲卒到尚书省听候调用,副都虞候则继续各守其职,封锁皇城、宫禁之中的诸多要害及城门。
形势太乱了,很难说谁就是彻底能信任的,一切以稳定形势、控制局面为先,差不多到后半夜,才决定着手调兵遣将进崇阳门拘捕吕轻侠等人。
这时候却有将卒赶过来禀报道:
“钟彦虎率部对皇宫北侧的静江门发动突袭,刚刚攻下静江门,吕轻侠她们挟持太后从荫花径,往静江门逃去,应该是要走静海门,逃往织造局的官船码头……”
沈漾、杨恩神色凝重,杨致堂、韩道铭、张潮三人面面相觑,郑榆、郑畅、杜崇韬、周炳武则都是微微摇头。
皇城、宫城之内,这时候好几处衙司、大仓及宫殿都被人乱中点着大火,照得夜穹一片通红。
他们在尚书省外围好不容易集结了四千多名确认能受掌控的将卒,其他将卒仓促间难以分辨忠奸,只能严令诸部分守皇城、宫城诸多要害及城门不得轻易妄动。
而为防止不可控制的骚乱漫延下去,他们甚至决看坐看好几座宫殿陷入大火熊熊燃烧,而不组织人手去扑灭。
说到底夜色是最容易制造骚乱及啸营的掩护,他们都不能尽数掌握形势,又如何敢轻举妄动?
而集结到尚书省附近的四千精卒里,就有黄虑最先集结的千余精锐,形势实在就更有些微妙了。
二皇子就不说了,论道理来讲,黄娥之子杨晔,是最有资格登帝的,但看黄虑今天的表现,黄家真是善茬吗?
张平、姜获在关键之时得人报信去救下李瑶,确定不是黄家在背后搞的鬼?
都不需要秦问、韩道铭站出来挑拨离间,众人心里都禁不住想,要是他们派出太多兵马去追击叛逆,黄虑拉拢一些官员,又鼓动将卒当夜就拥立三皇子杨晔登基,那朝中以后的形势如何发展?
大家都活成精了,李知诰在襄北,暂时大家是鞭长莫及,即便决意要出兵讨伐,整顿兵马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完成的事情;而此时叫两三千叛军逃出去,
显然也无碍大局嘛。
求太后、身份真假不知的二皇子?不存在的。
怎么都要以稳定形势为先,大家也不指望黄虑会率部赶往静海门杀敌。
“时局动荡,还是当早立新帝、安定人心为好。”杨致堂慢悠悠的说道。
黄虑脸色有些变,他再蠢也能猜到杨致堂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急着派兵追击叛逆却议新帝,是什么意思。
“太后受奸逆劫持,真正的二皇子或许也还落在贼人手里,是不是要将他们先救回来?”堂下有人按捺不住,站出来替黄虑说道。
不过,黄家及江东世族此时并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坐在政事堂之中,皇后黄娥、李瑶以及清阳郡主都被请到后面的衙舍里休息,着张平、姜获身边的十多名老宦贴身伺候,暂时不出来参与议事,这时候即便有人鼓足勇气代表黄家、替黄虑冒头站出来说话,语气间却显得有些迟疑。
“是啊,沈相,我们当早有决断,新帝既定,京畿臣民心思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容谋之;新帝登位,追讨叛逆之事,也可以下旨着棠邑协助。”张潮甚至忽视那个人的话,直接劝沈漾道。
张潮、张瀚兄弟在削藩战事后期,作为降附势力投效杨元溥麾下。
在延佑帝登基之后,张氏原本应该是金陵诸派系里实力最弱的,但实际大楚太多的骄兵悍将,反倒使得张氏更受到重用。
张潮执掌盐铁转运使司,张瀚乃左武翊军都指挥使,文武皆是要职,岳朗潭邵诸州的世家子弟,也都以他兄弟二人为座师,举荐入朝为官为将。
倘若拥立三皇子杨晔为帝,张氏在京中的势力,掰着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事后必然会受到黄家及江东世族的打压。
黄虑这一刻脸都绿了,但看郭亮、张瀚坐在一旁,谨守侍卫武将不议政事的规矩,他额头青筋跳了几跳,终是忍住没有吭声。
“韩大人,您的意思呢?”郑榆看向韩道铭问道。
郑晖领兵进攻清源军节度使,虽然说粮谷多从湖南行尚书省调用,但这是正规、合乎朝廷律制的调度。
而真正为郑氏一族的利益考虑,郑畅、郑榆怎么都考虑黄氏作为外戚,特别是三皇子才四五岁,黄皇后必然会倚重父兄处置军国大政,朝堂真是极可能会变成黄家的一言堂。
当然了,黄虑在郑榆眼里还嫩了一些,但他却必须考虑韩道铭的意见。
而别人说话或小声议论,都也是暗中观察韩道铭的神色,这场风波最终能不能顺利过去,棠邑接下来的反应将是极关键的一环。
“吕轻侠勾结蒙兀人刺杀陛下、劫持太后、二皇子,还请诸位大人尽快安稳局势,为陛下报仇血恨。”韩道铭坐在一旁,不急不缓的说道。
他女儿韩淑惠平时都不得延佑帝杨元溥宠幸,无儿无女,在外人看来无论是拥立大皇子,还是三皇子,这事跟韩府及棠邑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此时所要坚持的就是先将吕轻侠钉死在与蒙兀人勾结刺杀延佑帝的罪名之上。
也只有将吕轻侠与蒙兀人勾结行刺的罪名钉死,接下来不仅棠邑出兵河淮变得更名正言顺的,朝廷也必然要在钱粮以及招募兵卒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支持。
韩道铭这样的态度,众人也能理解,毕竟韩府及棠邑这段时间来一贯都是主张出兵河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