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三百零七章 童话大王

小说:重返1977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19-06-20 11:51:5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家这个词儿仅能代表一种副业。

  因为作家的名头再荣耀,主要生活来源必须依靠公职,仅凭稿费并不足以养活他们自己。

  比如说1988年,著名作家路遥所创作的长篇《平凡的世界》,轰动了当时的文坛。

  可他所获稿费也就两万来元。

  历时六年,却仅相当于当时一名京城出租车司机三个多月的收入。

  再比如说,1983年,从仪器厂破格调入儿童文学出版社的郑元洁也是一样。

  即使他创作的《黑黑在诚实岛》、《皮皮鲁和鲁西西》相当受欢迎,得以在十六家报刊上同时发表。

  他得到的稿费也不超过两千元,仍旧是靠死工资吃饭。

  于是这使他产生了极不公平的感受,他就分别去找那些连载他作品的报刊进行谈判。

  提出是自己的文章造成了他们报刊发行量的上升,希望能按照发行量调整稿酬。

  但每一次,对方却几乎都是不客气的反问。

  “报纸上有那么多文章,你怎么能确定是你的文章起了作用?”

  就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想法在屡受挤兑的郑元洁心中诞生了。

  从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办一本杂志。

  一本不登别人的作品,只登他一个人的作品的杂志。

  必须如此,才能显现出他真正的价值来。

  才能使他刚刚学步的儿子,搬出楼道内处处是“滋滋”冒气高压锅的筒子楼。

  应该说,在这个年代,郑元洁绝对算是有能力,又有勇气的文化创业先锋了。

  只可惜,大多数人是见不到别人标新立异的,哪怕不碍自己的事儿也不行。

  “运动”早就让大众习惯性反对一切不同于自己认知的人和事,打击异类已经是本能。

  所以郑元洁越是着了魔似的为这事奔波,就越遭人耻笑。

  无论去了那家刊物的编辑组,他听得最多的一句回复,就是“郑元洁,你童话写多了吧?你说的那个,压根儿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就这样,郑元洁的“自不量力”和“异想天开”,使之沦为许多文人的笑柄。

  这件事加上他的小学没毕业的学历简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为此,不只一个人公开指责过,说郑元洁纯粹是混进文化队伍里的人。

  直至1985年春节,郑元洁回到老家太原,见到了在山西团系统任职的朋友赵延平,事情才开始出现转机。

  当时他一想,团系统是可以办少儿报刊的呀,所以就对这位朋友脱口而出。

  “想发财吗?想发财咱们就一起办个刊物。”

  说实在话,赵延平当时听了郑元洁的想法也无比惊讶。

  因为这种方式,这种形式,他从来没听说过,更难以想象。

  就靠一个人支撑一个刊物吃得消吗?

  就靠一个人支撑一本刊物又会有多强的生命力?

  万一这个订阅的费用都收上来了,要稿子出不来该怎么办?

  那想把钱退给全国的读者,都没法操作这事啊。

  到时候谁兜得住?风险太大了!

  可尽管这个主意听起来如此的不切实际。

  但赵延平最终却被好朋友的执着、自信和热情感染了。

  “那些刊登和连载了我的作品的杂志,销量都上去了。虽然他们不说,但是我自己知道,就是我的作品给他们带来了盈利……”

  “你放心,我绝不会撂挑子。即使我写不出,我也可以给你找别人组稿,保证能按时出刊……”

  由于郑元洁拍着胸脯做出这样的保证,延平还是竭尽全力跟主管领导试着申请了一下。

  没想到上级还真有识人之明,这事儿在几经讨论下,最后居然真的成了。

  1985年儿童节前夕,一本被命名为《童话大王》的杂志以五千元的创办经费在山西创刊。

  赵延平出任杂志社社长,整个编辑组算上他就五个人。

  郑元洁则如愿以偿的成了这本纯文学双月刊的“惟一撰稿人”。

  总算实现了他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梦想。

  这一年,他三十岁。

  说真的,他此时真正的感受不是狂喜,其实是心里没底。

  但他觉着只要能成功地出版这一期,就算对得起自己了。

  不管是以后能不能出,发行量是多少,都不重要了。

  结果万没想到,市场反响之好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哪怕根本没有资金做宣传,只能靠赵延平想方设法求着“新华书店”帮忙发行。

  这本刊物居然一炮走红。

  不但创刊的七万份全卖出去了,还收到了好几百封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

  其中一部分是询问订阅方法,也有很多皮皮鲁兄妹俩粉丝的来信。

  就这样,《童话大王》编辑组当即决定把第二期发行扩大到二十万份。

  他们甚至已经考虑下一期如果能保证销量的八成,就可以走邮局系统发行了。

  另外,也恰恰是这个节骨眼上,赵延平又告诉了郑元洁一个让人完全出乎意料的好消息。

  说是有个“北极熊食品厂”的京城人找到杂志社。

  人家既想要在《童话大王》上打广告,也想和郑元洁谈谈他的童话人物商品开发授权的事儿。

  这一下,郑元洁真的觉得自己成功了。

  现在连京城著名的食品大厂都找到山西来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好酒不怕巷子深,说明他的作品被人家充分认可了,说明他作品的价值远比他想象中还高。

  这次见面是在太原最有名的饭店“认一力”。

  公款消费,赵延平在郑元洁的撺掇下空前大方。

  牛羊肉蒸饺和炒菜点了一大桌子,“烧牛尾”、“醋浇羊肉”两道名菜都点了。

  酒当然是汾酒,这一桌至少七八十块。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郑元洁动了脑子了,不能抠抠缩缩显得没见过钱,才好开价。

  甚至对方一来,郑元洁见到这个名叫洪衍武的“北极熊行政科副科长”。

  因为觉得他岁数有年轻,在真正进入讨论主题前,他还刻意试探了一番。

  “喜欢我的童话?我最近在看库斯卡亚的书,你看过吗?”

  结果也是无比喜人的。

  洪衍武楞了一下,就摇头。

  “没看过,您说的这位是哪国人?写得什么书啊?”

  郑渊洁摇摇头,转了话题,却在心里笑了。

  因为这个小测验洪衍武通过了,足以证明他没有京城人惯有的满嘴跑火车的毛病,说话是有可信度的。

  也不像作协里的那帮人那么虚伪,个个活得特别假。

  就连他瞎编的作家名字,都个个点头,说知道,看过。

  再往下,商谈就更愈加融洽起来。

  因为洪衍武年轻是年轻,可肚子里的真东西可不少。

  无论对打广告还是商品开发上,他的主意听起来既靠谱,又合理,还充满了奇思妙想。

  这让赵延平和郑元洁都颇为惊喜。

  比方说广告吧,除了传统的占版面的收费广告,洪衍武还提出一个“软广告”概念。

  就是他把“北极熊”某种特定商品的名字,还有“西单劝业场”、“东华门夜市”、“秀水街”买卖服装的行为算做付费的内容,按在文章中的出现频率付费。

  达成一个基础价格,比如说一百元。

  那么在文章中出现一次,就给一次报酬,按内容出现频率计费。

  如果再描写一下细节,还可以加一倍的价钱。

  这当然符合郑元洁的心态啊,也符合刊物的利益,再妙不过了。

  说到这里就又涉及到童话人物的商品开发权上了。

  洪衍武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买断皮皮鲁和鲁西西这两个人物在商业开发上的独家授权。

  具体说来就是除了、故事、话剧、电影、动画这些文化创作上的收益他不去碰。

  但像文具、服装、食品之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全部归属于他。

  同时,他也希望郑元洁能够以“北极熊”厂的大白熊为主角,专门写一些童话。

  不用说,这些建议同样发人深省,让郑元洁和赵延平看到了不一样的商业运作境界。

  实际上,他们俩听着洪衍武这么聊下来,一个小时了,就没人去碰桌上的酒菜的。

  哪怕谁都没吃饭,也没感觉到饿,全听入神了。

  但到了这一会儿,最终纠结的关键问题再怎么也得触及到了。

  报价的事儿摆在了桌面上。

  说实话,郑元洁对洪衍武很有好感。

  别看认识这么短,他完全确信对方是个标准的实干派。

  他喜欢这小子的聪明,喜欢这小子的幽默,喜欢这小子的才能,更喜欢这小子的真诚。

  可就是这钱……他要多少合适啊?

  全国也没这样的例子啊?

  郑元洁和赵延平对了下眼神,本来想找朋友讨个主意。

  却发现对方也是茫然,最终还是得靠自己。

  应该说,郑元洁毕竟是个文人,实在缺乏商业经验。

  这种情形下他本来应该说回去考虑考虑,再给答复的。

  他既不懂得怎么托辞绕这个弯子,他的性子也是直来直去的那种。

  于是有欠考虑的,直不楞登就开了口,“一百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返1977,重返1977最新章节,重返1977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