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系的开拓与移民,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对于任何一个即将开启星辰大海征程的文明而言,都是必须要慎重对待的。
有着舰灵羽澶的提醒,秦烽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早早地示意帝国的相关部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论证,争取尽快制订出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款,以免将来出现问题。
星空母舰在这个编号名为NGF-3016的恒星系停留了十五天,将数以万计的袖珍探测器洒遍恒星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移民星球首选的六号行星,得到了母舰的重点照顾。
母舰内部的宽敞货仓里,装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可拆卸组装的智能防御基地,核聚变能源塔,移动式基因实验室、食物合成机、不同型号的科研考察飞碟等等,尤其是诸多必不可少的武器系统。
只要这些东西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在六号行星最大的那颗卫星上建立起一座永久性的开拓基地,最多可以容纳上百人在此长期居住、开展各类研究,并且还有数以千计的智能机器人承担辅助工作。
当然秦烽不打算这样按部就班,他从星舰的次元世界里一口气取出了数以百万吨计的物资,足以将这个系外开拓基地的规模扩充到二十倍以上,且规格等级更高,连许多过于笨重、不方便运输的大威力武器系统都带来了。
所有物资卸完,接下来就是选址、平整地基的建设环节,秦烽再次出手代劳。
当着数以万计帝国官兵的面,裂空断鈅戟在金光中迎风暴涨,化作千丈长短,轻松削平了三号卫星表面数百座崎岖陡峭、富含金属成分的坚硬山峰,开辟出一块方圆上百公里的平整广场。然后又在地下百米深处挖出多个巨大的空间,预备着安装能源中枢,储备高密度能量块与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
至于那些削落削落的山峰都堆放在广场四周,将来等金属冶炼中心投入运转后,这些都是极好的矿石来源。
“陛下,看来用不了多久,第一批开采自外星系的珍稀资源,就会顺利运回太阳系了。”杜东麟喜不自胜地道。
“这是必须的,”
秦烽笑道:“帝国的人口连年快速增长,初步具备了星际开拓的条件,所以这方面就不用再拖延下去了,效率怎么高就怎么来。”
这方时空世界的银河系里,并没有太强大的智慧文明存在。准确地说,是相对于秦烽现在的修为层次而言。
曾经的腐爪蜥蜴人不过是个二级星际文明,还是有着严重缺陷的那种。而在银河系的其他区域,应该还存在着至少三个三级星际文明,以及数量更多的二级星际文明。在毗邻银河系的仙女座星系里,则是有着资深的四级星际文明存在。
以前的秦烽面对这样的强敌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暂时苟着,如今却是不需要太过在意了。让帝国尽快发展起来,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统治疆域,就可以升格为真正意义上的四级星际文明了。
当然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哪怕有秦烽不遗余力的帮助,没个数百年时间都难以完成。
帝国现在的人口规模已恢复到二十亿,加上那些逐渐被同化的西方人种,已经超过二十五亿,以后每年都还有数千万婴儿出生。
秦烽觉得,或许继空间跃迁技术之后,自己还得兑换出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出来,这样可以保证帝国尽快拥有更强大的智能机械人体系,为外星系开拓行动提供更强的助力。
半个月之后,诺大的基地顺利完工,等到所有功能单元模块调试完毕之后,星空母舰这才返回太阳系本土。
从奥尔特云团到柯伊伯带,冥王星轨道,直至木星、火星,帝国的大型太空港、科研开拓基地随处可见,有了曲速引擎跃迁技术,遥远的星空已不再是天堑,从月球轨道抵达奥尔特云团深处的天然虫洞附近,也不过就是一两次跃迁的功夫就可以抵达。
昆仑之巅国都,秦烽重新回归了自己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角色,每天接见群臣、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各种政务、或是去帝国各地巡视等。
大西北、喀喇昆仑山区的深处。
庞大的地下基地群四通八达,宛如深藏地底的城市圈,而且都是位于地下数百米深处,头顶上是厚厚的花岗岩层,还有繁茂的植被与高大的山体阻隔。理论上无论遭遇何等浩劫,只要地球还维持着固体星球状态,这里就不会被摧毁。
除了帝国的决策核心,没有人知晓这里的基地群究竟有多大,可以说整片山区的底部都差不多被挖空了,密如蛛网的隧道,每一条都宽敞得可供多辆载重卡车并排行驶,还有专用的铁轨和轨道运输车。
看着这规模惊人的地下城市群,秦烽想起了主世界华夏的长城工程,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军方在东南沿海、沿疆和全国三十五座重要大城市附近的山区、丘陵、沙漠地带,以战略导弹部队为主体,部署修建的一系列隐秘国防工程。此工程耗资巨大、规模空前,主要施工部队是八五年百万大裁军之后,从陆军“集体转业”的工程兵和铁道兵工程队。
在大规模战争爆发时,长城工程不仅承担着向对方的一线、二线、三线目标实施战略核打击的任务,其中还包括了二次、三次核报复行动。它一方面是六十年代搞的二线、三线战备工程的现代化翻版,另一方面是隐秘的战略攻击基地。特别是最新开发的各种战略战术导弹,主要思想就是在战前,首先对敌人最要害的战略目标做外科手术式的重点打击。
经过数十年的秘密建设,这一规模惊人的地下长城体系早已宣告竣工,成为捍卫国家战略安全、保存华夏文明火种的核心防线。
迄今为止,华夏的长城工程都笼罩在重重迷雾中,外界始终难以窥测其真相。
穿过一道分外厚重、戒备森严的金属巨门,进入到里面的恢弘空间中。
数以万计不同功能用途的机组设备呈环形排列,五颜六色的仪表指示灯密如繁星,大群身着密封防护服的科研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根本没人朝他们多看一眼。
“陛下,请!”
基地最高主管,一位年过半百的中将过来敬礼后说着。
秦烽点点头,随他一起走进了实验区深处。
有着舰灵羽澶的提醒,秦烽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早早地示意帝国的相关部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论证,争取尽快制订出比较完善的法律条款,以免将来出现问题。
星空母舰在这个编号名为NGF-3016的恒星系停留了十五天,将数以万计的袖珍探测器洒遍恒星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移民星球首选的六号行星,得到了母舰的重点照顾。
母舰内部的宽敞货仓里,装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可拆卸组装的智能防御基地,核聚变能源塔,移动式基因实验室、食物合成机、不同型号的科研考察飞碟等等,尤其是诸多必不可少的武器系统。
只要这些东西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在六号行星最大的那颗卫星上建立起一座永久性的开拓基地,最多可以容纳上百人在此长期居住、开展各类研究,并且还有数以千计的智能机器人承担辅助工作。
当然秦烽不打算这样按部就班,他从星舰的次元世界里一口气取出了数以百万吨计的物资,足以将这个系外开拓基地的规模扩充到二十倍以上,且规格等级更高,连许多过于笨重、不方便运输的大威力武器系统都带来了。
所有物资卸完,接下来就是选址、平整地基的建设环节,秦烽再次出手代劳。
当着数以万计帝国官兵的面,裂空断鈅戟在金光中迎风暴涨,化作千丈长短,轻松削平了三号卫星表面数百座崎岖陡峭、富含金属成分的坚硬山峰,开辟出一块方圆上百公里的平整广场。然后又在地下百米深处挖出多个巨大的空间,预备着安装能源中枢,储备高密度能量块与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
至于那些削落削落的山峰都堆放在广场四周,将来等金属冶炼中心投入运转后,这些都是极好的矿石来源。
“陛下,看来用不了多久,第一批开采自外星系的珍稀资源,就会顺利运回太阳系了。”杜东麟喜不自胜地道。
“这是必须的,”
秦烽笑道:“帝国的人口连年快速增长,初步具备了星际开拓的条件,所以这方面就不用再拖延下去了,效率怎么高就怎么来。”
这方时空世界的银河系里,并没有太强大的智慧文明存在。准确地说,是相对于秦烽现在的修为层次而言。
曾经的腐爪蜥蜴人不过是个二级星际文明,还是有着严重缺陷的那种。而在银河系的其他区域,应该还存在着至少三个三级星际文明,以及数量更多的二级星际文明。在毗邻银河系的仙女座星系里,则是有着资深的四级星际文明存在。
以前的秦烽面对这样的强敌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暂时苟着,如今却是不需要太过在意了。让帝国尽快发展起来,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统治疆域,就可以升格为真正意义上的四级星际文明了。
当然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哪怕有秦烽不遗余力的帮助,没个数百年时间都难以完成。
帝国现在的人口规模已恢复到二十亿,加上那些逐渐被同化的西方人种,已经超过二十五亿,以后每年都还有数千万婴儿出生。
秦烽觉得,或许继空间跃迁技术之后,自己还得兑换出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出来,这样可以保证帝国尽快拥有更强大的智能机械人体系,为外星系开拓行动提供更强的助力。
半个月之后,诺大的基地顺利完工,等到所有功能单元模块调试完毕之后,星空母舰这才返回太阳系本土。
从奥尔特云团到柯伊伯带,冥王星轨道,直至木星、火星,帝国的大型太空港、科研开拓基地随处可见,有了曲速引擎跃迁技术,遥远的星空已不再是天堑,从月球轨道抵达奥尔特云团深处的天然虫洞附近,也不过就是一两次跃迁的功夫就可以抵达。
昆仑之巅国都,秦烽重新回归了自己的帝国最高统治者角色,每天接见群臣、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各种政务、或是去帝国各地巡视等。
大西北、喀喇昆仑山区的深处。
庞大的地下基地群四通八达,宛如深藏地底的城市圈,而且都是位于地下数百米深处,头顶上是厚厚的花岗岩层,还有繁茂的植被与高大的山体阻隔。理论上无论遭遇何等浩劫,只要地球还维持着固体星球状态,这里就不会被摧毁。
除了帝国的决策核心,没有人知晓这里的基地群究竟有多大,可以说整片山区的底部都差不多被挖空了,密如蛛网的隧道,每一条都宽敞得可供多辆载重卡车并排行驶,还有专用的铁轨和轨道运输车。
看着这规模惊人的地下城市群,秦烽想起了主世界华夏的长城工程,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军方在东南沿海、沿疆和全国三十五座重要大城市附近的山区、丘陵、沙漠地带,以战略导弹部队为主体,部署修建的一系列隐秘国防工程。此工程耗资巨大、规模空前,主要施工部队是八五年百万大裁军之后,从陆军“集体转业”的工程兵和铁道兵工程队。
在大规模战争爆发时,长城工程不仅承担着向对方的一线、二线、三线目标实施战略核打击的任务,其中还包括了二次、三次核报复行动。它一方面是六十年代搞的二线、三线战备工程的现代化翻版,另一方面是隐秘的战略攻击基地。特别是最新开发的各种战略战术导弹,主要思想就是在战前,首先对敌人最要害的战略目标做外科手术式的重点打击。
经过数十年的秘密建设,这一规模惊人的地下长城体系早已宣告竣工,成为捍卫国家战略安全、保存华夏文明火种的核心防线。
迄今为止,华夏的长城工程都笼罩在重重迷雾中,外界始终难以窥测其真相。
穿过一道分外厚重、戒备森严的金属巨门,进入到里面的恢弘空间中。
数以万计不同功能用途的机组设备呈环形排列,五颜六色的仪表指示灯密如繁星,大群身着密封防护服的科研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根本没人朝他们多看一眼。
“陛下,请!”
基地最高主管,一位年过半百的中将过来敬礼后说着。
秦烽点点头,随他一起走进了实验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