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 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

小说:唐残 作者:猫疲 更新时间:2019-02-01 21:08: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

  一朝夺印付私党,懔懔朝士何能为。”

  《韩昌黎集·永贞行》

  “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日本僧人圆仁《大唐求法巡礼行记》

  。。。。。。。。

  虽然关东之地已然是烽火连天,然而长安城的市井里坊之间,依旧循着长久以来歌舞升平的惯性,而维持着某种走马章台、夜夜笙歌不绝于耳的日常风物。

  毕竟自从泾原之变以后,无论中原大地如何的板荡不止,关中之地总是能够大致独善其身的保持着太平安逸的光景。哪怕是甘露寺之变这般的天子更立事件,也是远离大多数小民的日常生计所在。

  尽管是潼关方面的烽火一阵接过一阵的昼夜不息,但对长安城中一片恬嬉依旧的氛围,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触动和影响。甚至还自我安慰式的口口相传和流行开各种吉兆和异象。

  比如有人信誓旦旦宣称,在终南山上的玄元皇帝庙有天降瑞鸟,而作人言口称此劫当过继续保扶大唐三个甲子的国兆和气数。

  又有人在十王宅中当今圣主的故邸,发现大若锅盖的赤芝数朵,当作国家中兴之鉴;还有人见到黑色大喜鹊群聚于东待漏院内久久徘徊不去,而做那吉瑞之舞;

  然后又有扶风县僧众禀报,法门寺中供奉的舍利塔突然光明大作而天见梵音,隐有诸菩萨、护法像随天花现于寺中,遂敕令士民捐纳供奉以为水陆法会十天十夜。

  然而,在皇城大内的政事堂中,却是一片夏日炎炎之下不用任何的窖冰,也能感受到的惨淡肃杀和森冷入骨的气氛。

  “这又是什么干系。。大盈、左藏诸库为什么大都是空的,余下库中也都是陈年朽烂之物”

  重新成为政事堂宰相执领的郑畋,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顶盖几乎要将自己的进贤冠给烧起来,而寒着脸对着左右厉声道。

  “我奉旨前往东都开府之前可是怎么交代,这些可是为了备战御贼的筹备,谁都不准擅动的关要之资。。”

  在场的豆卢緣、崔伉等诸位宰相、重臣不由的面面向觎;然后才有新近自翰林学士提任而来的同中书门下事王徽、裴彻,各自面有难色的相继解释道。

  “却是那卢(携)子升暗自勾连了大内的田大贵人,以内奉供用为名相继提走的。。”

  “更有天子的內旨为凭,我辈竭尽全力也无法拦阻啊。”

  “那神策军的甲仗库又是什么情形,里面的大多数甲械辎重哪里去了。。还有飞龙六厩里的蓄马呢。。”

  听到这话郑畋不由有几分气绥,随又愈发光火起来严词质问道。

  “这这。。其实在半个多月前,就被田枢密相继拨付往蜀地去了。。有內甲仗库使宋昀轩可为证。。”

  在场的的唯一一名中使,左神策军中护军使李文贤嚅嚅道。

  “国之大贼,何其多也。。又叫我如何收拾呢。。”

  霎那间郑畋只觉得几要七窍生烟,天地倒转的一阵头眩,狠狠一把勿板投掷在地上而吼声道。

  他可是好不容易痛陈厉害又以就此挂冠相逼,才说服延英殿召对上那位已然是方寸大乱,当众惊怖流泪的年轻圣主,亲自出面检阅左神策军将士,激励士兵为皇廷效命。

  又以杨复恭出面晓以利害说服了大内诸位宦臣,将拱卫京师的神策军将士先分出一部,以约两千八百名弓弩手先行,前去支援潼关齐克让的守军。

  乃令神策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自此先行带队出发;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左军兵马使赵珂为句当塞栅使;以为后续的输送和布防所需。

  然而,未曾想到自己在这个后方为御贼竭力而为,却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等使田令孜,再度给不动声色狠狠坑了一把。

  在如今朝廷国库无钱无粮,度支盐铁转运诸使皆瘫痪的情况下,他岂不是要对前方奋战御敌的将士食言而肥了么。

  与气急败坏或是莫衷是一的场面形成鲜明啊对比的,则是摆在案上来自潼关齐克让的加急奏书,內赫然上书曰:

  “黄巢已入东都境,臣收军退保潼关,于关外置寨。将士屡经战斗,久乏资储,州县残破,人烟殆绝,东西南北不见王人,冻馁交逼,兵械弊,各思乡闾,恐一旦溃去,乞早遣资粮及援军。”

  而与此同时的宫内神策军驻地之中。

  身材圆滚滚的內甲仗库使宋昀轩,也在几名朱紫服色的內使围观和监督之下,拼命挣扎着被几名膀大腰圆的皂甲神策军士,给掩嘴按头着架起来而将头颈固定在一副准备好的吊索当中。

  “真是对不住了,这其中的事情实在是干系太大了,所以只能到你这儿为止了。”

  随后,其中看起来长相最为老成的一位內使,亦是满脸悲天悯人之态对着,正在梁上挣扎挺动宋昀轩感叹道:

  “如今危难局面下追究起来,就算是田大使自个儿,也无法与哪位郑相公和杨副使联手相抗;你若是不能及时服罪自尽的话,只怕咱们大伙儿都要活不成了。。”

  而在长安城外的灞水之畔。率部刚刚渡过北灞桥的神策将军张承范,也在马上再度回望着煌煌长安城,以及身后已然看起来并不怎么整齐,甚至有些松散开来的行军队列。

  不由在心中暗叹了一声,如今在国家厚养的神策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健儿,便就是如此的模样和情形么。却又想起之前在章信门楼上与前来校阅圣主,临别召对时的进言。

  “臣闻黄巢拥数十万之众,鼓行而西,齐克让以饥卒万人依托关外,复遣臣以二千余人屯于关上,又未闻为馈饷之计,以此拒贼,臣窃寒心。愿陛下趣诸道精兵甲为继援。”

  而这位圣主的答复也是相当慨然有声:

  “卿辈第行,兵寻至矣!”

  。。。。。。。。

  而在东都洛阳城中的皇城大内,黄巢亦是在感叹不已,真不愧是天下首等的东都之邑;光是这些洛都城中士民百姓自发捐纳的犒劳之资又是何其丰厚。

  居然在一夜之间筹出了十万缗钱,十几万匹绢帛、还有数万斤的金银器物和其他财货不等。而这个投降的东都副留守刘允章,同样也真是个知趣得体的人物。

  虽然自己号令不得惊扰坊里,而只取宫中和营地停驻;但他还是私底下用牛车装载了数百名妇人趋奉入营中服侍,号称是仰慕义军将帅之威武之资云云。据说其中不乏官宦之家甚至五姓支族的女子。

  因此,有这么一个体贴且识时务的人物在,他也不介意维持一个“义军入城,劳问而已,闾里晏然”的军民相携局面。

  只是尽管这洛都一切虽好,却又怎么比得上天子停居的西京长安中的种种繁华风物呢;那可是他曾经魂牵梦绕又折笔遗恨之地;也是如今扬眉吐气重现风光的所在。所以他的脚步并不会在这里多加停留的。

  当然了,与过去走一路就吃过一路的做法不同的是;如今在义军所过之处,他还以大将军府之名委任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留守(大州)、镇守(小州)、守备(县)等官职。

  并在一些重要的望要大邑和折冲之所,他也留下了得力和可靠的义军头领来镇守一时。比如那个十分识相的带着人马来助战的蔡州刺史秦宗权,就被他重新委任为淮北五州镇守使。

  而稍后谈妥了条件的刘汉宏也带着人马让出了河南境内的地盘,老老实实的前去淮南做他的南路都统兼淮南留使了。如今,这个关洛平原的都畿道各州,自然也不能轻易的抛在身后或是置之不管。

  只是相应洛都留守和分州镇守的人选,就需要好好的斟酌和权衡一番了。

  “王上,紫寰殿已然布置停当,就等群臣前来觐见了。。”

  这时礼仪使崔缪,恭恭敬敬的请示道。

  “叫他们稍带一下吧。。”

  黄巢不由摆了摆手道,尤自在多名侍女的搀扶和整理下,对照着自己在等身大铜镜里的身姿,似乎总觉得满身的华美衣冠袍带之间还差了点什么。

  “王上,河阳诸葛爽已然献上了降表,并派大将都兵马使刘经率人马五千,前来从征助战当下。。就等王上使人接掌河阳(桥)南关了。。”

  又有掌书记黄睿趋步而入低声禀告道。

  “善也,传我令下,诰封他为河北都统、北面镇守使,河阳节度使治下一切如故。。”

  黄巢不由合手称道。这毕竟是朝廷方面第一次称臣的藩镇,哪怕是扼守东都北面门户的小藩镇,无疑也是个振奋士气和鼓舞人心的开端了。

  “却不知王上当差遣何人往守河阳南关呢。。”

  黄睿继续俯首帖耳状的请示道。

  “这个嘛。。”

  黄巢转念想过好几个名字却又安置否定掉;最后才定格在了一个新近表现出色的面孔上。

  “就让那个朱三,带着前军的马队过去驻守吧。。”

  正是他捉住了出奔求援的曹翔,又在阵中带人拼死截住了官军的甲骑,这才得以让那曹老匹夫丧失了逃亡机会而授首的。也是他身先士卒最先冲进了都畿道,而震慑的洛都上下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本阵到来的。

  可以说堪称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只可惜的是因为他兄长的缘故,在军府内部一直受到“黄门八子”为代表的亲族故旧,和崔缪为首的“新附党人”隐隐的压制和排斥;

  这次也算是给他一个补偿和出头的机会了,也是敲打和警告一下这两边,眼见长驱入关莫要是太过得意忘形了。因此,他不容分说的打断黄睿和崔缪表现的异议,自行继续道:

  “把言哥儿给叫来,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也该有所长进了。。所以这个在洛都筹备后续的事宜,就姑且交他来办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残,唐残最新章节,唐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