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一连几天早出晚归, 皇帝的死他们已经做了处理,但德王大军逼进燕都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尤其现在晏地大军就在城外, 朝廷间为此问责德王的不在少数, 但以符简为首的法家一系、宋家为首的户工一系对此不以为然, 等太子承位的日子一定, 他们就定下了“德王勤君”的说法。
两派人马占据了朝臣、尤其朝臣高官半壁江山, 再加上闭门不出对此装聋作哑的一些大员, 其中不乏德高望重者,以户部尚书陈安之为首的官员就是以死进谏,却也是被拦了下来。
太子上位时间一定, 德王大军一夜之间就在城外消失,未留一丝痕迹,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一样。
陈安之为首的诸人更是大骇, 联手一起进宫向太子死谏。
诸人身披麻衣,头戴孝布, 手拿着哭丧棒, 见到太子就齐齐哀嚎, 陈安之哭道:“那晏军一夜之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连军囤镇的人都已被他们收买,太子, 德王这般偷天换日, 俨然已把这天下当成是他的天下了, 您不能不防啊。”
太子天天都要见接见他们一轮, 每一天都要听他们哭丧,听多了,反而愈发平静了下来。
陈安之他们装傻,装作没看见皇叔公无意这个位置,却想让他出头去清扫皇叔公的势力……
他们这是忠君吗?不,他们不是,他们只是忠于自己。
先帝死了,他们要稳固自己的权力,要争夺后面的权力,怎么动都不会觉得自己有过之的地方。
“我知道了。”太子安静听完,道。
陈安之听到他软弱的回答,哭得更是绝望,“太子,您太仁义了,您是君王,仁不掌国,您不能如此啊,不能让先帝的心血在您手里一败涂地啊!臣求您了,您醒醒罢,您再不醒,大燕就要完了!”
大燕不会完,换一个也是姓周,是周家的天下,周家的大燕,倒是换一个,你们会亡……
“我知道,我再清醒不过,”周恭从来没有如此清醒地看穿过朝臣与天下,还有他父皇和自己,“你们回罢,我自有打算。”
龙椅他会上,但他也会让位,他会为小王叔的继位争取好平安度过的时间,这是他当了这么年太子,为太子的责任。
他要做一件与他父皇行事截然不同的事情,给天下一个交待。
这个交待,不是给朝臣们的,是他这个储君给百姓的。
“太子!圣上!”
“好了,出去罢。”太子挥了挥手,四周的侍卫们们围了过来。
陈安之他们抬头,看着温和得就像一滩水,毫无攻击性的太子,陈安之呜咽了一声,爬起朝身边的柱子撞去。
“先帝,老臣对不起您,老臣来了!”
陈安之以头撞柱,倒在了地上。
“陈尚书,陈尚书……”一群人哭着围了上去,其中两个哭着朝太子磕头,“圣上,圣上,臣等死不足惜,这就追随先帝而去,只是恳请圣上一定要对那些狼子野心的保持戒心,您仁义,但不能让仁义毁了您啊。”
说罢,他们也朝柱子冲去。
殿内的侍卫长这厢朝太子看去,太子朝他摇了下头,是以就看着两个老臣往柱子上撞。
顷刻后,又倒下了两个。
“李大人,尚大人……”先前哭陈安之的人又哭起了这两位同僚来。
太子等了一阵,等到他们的哭声止了,转身朝他看来,他平静地问着眼前的这几个人,“还有要撞的吗?”
撞头的三位只有陈安之没有声响,后面撞的两个人倒头在地不停哀嚎呻*吟,太子看了他们一眼,调过头,“要就开始罢,我还有点时辰。”
没有人吭声。
太子等了很长一阵,等到陈安之头上的血渗进了地砖里,又有人来催他去灵堂,他方才起身走出去。
**
德王夜晚归府,与王妃说了白日宫中的事。
陈安之为首的几人以死进谏,撞了宫柱,但一个都没死。
德王说起来很是可惜:“听说就差一丁点,陈尚书就死了。”
德王这几日忙,忙着跟朝中诸大臣周旋。朝中礼部、工部、吏部是站在他这边的,其中工部是以宋家人为首,吏部是符家的,只有礼部被他们周家皇亲把持,是无条件站在他这边的,工部和吏部还是有条件的。
德王忙着跟支持他无罪的人见面,宋小五这几天只比他更忙,之前她是起了心思有所准备,但准备得还是不充分,这厢一出事,她也是忙得手忙脚乱,才把事情安排好。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一是开放民间的开市,但凡都城百姓皆可做买卖,其子弟依然可以科考,这事为下一步商籍也可科举的事做好铺垫,也转移了百姓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都城百姓除去达官贵人,十有七八皆是商贩,这些人从德王府这里得到了利益,必会对德王府顺之,这一举从根源上就掐断了都城百姓对德王府所有的影响。
二是把晏城这些年长进的技术总结出来,送进工部。
这两件事,第一件宋小五已让归德王府的晏街准备,上面一点头,就准备腾出位置让利给百姓,把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带动起来。
第二件宋小五已经完成,工部已经因宋王妃送过来的人和书轰动到无暇全心关注宫斗。
德王觉得陈尚书没死可惜,是因第一件反对的最厉害的就是陈安之,他要是死了,就没人带动臣子在朝廷上指着他鼻子指桑骂槐,暗指皇帝是他亲手害死的了。
“伤得如何?”
“还挺重的,现在还没醒过来。”
“那开市的事抓紧一下,趁这两日办下。”
德王沉默,过了片刻,他略带迟疑跟王妃道:“要不再过一段时日?”
“不成,要不我进宫一趟?”她去跟太子说。
“他父皇才过去几天,”德王摸头苦笑,“我不想逼他太紧了。”
“如此才能让都城最快平静下来,天下亦然。”
“唉,是了。”
德王累得厉害,他躺在了王妃的大腿上,疲倦道:“都说是我亲手宰了他,事实跟这也相差无几。”
“嗯,还是很伤心吗?”
德王许久未说话,过了很久,他睁开眼,抓过王妃的手放到胸前按着心口,缓缓道:“奇怪了,就是他死的时候伤心了一会儿,现在……居然不记得了。”
“是了。”宋小五低头,用唇轻轻地触摸着他的额头。
如此才是正常的,皇帝不在乎他这个王叔,没有感情的存在,死去的人之于活人就没了意义。
“恭儿很可怜。”德王又道。
“可怜,也不可怜。”
德王看向她。
“他要是像他父皇那样去做人,那就是可怜的,如果不是的话,那他能得到的就多了。”宋小五沉吟了一下,道:“他很优秀,很冷静,虽说有点过于冷静,不过他身为一个君王,承受与承担的,必定非凡人所及,逼逼他不要紧,他早晚要习惯。”
德王的眼睛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那太残酷了。”他喃喃道。
“是啊。”是残酷,宋小五承认,低头看着她所爱的男人。
高处不胜寒,寒在位置太高,更寒在到了那个位置,注定身边就没有什么能倾诉的人。
人非草木,是人就有情感上的缺口,一般人堵不住,满足不了就会崩溃。
尤其周家人,按她这些年所见,周姓人无论男女,他们都是一群情绪极为冲动不受控制的人,天生较一般人要强烈的感情让他们无论爱恨,誓要把自己掏干净了才算止……
他们是如此耀眼,同样他们也很容易为自己的需求付出死亡消失的代价。
前世的皇帝在他的王叔死去后想必后悔痛哭过吧?要不何来后面的追封?
皇帝与她的丈夫,皆不是适合当一国之君的人。
太子冷静,如果他看穿了父辈悲剧的真相,以史明鉴,宋小五倒认为他有一半的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君主。
“多帮帮他吧?”德王看向他的王妃。
“好。”宋小五点头。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是为他们自己,还是皇后为国家,她都会尽力。
第二日德王去跟太子说了抓紧时间下令开市的事情,太子点头,但道:“叔爷爷,下令之前,我想跟叔奶奶聊一聊。”
德王沉默,太子见状,道:“叔奶奶不方便进宫,我去府上也一样。”
“那不用了,我回去与她说。”德王琢磨了一下,与太子明言道:“你叔奶奶无心政事,等这事一过,朝野一太平,她就会与我回晏城养老去。她对政事的兴趣远没有对田土的兴趣来得大,对她来说,土野间多产几斤粮,惠及千秋百世,是她死后还有人在受益的事情,管人罢,人是活物,她也与许多人亦格格不入,无法共存,她就是投入相同的心思,所得会远远不如她在农事上所得之,就似在晏城她也不管晏城的事,术业有专攻,她只做她最擅长、对她最有益的选择,这么些年来这一点任何人皆无法改变,哪怕是我也一样。”
遂以不用担心她会参与政事,她心中毫无所惧,但却比谁都会审时度势、自我约束。
“我知。”太子看着叔公那张疲倦不堪,但掩不住英气逼人的脸,心下悲切之余,又有几许轻松。
他皆懂得。
“我只是想与叔奶奶说说话。”他道。
“也罢,我让她悄悄来一趟。”
“是。”
看着对他依旧恭敬的太子,德王心中心疼又不舍。
这个孩子太乖太孝顺了,如此什么事都只会往自己肩上扛,也不知以后有谁会来心疼他,替他分担。
**
这一夜快要宫禁前,西门迎来了一队人马,一路悄无声息往太子所在的太和殿行去。
宋小五走到太和殿前,迎上来了快步下阶迎她的太子。
“恭,见过叔公,叔祖奶奶!”
“见过父王,母妃。”
先是太子见礼,一直在宫中陪同太子的周恭接紧着向父母亲请安。
“起。”宋小五迟疑了一下,没去扶见礼的太子,说了声就抬步往太和殿走。
“来。”相比王妃的不客气,德王则单手有力地托起了弯着腰的太子,随后抓住太子的手臂,让太子与他同行,跟上了王妃。
一跟上他就道:“王妃,想来恭儿等我们许久了。”
王妃只好侧头:“有劳太子。”
“恭儿天天念着你。”
宋小五瞥了一辈子都没学会好好说话的小鬼一眼。
德王不自知,见王妃不说好话,便转头自己与太子说:“你有心了,你叔奶奶在家里还说要来早点,让你忙完了好早些歇息。”
太子轻轻颔首,眼睛对上了视线从叔公身上转到他这边的叔奶奶。
话都说了,宋小五只好道:“打扰了。”
还是有礼、生疏,叔奶奶对他十年如一日,冷静客套从不亲近,对他一如陌生人。
因此,太子从始至终都相信她的不所图,而他母后对她的那些爱憎,太子也很了解——当给过你希望的人最后还是离开了你,当你明白你在他的生命当中无足轻重后,你对他所能拥有的最强烈的感情就是恨了,恨会让人感觉他还存在于他们的生命当中。
就像他也曾失望过他不是叔爷爷家的孩子一样。
“不曾。”太子又施了一礼。
这厢,周承只见他母妃扭过头,抬足往前走,步履不停,而他父王一手捉着太子,忙不迭上前跟上。
周承在后心中哂笑不已,算来,母亲对他,是再温柔耐心不过了。
如此,太子让位这一事,他定要出头出面出力不可了。
他不想他留在燕都,与父母分隔两地……
至于晏地,就给妹妹了,在她成年之前,可接来燕都与父母住在一起接受母亲的教导。
周承心中划算着,等到进了太和殿,太子一说出他的打算,他就与太子跪在了一起,抢过太子的话道:“儿子也有此意。”
不止是太子想让位,他也想接位。
宋小五看着一刹那间就跪在她面前两个人,转头对上了自家王爷看向她的眼神……
“你脑袋进水了?”德王一看过王妃,转首就朝太子劈头骂去,“立马儿起来,见人就跪,你的老师他们就是这样教你当储君的?那个董太傅,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为人师表者我就没见过比他更奸滑的!”
德王惊了,连太子的启蒙恩师一并骂了进去。
董太傅为了帮他们都装病不见人了,世子见状,瞄了他父王一眼,没想到被德王逮到,对着世子也是一顿劈头盖脸:“我们教你治世,是让你治理晏地的,不是为的助长你的气焰来的!你身为长者,不知道对小辈珍之护之,还跟着一起胡闹,还有脸看我?我打死你这个不孝子!”
说着,德王巴掌就往世子头上扇去。
扇了一巴掌,第二掌被王妃喊住了:“王爷。”
王爷回头。
“够了,”宋小五朝他摇摇头,朝太子和世子道:“都起来,坐好了。”
她神色冷酷,冰冷的话语当中透着让人不敢反抗的力道,太子和世子对视了一眼,随后同手同脚起来,规规矩矩坐在了内侍抬来的椅子上。
内侍按王妃的指示把椅子搬到了她和王爷对面不足一臂之遥的位置,太子和世子坐下后,双方膝盖不到一指的距离。
太子坐在德王的对面,世子坐在他的母亲对面,他一坐下后,就见他母亲的声音异常清晰地响起:“世子,你想当皇帝?”
周承试想过无数次此境下面对母亲的情况,他本以为自己准备已足,但此时他紧张得不敢回话,咽了好几口口水才直面她的眼睛,朝她局促地点了下头。
他想为自己解释,但一开口,只道了一个字:“我……”
他说不出话来了。
但这时候他母亲没有只管他,随即朝太子道:“董先生跟我说过,你是一个有决心毅力的人,拥有正直仁义的可贵品质,我以为,这些年里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因为董之恒的判断,德王府给太子送过很多书,世子从她这里受到的教育,太子一样没少。
“是的,恭已做好了准备,”相比世子的局促不安,太子恭恭敬敬,回过神来的他冷静自持,丝毫不见慌乱,“就因做好了准备,把事情想得一清二楚,方才请皇叔祖爷爷把皇叔祖奶奶请过来。”
“不当皇帝,那你想做什么?”宋小五问。
德王因她的话看向了她。
宋小五不为所动,看着太子。
“恭擅机弩兵械,”太子起身,快步去他的桌前拿来准备好的图纸和新弩,双手奉于德王面前,“这是恭所制。”
他朝皇叔祖奶奶又道:“恭之前还与叔公献过鱼鳞刀,也是恭亲手所制,从精铁的提练到打制,无一不是恭所为。”
宋小五朝德王望去,得了德王的点头。
德王点头,但又摇头,他对太子摇头道,“你擅长兵械,就更应该当这个皇帝,兵武乃国之重器,过几月我把我手里的兵权全部交予你,等你心里稳了,你自然会懂得怎么当这个皇帝,你现在失母又失父,哀伤受至,一时糊涂我懂得,周承越逾,我回去自会罚他,等会我们一出了这个门,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可恭已想好了,”周恭掀袍,直直跪下,望着德王的眼里一片水光,他的泪眼凄怆悲戚,却又是无比地明亮赤诚,“叔爷爷,恭也想向您一样地活一辈子,有事可做有事可为,心里有人身边有人,您就成全我罢。”
“谁告诉你当皇帝就不能有这些了?”德王脸色剧变,一脚踹向了世子,“让你陪你侄儿了你就是这样陪的?”
世子生生挨了这脚,低头不语。
宋小五皱眉,拉了世子过来,离德王远了点。
“王妃。”德王脸色非常难看。
“太子的想法最重要,”宋小五对上他,“不是世子的。”
“可……”
“世子是我们所教,我们既然教了他家国天下,就要接受他心中藏有家国天下,难道这不对?”宋小五说罢,没跟德王对峙,转头跟太子道:“你也有人教了你家国天下,你是太子,享受了当太子的尊贵,你有当君主的潜质,先不说你的放弃是一种浪费,你觉得当你年纪渐长了你不会后悔?你要知道,你的抱负需要很大的权力才能完成,你现在的放弃,可能就是放弃了你的一切。你不要觉得世子乃你叔公之子,定会待你不薄,这些年想必你看得已够多了,足够明白人心的不可靠。当君王辛苦,当个平常人,也不会有多容易,你以为你叔公的日子很容易得到?是你不当君王就能得到的?”
太子慢慢道:“如恭学不来叔公,想来这君王也当不好罢。”
说到此,他笑了笑,垂眼看着地下,自嘲道:“恭这小半生,从未说服过谁,没有人听进过恭的话,也没有人敬重恭的想法,叔奶奶觉得恭年纪小,所说的话不过是孩子话,恭懂,恭明白,如此,那恭还是当恭罢,下次时机到了,我会再来请求叔公公叔奶奶的……”
太子朝他们磕头,再抬起脸来,没有表情的脸上已挂了一行泪。
没有人给他一个未来,那他就给自己争一个未来,只是他再明白心里还是免不了疼痛,叔爷爷再是疼爱他,也只是想让他当一个好太子、好帝王,而不是当一个为自己好好而活的人。
“你……”德王火大,他拉着太子的手臂,眯着眼沉声道:“你这话,敢在你母后面前说吗?”
他可知他的母后为了他,付出牺牲了什么吗?
“恭敢。”
“你不敢,你知道她为你付出了什么吗?她为了你连死都要算好时辰!”
“是啊,我知道,恭儿知道,”太子抬起脸,闭眼无声抽泣,“就是因为知晓,周恭才想带着弟弟开心如意地活下去,替她的那一份一并活下来,我不想当皇帝,不想让我的妻子当皇后,不想让我的孩子当太子礼王,周恭惭愧,日夜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因为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落地生根不可退却。叔公,我的心里只有小家,没有天下,愧为太子啊!”
最后一句,太子哀嚎出声。
他怕了,怕了当帝王,怕了没有亲人、每日都在斗的日子。
“你,你怎生这般糊涂,没出息!”德王埋怨他,痛斥他,但却弯腰,抱住了紧紧揪着腿边袍子的太子的肩膀,在他头上狠狠抽了一巴掌后道,“你叔奶奶说的对,你只是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等你知道了……”
“叔爷爷。”
太子一声“叔爷爷”,叫停了德王的话,德王征住,听着太子的哭泣声,他亦红了眼睛,半晌后,他叹道:“再等等看,再过一两年,行吗?”
“是!是!谢您了!谢您了!”太子抓住德王的衣袍,泣不成声。
“母妃,对不住。”一旁,世子跪在母亲的身边,小声地道。
宋小五摸了摸世子的头,低头与他道:“你没做错什么,不用道歉。”
如果他的野心是错误的,那么错误的不是他,是教出他的自信来的她和他的父亲。
她对太子的让位没有那么不可接受,诚然,之前她认为太子会当好一个好皇帝,但他要是无心于此,她不觉得太子的想法有何不对。
“让太子执兵如何?你要是没能耐坐稳这个位置,到时候他也好反。”宋小五道。
世子睁大眼。
宋小五摸着他的头发,被世子惊呆了的模样逗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耐?”
“我有!”世子下意识反驳。
“那好,到时候看你们的了,太子?”
太子满脸的泪,看着宋王妃一脸痴呆,半晌在德王的催促下缓缓地点下了头。
“那就不用等到以后了,”宋小五看过在位的三个周家男人,最后眼睛定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即刻上位罢。”
“承儿行吗?”德王接话。
“他不行也得行,我希望他在风雨在长大……”
宋小五拉了世子起来,黝黑幽深的眼定在了儿子的脸上,“这是你的选择,你自己的路要自己闯,可行?”
“是!”
**
大燕文德元年,刚登基为帝的燕帝周恭不足一月就让位于王叔周承。
次月,德王之子周承登基为新帝,先帝周恭为仁王,主掌兵部。
燕帝周承年号为兴盛,兴盛六年,燕帝推行了名为“民制”的新政。
兴盛四十二年,燕帝毙,其子周子业继位为新帝,在位时长三年,病逝于正德宫,其后查出他的太子乃皇后以女易来的娘家外甥,实非周家血脉。
皇后扶侄子上位,三月后,逝帝堂弟玄武王与逝帝堂妹晏地西王周小娇举兵勤王,年底,玄武门登基为新帝,在位时长十年。
公元五百八十六年,燕朝一百七十二年,燕朝迎来了史上第一名女皇长宋帝,其在位十三年,帝女承位,当年太子女死在了继位日前夕,其弟取而代之。
公元六百零八年,燕朝崩,郯朝起。
燕朝在史年长为一百九十四年。
《宋记》完。 166阅读网
两派人马占据了朝臣、尤其朝臣高官半壁江山, 再加上闭门不出对此装聋作哑的一些大员, 其中不乏德高望重者,以户部尚书陈安之为首的官员就是以死进谏,却也是被拦了下来。
太子上位时间一定, 德王大军一夜之间就在城外消失,未留一丝痕迹,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一样。
陈安之为首的诸人更是大骇, 联手一起进宫向太子死谏。
诸人身披麻衣,头戴孝布, 手拿着哭丧棒, 见到太子就齐齐哀嚎, 陈安之哭道:“那晏军一夜之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连军囤镇的人都已被他们收买,太子, 德王这般偷天换日, 俨然已把这天下当成是他的天下了, 您不能不防啊。”
太子天天都要见接见他们一轮, 每一天都要听他们哭丧,听多了,反而愈发平静了下来。
陈安之他们装傻,装作没看见皇叔公无意这个位置,却想让他出头去清扫皇叔公的势力……
他们这是忠君吗?不,他们不是,他们只是忠于自己。
先帝死了,他们要稳固自己的权力,要争夺后面的权力,怎么动都不会觉得自己有过之的地方。
“我知道了。”太子安静听完,道。
陈安之听到他软弱的回答,哭得更是绝望,“太子,您太仁义了,您是君王,仁不掌国,您不能如此啊,不能让先帝的心血在您手里一败涂地啊!臣求您了,您醒醒罢,您再不醒,大燕就要完了!”
大燕不会完,换一个也是姓周,是周家的天下,周家的大燕,倒是换一个,你们会亡……
“我知道,我再清醒不过,”周恭从来没有如此清醒地看穿过朝臣与天下,还有他父皇和自己,“你们回罢,我自有打算。”
龙椅他会上,但他也会让位,他会为小王叔的继位争取好平安度过的时间,这是他当了这么年太子,为太子的责任。
他要做一件与他父皇行事截然不同的事情,给天下一个交待。
这个交待,不是给朝臣们的,是他这个储君给百姓的。
“太子!圣上!”
“好了,出去罢。”太子挥了挥手,四周的侍卫们们围了过来。
陈安之他们抬头,看着温和得就像一滩水,毫无攻击性的太子,陈安之呜咽了一声,爬起朝身边的柱子撞去。
“先帝,老臣对不起您,老臣来了!”
陈安之以头撞柱,倒在了地上。
“陈尚书,陈尚书……”一群人哭着围了上去,其中两个哭着朝太子磕头,“圣上,圣上,臣等死不足惜,这就追随先帝而去,只是恳请圣上一定要对那些狼子野心的保持戒心,您仁义,但不能让仁义毁了您啊。”
说罢,他们也朝柱子冲去。
殿内的侍卫长这厢朝太子看去,太子朝他摇了下头,是以就看着两个老臣往柱子上撞。
顷刻后,又倒下了两个。
“李大人,尚大人……”先前哭陈安之的人又哭起了这两位同僚来。
太子等了一阵,等到他们的哭声止了,转身朝他看来,他平静地问着眼前的这几个人,“还有要撞的吗?”
撞头的三位只有陈安之没有声响,后面撞的两个人倒头在地不停哀嚎呻*吟,太子看了他们一眼,调过头,“要就开始罢,我还有点时辰。”
没有人吭声。
太子等了很长一阵,等到陈安之头上的血渗进了地砖里,又有人来催他去灵堂,他方才起身走出去。
**
德王夜晚归府,与王妃说了白日宫中的事。
陈安之为首的几人以死进谏,撞了宫柱,但一个都没死。
德王说起来很是可惜:“听说就差一丁点,陈尚书就死了。”
德王这几日忙,忙着跟朝中诸大臣周旋。朝中礼部、工部、吏部是站在他这边的,其中工部是以宋家人为首,吏部是符家的,只有礼部被他们周家皇亲把持,是无条件站在他这边的,工部和吏部还是有条件的。
德王忙着跟支持他无罪的人见面,宋小五这几天只比他更忙,之前她是起了心思有所准备,但准备得还是不充分,这厢一出事,她也是忙得手忙脚乱,才把事情安排好。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一是开放民间的开市,但凡都城百姓皆可做买卖,其子弟依然可以科考,这事为下一步商籍也可科举的事做好铺垫,也转移了百姓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都城百姓除去达官贵人,十有七八皆是商贩,这些人从德王府这里得到了利益,必会对德王府顺之,这一举从根源上就掐断了都城百姓对德王府所有的影响。
二是把晏城这些年长进的技术总结出来,送进工部。
这两件事,第一件宋小五已让归德王府的晏街准备,上面一点头,就准备腾出位置让利给百姓,把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带动起来。
第二件宋小五已经完成,工部已经因宋王妃送过来的人和书轰动到无暇全心关注宫斗。
德王觉得陈尚书没死可惜,是因第一件反对的最厉害的就是陈安之,他要是死了,就没人带动臣子在朝廷上指着他鼻子指桑骂槐,暗指皇帝是他亲手害死的了。
“伤得如何?”
“还挺重的,现在还没醒过来。”
“那开市的事抓紧一下,趁这两日办下。”
德王沉默,过了片刻,他略带迟疑跟王妃道:“要不再过一段时日?”
“不成,要不我进宫一趟?”她去跟太子说。
“他父皇才过去几天,”德王摸头苦笑,“我不想逼他太紧了。”
“如此才能让都城最快平静下来,天下亦然。”
“唉,是了。”
德王累得厉害,他躺在了王妃的大腿上,疲倦道:“都说是我亲手宰了他,事实跟这也相差无几。”
“嗯,还是很伤心吗?”
德王许久未说话,过了很久,他睁开眼,抓过王妃的手放到胸前按着心口,缓缓道:“奇怪了,就是他死的时候伤心了一会儿,现在……居然不记得了。”
“是了。”宋小五低头,用唇轻轻地触摸着他的额头。
如此才是正常的,皇帝不在乎他这个王叔,没有感情的存在,死去的人之于活人就没了意义。
“恭儿很可怜。”德王又道。
“可怜,也不可怜。”
德王看向她。
“他要是像他父皇那样去做人,那就是可怜的,如果不是的话,那他能得到的就多了。”宋小五沉吟了一下,道:“他很优秀,很冷静,虽说有点过于冷静,不过他身为一个君王,承受与承担的,必定非凡人所及,逼逼他不要紧,他早晚要习惯。”
德王的眼睛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那太残酷了。”他喃喃道。
“是啊。”是残酷,宋小五承认,低头看着她所爱的男人。
高处不胜寒,寒在位置太高,更寒在到了那个位置,注定身边就没有什么能倾诉的人。
人非草木,是人就有情感上的缺口,一般人堵不住,满足不了就会崩溃。
尤其周家人,按她这些年所见,周姓人无论男女,他们都是一群情绪极为冲动不受控制的人,天生较一般人要强烈的感情让他们无论爱恨,誓要把自己掏干净了才算止……
他们是如此耀眼,同样他们也很容易为自己的需求付出死亡消失的代价。
前世的皇帝在他的王叔死去后想必后悔痛哭过吧?要不何来后面的追封?
皇帝与她的丈夫,皆不是适合当一国之君的人。
太子冷静,如果他看穿了父辈悲剧的真相,以史明鉴,宋小五倒认为他有一半的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君主。
“多帮帮他吧?”德王看向他的王妃。
“好。”宋小五点头。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是为他们自己,还是皇后为国家,她都会尽力。
第二日德王去跟太子说了抓紧时间下令开市的事情,太子点头,但道:“叔爷爷,下令之前,我想跟叔奶奶聊一聊。”
德王沉默,太子见状,道:“叔奶奶不方便进宫,我去府上也一样。”
“那不用了,我回去与她说。”德王琢磨了一下,与太子明言道:“你叔奶奶无心政事,等这事一过,朝野一太平,她就会与我回晏城养老去。她对政事的兴趣远没有对田土的兴趣来得大,对她来说,土野间多产几斤粮,惠及千秋百世,是她死后还有人在受益的事情,管人罢,人是活物,她也与许多人亦格格不入,无法共存,她就是投入相同的心思,所得会远远不如她在农事上所得之,就似在晏城她也不管晏城的事,术业有专攻,她只做她最擅长、对她最有益的选择,这么些年来这一点任何人皆无法改变,哪怕是我也一样。”
遂以不用担心她会参与政事,她心中毫无所惧,但却比谁都会审时度势、自我约束。
“我知。”太子看着叔公那张疲倦不堪,但掩不住英气逼人的脸,心下悲切之余,又有几许轻松。
他皆懂得。
“我只是想与叔奶奶说说话。”他道。
“也罢,我让她悄悄来一趟。”
“是。”
看着对他依旧恭敬的太子,德王心中心疼又不舍。
这个孩子太乖太孝顺了,如此什么事都只会往自己肩上扛,也不知以后有谁会来心疼他,替他分担。
**
这一夜快要宫禁前,西门迎来了一队人马,一路悄无声息往太子所在的太和殿行去。
宋小五走到太和殿前,迎上来了快步下阶迎她的太子。
“恭,见过叔公,叔祖奶奶!”
“见过父王,母妃。”
先是太子见礼,一直在宫中陪同太子的周恭接紧着向父母亲请安。
“起。”宋小五迟疑了一下,没去扶见礼的太子,说了声就抬步往太和殿走。
“来。”相比王妃的不客气,德王则单手有力地托起了弯着腰的太子,随后抓住太子的手臂,让太子与他同行,跟上了王妃。
一跟上他就道:“王妃,想来恭儿等我们许久了。”
王妃只好侧头:“有劳太子。”
“恭儿天天念着你。”
宋小五瞥了一辈子都没学会好好说话的小鬼一眼。
德王不自知,见王妃不说好话,便转头自己与太子说:“你有心了,你叔奶奶在家里还说要来早点,让你忙完了好早些歇息。”
太子轻轻颔首,眼睛对上了视线从叔公身上转到他这边的叔奶奶。
话都说了,宋小五只好道:“打扰了。”
还是有礼、生疏,叔奶奶对他十年如一日,冷静客套从不亲近,对他一如陌生人。
因此,太子从始至终都相信她的不所图,而他母后对她的那些爱憎,太子也很了解——当给过你希望的人最后还是离开了你,当你明白你在他的生命当中无足轻重后,你对他所能拥有的最强烈的感情就是恨了,恨会让人感觉他还存在于他们的生命当中。
就像他也曾失望过他不是叔爷爷家的孩子一样。
“不曾。”太子又施了一礼。
这厢,周承只见他母妃扭过头,抬足往前走,步履不停,而他父王一手捉着太子,忙不迭上前跟上。
周承在后心中哂笑不已,算来,母亲对他,是再温柔耐心不过了。
如此,太子让位这一事,他定要出头出面出力不可了。
他不想他留在燕都,与父母分隔两地……
至于晏地,就给妹妹了,在她成年之前,可接来燕都与父母住在一起接受母亲的教导。
周承心中划算着,等到进了太和殿,太子一说出他的打算,他就与太子跪在了一起,抢过太子的话道:“儿子也有此意。”
不止是太子想让位,他也想接位。
宋小五看着一刹那间就跪在她面前两个人,转头对上了自家王爷看向她的眼神……
“你脑袋进水了?”德王一看过王妃,转首就朝太子劈头骂去,“立马儿起来,见人就跪,你的老师他们就是这样教你当储君的?那个董太傅,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为人师表者我就没见过比他更奸滑的!”
德王惊了,连太子的启蒙恩师一并骂了进去。
董太傅为了帮他们都装病不见人了,世子见状,瞄了他父王一眼,没想到被德王逮到,对着世子也是一顿劈头盖脸:“我们教你治世,是让你治理晏地的,不是为的助长你的气焰来的!你身为长者,不知道对小辈珍之护之,还跟着一起胡闹,还有脸看我?我打死你这个不孝子!”
说着,德王巴掌就往世子头上扇去。
扇了一巴掌,第二掌被王妃喊住了:“王爷。”
王爷回头。
“够了,”宋小五朝他摇摇头,朝太子和世子道:“都起来,坐好了。”
她神色冷酷,冰冷的话语当中透着让人不敢反抗的力道,太子和世子对视了一眼,随后同手同脚起来,规规矩矩坐在了内侍抬来的椅子上。
内侍按王妃的指示把椅子搬到了她和王爷对面不足一臂之遥的位置,太子和世子坐下后,双方膝盖不到一指的距离。
太子坐在德王的对面,世子坐在他的母亲对面,他一坐下后,就见他母亲的声音异常清晰地响起:“世子,你想当皇帝?”
周承试想过无数次此境下面对母亲的情况,他本以为自己准备已足,但此时他紧张得不敢回话,咽了好几口口水才直面她的眼睛,朝她局促地点了下头。
他想为自己解释,但一开口,只道了一个字:“我……”
他说不出话来了。
但这时候他母亲没有只管他,随即朝太子道:“董先生跟我说过,你是一个有决心毅力的人,拥有正直仁义的可贵品质,我以为,这些年里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因为董之恒的判断,德王府给太子送过很多书,世子从她这里受到的教育,太子一样没少。
“是的,恭已做好了准备,”相比世子的局促不安,太子恭恭敬敬,回过神来的他冷静自持,丝毫不见慌乱,“就因做好了准备,把事情想得一清二楚,方才请皇叔祖爷爷把皇叔祖奶奶请过来。”
“不当皇帝,那你想做什么?”宋小五问。
德王因她的话看向了她。
宋小五不为所动,看着太子。
“恭擅机弩兵械,”太子起身,快步去他的桌前拿来准备好的图纸和新弩,双手奉于德王面前,“这是恭所制。”
他朝皇叔祖奶奶又道:“恭之前还与叔公献过鱼鳞刀,也是恭亲手所制,从精铁的提练到打制,无一不是恭所为。”
宋小五朝德王望去,得了德王的点头。
德王点头,但又摇头,他对太子摇头道,“你擅长兵械,就更应该当这个皇帝,兵武乃国之重器,过几月我把我手里的兵权全部交予你,等你心里稳了,你自然会懂得怎么当这个皇帝,你现在失母又失父,哀伤受至,一时糊涂我懂得,周承越逾,我回去自会罚他,等会我们一出了这个门,就当这事没发生过。”
“可恭已想好了,”周恭掀袍,直直跪下,望着德王的眼里一片水光,他的泪眼凄怆悲戚,却又是无比地明亮赤诚,“叔爷爷,恭也想向您一样地活一辈子,有事可做有事可为,心里有人身边有人,您就成全我罢。”
“谁告诉你当皇帝就不能有这些了?”德王脸色剧变,一脚踹向了世子,“让你陪你侄儿了你就是这样陪的?”
世子生生挨了这脚,低头不语。
宋小五皱眉,拉了世子过来,离德王远了点。
“王妃。”德王脸色非常难看。
“太子的想法最重要,”宋小五对上他,“不是世子的。”
“可……”
“世子是我们所教,我们既然教了他家国天下,就要接受他心中藏有家国天下,难道这不对?”宋小五说罢,没跟德王对峙,转头跟太子道:“你也有人教了你家国天下,你是太子,享受了当太子的尊贵,你有当君主的潜质,先不说你的放弃是一种浪费,你觉得当你年纪渐长了你不会后悔?你要知道,你的抱负需要很大的权力才能完成,你现在的放弃,可能就是放弃了你的一切。你不要觉得世子乃你叔公之子,定会待你不薄,这些年想必你看得已够多了,足够明白人心的不可靠。当君王辛苦,当个平常人,也不会有多容易,你以为你叔公的日子很容易得到?是你不当君王就能得到的?”
太子慢慢道:“如恭学不来叔公,想来这君王也当不好罢。”
说到此,他笑了笑,垂眼看着地下,自嘲道:“恭这小半生,从未说服过谁,没有人听进过恭的话,也没有人敬重恭的想法,叔奶奶觉得恭年纪小,所说的话不过是孩子话,恭懂,恭明白,如此,那恭还是当恭罢,下次时机到了,我会再来请求叔公公叔奶奶的……”
太子朝他们磕头,再抬起脸来,没有表情的脸上已挂了一行泪。
没有人给他一个未来,那他就给自己争一个未来,只是他再明白心里还是免不了疼痛,叔爷爷再是疼爱他,也只是想让他当一个好太子、好帝王,而不是当一个为自己好好而活的人。
“你……”德王火大,他拉着太子的手臂,眯着眼沉声道:“你这话,敢在你母后面前说吗?”
他可知他的母后为了他,付出牺牲了什么吗?
“恭敢。”
“你不敢,你知道她为你付出了什么吗?她为了你连死都要算好时辰!”
“是啊,我知道,恭儿知道,”太子抬起脸,闭眼无声抽泣,“就是因为知晓,周恭才想带着弟弟开心如意地活下去,替她的那一份一并活下来,我不想当皇帝,不想让我的妻子当皇后,不想让我的孩子当太子礼王,周恭惭愧,日夜惶惶不可终日,就是因为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落地生根不可退却。叔公,我的心里只有小家,没有天下,愧为太子啊!”
最后一句,太子哀嚎出声。
他怕了,怕了当帝王,怕了没有亲人、每日都在斗的日子。
“你,你怎生这般糊涂,没出息!”德王埋怨他,痛斥他,但却弯腰,抱住了紧紧揪着腿边袍子的太子的肩膀,在他头上狠狠抽了一巴掌后道,“你叔奶奶说的对,你只是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等你知道了……”
“叔爷爷。”
太子一声“叔爷爷”,叫停了德王的话,德王征住,听着太子的哭泣声,他亦红了眼睛,半晌后,他叹道:“再等等看,再过一两年,行吗?”
“是!是!谢您了!谢您了!”太子抓住德王的衣袍,泣不成声。
“母妃,对不住。”一旁,世子跪在母亲的身边,小声地道。
宋小五摸了摸世子的头,低头与他道:“你没做错什么,不用道歉。”
如果他的野心是错误的,那么错误的不是他,是教出他的自信来的她和他的父亲。
她对太子的让位没有那么不可接受,诚然,之前她认为太子会当好一个好皇帝,但他要是无心于此,她不觉得太子的想法有何不对。
“让太子执兵如何?你要是没能耐坐稳这个位置,到时候他也好反。”宋小五道。
世子睁大眼。
宋小五摸着他的头发,被世子惊呆了的模样逗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耐?”
“我有!”世子下意识反驳。
“那好,到时候看你们的了,太子?”
太子满脸的泪,看着宋王妃一脸痴呆,半晌在德王的催促下缓缓地点下了头。
“那就不用等到以后了,”宋小五看过在位的三个周家男人,最后眼睛定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即刻上位罢。”
“承儿行吗?”德王接话。
“他不行也得行,我希望他在风雨在长大……”
宋小五拉了世子起来,黝黑幽深的眼定在了儿子的脸上,“这是你的选择,你自己的路要自己闯,可行?”
“是!”
**
大燕文德元年,刚登基为帝的燕帝周恭不足一月就让位于王叔周承。
次月,德王之子周承登基为新帝,先帝周恭为仁王,主掌兵部。
燕帝周承年号为兴盛,兴盛六年,燕帝推行了名为“民制”的新政。
兴盛四十二年,燕帝毙,其子周子业继位为新帝,在位时长三年,病逝于正德宫,其后查出他的太子乃皇后以女易来的娘家外甥,实非周家血脉。
皇后扶侄子上位,三月后,逝帝堂弟玄武王与逝帝堂妹晏地西王周小娇举兵勤王,年底,玄武门登基为新帝,在位时长十年。
公元五百八十六年,燕朝一百七十二年,燕朝迎来了史上第一名女皇长宋帝,其在位十三年,帝女承位,当年太子女死在了继位日前夕,其弟取而代之。
公元六百零八年,燕朝崩,郯朝起。
燕朝在史年长为一百九十四年。
《宋记》完。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