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上前几步兜到李世民夫妇面前。
指着夜空道:“皇上、皇后,儿臣已经令人准备好礼物了,请皇上、皇后留意观赏。”
李世民、长孙无垢半信半疑地望向夜空,满朝文武也随之作仰望状,连有心反对的李泰也狐疑地看向空中。
而这时,一阵尖锐的哨音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李世民忽然警觉到了,“嗖”地立起身指着李沐怒喝道:“李沐你好大胆子,敢擅自在宫中引爆天雷……?”
可接下去的话被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为长孙无垢失态地尖声喊叫道:“皇上快看,好美啊。”
长孙无垢此时再无母仪天下的自觉,她的右手紧抓着李世民,可她的眼神却紧盯着夜空中绚丽的烟花,丝毫不敢放松,生怕一眨眼,那一抹美丽从此消失不见。
李世民也被夜空中烟花的美丽所吸引,橙黄明亮的烟花如箭般射向天空,然后向四周喷射,好像一盆绽放的金菊,在开到最耀眼的时候花儿熄灭了,枯萎了。
但那一刹那的美丽却成为了永恒。
烟花无休止地燃放着,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似乎无穷无尽,要将这夜空映成白昼一般。
李世民夫妇、满朝文武、还有整个皇城的太监、宫女、奴役在这一时刻都是目瞪口呆地仰天张望。
其实李沐不知道,这数十丈高的烟花,恐怕全长安城近二百万百姓也已经尽收在眼底了。
渐渐地烟花已经放到了尾声,漫天的光影渐渐黯淡下去。
所有人都以为奇景已经结束,满心地不舍,不由自主地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失落、一丝遗憾。
而这时,只听到“嘭”“嘭”“嘭”……几声巨响,这爆炸声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
听到这声音时,李沐的嘴角隐隐露出一丝笑意,对于这后面的表演,李沐心中还是有点小窃喜的。
众人惊讶而又兴奋地再次抬头望向天空。
只见几柱光焰带着旋转的火花,呼啸着冲向天空。
然后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大,直到所有人的心都被提起时,光焰在最高处“轰”然炸响,漫天的光影五彩缤纷,硕大的光珠如雨点般落下,渐渐黯去。
“皇上快看,祥瑞啊,天降祥瑞啊……。”一个呼喊声响起,接下来无数个呼喊声响起。
李世民也早已激动得不可抑止。
空中,夜幕衬托着八个若隐若现的大字“大唐江山,千秋万载”。
李沐也愣了,这也能算是祥瑞,这不是坊匠人做出来的烟花吗?为了搏取李世民高兴,以便达成自己预定的目的,选了这八个字而已。
可此时,场面已经明显失控,数不清地大臣们都拜伏在地,开始歌功颂德了。
许多清醒的大臣也不敢再鹤立鸡群了,不得不跟着拜下来。
连李沐自己都分不清楚这是不是真的祥瑞了,看着满殿只有李世民夫妇和自己站着了,连忙双腿一曲,跪了下来,心中那是一阵懊恼,后悔得牙根痒痒。
现在明白,这八个字,实在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好好一场焰火表演,无端搞成了装神弄鬼。
李世民的神情已经激动到快失控的地步了,他恋恋不舍地从夜空中收回目光,扫视了跪成一片的满朝文武,最后将目光落在李沐头上。
看向李沐的眼神闪着星星,或许现在,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沐就如同绝代佳人一般。
“李沐,你说说,这便是祥瑞么?”
李沐自然知道这不是祥瑞,抬头道:“皇上,这是……。”
突然长孙无忌直起身打断李沐的话道:“臣坚信,这就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李沐心头一震,看向长孙无忌,这老头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忽悠?这可是欺君啊。
长孙无忌猛地迎向李沐的目光,眼神阴沉、犀利却非常坚定。
这时,李世民再次追问道:“李沐,朕还是要听你说,这真是祥瑞吗?”
李沐突然明白了,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的李世民,太需要这样的祥瑞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圣明和伟岸了。
李世民是个能分辩善恶的正常人,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罪过,正如天下人都知道的一样。
可自负的他无法容忍史书对他的鞭挞,他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向天下人证明,向历史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
没有人比他更迫切地需要祥瑞了。
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李沐,不仅因为烟花是李沐带来的,所以需要李沐为他背书,来凿实祥瑞的真实存在,更因为李世民需要一个盾牌,简称替死鬼。
一个能为他遮风挡雨的替死鬼。
如同长孙无忌那般肯为他指鹿为马的替死鬼。
就算日后被人拆穿今于的谎言,李世民也可以将一切推到替死鬼头上,然后处置之。
皇帝自然是圣明的,只是被奸倿所蒙蔽罢了。
李沐自然没有做替的觉悟,也不想成为史书中的奸倿者。
自己可以接受“奸臣”,甚至“反臣”、“逆臣”的名号,可绝不想在史书中将自己划入“馋臣”、“倿臣”这一类。
可现在形势确实危急,李沐深信,如果自己逆着李世民的龙鳞行事,喝得差不多的李世民绝对有可能不管不顾地砍下自己的头颅,然后在酒醒之后痛哭流啼,哭诉自己酒后失德错斩大唐良臣,甚至下罪己诏并从此戒酒都说不定。
这就是帝王之道,更符合李世民的心性。
硬抗是痛苦的,李沐又不想丧命,于是深吸一口气,斟酌道:“祥瑞从来都是似有似无的存在,依儿臣看来,祥瑞即是人心。皇上富有四海,手心里执掌天下民心,自然祥瑞就掌握在皇上手里,皇上说是就是,皇上说不是就不是,岂是凭儿臣可一言而决的?”
跪在地上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瑞?糊涂的人被这番话唤醒,附炎趋势者被这番话惊醒,脑子清醒被动下跪者心中叹息一声,自己这把年纪都活在了狗身上了,竟还不如一少年。
指着夜空道:“皇上、皇后,儿臣已经令人准备好礼物了,请皇上、皇后留意观赏。”
李世民、长孙无垢半信半疑地望向夜空,满朝文武也随之作仰望状,连有心反对的李泰也狐疑地看向空中。
而这时,一阵尖锐的哨音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李世民忽然警觉到了,“嗖”地立起身指着李沐怒喝道:“李沐你好大胆子,敢擅自在宫中引爆天雷……?”
可接下去的话被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为长孙无垢失态地尖声喊叫道:“皇上快看,好美啊。”
长孙无垢此时再无母仪天下的自觉,她的右手紧抓着李世民,可她的眼神却紧盯着夜空中绚丽的烟花,丝毫不敢放松,生怕一眨眼,那一抹美丽从此消失不见。
李世民也被夜空中烟花的美丽所吸引,橙黄明亮的烟花如箭般射向天空,然后向四周喷射,好像一盆绽放的金菊,在开到最耀眼的时候花儿熄灭了,枯萎了。
但那一刹那的美丽却成为了永恒。
烟花无休止地燃放着,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似乎无穷无尽,要将这夜空映成白昼一般。
李世民夫妇、满朝文武、还有整个皇城的太监、宫女、奴役在这一时刻都是目瞪口呆地仰天张望。
其实李沐不知道,这数十丈高的烟花,恐怕全长安城近二百万百姓也已经尽收在眼底了。
渐渐地烟花已经放到了尾声,漫天的光影渐渐黯淡下去。
所有人都以为奇景已经结束,满心地不舍,不由自主地叹息一声,带着一丝失落、一丝遗憾。
而这时,只听到“嘭”“嘭”“嘭”……几声巨响,这爆炸声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
听到这声音时,李沐的嘴角隐隐露出一丝笑意,对于这后面的表演,李沐心中还是有点小窃喜的。
众人惊讶而又兴奋地再次抬头望向天空。
只见几柱光焰带着旋转的火花,呼啸着冲向天空。
然后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大,直到所有人的心都被提起时,光焰在最高处“轰”然炸响,漫天的光影五彩缤纷,硕大的光珠如雨点般落下,渐渐黯去。
“皇上快看,祥瑞啊,天降祥瑞啊……。”一个呼喊声响起,接下来无数个呼喊声响起。
李世民也早已激动得不可抑止。
空中,夜幕衬托着八个若隐若现的大字“大唐江山,千秋万载”。
李沐也愣了,这也能算是祥瑞,这不是坊匠人做出来的烟花吗?为了搏取李世民高兴,以便达成自己预定的目的,选了这八个字而已。
可此时,场面已经明显失控,数不清地大臣们都拜伏在地,开始歌功颂德了。
许多清醒的大臣也不敢再鹤立鸡群了,不得不跟着拜下来。
连李沐自己都分不清楚这是不是真的祥瑞了,看着满殿只有李世民夫妇和自己站着了,连忙双腿一曲,跪了下来,心中那是一阵懊恼,后悔得牙根痒痒。
现在明白,这八个字,实在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好好一场焰火表演,无端搞成了装神弄鬼。
李世民的神情已经激动到快失控的地步了,他恋恋不舍地从夜空中收回目光,扫视了跪成一片的满朝文武,最后将目光落在李沐头上。
看向李沐的眼神闪着星星,或许现在,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沐就如同绝代佳人一般。
“李沐,你说说,这便是祥瑞么?”
李沐自然知道这不是祥瑞,抬头道:“皇上,这是……。”
突然长孙无忌直起身打断李沐的话道:“臣坚信,这就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李沐心头一震,看向长孙无忌,这老头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忽悠?这可是欺君啊。
长孙无忌猛地迎向李沐的目光,眼神阴沉、犀利却非常坚定。
这时,李世民再次追问道:“李沐,朕还是要听你说,这真是祥瑞吗?”
李沐突然明白了,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的李世民,太需要这样的祥瑞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圣明和伟岸了。
李世民是个能分辩善恶的正常人,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罪过,正如天下人都知道的一样。
可自负的他无法容忍史书对他的鞭挞,他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向天下人证明,向历史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
没有人比他更迫切地需要祥瑞了。
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李沐,不仅因为烟花是李沐带来的,所以需要李沐为他背书,来凿实祥瑞的真实存在,更因为李世民需要一个盾牌,简称替死鬼。
一个能为他遮风挡雨的替死鬼。
如同长孙无忌那般肯为他指鹿为马的替死鬼。
就算日后被人拆穿今于的谎言,李世民也可以将一切推到替死鬼头上,然后处置之。
皇帝自然是圣明的,只是被奸倿所蒙蔽罢了。
李沐自然没有做替的觉悟,也不想成为史书中的奸倿者。
自己可以接受“奸臣”,甚至“反臣”、“逆臣”的名号,可绝不想在史书中将自己划入“馋臣”、“倿臣”这一类。
可现在形势确实危急,李沐深信,如果自己逆着李世民的龙鳞行事,喝得差不多的李世民绝对有可能不管不顾地砍下自己的头颅,然后在酒醒之后痛哭流啼,哭诉自己酒后失德错斩大唐良臣,甚至下罪己诏并从此戒酒都说不定。
这就是帝王之道,更符合李世民的心性。
硬抗是痛苦的,李沐又不想丧命,于是深吸一口气,斟酌道:“祥瑞从来都是似有似无的存在,依儿臣看来,祥瑞即是人心。皇上富有四海,手心里执掌天下民心,自然祥瑞就掌握在皇上手里,皇上说是就是,皇上说不是就不是,岂是凭儿臣可一言而决的?”
跪在地上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瑞?糊涂的人被这番话唤醒,附炎趋势者被这番话惊醒,脑子清醒被动下跪者心中叹息一声,自己这把年纪都活在了狗身上了,竟还不如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