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被问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马周转头问房玄龄,“中书令以为如何?”
房玄龄喟叹一声,亦沉默不语。
李沐道:“宾王兄太悲观了,事不至此。”
马周道:“陛下圣明,事确不至此,可如今我等若不作为,不日便将至此。”
房玄龄与李沐相顾一眼,皆垂首不答。
马周又道:“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改革之举,须遇明君,如同李悝得遇魏文侯,吴起得遇楚悼王,商鞅得遇秦孝公。如今恰逢陛下锐意进取,正是我等为国效力的好时机。周以为满朝之中,唯房公出淤泥而不染。却不知道究竟因何原因,如此维护世家大族?”
房玄龄苦笑道:“老夫爱国忠君之心,唯天可表,只是贸然向世家动手,损害的是我大唐根基,宾王之言虽有理,可太过激进,老夫并不反对改革,只是希望缓缓行之,不要逼得世家大族揭竿而起,最后两败俱伤才好。真若到了那时,宾王啊,你就是千古罪人。”
马周听了神色一凝,却不以为然地道:“得失成败,自由后人评说。周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马周的这番话对李沐的触动很深。
李沐忽然觉得自己这个躯壳虽然才十一岁,却如同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一般循例、苟且而不求进取。
凡事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或许马周过于激进,可千百年来,历史不都是象这样激进之人所推动有吗?
少年中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不仅仅只求利益。李沐的心中泛起一股血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既然有机会、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东西,就不应该躲避。
李沐突然起身,冲马周一揖道:“宾王兄此言壮哉,令人振聋发聩,沐受教了。此事,沐当于宾王兄同力而为。”
望着李沐坚定的眼神,马周突然眼睛一红,虽然方才说得豪迈,可马周终究是个普通人,以区区一个给事中,而要面对满朝超品大员和天下世家豪门,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李沐突然伸出援助之手,如何不令马周心中感动?
房玄龄脸色大变,他指着李沐呐呐说不出话来。
想要指责,可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东西,看着李沐与马周意气风发的神情,让房玄龄回忆起年青的自己。
是啊,过了这么多年,自己老了,老到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理想,如今象眼前两个年青人肆意进取,自己却只想着要去制止他们。
有时候走的太久,太远,就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承庆殿中。
“儿臣叩见陛下。”
“李沐,想必中书令已经将来龙去脉讲给你听了,说说吧,你有何妙计?”
“世家痼疾,为害甚大,儿臣以为,马少监之策可行。”
李世民闻言大惊,在他看来,李沐与长孙无忌走得太近,近到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原以为李沐会追随长孙无忌,选择旁观置身事外,甚至与世家勾连,不想李沐一上来就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这让李世民欣喜不已,这小子总算没有辜负朕。
“好,太好了。”李世民抚掌赞首,转向房玄龄问道,“玄龄可还有要说的?”
房玄龄平静地回答道:“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随即下令道:“那就按马周所言行事,即刻封锁城门,调集禁军,连夜搜查京城中各大世家宅第……。”
“且慢。”
李世民一怔,转头看向声音的来处。
只见李沐上前道:“启奏皇上,儿臣以为,如此行事不妥。”
李世民大怒,刚刚还在心中夸你,如今怎么一眨眼就变卦了呢?
“李沐,你朝三暮四,意欲何为?”
李沐道:“儿臣路上问过马少监,今日申购股份之人,皆有各地官府出据的身份证明,且也按照规定,每人购买上限并未超过一百股,用得也是真金白银。可以说世家今日之举,并无违反律法之处,皇上却动用军队应对,恐怕引来天下不服和耻笑。”
李世民皱眉道:“那依你看,该当如何?”
其实李世民怒得也正是此处,各地官府明显与世家勾连,置朝廷与皇帝于不顾。
李沐轻轻一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世家可以用商业的手段,皇上又何必自毁名声出动军队呢,依儿臣看,此事只须马少监出面,以交通监的名义就可处置。”
李世民闻言急道:“细细讲来。”
马周不自觉地往李沐处靠近了几步。
房玄龄闻言心中精光一闪。
“世家此番动用了千万钱财,虽说未必会伤筋动骨,可也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将其贬值三成,乃至五成,一夜之间,世家平白就会损失三百至五百万贯,皇上以为,世家会如何应对?”
房玄龄急问道:“如何贬值?如果以朝廷名义强行施为,岂不更落人口柄?”
“不,不。”李沐摇摇头道,“无须朝廷出面,只须动用臣还有民部名下的直道股份即可,或许还需陛下所持的股份,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大。”
房玄龄听不明白,急道:“李沐,细细讲来。”
李沐左右环顾了一下,李世民随即冲袁仁国吩咐道:“给众爱卿赐坐、赐茶。”
房玄龄看着端坐在锦凳上,啜着茶水的李沐,胃中不免泛起一丝酸水,这小子恐怕是大唐的一个异数吧。
“皇上,儿臣之意,明日一早,令马少监在京城中张贴布告,声明儿臣因庄中生产需要,欲以八折低价抛售所持半成的直道股份。”
李沐此言一出,满座俱憾,李沐所持的直道股份虽说只有半成,可按今日的价格,那也值五百万贯啊,如此数量的抛售,恐怕京城中没多少家能吃得下。
韩仲良道:“李县伯,此事非同小可,贸然抛售,恐怕引来京中动荡。”
马周转头问房玄龄,“中书令以为如何?”
房玄龄喟叹一声,亦沉默不语。
李沐道:“宾王兄太悲观了,事不至此。”
马周道:“陛下圣明,事确不至此,可如今我等若不作为,不日便将至此。”
房玄龄与李沐相顾一眼,皆垂首不答。
马周又道:“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改革之举,须遇明君,如同李悝得遇魏文侯,吴起得遇楚悼王,商鞅得遇秦孝公。如今恰逢陛下锐意进取,正是我等为国效力的好时机。周以为满朝之中,唯房公出淤泥而不染。却不知道究竟因何原因,如此维护世家大族?”
房玄龄苦笑道:“老夫爱国忠君之心,唯天可表,只是贸然向世家动手,损害的是我大唐根基,宾王之言虽有理,可太过激进,老夫并不反对改革,只是希望缓缓行之,不要逼得世家大族揭竿而起,最后两败俱伤才好。真若到了那时,宾王啊,你就是千古罪人。”
马周听了神色一凝,却不以为然地道:“得失成败,自由后人评说。周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马周的这番话对李沐的触动很深。
李沐忽然觉得自己这个躯壳虽然才十一岁,却如同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一般循例、苟且而不求进取。
凡事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或许马周过于激进,可千百年来,历史不都是象这样激进之人所推动有吗?
少年中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不仅仅只求利益。李沐的心中泛起一股血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既然有机会、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东西,就不应该躲避。
李沐突然起身,冲马周一揖道:“宾王兄此言壮哉,令人振聋发聩,沐受教了。此事,沐当于宾王兄同力而为。”
望着李沐坚定的眼神,马周突然眼睛一红,虽然方才说得豪迈,可马周终究是个普通人,以区区一个给事中,而要面对满朝超品大员和天下世家豪门,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李沐突然伸出援助之手,如何不令马周心中感动?
房玄龄脸色大变,他指着李沐呐呐说不出话来。
想要指责,可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东西,看着李沐与马周意气风发的神情,让房玄龄回忆起年青的自己。
是啊,过了这么多年,自己老了,老到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理想,如今象眼前两个年青人肆意进取,自己却只想着要去制止他们。
有时候走的太久,太远,就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承庆殿中。
“儿臣叩见陛下。”
“李沐,想必中书令已经将来龙去脉讲给你听了,说说吧,你有何妙计?”
“世家痼疾,为害甚大,儿臣以为,马少监之策可行。”
李世民闻言大惊,在他看来,李沐与长孙无忌走得太近,近到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原以为李沐会追随长孙无忌,选择旁观置身事外,甚至与世家勾连,不想李沐一上来就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这让李世民欣喜不已,这小子总算没有辜负朕。
“好,太好了。”李世民抚掌赞首,转向房玄龄问道,“玄龄可还有要说的?”
房玄龄平静地回答道:“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随即下令道:“那就按马周所言行事,即刻封锁城门,调集禁军,连夜搜查京城中各大世家宅第……。”
“且慢。”
李世民一怔,转头看向声音的来处。
只见李沐上前道:“启奏皇上,儿臣以为,如此行事不妥。”
李世民大怒,刚刚还在心中夸你,如今怎么一眨眼就变卦了呢?
“李沐,你朝三暮四,意欲何为?”
李沐道:“儿臣路上问过马少监,今日申购股份之人,皆有各地官府出据的身份证明,且也按照规定,每人购买上限并未超过一百股,用得也是真金白银。可以说世家今日之举,并无违反律法之处,皇上却动用军队应对,恐怕引来天下不服和耻笑。”
李世民皱眉道:“那依你看,该当如何?”
其实李世民怒得也正是此处,各地官府明显与世家勾连,置朝廷与皇帝于不顾。
李沐轻轻一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世家可以用商业的手段,皇上又何必自毁名声出动军队呢,依儿臣看,此事只须马少监出面,以交通监的名义就可处置。”
李世民闻言急道:“细细讲来。”
马周不自觉地往李沐处靠近了几步。
房玄龄闻言心中精光一闪。
“世家此番动用了千万钱财,虽说未必会伤筋动骨,可也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将其贬值三成,乃至五成,一夜之间,世家平白就会损失三百至五百万贯,皇上以为,世家会如何应对?”
房玄龄急问道:“如何贬值?如果以朝廷名义强行施为,岂不更落人口柄?”
“不,不。”李沐摇摇头道,“无须朝廷出面,只须动用臣还有民部名下的直道股份即可,或许还需陛下所持的股份,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大。”
房玄龄听不明白,急道:“李沐,细细讲来。”
李沐左右环顾了一下,李世民随即冲袁仁国吩咐道:“给众爱卿赐坐、赐茶。”
房玄龄看着端坐在锦凳上,啜着茶水的李沐,胃中不免泛起一丝酸水,这小子恐怕是大唐的一个异数吧。
“皇上,儿臣之意,明日一早,令马少监在京城中张贴布告,声明儿臣因庄中生产需要,欲以八折低价抛售所持半成的直道股份。”
李沐此言一出,满座俱憾,李沐所持的直道股份虽说只有半成,可按今日的价格,那也值五百万贯啊,如此数量的抛售,恐怕京城中没多少家能吃得下。
韩仲良道:“李县伯,此事非同小可,贸然抛售,恐怕引来京中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