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明知道自己与他有杀父之仇,却依然为自己献计献策,勤勉王事。
如果不是父子天性,恐怕怎么也解释不通吧?
想到这,李世民几乎已经确认。
李沐,就是他与沈氏的孩子。
人只要是钻了牛角尖,所有的一切都会依照既定的路线去想象,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可能性。
李世民此时亦然。
更关键之处在于,不是皇室密事,容不得他人闻知。
没有人以旁观者的身份为他解惑。
唯一跪在面前的李靖,更不会替李世民指明方向。
十一年了,终于找到他了。李世民心中有种想竭力嘶吼的冲动。
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心中自责,没有好好保护沈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更后悔因为忌惮长孙无垢,怕她对沈氏肚子里的孩子不利,没有将沈氏接到秦王府中好生照顾,而是将她安置在通义坊的一处宅子里。
否则也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
当年若不是因为确认是李建成派人掳走了沈氏,自己或许还下不了决心,立即发动玄武门之变,更不可能亲手射杀自己的胞兄李建成。
李世民沉浸在莫名的狂喜之中,如同得到了原以为失去的珍贵东西一般,他在心里默默地感谢苍天对他的眷顾。
许久之后,李世民渐渐回过神来。
他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靖,缓缓说道:“李靖,你确定李沐的生辰是二月初九?”
李靖与李世民对视着,平静地答道:“臣确定。”
李世民仰头深吸一口气道:“知道此事的,除你之外,还有何人?”
“臣不知道太上皇是否还有告诉别人,但既然太上皇令臣将遗诏呈给陛下亲启,便不可能再将此事透露给别人,所以,臣以为此事除了皇上和臣,应该没有别人知晓了。”
李世民幽幽问道:“秦琼也不知情吗?”
李靖知道此时如果说错一句话,就能使秦琼丧命,他仔细斟酌一番答道:“翼国公可能得到太上皇旨意,保护李沐安全,但李沐是陛下之子的事,太上皇未必会告诉翼国公,至少,在臣与翼国公交谈时,翼国公未有丝毫知情的意思。”
李世民闻言长长吐出一口气。
父亲说得对,这是一个宗室的耻辱,兄弟相残的导火线竟是为了一个女人。
而且是一个出身逆臣之家的女人。
这绝对不公之于众,那么李沐的身份就得保密。
另外,李世民也无法将实情告诉长孙无垢,如果长孙无垢知道了此事,就算她不介意,也会引来轩然大波。
如果李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那不过就是大唐多了一个亲王罢了。
可李沐小小年纪,却掌管着神机卫、交通监还有即将设立的钱庄,如此的能为,会令朝野再次陷入动荡,从龙之功,谁不眼红?
长孙无垢所出三子,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晋王李治,及聚集他们身边的大臣们,因为平白多出一个有能为的皇子来,必会对李沐虎视眈眈,私下加害李沐。
而李沐自然不肯束手就擒,由此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这是李世民最不想看到的。
朝堂之中,所有人现在都已经确认李沐是李建成的儿子了,突然得知李沐是自己孩子,那就又是一场烧乱。
或许,遵从父亲的旨意,暗中将李沐过继给李建成,是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PS:李世民过继儿子给李建成是史实,史载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李建成为嗣。)
将错就错?
对,那就将错就错。
李世民在心里点头,如此既保全了李沐,又能留下李沐为自己效力。
他还想到,让李沐以李建成之子的名义吸引那些心有异志的人,让他们一个一个显出原形来,自己就能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委屈了这孩子了。李世民直到此时,才感到对李沐抱有一丝歉疚来。
想到这,李世民对李靖说道:“李靖,朕还能相信你吗?”
李靖叩首道:“臣对皇上,从来没有二心。”
“那就好。朕决定奉太上皇旨意,册封李沐为嗣王,只是如此一来,朝中必有人会反对,朕要你会同秦琼,在朝堂上支持朕的决定。同时,朝野间更会有人对李沐不利,朕要让你暗中保护李沐,你意下如何?”
“皇上圣明,臣谨遵陛下旨意。”李靖的心里总算落下一块大石了,他心中暗赞道,上皇啊上皇,你的局布得真是天衣无缝啊。
李世民继续道:“朕原本想让李沐进国子监,可如今是不成了,没有嗣王进国子监读书的道理,可李沐毕竟年少,朕想给他选个师傅,一来教导他恪守尊卑,二来也可辅佐他为大唐出力。你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李靖听了心中一跳,这人选可不是自己能举荐的,李世民这还是在试探。
与其说是选先生,更不如说是选密谍来得更准确。
就算李世民相信了李沐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忘记派人在李沐身边监视。
帝王之道啊,果然是孤家寡人。
可李靖不得不答,他说道:“臣以为特进魏征合适。”
李靖这是明知道李世民不可能接受自己举荐的人,故意说了魏征的名字,这也好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心中坦荡。
因为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谋臣,自己现在是知道李沐是李世民儿子的情况下,还举荐魏征给李沐做先生,那就说明自己没有非份的想法。
果然,李世民听了之后,轻叹道:“朕心里原本是想让民部尚书韩仲良做李沐的师傅。”
李靖赶紧打蛇上棍道:“陛下英明。”
却不想李世民话锋一转道:“可爱卿此荐有理,魏征正直,让他教导李沐,朕就不用担心此子长大之后忤逆朕了。”
李靖张口结舌,他想不通为何李世民突然改变主意。
李世民道:“那就这样,让魏征、韩仲良同时教导李沐,爱卿以为如何?”
李靖只能应道:“陛下英明。”
“朕能给他的,恐怕也就这么多了。”
如果不是父子天性,恐怕怎么也解释不通吧?
想到这,李世民几乎已经确认。
李沐,就是他与沈氏的孩子。
人只要是钻了牛角尖,所有的一切都会依照既定的路线去想象,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可能性。
李世民此时亦然。
更关键之处在于,不是皇室密事,容不得他人闻知。
没有人以旁观者的身份为他解惑。
唯一跪在面前的李靖,更不会替李世民指明方向。
十一年了,终于找到他了。李世民心中有种想竭力嘶吼的冲动。
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心中自责,没有好好保护沈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更后悔因为忌惮长孙无垢,怕她对沈氏肚子里的孩子不利,没有将沈氏接到秦王府中好生照顾,而是将她安置在通义坊的一处宅子里。
否则也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
当年若不是因为确认是李建成派人掳走了沈氏,自己或许还下不了决心,立即发动玄武门之变,更不可能亲手射杀自己的胞兄李建成。
李世民沉浸在莫名的狂喜之中,如同得到了原以为失去的珍贵东西一般,他在心里默默地感谢苍天对他的眷顾。
许久之后,李世民渐渐回过神来。
他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靖,缓缓说道:“李靖,你确定李沐的生辰是二月初九?”
李靖与李世民对视着,平静地答道:“臣确定。”
李世民仰头深吸一口气道:“知道此事的,除你之外,还有何人?”
“臣不知道太上皇是否还有告诉别人,但既然太上皇令臣将遗诏呈给陛下亲启,便不可能再将此事透露给别人,所以,臣以为此事除了皇上和臣,应该没有别人知晓了。”
李世民幽幽问道:“秦琼也不知情吗?”
李靖知道此时如果说错一句话,就能使秦琼丧命,他仔细斟酌一番答道:“翼国公可能得到太上皇旨意,保护李沐安全,但李沐是陛下之子的事,太上皇未必会告诉翼国公,至少,在臣与翼国公交谈时,翼国公未有丝毫知情的意思。”
李世民闻言长长吐出一口气。
父亲说得对,这是一个宗室的耻辱,兄弟相残的导火线竟是为了一个女人。
而且是一个出身逆臣之家的女人。
这绝对不公之于众,那么李沐的身份就得保密。
另外,李世民也无法将实情告诉长孙无垢,如果长孙无垢知道了此事,就算她不介意,也会引来轩然大波。
如果李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那不过就是大唐多了一个亲王罢了。
可李沐小小年纪,却掌管着神机卫、交通监还有即将设立的钱庄,如此的能为,会令朝野再次陷入动荡,从龙之功,谁不眼红?
长孙无垢所出三子,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晋王李治,及聚集他们身边的大臣们,因为平白多出一个有能为的皇子来,必会对李沐虎视眈眈,私下加害李沐。
而李沐自然不肯束手就擒,由此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这是李世民最不想看到的。
朝堂之中,所有人现在都已经确认李沐是李建成的儿子了,突然得知李沐是自己孩子,那就又是一场烧乱。
或许,遵从父亲的旨意,暗中将李沐过继给李建成,是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PS:李世民过继儿子给李建成是史实,史载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李建成为嗣。)
将错就错?
对,那就将错就错。
李世民在心里点头,如此既保全了李沐,又能留下李沐为自己效力。
他还想到,让李沐以李建成之子的名义吸引那些心有异志的人,让他们一个一个显出原形来,自己就能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委屈了这孩子了。李世民直到此时,才感到对李沐抱有一丝歉疚来。
想到这,李世民对李靖说道:“李靖,朕还能相信你吗?”
李靖叩首道:“臣对皇上,从来没有二心。”
“那就好。朕决定奉太上皇旨意,册封李沐为嗣王,只是如此一来,朝中必有人会反对,朕要你会同秦琼,在朝堂上支持朕的决定。同时,朝野间更会有人对李沐不利,朕要让你暗中保护李沐,你意下如何?”
“皇上圣明,臣谨遵陛下旨意。”李靖的心里总算落下一块大石了,他心中暗赞道,上皇啊上皇,你的局布得真是天衣无缝啊。
李世民继续道:“朕原本想让李沐进国子监,可如今是不成了,没有嗣王进国子监读书的道理,可李沐毕竟年少,朕想给他选个师傅,一来教导他恪守尊卑,二来也可辅佐他为大唐出力。你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李靖听了心中一跳,这人选可不是自己能举荐的,李世民这还是在试探。
与其说是选先生,更不如说是选密谍来得更准确。
就算李世民相信了李沐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忘记派人在李沐身边监视。
帝王之道啊,果然是孤家寡人。
可李靖不得不答,他说道:“臣以为特进魏征合适。”
李靖这是明知道李世民不可能接受自己举荐的人,故意说了魏征的名字,这也好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心中坦荡。
因为魏征曾经是李建成的谋臣,自己现在是知道李沐是李世民儿子的情况下,还举荐魏征给李沐做先生,那就说明自己没有非份的想法。
果然,李世民听了之后,轻叹道:“朕心里原本是想让民部尚书韩仲良做李沐的师傅。”
李靖赶紧打蛇上棍道:“陛下英明。”
却不想李世民话锋一转道:“可爱卿此荐有理,魏征正直,让他教导李沐,朕就不用担心此子长大之后忤逆朕了。”
李靖张口结舌,他想不通为何李世民突然改变主意。
李世民道:“那就这样,让魏征、韩仲良同时教导李沐,爱卿以为如何?”
李靖只能应道:“陛下英明。”
“朕能给他的,恐怕也就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