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衙门只有正门可以出入,这是为了防止内外勾结,营私舞弊。
朝廷有律,凡私开小门者,皆属违法。
这也是后世“开后门”说法的起源。
再往里走就是正堂,整座府衙的核心之所。
李沐进了正堂,也不谦让,坐在了正堂的主位上。
有衙役在李沐左边安放了一个凳子,魏征便在那落座。
所有官吏默默地按品阶陆续落座。
这便是李沐新官到任的第一次全员会议。
虽说有些越权了,因为杭州刺史是魏征。
可魏征还有一个职位是都督府长史,二人心里都明白,杭州已经成了李沐的禁脔。
所以,刺史都没意见,下边的僚属哪会这么不识趣?
“今日临时聚集诸位商议干旱一事。”李沐直言道,“孤听闻钱塘有西湖,莫非也干涸了吗?”
此言一出,官员们都交头接耳起来。
别驾黄晟起身道:“禀殿下,钱塘没有西湖,只有东湖,也就是钱塘湖。”
李沐一愣,随即会意到此时确实没有西湖,州府所在地钱塘在湖的西面,自然叫东湖了。
而此时不叫东湖,而叫钱塘湖。
“对,对,孤记错了,是叫钱塘湖。”
黄晟道:“钱塘湖有人,可距城有二十余里,眼下因干旱水位降低,河岸至取水处有一里的泥沼,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其中,故百姓宁可多跑十里地,去吴山脚下取水,也不敢取钱塘湖水。”
李沐道:“那就不能征集百姓,将钱塘湖之水引入城中吗?”
“殿下有所不知,杭州府八县,在籍人口才二十多万,钱塘县算是人口最多的,也才万户,五万余人。引钱塘湖水说易行难,没有上万劳役花一两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办到。”
李沐皱眉道:“就不能从各县征集吗?”
“如果从各县征集民夫,地里的庄稼怎么办,一两月的时间,可能令百姓颗粒无收。”
“难道任由干旱施虐,就不会令百姓颗粒无收吗?”
黄晟无言以答,沉默着坐下。
钱塘县令张仁愿起身道:“禀殿下,下官以为别驾所言在理。杭州府人口稀少,任由干旱施虐,固然会造成欠收,但至少不会绝收。可如果征发民夫,势必会造成颗粒无收。半个月以来,钱塘粮价飞涨,短短十天,米价已经从一文一斤涨到了二文一斤,上涨势头还在继续。如果再征发民夫,恐怕还得再翻一番,到时就真可能大乱了。”
李沐听了有所意动,可心里还是震惊的,长安粮价一文钱两斤,杭州没涨前就是一文一斤,两地的价格居然相差一倍。
果然是长安城适宜居啊。
可李沐来此的目的与别的官员不一样,他的打算是营造一个根据地。
而不是象别的地方官打一枪换个地方,混完三年就走人。
今年的干旱得过且过,那明年呢,下一次干旱呢?
而且李沐的打算是要让杭州成为一个聚集百万人之众的大城市,那么基础设施的建造就势在必行。
李沐道:“孤意已决,州府下通告于各县,即日起修渠引水,每户出一壮丁。”
黄晟、沈乐文、郭义等七八人站起来劝阻道:“殿下不可。”
黄晟道:“每户征发一壮丁,如此,地中作物便会荒芜,全靠此过活,百姓白白干一两个月的徭役,地里又颗粒无收,势必引起大乱,殿下三思啊。”
李沐奇怪道:“孤说过让百姓白干活吗?在通告上注明,每人每天付给五文工钱,当日付给。”
这话一出,府衙的官都坐不住了。
黄晟首先道:“殿下,征发一万民夫,一天就是五十贯,钱从何来?”
李沐扫了一眼众官员道:“府衙没钱吗?”
黄晟叹道:“州府衙门库中仅余三百八十贯,这还是府衙中各位同僚的俸禄钱。”
李沐一怔,我去,这还是杭州吗?
可想到当日韩仲良言及国库存余都不足二百万贯,李沐也就不以为怪了。
既然是官员俸禄,李沐自然不会去触犯众怒了。
好在所需钱财不多。
李沐算了算,人工其实不贵,一万人一个月也就一千五百贯,贵在引水使用的材料。
大致来说,估计一万贯上下。
于是李沐道:“工钱由孤来负担,就当是孤送于杭州百姓的见面礼吧。”
说完转头问苏定方道:“带来的水泥还有吗?”
苏定方道:“建造房屋用去了一部分,余下的都在码头仓库堆着。”
“那就好。”
官员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是没见过好官,可没见过象李沐这般挥霍的好官。
这时,钱塘县令张仁愿道:“下官有个建议。”
“但说无妨。”
“殿下既然已经决定引水入城,那发给民夫工钱不如直接发粮食。”
“此话何意?”
“如今米价飞涨,五文钱只能买二斤半米,明后日可能就只能买二斤了,百姓每户出了壮丁,家中妻儿父母需要养活,如果一户没有二斤以上的米保证生活所需,殿下的仁举恐怕反成了恶行。”
李沐想了想问苏定方:“此次船运来多少军粮?”
“五十万斤。”
五十万斤,听着很多,可如果去分配给一万民夫,供他们全家吃,恐怕也就只能支撑半个月。
这还需要留在一部分供给神机卫。
“苏将军回去将粮食留出二十万斤,其余三十万斤先借给杭州府,充当民夫工钱。”
“是。”
“李师。”
“臣在。”
“传令李沂,立即发运六十万斤粮食来。”
“是。”
可从长安运到杭州,至少也得半个月,况且这么多粮食还得购买筹措,没个一个月,恐怕到不了。
李沐对黄晟道:“那就依张县令所言,每人每天以三斤粮食做为工钱,每日发放。”
黄晟这次没有意见了,他应道:“下官遵命。”
本来要离开的越州刺史宁纯听着李沐的一番调配,起身道:“都督若不嫌弃,下官回越州府为都督调三十万斤粮食,只解燃眉之急。”
李沐听了大喜,冲宁纯点头示意道:“那就感谢宁刺史雪中送炭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朝廷有律,凡私开小门者,皆属违法。
这也是后世“开后门”说法的起源。
再往里走就是正堂,整座府衙的核心之所。
李沐进了正堂,也不谦让,坐在了正堂的主位上。
有衙役在李沐左边安放了一个凳子,魏征便在那落座。
所有官吏默默地按品阶陆续落座。
这便是李沐新官到任的第一次全员会议。
虽说有些越权了,因为杭州刺史是魏征。
可魏征还有一个职位是都督府长史,二人心里都明白,杭州已经成了李沐的禁脔。
所以,刺史都没意见,下边的僚属哪会这么不识趣?
“今日临时聚集诸位商议干旱一事。”李沐直言道,“孤听闻钱塘有西湖,莫非也干涸了吗?”
此言一出,官员们都交头接耳起来。
别驾黄晟起身道:“禀殿下,钱塘没有西湖,只有东湖,也就是钱塘湖。”
李沐一愣,随即会意到此时确实没有西湖,州府所在地钱塘在湖的西面,自然叫东湖了。
而此时不叫东湖,而叫钱塘湖。
“对,对,孤记错了,是叫钱塘湖。”
黄晟道:“钱塘湖有人,可距城有二十余里,眼下因干旱水位降低,河岸至取水处有一里的泥沼,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其中,故百姓宁可多跑十里地,去吴山脚下取水,也不敢取钱塘湖水。”
李沐道:“那就不能征集百姓,将钱塘湖之水引入城中吗?”
“殿下有所不知,杭州府八县,在籍人口才二十多万,钱塘县算是人口最多的,也才万户,五万余人。引钱塘湖水说易行难,没有上万劳役花一两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办到。”
李沐皱眉道:“就不能从各县征集吗?”
“如果从各县征集民夫,地里的庄稼怎么办,一两月的时间,可能令百姓颗粒无收。”
“难道任由干旱施虐,就不会令百姓颗粒无收吗?”
黄晟无言以答,沉默着坐下。
钱塘县令张仁愿起身道:“禀殿下,下官以为别驾所言在理。杭州府人口稀少,任由干旱施虐,固然会造成欠收,但至少不会绝收。可如果征发民夫,势必会造成颗粒无收。半个月以来,钱塘粮价飞涨,短短十天,米价已经从一文一斤涨到了二文一斤,上涨势头还在继续。如果再征发民夫,恐怕还得再翻一番,到时就真可能大乱了。”
李沐听了有所意动,可心里还是震惊的,长安粮价一文钱两斤,杭州没涨前就是一文一斤,两地的价格居然相差一倍。
果然是长安城适宜居啊。
可李沐来此的目的与别的官员不一样,他的打算是营造一个根据地。
而不是象别的地方官打一枪换个地方,混完三年就走人。
今年的干旱得过且过,那明年呢,下一次干旱呢?
而且李沐的打算是要让杭州成为一个聚集百万人之众的大城市,那么基础设施的建造就势在必行。
李沐道:“孤意已决,州府下通告于各县,即日起修渠引水,每户出一壮丁。”
黄晟、沈乐文、郭义等七八人站起来劝阻道:“殿下不可。”
黄晟道:“每户征发一壮丁,如此,地中作物便会荒芜,全靠此过活,百姓白白干一两个月的徭役,地里又颗粒无收,势必引起大乱,殿下三思啊。”
李沐奇怪道:“孤说过让百姓白干活吗?在通告上注明,每人每天付给五文工钱,当日付给。”
这话一出,府衙的官都坐不住了。
黄晟首先道:“殿下,征发一万民夫,一天就是五十贯,钱从何来?”
李沐扫了一眼众官员道:“府衙没钱吗?”
黄晟叹道:“州府衙门库中仅余三百八十贯,这还是府衙中各位同僚的俸禄钱。”
李沐一怔,我去,这还是杭州吗?
可想到当日韩仲良言及国库存余都不足二百万贯,李沐也就不以为怪了。
既然是官员俸禄,李沐自然不会去触犯众怒了。
好在所需钱财不多。
李沐算了算,人工其实不贵,一万人一个月也就一千五百贯,贵在引水使用的材料。
大致来说,估计一万贯上下。
于是李沐道:“工钱由孤来负担,就当是孤送于杭州百姓的见面礼吧。”
说完转头问苏定方道:“带来的水泥还有吗?”
苏定方道:“建造房屋用去了一部分,余下的都在码头仓库堆着。”
“那就好。”
官员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是没见过好官,可没见过象李沐这般挥霍的好官。
这时,钱塘县令张仁愿道:“下官有个建议。”
“但说无妨。”
“殿下既然已经决定引水入城,那发给民夫工钱不如直接发粮食。”
“此话何意?”
“如今米价飞涨,五文钱只能买二斤半米,明后日可能就只能买二斤了,百姓每户出了壮丁,家中妻儿父母需要养活,如果一户没有二斤以上的米保证生活所需,殿下的仁举恐怕反成了恶行。”
李沐想了想问苏定方:“此次船运来多少军粮?”
“五十万斤。”
五十万斤,听着很多,可如果去分配给一万民夫,供他们全家吃,恐怕也就只能支撑半个月。
这还需要留在一部分供给神机卫。
“苏将军回去将粮食留出二十万斤,其余三十万斤先借给杭州府,充当民夫工钱。”
“是。”
“李师。”
“臣在。”
“传令李沂,立即发运六十万斤粮食来。”
“是。”
可从长安运到杭州,至少也得半个月,况且这么多粮食还得购买筹措,没个一个月,恐怕到不了。
李沐对黄晟道:“那就依张县令所言,每人每天以三斤粮食做为工钱,每日发放。”
黄晟这次没有意见了,他应道:“下官遵命。”
本来要离开的越州刺史宁纯听着李沐的一番调配,起身道:“都督若不嫌弃,下官回越州府为都督调三十万斤粮食,只解燃眉之急。”
李沐听了大喜,冲宁纯点头示意道:“那就感谢宁刺史雪中送炭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