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摇摇头道:“杀他没用,若长孙涣死了,继承的第一顺位是长孙冲,长孙冲更是不肯为我效力了。何况,孤与长孙涣毕竟有结义之情份,这事孤做不得。”
魏征、马周沉默下来。
此事确实难办,长孙涣若是别人还好,可偏偏是长孙无忌的儿子。
虽说与长孙无忌有恨,毕竟是长孙无忌将长孙涣和长孙涣的生母逐出了家门。
可血浓于水,谁敢保证,长孙涣会不会突然念及亲情,临阵倒戈呢?
眼下李沐虽然势大,但毕竟在长安,李世民依旧掌控着数十万军队,依旧是大唐皇帝。
如果以利诱之,谁能比皇帝给出的东西更多?
李沐道:“就按魏公所言,去城外堵长孙涣,不过不是派人,而是孤亲自去。”
李沐这是要以结义之情,去感昭长孙涣了。
魏征、马周皆没有反对。
……。
韩琼坐李婉顺的马车回府,这一路上两女子相谈甚欢。
与之前的手帕之交不同。
如今一个是想着对方将会是自己的弟媳,另一个想着对方将会是自己的大姑子。
双方都使着劲地迎合着对方,自然是一片融洽。
到了韩府,李婉顺谢绝了韩琼的挽留回府去了。
韩琼按捺住心中的欣喜进了府门。
迎面就看见母亲双眼红肿,哭得是那叫一个梨花带雨啊。
“母亲,出什么事了?”
“琼儿啊,你爹被歹人行刺,如今还在昏迷之中。”
“啊?”韩琼一声惊呼,“爹爹现在何处?”
此时,许青云从后院出来,“夫人,韩相醒了。”
母女俩人顾不得再说话,拔腿往后院飞奔而去。
韩仲良醒了,只是声音微弱。
过了花甲之年,还遭遇这种程度的伤害,能活过来算是上天眷顾了。
看着床榻前哭泣不止的许氏、儿子和爱女。
韩仲良费力地说道:“我……没事,夫人和瑗儿……先出去,我有话……对琼儿……说。”
许氏和韩瑗心中奇怪,但不敢此时忤逆韩仲良之意,怕韩仲良急切起来,伤势变重。
于是,韩瑗搀扶着母亲退出屋外。
韩仲良又许意父女出去,他确实是有些忌惮。
原本打算舍身取义,不想最后还是活下来了。
既然活下来了,韩仲良自然没有再去死一次的觉悟。
那么,交给韩琼的信就成了韩仲良最想知道的事情。
这话不能当着夫人和儿子的面问,更不能当着许意父女的面问。
万一走漏了风声,不但会坏了李沐的事,还让自己今日这一箭白挨了。
“琼儿。”
“父亲,琼儿在呢。”韩琼握着韩仲良颤巍巍伸来的手,回答道。
“为父……给你的信,可交给了殿下?”
“已经交给殿下了。”
“哎……。”韩仲良轻叹了一声。
韩琼问道:“父亲为何叹气,莫非琼儿不该将信交给殿下吗?”
“若今日……为父死了,也就罢了。可信偏偏为父……活过来了,这信被殿下看了,倒象是为父挟恩……图报了。”
韩琼听闻,骤然醒悟过来。
她一直不明白,为何李沐看了父亲的信,会态度大变。
敢情是父亲用命在帮李沐做事,才换得李沐改变心意。
想到此处,韩琼眼泪迸出,“父亲,你今日遇刺可是为了襄助殿下?”
韩仲良知道爱女聪慧,也没有隐瞒她的意思,便轻轻点头道:“琼儿,这是天大的秘密,切不可走漏了……风声。”
韩琼泣道:“为了一个王妃位,父亲以命相报,何至于此啊?父亲,你让孩儿如何自处?孩儿不想嫁进王府了。”
这话说得有些诛心,当然,在韩琼看来也说得通。
毕竟李婉顺来府中议亲在前,韩仲良将信交给韩琼在后。
韩琼理解成父亲为了让自己顺利入选王妃,而拼着老命为李沐立功,也顺理成章。
故才有了此言。
韩仲良听闻,是真急了,被噎得咳嗽起来。
他是知道爱女脾气的,从小娇宠着,这万一真要是闹出事来,不说面子过不去,就说万一韩琼不小心吐露出一星半点,就坏了大事了。
韩琼吓得赶紧为父亲抚胸顺气。
韩仲良缓过气来,“琼儿不可胡吣,就算……没有郡主前来议亲,为父既然追随于殿下,也该为殿下效忠用命。交给你的信,为父几天前就写好了,并非……是贪图王妃之位,而是殿下确实遇到了难事。”
韩琼半信半疑地问道:“父亲此言当真?”
“为父……有何理由骗你?”韩仲良喘了口气道,“信之事,你不可对任何人说,就当从来没有过此事。为父赶走你母亲和兄长,就是为了叮嘱你。”
韩琼含泪道:“孩儿谨记。”
韩仲良道:“听你口气,想来隐太子妃和……殿下是应允了这桩亲事?”
韩琼有些恼意道:“开始殿下象是不乐意,可看了父亲的信之后,殿下便应了。”
韩仲良看着女儿,轻叹道:“琼儿啊,殿下能允,就说明他还是……中意你的,否则……就算为父死了,殿下也不会应允这桩婚事,你万……万不可多心。”
韩琼道:“多言伤神,父亲伤重,若无他事,先静养着,不要说话了。”
韩仲良点点头闭上了眼睛,“好好在家,不要出门。”
韩琼道:“孩儿遵命。”
……。
此时在洛阳永寿县,长孙氏祖宅。
为长孙无忌守孝的长孙冲夫妇和长孙涣,此时正在商议,如何应对李世民的夺情起复诏令。
“陛下此次下诏令我起复,恐怕还是为了与摄政王争夺皇家银行的股权一事。依大哥之见,我该回去吗?”
长孙冲为人谦恭、低调,为官也是清廉、刚正,与长孙无忌的性格格格不入。
倒真不象是长孙无忌的种。
当然,这与长孙冲出身名门,万事不须自己操心有关。
所谓数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长孙涣对长孙冲这个兄长很亲近和尊重的。
“二弟,父亲新丧,你我还是热孝之身,既然你能猜到陛下用意,你我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魏征、马周沉默下来。
此事确实难办,长孙涣若是别人还好,可偏偏是长孙无忌的儿子。
虽说与长孙无忌有恨,毕竟是长孙无忌将长孙涣和长孙涣的生母逐出了家门。
可血浓于水,谁敢保证,长孙涣会不会突然念及亲情,临阵倒戈呢?
眼下李沐虽然势大,但毕竟在长安,李世民依旧掌控着数十万军队,依旧是大唐皇帝。
如果以利诱之,谁能比皇帝给出的东西更多?
李沐道:“就按魏公所言,去城外堵长孙涣,不过不是派人,而是孤亲自去。”
李沐这是要以结义之情,去感昭长孙涣了。
魏征、马周皆没有反对。
……。
韩琼坐李婉顺的马车回府,这一路上两女子相谈甚欢。
与之前的手帕之交不同。
如今一个是想着对方将会是自己的弟媳,另一个想着对方将会是自己的大姑子。
双方都使着劲地迎合着对方,自然是一片融洽。
到了韩府,李婉顺谢绝了韩琼的挽留回府去了。
韩琼按捺住心中的欣喜进了府门。
迎面就看见母亲双眼红肿,哭得是那叫一个梨花带雨啊。
“母亲,出什么事了?”
“琼儿啊,你爹被歹人行刺,如今还在昏迷之中。”
“啊?”韩琼一声惊呼,“爹爹现在何处?”
此时,许青云从后院出来,“夫人,韩相醒了。”
母女俩人顾不得再说话,拔腿往后院飞奔而去。
韩仲良醒了,只是声音微弱。
过了花甲之年,还遭遇这种程度的伤害,能活过来算是上天眷顾了。
看着床榻前哭泣不止的许氏、儿子和爱女。
韩仲良费力地说道:“我……没事,夫人和瑗儿……先出去,我有话……对琼儿……说。”
许氏和韩瑗心中奇怪,但不敢此时忤逆韩仲良之意,怕韩仲良急切起来,伤势变重。
于是,韩瑗搀扶着母亲退出屋外。
韩仲良又许意父女出去,他确实是有些忌惮。
原本打算舍身取义,不想最后还是活下来了。
既然活下来了,韩仲良自然没有再去死一次的觉悟。
那么,交给韩琼的信就成了韩仲良最想知道的事情。
这话不能当着夫人和儿子的面问,更不能当着许意父女的面问。
万一走漏了风声,不但会坏了李沐的事,还让自己今日这一箭白挨了。
“琼儿。”
“父亲,琼儿在呢。”韩琼握着韩仲良颤巍巍伸来的手,回答道。
“为父……给你的信,可交给了殿下?”
“已经交给殿下了。”
“哎……。”韩仲良轻叹了一声。
韩琼问道:“父亲为何叹气,莫非琼儿不该将信交给殿下吗?”
“若今日……为父死了,也就罢了。可信偏偏为父……活过来了,这信被殿下看了,倒象是为父挟恩……图报了。”
韩琼听闻,骤然醒悟过来。
她一直不明白,为何李沐看了父亲的信,会态度大变。
敢情是父亲用命在帮李沐做事,才换得李沐改变心意。
想到此处,韩琼眼泪迸出,“父亲,你今日遇刺可是为了襄助殿下?”
韩仲良知道爱女聪慧,也没有隐瞒她的意思,便轻轻点头道:“琼儿,这是天大的秘密,切不可走漏了……风声。”
韩琼泣道:“为了一个王妃位,父亲以命相报,何至于此啊?父亲,你让孩儿如何自处?孩儿不想嫁进王府了。”
这话说得有些诛心,当然,在韩琼看来也说得通。
毕竟李婉顺来府中议亲在前,韩仲良将信交给韩琼在后。
韩琼理解成父亲为了让自己顺利入选王妃,而拼着老命为李沐立功,也顺理成章。
故才有了此言。
韩仲良听闻,是真急了,被噎得咳嗽起来。
他是知道爱女脾气的,从小娇宠着,这万一真要是闹出事来,不说面子过不去,就说万一韩琼不小心吐露出一星半点,就坏了大事了。
韩琼吓得赶紧为父亲抚胸顺气。
韩仲良缓过气来,“琼儿不可胡吣,就算……没有郡主前来议亲,为父既然追随于殿下,也该为殿下效忠用命。交给你的信,为父几天前就写好了,并非……是贪图王妃之位,而是殿下确实遇到了难事。”
韩琼半信半疑地问道:“父亲此言当真?”
“为父……有何理由骗你?”韩仲良喘了口气道,“信之事,你不可对任何人说,就当从来没有过此事。为父赶走你母亲和兄长,就是为了叮嘱你。”
韩琼含泪道:“孩儿谨记。”
韩仲良道:“听你口气,想来隐太子妃和……殿下是应允了这桩亲事?”
韩琼有些恼意道:“开始殿下象是不乐意,可看了父亲的信之后,殿下便应了。”
韩仲良看着女儿,轻叹道:“琼儿啊,殿下能允,就说明他还是……中意你的,否则……就算为父死了,殿下也不会应允这桩婚事,你万……万不可多心。”
韩琼道:“多言伤神,父亲伤重,若无他事,先静养着,不要说话了。”
韩仲良点点头闭上了眼睛,“好好在家,不要出门。”
韩琼道:“孩儿遵命。”
……。
此时在洛阳永寿县,长孙氏祖宅。
为长孙无忌守孝的长孙冲夫妇和长孙涣,此时正在商议,如何应对李世民的夺情起复诏令。
“陛下此次下诏令我起复,恐怕还是为了与摄政王争夺皇家银行的股权一事。依大哥之见,我该回去吗?”
长孙冲为人谦恭、低调,为官也是清廉、刚正,与长孙无忌的性格格格不入。
倒真不象是长孙无忌的种。
当然,这与长孙冲出身名门,万事不须自己操心有关。
所谓数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长孙涣对长孙冲这个兄长很亲近和尊重的。
“二弟,父亲新丧,你我还是热孝之身,既然你能猜到陛下用意,你我还是不要参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