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亮了,面对最后一次突围的机会,生死存亡之际,不管什么底牌都得拿出来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尤其重要的是,他们这一招回马枪,杀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谁能想到,前面打的惨烈之际,却暗中集结‘精’锐,突然一记回马枪了?
而在夜雨中,这一记回马枪,更是难以防范。最起码,一开始是这样的:燕子口出口处的红军战士,除了机炮连的重武器在咆哮外,突击连的人万万全全当了观众——他们使用的是盒子炮,离有效‘射’击距离太远的话,打还不如不打,完全是‘浪’费子弹嘛。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敌人的指挥官实在是狡诈,或者说过于小心了。在一片枪炮声中,敌骑兵集中了‘精’锐一直‘摸’到了出口处六七十米远的地方,然后,他不是趁着雨夜和战场枪炮声的掩护悍然发起冲锋——六七十米远,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几个呼吸之间的事,哪怕机炮连和突击连准备的再充足,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敌人形成大规模杀伤。可敌骑兵的指挥官聪明反被聪明误,居然不是第一时间冲锋,而是选择了炮击的同时,他们发起冲锋。
“咻~!咻~!咻~!”
机炮连炮击敌骑兵,打的正爽的时候,突然,身边就有三发炮弹爆炸——夜雨的掩护,加上他们不停的往敌人脑袋上落炮弹,天空中的“咻咻”声不绝于耳,根本就让人分不清敌人的炮弹飞来时划破天空的声响。
“轰!轰!轰!”
好在他们还算谨慎,炮兵临时阵地的位置并没有靠前,因而没有暴‘露’直接的火‘射’点。加上敌人的第一发炮弹完全是试炮‘性’质,所以,这三发炮弹没有直接命中红军炮兵临时阵地。可就这,也付出了两死三伤的损伤。
胡连长一看,跳起来大喊“向左边转移阵地。”
同时,还有一人在大喊“小王,快带人去观察敌人炮兵的位置。”
而胡连长则补了一句“快把炮弹转移开。”
还有人在大叫“医护兵,快过来……担架,担架在哪……”
场面立马就显得有些慌‘乱’。
军人就是军人,不管有多慌‘乱’,但只要有命令,就能完全很好的执行,这不,炮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可敌人的使用的也是小钢炮,炮‘射’速也不慢,这不,第一‘波’炮弹后,如同确定了红军炮兵临时阵地一般,不到十五秒,第二‘波’炮弹就落下了。
“轰!轰!轰!”
好在胡连长经验丰富,转移的快,可还是又付出了一死三伤的代价。尤其是让人心痛的是,那个牺牲的年轻战士,原本是可以只伤不死的,但他为了保护炮弹箱,眼见敌人的炮弹就在身边落下,却硬生生地扑在自己抱着的炮弹箱上,被敌人的炮弹弹片打中脑袋,当场牺牲。
张青山怒眼圆睁的看着身后的机炮连战士被破击:死亡、受伤、惨叫……不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还得不断提醒大家别过去帮倒忙——一来,虽然被炸,可炮兵临时阵地上人手绝对够,大家再一窝蜂的上去帮忙,绝对会帮倒忙,给敌人的炮弹当靶子。二来,专业的东西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人手既然够了,那么,他们绝对清楚第一时间要抢救什么,你这么懵头懵脑的冲上去,反而添‘乱’不是?
更能体现敌炮兵厉害之处,或者说,体现他们经验丰富的是:他们对红军临时炮兵阵地炮击了一小会儿后,大概是因为见红军炮兵没有还击,觉得差不多了,又或者是为了彻底掩护主力突围,居然放弃了对红军炮兵阵地的穷追猛打,转而开始对付红军的重机枪阵地……
要不说,战地指挥官的经验决定这局部战役的走向。这不,一听没有炮弹声响起,胡连长只稍稍等了三秒,立马脸‘色’一变,对着机枪手就大吼:“不好!敌人的炮兵要对轻、重机枪下手,快向左边转移!”
从转移速度上来说,重机枪绝对要比小钢炮难转移。但这就是经验的价值,他这一嗓子,挽救了那三‘挺’重机枪。
几个机枪手加上副手一听命令,立马抱起各自的重机枪和子弹箱就跑。不到五秒,炮弹就落在了他们原先所在地重机枪阵地上。虽然最后一个抱着子弹箱的副手被弹片击中而牺牲,但相对于三‘挺’重机枪全军覆没来说,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这个时候,已经管不了什么齐‘射’,或者是机炮配合了。胡连长根本就不等所有小钢炮重新架好,愤怒的对那个观察员大叫:“小王,报告敌炮兵的位置。”
等小王报告‘精’确位置坐标后,他转身下令发‘射’。
“咻!咻!”
两发炮弹几乎是齐头并进的打出去,但结果却有些诡异:根据观察员小王的报告,炮弹爆炸显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借着在爆炸中闪出一片亮光的瞬间,看到了结果,也看到了尘土飞扬,可就是没见到尸体,更别说接连的爆炸。
胡连长不信邪,直接把这儿的指挥权‘交’给副连长,亲自跑到重新架好的重机枪阵地,指着刚才小王报告的地方,让重机枪只管往那儿招呼,结果,无论重机枪对哪儿怎么扫‘射’,都得不到丝毫回应。
一个机枪手认为他在瞎指挥,是在‘浪’费子弹,实在有点受不了他了,忍不住叫道:“连长,他们不会偷偷转移了吧?”
按说,小钢炮的对战中,完全可以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而他这话也是正常思维。可胡连长一听,正要扬起的手稍稍停顿了一下后,猛地一指右边出口的方向,大叫:“给我往那打几枪试试。”
“噌!噌!噌……”
还真别说,经验老道就是法宝,他这一指,绝对是经验丰富的体现,立马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挺’重机枪对着他所指的方向一开火,那边立即传来了惨叫声。同时有敌人在大喊:“弟兄们,给我冲!”这下,根本就不用胡连长再说什么,众人都知道怎么做了。
胡连长倒是右手握拳,打在左手上,大为愤恨的叫了声:“太他妈气人了。”然后也不管这边的情况,赶紧跑回去继续指挥炮兵,对正向出口冲发起冲锋的敌人给与炮击。
后来从俘虏口中证实,敌人的炮兵没有趁胜追击,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掩护突围,否则,他们绝对没有放弃红军炮兵,转而去攻击红军重机枪的道理,哪怕在这种距离重机枪也能给与他们巨大的威胁,但炮兵的第一顺位对手只会是炮兵。
至于说他们给红军重机枪打了几发炮弹就没了下文,这不仅仅是那几个炮兵不想成为俘虏,自然要跟随主力突围,更重要的是,他们没炮弹了:说来也是一种巧合,敌骑兵团见前锋已经顺利穿过燕子口峡谷,就以为没有埋伏,便有些大意了,然后,位于中间的敌炮兵就有一个班顺着该营带着炮跟进。可这种大规模骑兵前进,炮弹自然是要集中在一起,方便运输。但问题是,这个炮兵班刚进入峡谷口,伏击战恰好就打响了,他们来不及回撤,只能跟着营部躲在中央,这一阻隔,就完蛋咯。所以,这个炮兵班自身也就带了半个基数的炮弹,打了一阵,没了炮弹也很正常。
而营部只是想用它们拖住红军的机炮连,因而,炮战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偷偷前进,想着等炮兵们彻底吸引了红军的注意力,而那时他们离出口最多也就三十来米的距离,到那时,红军就是想阻击他们也绝对无力回天了。
他们设想是好的,但万万没想到胡连长的经验是如此丰富,稍稍一琢磨,就识破了他们的轨迹,再稍稍以试探,就让他们彻底暴‘露’了。
这只是整个局部战争的战术对决,对于张青山而言,这些他都掺和不上了。
他虽然是连长,可因为受伤,战士们自然是要照顾他一些的。敌人炮击开始前,他的位置还算靠后,离红军临时炮兵阵地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但敌人的炮兵一向这儿开火,身边的战士们就不管不顾的把他往前移了十多米,算是比较靠近前沿阵地。这里,周围又没有值得敌人炮击的东西,算是比较安全。
可张青山不干了,怒想着:你们不就嫌我‘腿’脚不便么?老子还偏不信这个邪,非得让你们见识见识老子的本事。正好,以前跟副班长学过如何打机枪,便要向重机枪阵地爬去。
但是,敌人不知道这一片空地是没有值得重点照顾的军事价值,还琢磨着红军的炮兵转移肯定会通过这儿,便顺手往这儿落了三颗炮弹。
这个时候,负责照顾张青山的两个战士正在劝阻张青山移动。
听到炮弹落下的声音,张青山顺手抱住了左边那个战士的头,将其压在身下,同时,他也被右边那个战士给压在了身下。
等爆炸过后,张青山摇了摇头上的泥土,用力向上一撑,却感觉到身上一轻。扭头一看,那名战士就躺在身边,脑袋上‘插’着一小块弹片,牺牲了。
张青山大怒,正要继续爬,却猛地感觉身下的人也有点不对劲,摇了摇对方,没见反映,手放到对方鼻息处,对方还有呼吸。疑‘惑’的抱起对方的头,正要说话,却见对方微微睁开眼,张嘴想说什么,却见大口大口的献血流出……在对方身上一找,张青山气的眼珠子都要鼓出来了:对方的左腰处有好大一块弹片,场子都冒头了。
战友牺牲在眼前,是每一位中**人都无法忍受的耻辱!气的张青山脑袋一片空白,就想着一定要给这两位战友报仇,飞速爬向重机枪阵地。
结果,他离重机枪阵地还有三四米远时,敌炮兵正好对重机枪阵地发‘射’炮弹。
“轰!”
爆炸声一响,张青山觉得额头被什么东西重击了一下,眼前一黑,没了反映。
“轰!”
又一发炮弹恰好在张青山身边爆炸,炸起的泥土连带着雨水,直接将张青山盖住……天,麻麻亮了!
本书来自
尤其重要的是,他们这一招回马枪,杀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谁能想到,前面打的惨烈之际,却暗中集结‘精’锐,突然一记回马枪了?
而在夜雨中,这一记回马枪,更是难以防范。最起码,一开始是这样的:燕子口出口处的红军战士,除了机炮连的重武器在咆哮外,突击连的人万万全全当了观众——他们使用的是盒子炮,离有效‘射’击距离太远的话,打还不如不打,完全是‘浪’费子弹嘛。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敌人的指挥官实在是狡诈,或者说过于小心了。在一片枪炮声中,敌骑兵集中了‘精’锐一直‘摸’到了出口处六七十米远的地方,然后,他不是趁着雨夜和战场枪炮声的掩护悍然发起冲锋——六七十米远,对于骑兵来说,也就是几个呼吸之间的事,哪怕机炮连和突击连准备的再充足,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敌人形成大规模杀伤。可敌骑兵的指挥官聪明反被聪明误,居然不是第一时间冲锋,而是选择了炮击的同时,他们发起冲锋。
“咻~!咻~!咻~!”
机炮连炮击敌骑兵,打的正爽的时候,突然,身边就有三发炮弹爆炸——夜雨的掩护,加上他们不停的往敌人脑袋上落炮弹,天空中的“咻咻”声不绝于耳,根本就让人分不清敌人的炮弹飞来时划破天空的声响。
“轰!轰!轰!”
好在他们还算谨慎,炮兵临时阵地的位置并没有靠前,因而没有暴‘露’直接的火‘射’点。加上敌人的第一发炮弹完全是试炮‘性’质,所以,这三发炮弹没有直接命中红军炮兵临时阵地。可就这,也付出了两死三伤的损伤。
胡连长一看,跳起来大喊“向左边转移阵地。”
同时,还有一人在大喊“小王,快带人去观察敌人炮兵的位置。”
而胡连长则补了一句“快把炮弹转移开。”
还有人在大叫“医护兵,快过来……担架,担架在哪……”
场面立马就显得有些慌‘乱’。
军人就是军人,不管有多慌‘乱’,但只要有命令,就能完全很好的执行,这不,炮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可敌人的使用的也是小钢炮,炮‘射’速也不慢,这不,第一‘波’炮弹后,如同确定了红军炮兵临时阵地一般,不到十五秒,第二‘波’炮弹就落下了。
“轰!轰!轰!”
好在胡连长经验丰富,转移的快,可还是又付出了一死三伤的代价。尤其是让人心痛的是,那个牺牲的年轻战士,原本是可以只伤不死的,但他为了保护炮弹箱,眼见敌人的炮弹就在身边落下,却硬生生地扑在自己抱着的炮弹箱上,被敌人的炮弹弹片打中脑袋,当场牺牲。
张青山怒眼圆睁的看着身后的机炮连战士被破击:死亡、受伤、惨叫……不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还得不断提醒大家别过去帮倒忙——一来,虽然被炸,可炮兵临时阵地上人手绝对够,大家再一窝蜂的上去帮忙,绝对会帮倒忙,给敌人的炮弹当靶子。二来,专业的东西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人手既然够了,那么,他们绝对清楚第一时间要抢救什么,你这么懵头懵脑的冲上去,反而添‘乱’不是?
更能体现敌炮兵厉害之处,或者说,体现他们经验丰富的是:他们对红军临时炮兵阵地炮击了一小会儿后,大概是因为见红军炮兵没有还击,觉得差不多了,又或者是为了彻底掩护主力突围,居然放弃了对红军炮兵阵地的穷追猛打,转而开始对付红军的重机枪阵地……
要不说,战地指挥官的经验决定这局部战役的走向。这不,一听没有炮弹声响起,胡连长只稍稍等了三秒,立马脸‘色’一变,对着机枪手就大吼:“不好!敌人的炮兵要对轻、重机枪下手,快向左边转移!”
从转移速度上来说,重机枪绝对要比小钢炮难转移。但这就是经验的价值,他这一嗓子,挽救了那三‘挺’重机枪。
几个机枪手加上副手一听命令,立马抱起各自的重机枪和子弹箱就跑。不到五秒,炮弹就落在了他们原先所在地重机枪阵地上。虽然最后一个抱着子弹箱的副手被弹片击中而牺牲,但相对于三‘挺’重机枪全军覆没来说,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这个时候,已经管不了什么齐‘射’,或者是机炮配合了。胡连长根本就不等所有小钢炮重新架好,愤怒的对那个观察员大叫:“小王,报告敌炮兵的位置。”
等小王报告‘精’确位置坐标后,他转身下令发‘射’。
“咻!咻!”
两发炮弹几乎是齐头并进的打出去,但结果却有些诡异:根据观察员小王的报告,炮弹爆炸显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结果:借着在爆炸中闪出一片亮光的瞬间,看到了结果,也看到了尘土飞扬,可就是没见到尸体,更别说接连的爆炸。
胡连长不信邪,直接把这儿的指挥权‘交’给副连长,亲自跑到重新架好的重机枪阵地,指着刚才小王报告的地方,让重机枪只管往那儿招呼,结果,无论重机枪对哪儿怎么扫‘射’,都得不到丝毫回应。
一个机枪手认为他在瞎指挥,是在‘浪’费子弹,实在有点受不了他了,忍不住叫道:“连长,他们不会偷偷转移了吧?”
按说,小钢炮的对战中,完全可以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而他这话也是正常思维。可胡连长一听,正要扬起的手稍稍停顿了一下后,猛地一指右边出口的方向,大叫:“给我往那打几枪试试。”
“噌!噌!噌……”
还真别说,经验老道就是法宝,他这一指,绝对是经验丰富的体现,立马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挺’重机枪对着他所指的方向一开火,那边立即传来了惨叫声。同时有敌人在大喊:“弟兄们,给我冲!”这下,根本就不用胡连长再说什么,众人都知道怎么做了。
胡连长倒是右手握拳,打在左手上,大为愤恨的叫了声:“太他妈气人了。”然后也不管这边的情况,赶紧跑回去继续指挥炮兵,对正向出口冲发起冲锋的敌人给与炮击。
后来从俘虏口中证实,敌人的炮兵没有趁胜追击,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掩护突围,否则,他们绝对没有放弃红军炮兵,转而去攻击红军重机枪的道理,哪怕在这种距离重机枪也能给与他们巨大的威胁,但炮兵的第一顺位对手只会是炮兵。
至于说他们给红军重机枪打了几发炮弹就没了下文,这不仅仅是那几个炮兵不想成为俘虏,自然要跟随主力突围,更重要的是,他们没炮弹了:说来也是一种巧合,敌骑兵团见前锋已经顺利穿过燕子口峡谷,就以为没有埋伏,便有些大意了,然后,位于中间的敌炮兵就有一个班顺着该营带着炮跟进。可这种大规模骑兵前进,炮弹自然是要集中在一起,方便运输。但问题是,这个炮兵班刚进入峡谷口,伏击战恰好就打响了,他们来不及回撤,只能跟着营部躲在中央,这一阻隔,就完蛋咯。所以,这个炮兵班自身也就带了半个基数的炮弹,打了一阵,没了炮弹也很正常。
而营部只是想用它们拖住红军的机炮连,因而,炮战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偷偷前进,想着等炮兵们彻底吸引了红军的注意力,而那时他们离出口最多也就三十来米的距离,到那时,红军就是想阻击他们也绝对无力回天了。
他们设想是好的,但万万没想到胡连长的经验是如此丰富,稍稍一琢磨,就识破了他们的轨迹,再稍稍以试探,就让他们彻底暴‘露’了。
这只是整个局部战争的战术对决,对于张青山而言,这些他都掺和不上了。
他虽然是连长,可因为受伤,战士们自然是要照顾他一些的。敌人炮击开始前,他的位置还算靠后,离红军临时炮兵阵地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但敌人的炮兵一向这儿开火,身边的战士们就不管不顾的把他往前移了十多米,算是比较靠近前沿阵地。这里,周围又没有值得敌人炮击的东西,算是比较安全。
可张青山不干了,怒想着:你们不就嫌我‘腿’脚不便么?老子还偏不信这个邪,非得让你们见识见识老子的本事。正好,以前跟副班长学过如何打机枪,便要向重机枪阵地爬去。
但是,敌人不知道这一片空地是没有值得重点照顾的军事价值,还琢磨着红军的炮兵转移肯定会通过这儿,便顺手往这儿落了三颗炮弹。
这个时候,负责照顾张青山的两个战士正在劝阻张青山移动。
听到炮弹落下的声音,张青山顺手抱住了左边那个战士的头,将其压在身下,同时,他也被右边那个战士给压在了身下。
等爆炸过后,张青山摇了摇头上的泥土,用力向上一撑,却感觉到身上一轻。扭头一看,那名战士就躺在身边,脑袋上‘插’着一小块弹片,牺牲了。
张青山大怒,正要继续爬,却猛地感觉身下的人也有点不对劲,摇了摇对方,没见反映,手放到对方鼻息处,对方还有呼吸。疑‘惑’的抱起对方的头,正要说话,却见对方微微睁开眼,张嘴想说什么,却见大口大口的献血流出……在对方身上一找,张青山气的眼珠子都要鼓出来了:对方的左腰处有好大一块弹片,场子都冒头了。
战友牺牲在眼前,是每一位中**人都无法忍受的耻辱!气的张青山脑袋一片空白,就想着一定要给这两位战友报仇,飞速爬向重机枪阵地。
结果,他离重机枪阵地还有三四米远时,敌炮兵正好对重机枪阵地发‘射’炮弹。
“轰!”
爆炸声一响,张青山觉得额头被什么东西重击了一下,眼前一黑,没了反映。
“轰!”
又一发炮弹恰好在张青山身边爆炸,炸起的泥土连带着雨水,直接将张青山盖住……天,麻麻亮了!
本书来自